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学课程思政 园林花卉学课程思政心得体会
一、如何讲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
首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和领会思政课教材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其次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做到有的放矢;
其三是广泛了解社会,了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其四是还要对其他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能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思政目标?
1、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手段和重要举措,因此,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就要首先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
2、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的实现,需要任务的科学划分及落实完成。大学生政治道德培养、理想信念教育,若仅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途径去实施,就难以体现协同一致和全方位覆盖,会导致主阵地抓不牢、形成教育盲区。
二、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路径
1、改革高校管理和评价体制、制度。
首先,应在管理体制上明确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
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思想政治道德水平。
课程思政的实施基础是协同育人,一是所有课程教师的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做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确保理论方向上的同向通行。
3、组织课程团队,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方法等。
在学校党委相关部门、教务处的统筹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校专业结构和学科特点,组织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什么区别?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把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含义是: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承载着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
四、课程思政可以融入哪些思政内容?
学校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德才兼备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应当挖掘更多的思政内容,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呢。
在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畅游文化海洋,领略文学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带领学生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游行,感受革命文化的强大力量,培养学生鉴定的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哲学的海洋中构筑信仰的灯塔,助力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学生探索中国哲学魅力的兴趣。
在农学类、理学类、工学类专业课程中,教师可结合环境保护理念,在充满生命绿的农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增强学生奋斗发展国家农业的责任感。结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在充满运算与科学的理学中加强科学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训练和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击求真理的使命感,在充满创造和制作的工学中引导学生领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积极投身壮大国家的建设工程。
总而言之,专业课程不能只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应在课程中融入相对应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操守。古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先树人,后树才。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崇高精神的传扬者,教师承担着推进课程思政化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
五、课程思政研究内容?
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实践观
实践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实践内化,把践行思政要素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实现思政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统一。实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来源。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总结我国高校课程德育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高校课程思政的积极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在于研究和解决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必须在加强中改进,在改进中加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课程思政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存在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缺乏整体性、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不足、改革实践进程滞后于政策安排等问题,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须由实践检验。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入、持续推进的发展过程。面向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全面推进思政元素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所有专业间的课程全覆盖,分层次推进在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中的差异性融入,是加强和改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其关键在于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整体认识和认同、统合教学中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间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建立健全符合课程思政要求的评价监督体系等等。简而言之,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要在服务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长期实践中去检验。
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整体观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须以整体观全面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课程思政体系是一个组合系统,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和开放性知识,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这既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加强和改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法。
六、学生课程思政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政治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大学思政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思政课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还能转变学生的思想。
七、课程思政怎么写?
思政课的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落实新课改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以事说理、以事喻理、以事彰理,既让学生通过生动的实践事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又让学生自觉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使学生逐渐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在头脑中逐渐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思政课老师还要运用好教学经验,掌握好教学规律,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讲透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以文化人,实现学生思想行为与新时代伟大实践的同频共振。
八、课程思政如何和课程融合?
课程思政是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渗透思政内容,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与课程融合的方式,就是需要认真研究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具体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深入研究与大思政(不仅仅局限在马原,毛概等几门具体课程,而是包括学生成长,社会实践,挫折教育等)的结合点,在教学设计中自然结合进去,在教案中完成设计,并形成课程评价标准。
九、课程思政与学科思政有什么区别?
两者内容大同小异,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考研学科教学思政是以思想政治在考研中分布的重点为主,目标较应试化一些。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普及思想教育和政治知识教育为主,基础性较强,没有所谓的重点考点,而是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十、思政课程包含哪些内容?
思政课包括内容如下:
1、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培养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2、培养学生勤劳,艰苦朴素的品质。
3、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4、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