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花卉 > 正文内容

如何发展现代循环农业

2024-01-07 16:21:56园林花卉

一、如何发展现代循环农业

近年来,各地围绕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投入减量与生产清洁、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肥药减量控害模式。规范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及其添加剂,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温岭市联树果蔗合作社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果蔗亩均增产412公斤,产值提高233元。江山市旺丰植保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利用绿色防治技术,亩均减少农药费用19.1元、防治费用28元,增产43.3公斤。

二是生产清洁节约模式。建立完善清洁化生产机制,推广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和低耗高效的新型农机具,以及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畜禽清洁化养殖技术和设施,减少农业资源消耗。丽水市金田园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建成230亩山地番茄生产示范基地,建造5个蓄水池,铺设1.5万米输水管网和15万米田间地面滴灌带,水资源利用率达90%以上,番茄亩产6000公斤以上。诸暨市朝晖牧业有限公司通过改造高床猪舍、干湿自动料槽、可升降饮水器等设施,减少猪粪尿排泄量。

三是农牧结合互利模式。将农作物秸秆、牧草作为畜禽饲料,畜禽粪便作为农作物有机肥,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废弃物相互利用。金华伊康奶牛场采用“奶牛-牧草/玉米”模式,存栏奶牛2050头,配套种植2000多亩牧草或玉米,牧草作为奶牛的青饲料,奶牛干粪堆积发酵或加工成有机肥、奶牛场污水经工程氧化处理后用于牧草或玉米基地,年可减少化肥成本20万元。衢江区莲花镇犁头山养鸭专业村采用“稻鸭共育”模式,鸭采食稻田害虫及水生小动物,排出的鸭粪为水稻生长提供有机肥,每亩可节约化肥成本60元。

四是产业循环利用模式。通过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平湖市“水稻秸秆-蘑菇-芦笋”模式,利用稻草作草腐型食用菌培养料,再将蘑菇菌渣还田生产芦笋。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猪-蚯蚓-鳖”、“猪-黑麦草/水稻/梨/茶-羊”模式,猪粪发酵养蚯蚓,蚯蚓喂生态鳖;猪场污水生化处理后,在冬春季种黑麦草,草喂羊,夏秋季灌溉水稻;多余猪粪作有机肥施用于梨园、茶园。

五是废物沼气处理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等作为沼气基料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采用“猪-沼-黑麦草/茶/果/竹”模式,建立600立方米厌氧消化罐,产生的沼液和沼渣作为黑麦草、茶山、果园和竹园的有机肥料,沼气用于职工食堂、锅炉的辅助能源及猪场仔猪舍等增温,固体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浙江兴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猪/秸秆-沼气发电/有机肥-作物”模式,建有厌氧池、贮气柜和发电机,沼气通过发电机组发电,沼渣、沼液加工成有机肥灌溉作物。

六是资源保护改善模式。天台县积极保护几近灭绝的原始天台土鸡种,开发地方特色的红皮白心蕃薯,试种玖瑰、百合、菊花等高山花卉,研发艺术葫芦。金东区傅村镇采用种植紫云英、果园套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对耕层浅薄或缺失的土壤,利用池塘淤泥培肥,增厚低丘红壤耕作层。

二、鱼菜共生的主流技术实现:

为了实现鱼菜的合理搭配和大规模种养,国际上的主流做法是将鱼池和种植区域分离,鱼池和种植区域通过电泵实现水循环和过滤。在栽培部分,主要的技术模式有以下几种:

1、基质栽培:蔬菜种植在如砾石或者陶粒等基质中。基质起到生化过滤和固态肥料过滤的作用。硝化细菌生长在基质表面,具体负责生化过滤和固态肥料过滤。这种方式适合种植各类蔬菜。

2、深水浮筏栽培(DWC:Deep water Culture):蔬菜种植于水槽上,通过泡沫等漂浮材料将其托起。蔬菜的根向下通过浮筏的孔延伸到水中吸收养分。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叶类蔬菜。

3、营养膜管道栽培(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 ): 通常采用PVC管作为种植载体,营养丰富的水被抽到PVC管道中。植物通过定植篮的固定,种植于PVC管道上方的开口内,让自己的根访问水分和吸收营养。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叶类蔬菜。

4、气雾栽培:直接将养鱼的水雾化后喷洒到植物的根系,以达到营养吸收的目的。这种方式也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在喷雾之前需要对水进行充分过滤净化,以免堵塞喷雾装置。

三、种植怎么结合其它产业让利益最大化?

