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怎么调水(水产养殖怎么调水比例)
1. 水产养殖怎么调水比例
em菌在净化水质养鱼时,一般15天投放一次即可。
em菌液在养鱼上的用法:
1、池塘处理:池塘注水前一周,用100~300倍的em菌液代替石灰、漂白粉等均匀喷洒,消毒和净化池塘,每平方米按0.5~1公斤使用。
2、水质净化:在放养前3~10天,用em菌液泼洒水面,一亩水塘按一米水深使用1~2公斤,视水质情况,开始15天1次,以后为1个月1次,水质较差的地方,适当缩短泼洒时间或增加使用量。
3、饲料处理:每200公斤饲料加入1公斤的em菌液拌均匀后饲喂。
4、池塘湖泊水质处理:将em菌液直接稀释后泼洒,每亩约2公斤。
2. 水产养殖怎么调水比例的
都说鱼苗要调水,水应怎么调,你知道吗?
水产养殖中的调水有三难:培藻、培菌和亚硝酸盐。
一、养菌
先说下养菌。细菌都是懒惰的,其实植物也是这样的,像许多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自然界广泛缺乏的营养元素是氮,而碳是不怎么缺的,所以就形成了植物对氮的过度吸收,只要土壤中,氮多,茎叶就长得好,而根系却长得不太好。如果土壤中碳多氮少,那根系为了吸收更多的氮,那根系就长得很发达,茎叶就长得会差一点。同样的道理,那碳与氮对细菌有没有影响呢?还真有,请往下看。
细菌有很多种分法,有自养型与异养型之分,碳与氮对细菌繁殖有影响的就是异养型细菌。从细菌自身碳氮比大概是五比一,就可以得出,当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同化5份碳时约需同化一份氮来构成它自身的细胞体;而在同化的过程中,能量又是通过有机碳获得,且同化一份碳所消耗的有机碳是4份,也就是说,同化一份氮,消耗的碳是5份,而有机碳是20份,加起来碳与氮的比例就是25比1。
我们鱼塘现在投的饲料,往往蛋白很高,大多饲料蛋白都在30%以上,像含30-35%精蛋白的饲料其碳氮比在9-10。这对通过定向提高水体中的异养细菌数量,通过生物链去调节水质就会造成阻碍,所以就得考虑碳源的补充。
而养殖水体中,碳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光合作用,还有就是饲料,当产量越高,那就会面临着碳的不足。当不能满足之后,就需要通过人工方法去补充。
在饲料养殖中,饲料中的氮有70%都是没有被利用的,而这些氮又都是造成池塘氨氮、亚硝酸盐高的根本来源,上文说了饲料蛋白质越高,碳氮比就越低,就越不利于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分解转化。
同时,随着饲料投入量的大小而变化,在年初时,由于温度低,苗种规格小,吃食量不大,前期出现的可能是氮不足,藻类由于缺乏营养,还需要通过添加氨基酸肥水产品等方式,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以期通过藻类解决氨氮过高,溶氧不足等问题,这对于前期产量不高,投料少的池塘是可行的。
当随着温度的上升,鱼的吃食量大增,水体中鱼排泄的粪便、残饵也越来越多,水体悬浮的有机质也越来越多,透明度也就越来越低,此时单靠藻类来调节水质,以期达到水体平衡,已不太现实,所以当水温超过15度时,就要通过补充微生物菌种来调节水质。
像进入6月份,当养殖处于中后期,全国许多鱼塘已正式进入投料高峰了,这个时候就不可能寄希望于单纯的通过藻类去调节水质了,就一定要补菌了。在云贵川渝地区,四月份当水温在15度以上时,对于留有成鱼越冬鱼的鱼塘 ,我们就建议开始补菌。原因就是像这样的池塘,根本就不存在氮不足的情况,氨氮长期超标。
在投菌时,对于投的饲料蛋白越高的池塘,在大量投料的情况下,那碳氮比失衡的情况就容易比较突出,所以我们推荐多种菌种轮流使用,同时加上碳源使用。而对于水瘦的,投料不多的则使用合适的产品来调节池塘的水质,最为关键的是要把饲料中那七成没有被利用起来的氮,充分利用起来,转变成鱼的产量。
二、养藻
说到养藻,那就不得不提到水体中的一些指标了,一是硬度,二是总碱度。因为藻类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养的。而光合作用是需要二氧化碳的,在养殖水体中,二氧化碳主要是以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碳酸根与碳酸氢根的量,反应出的就是总碱度的高低,总碱度越低,越不利于藻类的生长。当在平时的服务中,有时测到总碱度偏低,我就会建议养殖户下生石灰。而且使用了生石灰,还可以增加水体中钙的含量,提高水体硬度,这对稳定酸碱度也有一定作用,还能促进藻类生长。
对于一些老是藻类培不起来,有时候少量多次的使用几次生石灰,藻类就容易培起来了,其实就是由于水体总碱度偏低,硬度不够的缘故。
三、亚硝酸盐高怎么办?
