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立体循环养殖(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
1.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
一、池塘内循环
池塘内循环生态养殖系统将池塘养殖传统的散养模式变圈养模式。池塘內循环系统主要由养殖水槽、推水装置、投料装置、增氧装置、集污及排污装置、挡水墙、养水区、推水设备等组成,该系统的最大特别就是能有效控制养殖鱼类排泄粪便的范围,并能有效地收集这些鱼类的排泄物和剩余饲料,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后,再变为陆生植物的高效有机肥,既有效减少了水体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率。
二、内封闭循环养殖模式
泰国虾农Arunsopha的内封闭循环养殖模式,其系统由四种不同类型池塘配合在一起工作。第一种类型池塘用于养虾,池塘配有增氧机和集污系统,养殖污水流经第二种类型池塘,该池塘饲养有罗非鱼,罗非鱼用于处理虾池的残饵等有机物,并净化水质。然后,罗非鱼会进入第三种类型的池塘,该类池塘中饲养有尖吻鲈或鲈鱼,用以控制罗非鱼的种群数量。该池塘的水会通过落差进入第四类池塘,在添加了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并进一步净化后返回到养虾池。
三、水产养殖仿生学系统
水产养殖仿生学的重点在于让池塘水体模拟自然的河口条件,利用浮游动物大量增殖作为养殖虾类的营养补充并且有益菌可以调节水质。一般的操作是前期用发酵好的米糠等泼水培养桡足类,同时投喂发酵豆粕、花生麸等,全程不使用商业饲料。定期在池底缓慢拉动链条或绳索防止生物膜的形成,同时可以释放底泥营养,起到改底、调水、培养浮游动物的作用。
四、生物絮团技术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Technology,BFT)是借鉴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技术,通过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如糖蜜、葡萄糖等),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C/N),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含氮化合物转化成菌体蛋白,形成可被滤食性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凝体,能够解决养殖水体中腐屑和饲料滞留问题,实现饵料的再利用,起到净化水质、减少换水量、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对象存活率及增加产量等作用的一项技术。
五、离岸深海网箱养殖
由于近岸养殖易受人类活动,特别是陆源污染的影响,海水养殖与生态环境问题、食物安全问题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除了研究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与技术外,发展离岸深海养殖技术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海水养殖新方向与趋势。目前国际上深水养殖技术的研发主要聚焦于鱼类网箱和养鱼平台方面,关于深水抗风浪筏式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则很少。简单来说,就是把大海当成一个很大的水净化池了。
六、红树林-水产养殖藕合模式
通过在海边种植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等3种红树植物,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N、P含量,减轻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红树林恢复后在其水域生态放养斑节对虾或南美白对虾,养成后以有机虾的名号出售,获得不错的收益。
七、生态湿地
生态湿地的技术就是使用人工湿地生态环境净化池通过水循环来净化部分养殖排水水质,实现养殖废水对环境零排放。通过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从而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为水中营养物质提供了输出的渠道。同时还能提高水体溶解氧,为其它物种提供或改善生存条件。水生植物除了直接吸收、固定、分解污染物外,还通过对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调控来进行环境的修复。
八、鱼菜共生
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耕栽培系统,由微生物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进而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由于水耕和水产养殖技术是鱼菜共生技术的基石,鱼菜共生可以通过组合不同模式的水耕和水产养殖技术而产生多种类型的系统。
九、高位池封闭式循环水养殖
高位池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就是通过四周增设的增氧机不断运转,使塘水产生水平环流,残渣产生“水力聚污”现象,并向中央底部聚集,再由中央排污管和水泵将池塘底部污水抽到池边宽十多米的水槽里,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分离水中悬浮有机物,停留20——40分钟后,固液自然分离。溢出水槽的水,水层厚度小于0.3毫米,经过30——60度坡度的池壁斜面,利用薄水层自然光化学催化氧化原理脱氮解毒,最后返回池里。
十、浮动湿地和浮岛
浮动湿地和浮岛很容易理解,通过在浮床上种植植物,以减少水体的污染,增加水的透明度,去除营养物质、悬浮固体和重金属。此方法适用于水产养殖、湖泊、水道、池塘、水坝和其他淡水体,当然海水同样也是适用的,不过要找到适合海水环境下生长的植物。
2.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设计
鱼塘中定期进行水换是维持良好水质的关键。下面是正确进行鱼塘循环水换水的步骤:
1. 确定水质指标:在进行水质调整之前,您需要测试鱼塘水的各项参数,包括pH值、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这将帮助您了解水质状态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水质调整。
2. 沉淀有机物:使用一个大型杂质过滤器或水泵过滤器将水从鱼塘抽出,经过过滤器净化后再放回鱼塘。这样可以去除鱼塘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质。
3. 定期换水:根据水质测试的结果和具体情况,定期进行水质调整和部分水量的换水。通常,每周换水约为鱼塘总水量的10-20%是适宜的。您可以选择将一部分水直接从鱼塘中取出,然后用新的水替代。换水之后,将水温和水质调整到适合鱼类生存的水质范围内。
4. 补充水质调节剂:在进行水质调整和换水后,根据测试结果,添加适当的水质调节剂,如水质稳定剂、缓冲剂等,以维持鱼塘水质的稳定。
5. 观察鱼的行为和水质状况:在进行水质调整和换水之后,密切观察鱼的行为以及鱼塘水质的变化。如果发现鱼在换水或调整水质后出现不适或异常行为,应立即采取措施。
重要提示:
- 水质调整和水换不应过度,以免导致鱼塘水质的不稳定。
- 在进行水换时,应避免对鱼塘的水质和温度造成较大的变化,以减少鱼类的压力。
- 定期清洗过滤器和清理鱼塘中的残渣和杂物,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 对于不同类型的鱼类,其水质要求可能有所不同,请根据鱼种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您也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养鱼爱好者,以获取更具体的建议。
3. 池塘循环水养殖槽怎么建造
1、要在做水的时候就要提前考虑循环过滤泵的位置,还有增氧泵的位置,不然水质不好,容易长青苔,水质发臭。
2、水池的循环一定要注意的是,水口的位置,一定要在隐蔽。视线忽略掉的地方,还有电的位置也是一样的。
溢水口、排污口一定要在浇水泥之前也要排好,溢水口是在下雨天的时候超过警戒水位就直接排到雨水井。
3、循环过滤泵的位置一定要提前预留好,不然后期只能外接管线,会很丑的。
4、循环过滤泵主要由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等组成,根据池子的大小和水量来选定功率。
5、一般泵的安装方法比较简单,还有带过滤的净化泵,耗材一般本年更换一次,也比较方便。
扩展资料:
鱼池循环水处理方法:
说起鱼池水处理,很自然的会想到过滤这种方法,想着把杂质从水中过滤出来然后水就干净了。
殊不知,过滤一般只能去除树叶、垃圾等较大的漂浮物,因此,过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过滤法属于间接净化法,需要把水抽上岸经过滤处理后再重新回到水池中。
鱼池水采取过滤法处理时需要配套的设备,如过滤砂缸和水力自动化呼吸精滤机。
这些设备在工程初期则应根据水量及实际情况来选择,并应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修建机房和铺设循环管道。
过滤法除了上述所讲的过滤不彻底,还存在一个循环周期的瓶颈。当水量高达到几千甚至几万立方时,循环周期就会很长,池水几天才能循环一次。
在炎热的夏季,即使机房出水水质再好,重新返回鱼池中混合之后还是看不出明显效果。
4. 循环水养殖鱼池设计
装一个小型潜水泵就可以了
5.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设计方案
小龙虾塘的循环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循环水系统:首先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循环水系统,包括进水口、出水口、过滤器、水泵、水管等。
2. 安装过滤器:循环水系统中的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小龙虾塘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保持水质清洁。可以选择安装物理过滤器、生物过滤器或者化学过滤器等。
3. 安装水泵:水泵是循环水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可以将水从池塘中抽出并通过水管输送到过滤设备中,再将经过过滤的水回流到池塘中。
4. 安装水管:水管需要连接到进水口、出水口和水泵上,确保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转。
5. 调节水位:在循环水系统运行期间,需要不断调节水位,确保池塘中的水位始终保持稳定,避免小龙虾塘出现过度缺氧或者过度浸水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和安装循环水系统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此外,还需要定期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清洗和维护,及时清除池塘中的污染物和杂质,保持水质清洁。
6.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图
在池塘进行鲫鱼养殖,一亩放鲫鱼苗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当然可以根据池塘面积大小、管理状况和鱼种规格大小进行增减。 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鲫鱼是杂食性鱼类,食性广、适应性强、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生长快、对水温要求不高,便于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养殖性鱼类。
7. 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
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有:
1、水域环境的控制
