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的步骤是?
水蛭养殖的步骤是?
水蛭养殖技术:
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池底宽一般3-5米,水深1米,长度一般50米以上。水温宜保持在20-30℃,10℃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会影响生长
近年来,水蛭价格稳步上升,2006年11月上旬禹州药材市场报价为清水货价在190元左右,盐水货150元上下,市场上有商家对此品种较为关注。野生水蛭数量的大幅下降,为人工养殖水蛭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选址建池。
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池底宽一般3-5米,水深1米,长度一般50
米以上,一般因地势而定。池四周靠池壁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壤土建1米宽的平台,便于水蛭打洞产茧。中间为水面,平台高出水面约10-20厘米,平台应保持湿润。池子应设进水口和排水口。
一般要设一年生幼蛭池,二年生种蛭池,三年生种蛭池,四年生种蛭池等。池边要留草,池中有水草和藻类,每隔2米用瓦正反相叠从池底直至平台,一组两摞,供水蛭栖息及躲避高温、强光。池上口斜竖防逃网,可选用孔较粗的白色尼龙纱。支架选用窄铁板、钢筋或竹篾,使其端部下弯。在支架折弯部横向固定细铁丝,沿池口一周。防逃纱从外向里搭,纱端下垂25厘米,其中20厘米固定在支架下弯部上,5厘米自由下垂。该种方法可有效防止水蛭逃逸,是关键技术之一。
二、种蛭选择。
购买种蛭,最好到专业养殖场购买,也可人工捕捉野生种驯化作种。人工捕捉野生种可考虑在清晨、傍晚或晚上直接用手捕捉或用网捞捕,也可考虑放置瓦或竹桶等诱捕,
量大时可用鱼网捕捞。要选择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的一年以上的成蛭作为种蛭,一般要求单个在20-30克左右。每公顷投种蛭450千克。一般繁殖三个季节,即应将种蛭淘汰。
三、投饵。
金线蛭主要吸食田螺、河蚬等的体液。田螺第一次投放一般按种蛭重量的2-3倍投入,每隔
30-45天须另行投入,投放量须根据田螺的空壳比来定,可达水蛭重量的4-6倍。田螺繁殖期与宽体金线蛭繁殖期相吻合,小水蛭即可吃到小螺蛳。每次投放螺蛳不宜过多,以免与水蛭争夺空。已死亡浮在水面上的螺蛳要及时清理。
四、水质调节。
水蛭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是太严。水温宜保持在20-30℃,10℃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会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以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五、产茧与孵化。
产卵茧期,应尽量保持安静,不要惊动正在产卵的成蛭,以免出现空
茧。孵化期间,
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幼水蛭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3天后即可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吸食河蚬、螺蛳的体液,在一个河蚬的体内,会钻入10-100条幼水蛭。幼水蛭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
六、分池。
一般可考虑在7月上旬分池,即将已繁殖的种蛭移到种蛭池中,便于分档管理。密度一般掌握在70-100条/平方米。
七、越冬。
气温降至10℃以下,水至即停止取食,钻入泥土中或树叶层中冬眠。要选择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一般每公顷应留种375-450千克,集中投入种蛭池中越冬。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麦秸、树木落叶等,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
八、防天敌。
放种蛭前要用优质石灰彻底清池,除去虾、蟹及鲫鱼、泥鳅等杂鱼。用水
要过滤。另外,还应注意预防老鼠、青蛙、蟾蜍等天敌危害。
养殖水蛭的模式有几种
一、人工养殖水蛭的环境、条件:
水蛭养殖不需要强劳动力、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只要有充分的水源和能自捕或购买到水蛭吸取的饲料——螺蛳、河蚌就可以养殖,(除海水以外),室内室外、家前屋后、老厂房、荒田、鱼塘等,它不受南北气候的影响,养殖面积可大可小。
二、养殖模式和饲养数量:
1、仿生态泥池养殖:利用农田挖养殖池(沟)【皿】字形宽B·C米、深A·AB米、长度不限。东西走向、池(沟)之间留A·AB米宽管理走道,老池塘、鱼荡进行修整养殖,做好防逃设备即可,池内水深保持50·100公分,每平方水面养殖100条,每亩养5万条左右。【这种养殖方法适宜大规模养殖低投入,高产出。是目前最理想的养殖方式。】