在水质调节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养殖户的池塘水老是混浊。我就曾碰到一家,水面一层油膜,透明度还不足十厘米,养的是加州鲈,现在还仅是苗种阶段,一亩的载鱼量才300来斤,水面上叶轮式增氧机,还有水车式增氧机,同时还有管道微流水,外源水还在不断的抽,老板说每天抽水的电费都是上百元。但即便这样,我检测水质时,亚硝酸盐、氨氮仍然高。
为什么高?为什么才投那么一点料,这个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这么差呢?现在投料少都这样,那养殖中后期岂不是非常危险,对,肯定有问题。
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碳氮不平衡的问题,加州鲈吃的饲料蛋白高,老板说投的是46个蛋白的饲料,实际检测可能在48,按30-35个蛋白,饲料碳氮比在9-10,那这个碳氮比可能都会低于6了。按分解一份氮需要25份碳来计算,那水体中碳的缺失,才是造成水质混浊,老是调不过来的原因。
当时我在塘边和老板交流时,自贡一用鸭肠饲喂大口鲶的养殖户也打电话来,也是反应这个问题,亚硝酸盐高,水体中的氮素循环受阻,底部溶氧不足,这种分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可别忽视了老板投喂的饵料,乃是鸡肠,此等问题如若不去解决,倒藻是必然的,鱼出问题也是迟早的事。
一说到问题,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是危言耸听,但现实中,去年简阳一养殖户就发生了同样的问题,就是由于没有进行正确的水质调节,后来损失了上万斤的叉尾鮰。年初时我就建议老板补充碳源,但老板没有引起重视。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如何判断水体应该补充碳源,难道仅根据饲料中蛋白高就要补吗?
方法是这样的,那就是去检测水质的酸碱度,如果检测的水质,在不同的时间段所测的pH不一样,而且越是到下午,碱度就越高,那这就是由于大量的藻类光合作用,把水体中的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消耗了,才造成的碱度变化。
当水中碳不足,异养细菌很难从水体中获到能量合成自身物质,限质了微生物数量上的增加,正是这个原因造了水质混浊。有时补充点菌种还好一点,假如又没有补充芽孢原粉、酵素、干酪乳杆菌等微生物,那就更加雪上加霜,时间一长则会疾病爆发。
3. 水产养殖配方
养殖户特别是虾农对“碳氮比”应该不陌生了,但要理解好并应用好它,掌握的人并不多,今天,我们就谈一谈“碳氮比”的原理和主要注意事项。
什么是碳氮比
碳氮比是指有机物中碳的总含量与氮的总含量的比值。一般用"C/N"表示。假如碳氮比(C/N)为20,意思是指该有机肥中碳元素的含量是氮元素含量的20倍,当然碳氮比只能说明该肥料中的碳和氮的比例,并不能表示养分含量。
为什么要关注“碳氮比”或“碳氮平衡”
水产养殖里,需要大量投料,养殖动物大量排泄造成了水体中富营养化严重,氮的降解是水质调控的重点和难点。
怎么降解?大家应该都知道,通过藻类和菌类去净化。最简单的,维持稳定的藻相和菌相是最好的。怎么去维持呢,那就需要水体保持合适的碳氮平衡,藻类和菌类的活力才是最好的。
什么是碳源
简单来说,碳源就是微生物生长需要的一类营养物,是含碳化合物,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能量的。最常见的就是糖类,如蕉糖、葡萄糖等,属于简单碳水化合物,其优点是应答快,利用迅速。还有淀粉、糖蜜、木薯粉、谷物粉等属于复合碳水化合物,优点是稳定、持久,但是效果来得比较慢。但是要注意一点,不同的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是不同的。
什么是氮源
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
补碳的重要性
举一个例子,平时我们所用的培养基一个重要参数就是碳氮比,细菌的供能物质来自碳源,当氮源高时相对碳源低,细菌没有充足能量合成蛋白质和进行生命活动,生长也就慢了。
碳氮比在我们的种植、发酵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指标。若碳氮比适中,则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净化能力就强。
结合当前高密度养殖的实际情况不难看出,越是使用高蛋白的饲料,池塘中碳源的缺乏就越加严重,适时适量补充有机碳源就显得更加必要。因为我们投喂的饲料中的蛋白质,能消化吸引的只有20%-25%,剩下的氮要靠我们的有益微生物和藻类吸引。但是有益微生物和藻类转化掉这些东西需要消耗掉大量的碳源,像有益微生物适宜生长繁殖的碳氮比为(20-30):1,藻类则是6:1,两者平衡起来,养殖水体较为理想的碳氮比为15:1。
科学数据和实践证明:10公斤碳能水溶肥综合功效远胜于200公斤有机肥(有机质45%)。但长期以来,养殖户朋友们习惯于“靠天补碳”,从大气获得无机碳(CO2)。然而,仅靠藻类光合作用产生
4. 水产养殖怎样调水
定期加注新水
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养殖动物塘中残饵、污物较多,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恶化,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水质变化更快,因此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