在水产养殖中,水域环境是决定养殖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从前期选址到中期管理,都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首先,养殖户应当选择一处远离工厂或居民区的干净水域,并使用设备进行水质检测,确定符合水产养殖要求后,进行水域整理工作,例如要张拉防护网,防止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外逃,还要在养殖水域内适当种植一些水草等,增加水中含氧量。后期水产养殖过程中,也要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像气温变化、水位高低变化等,都是水域环境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苗种的选择
选择品种时,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选择一些本地的水产品种,可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对提高苗种成活率以及后期的快速生长也有积极作用。另外,优良的苗种还可以降低后期病害的发生率,也就意味着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也符合生态养殖理念。如果因为养殖需要,从外地引进一些新的品种,一是要接受渔业管理站的健康检测,防止外来苗种携带病原,造成本地水域污染;二是要求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养殖,观察确定不会对环境或其他水生生物产生危害后,再在公共水域进行养殖。
3、饲料的科学喂养
水产生态养殖中,对于饲料的投喂也有专门的要求,除了要根据水域内苗种数量多少确定投喂量外,还要坚持“由少增多,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特别是对于养殖新手,应先投喂少量饲料,一段时间后观察水域(池塘)中饲料剩余情况,如果无剩余,下次投喂时可以适当增加饲料量。直到观察到水域中有少量饲料剩余,此时投喂量即为最佳。科学进行饲料投喂,能够减少水域因为饲料残余而导致水质败坏、浮游生物过度繁殖的情况,保证了水质纯净、健康。
4、药物的规范使用
生态养殖中,对各类疾病的防控工作也十分关键。基于生态养殖理念的水产养殖,首先要做到对常见疾病的有效防范,例如掌握某一类疾病的发病规律,了解其致病原因,这样就可以在疾病暴发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更换水体、进行水体消毒等措施,避免爆发疾病带来损害。另外,对于已经出现的疾病,则需要按照渔业管理站的指导进行科学用药,使用低毒高效的绿色药物,精准把握用量,在短时间内取得治病效果,且不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5、益生菌的选择
在淡水养殖过程中,有很多适宜淡水养殖品种生长的有益菌类,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重视菌类的选择工作。首先氏侍前,就是要挑选自然水域中的菌类,这一类菌类不仅能够帮助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同时也歼清是模拟养殖种类成长生态环境的重要条件,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菌类的投放也需要注意数谈让量,如果数量过多反而会引发负面效果。其次,就是要根据养殖种类的特性来投放合适的种菌,通过这些种菌可以促进菌类更好的生长,以此保障水产品的健康生长。最后,就是在采购种菌时,一定要确保采购渠道的规范性,并且经过一些试验确认种菌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水产养殖必须要是活水,不能够是死水,因为活水的水产养殖可能更适合养殖;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是利用科学环保方法养殖,利用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特点达到最大经济效益。
8.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提高饵料利用率
可以使用柠檬酸。因为循环水产养殖需要对水进行处理和消毒,柠檬酸可用于酸化水质,去除污垢和金属离子的影响,并且不会对水质造成任何污染。柠檬酸还能够增强水中氧的溶解度,有利于提高水体中的溶氧量,维护水质稳定和养殖环境的健康。而且柠檬酸还可以调节水质的酸碱度,适当提高水体的酸度有利于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循环水产养殖中使用柠檬酸是非常可行和有益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柠檬酸时应该注意剂量控制,以避免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在选择柠檬酸产品时要选择质量可靠、无污染的产品,以确保水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9. 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标准
要在做水的时候就要提前考虑循环过滤泵的位置,还有增氧泵的位置,不然水质不好,容易长青苔,水质发臭。
2、水池的循环一定要注意的是,水口的位置,一定要在隐蔽。视线忽略掉的地方,还有电的位置也是一样的。
溢水口、排污口一定要在浇水泥之前也要排好,溢水口是在下雨天的时候超过警戒水位就直接排到雨水井。
3、循环过滤泵的位置一定要提前预留好,不然后期只能外接管线,会很丑的。
10.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何提高饵料利用率
1、清理淤泥、暴晒淤泥后,喷撒生石灰以改进底质自然环境;每过约15-20天,能将生石灰化浆之后再全池喷撒,调整水体的PH值。水面的水位一般在1.5-2m的情况下,1亩能用生石灰15-20kg。
2、应用微生物制剂,管控、改进鱼塘的底质和水质;在高温下时节,鱼类、其他动物的分泌物会增加,造成水体中有过多氮元素,非常容易危害水质。因而这时可以适当施入磷钾肥,提升水体中聚磷酸盐含量,调整硝氮比。
3、科学合理组合鱼类种类和操纵投饵量;当投喂量过大多时,鱼饵就会在水里腐烂变质,进而环境污染水质。因而应该根据鱼类生长状况、进餐冲动,有效的变化日投喂量。
4、运用增氧泵充氧以提升鱼塘水质;科学合理的应用增氧泵,把顶层部分高溶解氧水送至下一层中,确保下一层水体也有充足的溶氧量,促进底池释放出来氮、磷、钾等微量元素,让有危害因素越来越并没有害,确保水体的品质。
5、按时为鱼塘添换水。对于有机肥使用过量水体,一般能通过鱼缸换水、充注自来水并使用益生菌的方式来予以处理。一般可选用成份为枯草芽孢菌、酵母等类型的复合益生菌,及其有机肥料对水质予以处理,在适当的时候也要进行鱼缸换水。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