2、半人工网箱池塘养殖:利用荒田开挖,或地势低洼老池塘、鱼荡进行用网箱养殖,网箱宽度C--D米,长度不限,网箱高度A米以上以防洪涝,水深保持80公分以上,每平方水面养殖120条左右。【这种养殖方式采捕方便,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
3、高密度工厂化无土人工养殖:利用家前屋后、老厂房或旧水泥场地、园子、荒地、靠近湖泊水源方便的地方,建造水泥池无土立体养殖,建池规格宽B米—C米,池深度100公分,长度不限,养殖面积可大可小,池底做好排污出水口,池墙距池底高80公分处做好抗洪出水口,每平方水面可养200条左右。【这种养殖方式,高投入,低产出。是仅供参考的养殖方式.】
三、水蛭种苗繁殖及饲料管理:
1、人工养殖水蛭对种苗的选择是相当重要关键,对于野性水蛭自捕或购买来作种源,进行人工养殖是完全可以,但必须经过周期性驯养、培育,首先要从体外消毒、精选种龄、强化驯养,要求达到:家养习性一致,种龄整齐一致,水体深浅含量一致,这样才能适应人工养殖,否则种龄混乱、野性不稳定、水体环境与养殖生长环境难于适应,导致无法管理。
2、水蛭生命力强、繁殖高、每条种水蛭全年产茧繁殖,幼苗约100条左右,产茧时间能在三年以上,幼苗的成活率可达50%以上,水蛭在正常养殖管理下,一般没有疾病发生,因此不宜使用药物,养殖期间,严禁农药、化肥和化工原料进入养殖池塘内。
3、人工养殖水蛭的周期一般为6个月,从交配、繁殖、孵化出苗至成品,幼苗到成品,如精心管理,养殖时间为120天,放松管理,投食不定,会延长到半年以上,因此要丰产丰收,必须运用科学的饲料管理、强化幼苗的精养以及饲料的合理搭配,做到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时、定水。
4、水蛭饲养管理很简单,幼苗分养后,每隔3天补充一点清水,饲料来源主要以螺蛳、河蚌为主以及适量的青汁饲料,每隔2—3天投喂一次,如自然池塘或网箱养殖,每星期投喂一次,半个月换水一次即可。通过实践,每条幼苗水蛭到成品,一般吸取螺蛳为50粒左右,大约二市两。
5、人工养殖水蛭效益分析:成品活水蛭每市斤大约15条—25条,【2010年】市场售价每市斤40元—50元,每条水蛭平均约2元左右,种苗和各项养殖费用为0.50元,每生产养殖一条水蛭可得净利为1.50元左右,因此养殖的效益和养殖管理、饲料模式有着双重关系,总之,以数取胜,依靠科学管理,假如养殖100万条、500万条,产业。
对于人工养殖药用宽体金线水蛭,规模可大可小,城乡居民,下岗人员都可以,随着科技的发展,水蛭的用量越来越大,它不但可以药用、出口创汇、保健用品、化妆用品、食用也正向我们走来,因此人工养殖金线水蛭将是一个新致富增长点!
江苏建湖水蛭养殖研究中心 :朱建华自2003年开始对药用宽体金钱水蛭的试养、实践,从大塘自然泥池养殖,仿生态泥池养殖,半人工池塘网箱养殖,高密度工厂化无土人工养殖。经过了多次周折,路途坎坷,从水蛭交配、繁殖、生长到成品产收的整个养殖过程,结果是丰产半丰产,效益平凡,实践中总结到 大塘泥池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无土立体高密度养殖,有着很多不利因素。
综合如下:
一、大塘 养殖期间水蛭遇阴雨、雷雨天气,容易逃跑。
二、 大塘幼苗喂食取食困难,同时受池内杂虫、天敌影响,幼苗成活率大大下降。
三、大塘 养殖期间的正常性伤亡,无法把伤亡以及腐烂的水蛭捞出,容易污染水质,产生病菌。
四、大塘 饲养管理难度大,检查巡池很难全面观察,只能隔池相望。
五、 养殖池一旦产生疾病或受外界农药影响。无法更换新水,整个养殖区大塘将会受到传播病菌的危险性,
六、大塘 成品水蛭产收不能全部捕捞,因水蛭钻进泥土中。
七、特别是网箱养殖,夏季高温水温很难调节,水蛭成长缓慢,网箱内根本无法排出污水更换不了新水。同时网箱使用三年要重新更换,追加投入成本。
八、在同样养殖条件下,水泥池无土立体高密度养殖,夏季高温水温很难调节,水蛭成长缓慢,因此,生存在坚硬池塘里的水蛭,要比生存在泥池塘里的水蛭,生长缓慢。 高投入,低产出,【投入产出,得不偿失】。
综合上述,江苏建湖水蛭养殖研究中心:朱建华经过几年的精心摸索、实验,针对水蛭的生活习性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养殖实验,包括:大塘泥池养殖、仿生态泥池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无土立体高密度养殖、室内外产茧、温控人工孵化、幼苗配合饲料的研发 等等,实践总结,探索创新,运用仿生态泥池养殖具有三大优点:
一、 养殖管理方便,在人工创造水蛭生长环境下,进行立体、高密度养殖,效益倍增。
二、 日常管理中,能观察到不健康水蛭,即捞晒干,以待销售,无损失。池内水质污辱或产生病菌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更换新水或清池消毒,不会影响大面积养殖区域。
三、 养殖面积不分大小,家前屋后、荒地、老厂房场地等,下岗失业人员多可以从事,成品水蛭产收干净,越冬安全,具有工厂化、车间室的养殖管理,一次投入,数年养殖。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