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
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鲢、鳙养殖动物为主的池塘,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30厘米;
以养草、鲤养殖动物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鳙养殖动物池塘水色淡些,每7-10天左右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宜提高水位15-20厘米。夏季时养殖动物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02
定期搅动底泥
搅动底泥可促进底质不断分解,间接控制水质变化。一般每10-15天搅动一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水体面积的1/3,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好,闷热天、气压低的天气不可搅动。
03
用增氧机增氧
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其中以叶轮式最好,开机增氧可使水体对流,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气体,注意在晴天中午开,阴天要在清晨开,阴雨连绵天气应在半夜开,每次开机时间为1-4小时。一般可在晴天的中午1-3时开机增氧。
04
适当追肥
适当施肥可以使浮游植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供养殖动物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体的营养盐和氮磷等元素,形成物质循环,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从而改良水质。
05
使用生物制剂
一些不清淤的池塘淤泥很厚,有害生物滋生,用一些底改产品配合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生物产品,可以有效保持水质清新。
06
使用生石灰等化学药物
改良一些养养殖动物密度大,又不能经常换水的池塘,应定期施生石灰调节水质,减少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毒害。
每次每亩池塘可用生石灰15千克,加水后全池泼洒,每隔20天左右进行一次。养殖动物池中浮游动物过多,可用敌百虫杀灭,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3毫升-0.5毫升。蓝藻过多,可用硫酸铜或芽孢杆菌类抑制。
07
套养水生动物
水生动物是水体中的“消费者”,适当移植可促进水体生态系统平衡,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如套养鲤鱼、鲫鱼可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体底部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污染发生的几率。
08
移植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作为水体初级“生产力”,可以控制养殖动物塘藻类等生长,起到很好的净水作用。养殖者可根据养殖动物塘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水体中合理引进移植轮叶黑藻、养殖动物腥草、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调节水体水质改善溶氧水平。
5. 水产养殖怎么调水比例最好
1、合理搭配滤食
众所周知,饲料喂的太多,鱼类有时候吃不完,就会堆积到池底,对水质影响很大。因此,把握科学投喂原则,可以有效的避免水质造成污染。一般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等情况综合确定。天气晴好,水质清新,鱼类摄食旺盛时可适当多投,反之,则少投或不投。而且饵料也应做到配方合理,营养全面,以促进鱼类健康快速生长。
2、适时注入新水
一般要求每7~10天加注新鲜水1次,每次加水量为20~30厘米;每15~20天换水1次,可采用边注边排的方法,最好将排底层水排出。注意每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20%~30%,而且注入的新水或者换水时的水质也要保证干净无污染,泥沙含量低。同时水温与池水温差以不超过±6℃~8℃为宜。
鱼塘水质调节
3、合理使用增氧机
溶解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当鱼塘溶解氧低于1.5毫克/升时鱼就会出现浮头甚至泛塘。一般来说,溶解氧高的水体大多水质好,而增加鱼塘溶解氧含量的措施就是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合理使用增氧机。建议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晴天中午天天开,运转时间可采取半夜开机长,中午开机短的原则。
4、坚持巡塘
每天坚持早、中、下午巡塘,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当发现池水由浓绿水变为清淡水,发黑、发臭,鱼在池四周活动不正常时,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直到鱼活动正常为止。