你说呢...

四、如何在土豆种植中应用滴灌带技术

土豆种植我们建议使用膜下滴灌,膜下滴灌就是在薄膜下面应用的一种滴管技术,这是我们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我们中国的滴管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也就是在滴灌带或者滴灌pe毛管上面覆盖一层薄膜,让水经过过滤设备,施肥设备之后形成肥水溶液,然后进入主管道,支管道,滴灌带,再有滴灌带上面的滴孔一滴滴均匀的滴出来,从而达到让水均匀,定量的滋润植物的根系,促进植物水肥的吸收。

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中国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把植物组织培养已普遍应用于作物育种,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1)单倍体育种单倍体植株往往不能结实,在培养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加倍,成为纯合二倍体植株,这种培养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称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具有高速、高效率、基因型一次纯合等优点,因此,通过花药或花粉培养的单倍体育种,已经作为一种崭新的育种手段问世,并已开始育成大面积种植的作物新品种。在单倍体育种方面,我国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1974年就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作物新品种--单育1号烟草品种。随后又育成了中花8号水稻和京花1号、京单92-2097小麦等面积栽培的作物新品种,还获得了多种作物的大量花培新品系。河南省在花培育种方面卓有成效,培育出了花培28、花配2321、峡麦1号、豫麦1号、豫麦37号、花9、花特早、豫麦60号等优良品种(系),已累计推广700多万亩,在全国名列前茅。

(2)胚胎培养在植物种间杂交或远缘杂交中,杂交不孕给远缘杂交带来了许多困难。而采用胚的早期离体培养可以使胚正常发育并成功地培养出杂交后代,可以通过无性系繁殖获得数量较多、性状一致的群体,胚培养已在50多个科属中获得成功。远缘杂交中,可把未受精的胚珠分离出来,在试管内用异种花粉在胚珠上萌发受精,产生的杂种胚在试管中发育成完整植株,此法称为“试管受精”。用胚乳培养可以获得三倍体植株,为诱导形成三倍体植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三倍体加倍后可得到六倍体,可育成多倍体新品种。

(3)细胞融合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可部分克服有性杂交不亲和性,而获得体细胞杂种,从而创造新种或育成优良品种,这是组织培养应用最诱人的一个方面,目前已获得40余个种间、属间、甚至科间的体细胞杂种、愈伤组织,有些还进而分化成苗。目前,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已经能从不杂交的植物中如番茄和马铃薯、烟草和龙葵、芥菜等获得属间杂种,但这些杂种尚无实际应用价值。随着原生质体融合、选择、培养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今后可望获得更多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经济作物体细胞杂种及新品种。

(4)基因工程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目标基因切割下来并通过载体使外来基因整合进植物的基因组是完全有可能的,这项研究如果获得成功,将克服作物育种中的盲目性,而变成按人们的需要操纵作物的遗传变异,育成优良品种,目前这项研究刚刚起步,加上植物的遗传背景比原核生物更为复杂,因此,要用基因工程实现作物改良,以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将是21世纪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5)培养细胞突变体无论是愈伤组织培养还是细胞培养,培养细胞均处在不断分生状态,容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产生诱变,从中可以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从而育成新品种。尤其对原来诱发突变较为困难、突变率较低的一些性状,用细胞培养进行诱发、筛选和鉴定时,处理细胞数远远多于处理个体数,因此一些突变率极低的性状有可能从中选择出来。例如植物抗病虫性、抗寒、耐盐、抗除草剂毒性、生理生化变异等的诱发,为进一步筛选和选育提供了丰富的变异材料。目前,用这种方法已筛选到抗病、抗盐、高赖氨酸、高蛋白、矮秆高产的突变体,有些已用于生产。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ylhh/9885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