5、使用添加剂
如水产养殖专用EM原液具有调节水质和预防蓝藻的作用。
6. 水产养殖如何控制水的温度
澳洲龙虾:夏天水温12-15℃,冬季水温18-19℃,盐度24-26%,龙虾一般可存活一周,在不浑水的情况下,可每三个月换一次水,由于澳洲龙虾生猛好动,所以除了小龙虾外,最好不要与其他海鲜混养。
小青龙(小龙虾):水温17-18℃,盐度24-26%,一般可以存活3-4天。可与龙虾混养。
多宝鱼、三刀鱼:水温18-19℃,盐度16-18%,最多可喂养15天,每周换一次水,二者可以混养。
花蟹、珍宝蟹、梭子蟹、膏蟹:水温17-19℃,盐度23-24%,一般可存活7天,所有的蟹类都可混养
蛤蜊、蛏子:水温13-15℃,盐度12-15%,可存活5天左右,一般都用流动水喂养,而且这些贝类一般没有混养禁忌,但是由于个体较小,所以都单独放置。
鲟鱼、昂刺鱼、河虾:水温12-15℃,盐度0,由于鲟鱼较勇猛,故需单独喂养,其他的品种可混养。
明虾、基围虾、螺蛳虾、草虾:水温18-19℃,盐度16-18%,最多可存活1-2天,由于虾类极易使水质变坏,所以每隔1天就要换一次水,如果发现池中有死虾,必须马上捞出。由于酒店大量喂养,故一般单独喂养。
左口鱼:水温约为-2℃,盐度24-25%,最多可喂养15天,每周需换一次水。
扇贝、带子、青口、花螺:水温0℃,盐度18-20%,最多可以放置3天,一般都用流动水喂养。这些贝类一般没有混养禁忌,但是由于个体较小,所以都单独放置。
东星斑、石斑、苏眉斑、老鼠斑、老虎斑等斑类原料:水温20℃左右(冬天要用恒温器),盐度24-26%,一般一星期换一次水,除了石斑外,其余的皆可混养。
象拔蚌:水温约为-2℃,盐度24-25%,一般可存放5天,平均2天换一次水,可以与左口鱼混养。
7. 水产养殖水温怎么控制
一般情况下,水产养殖中乳酸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之间,因此40度的高温可能会对其生长繁殖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在培养乳酸菌时,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培养基,确保其正常生长繁殖。同时,应注意保持水产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和繁殖。
8. 水产养殖用水如何调节ph值
1、合理搭配滤食
众所周知,饲料喂的太多,鱼类有时候吃不完,就会堆积到池底,对水质影响很大。因此,把握科学投喂原则,可以有效的避免水质造成污染。
一般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等情况综合确定。天气晴好,水质清新,鱼类摄食旺盛时可适当多投,反之,则少投或不投。而且饵料也应做到配方合理,营养全面,以促进鱼类健康快速生长。
2、适时注入新水
一般要求每7~10天加注新鲜水1次,每次加水量为20~30厘米;每15~20天换水1次,可采用边注边排的方法,最好将排底层水排出。
注意每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20%~30%,而且注入的新水或者换水时的水质也要保证干净无污染,泥沙含量低。同时水温与池水温差以不超过±6℃~8℃为宜。
3、合理使用增氧机
溶解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当鱼塘溶解氧低于1.5毫克/升时鱼就会出现浮头甚至泛塘。
一般来说,溶解氧高的水体大多水质好,而增加鱼塘溶解氧含量的措施就是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合理使用增氧机。建议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晴天中午天天开,运转时间可采取半夜开机长,中午开机短的原则。
4、坚持巡塘
每天坚持早、中、下午巡塘,注意观察水质变化。
当发现池水由浓绿水变为清淡水,发黑、发臭,鱼在池四周活动不正常时,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直到鱼活动正常为止。
5、使用添加剂
如水产养殖专用EM原液具有调节水质和预防蓝藻的作用。
9. 水产养殖用水标准
1、一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2、二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3、三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4、四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五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拓展资料:
我国地面水分五大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0. 水产养殖怎么调水比例视频
23日
6月19日下午,济南河务局组织召开汛前调水调沙部署视频会,贯彻落实省局动员会精神,并对近期调水调沙工作进行部署和动员。结合河道特点及水流演进规律,预估本次调水调沙洪水过程23日进入我市河道,6月26日前后流量达到最大。
11. 水产养殖水色及调节方法
发黑可能是水中溶解氧过多,浮游生物滋生引起的。 平时要注意鱼塘的水质在线监测(电导率、pH、溶解氧、浊度、温度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