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是哪里养殖(蛏子是哪里养殖的)
1. 蛏子是哪里养殖的
广东大部分海边有蛏子挖。蛏(chēng)子(razor clam)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蛏子常见于潮间带的泥沙中(尤其在温带)。壳窄长,剃刀状,长可达20公分(8吋)。斧足大而活跃,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缩入洞内。以短水管摄食海水中食物颗粒。
2. 蛏 养殖
中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包括牡蛎、缢蛏、蚶类和蛤仔。
1、牡蛎:牡蛎及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牡蛎是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壳,油都可入药,也叫蚝或海蛎子。
2、缢蛏:缢蛏一般指蛏子,蛏子是帘蛤目竹蛏科瓣鳃纲软体动物的通称,又称蛏子皇、圣子、竹蝗、蜻。贝壳长,近柱状或卵圆形,两壳相等。中国盛产蛏子,南北沿海多有分布。蛏子肉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蛏干、蛏油等。中国养殖历史悠久,以福建、浙江产量最大,并有人工养殖。
3、蚶类: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 、毛蚶等。毛蚶属海产经济贝类。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生素B12含量较高的食用贝类。
魁蚶:大型蚶,壳高达 8厘米,长 9厘米,宽 8厘米。壳质坚实且厚,斜卵圆形,极膨胀。左右两壳近相等。背缘直,两侧呈钝角,前端及腹面边缘圆,后端延伸。壳面有放射肋42~48条,以43条者居多。放射肋较扁平,无明显结节或突起。同心生长轮脉在腹缘略呈鳞片状。壳面白色,被棕色绒毛状壳皮,有的肋沟呈黑褐色。壳内面灰白色,其壳缘有毛、边缘具齿。
血蚶学名“泥蚶”。海南人就称它为血蚶,广府人称它为“蛳蚶”,潮汕地区的人们则习惯单称为“蚶”。蚶属于软体动物的“瓣鳃类”。它的介壳形状,作心脏形,两壳质厚而隆起,左右同形,表面有垄沟,如瓦屋棱,约有三四十条,均由壳嘴而散射。
毛蚶: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两壳不等,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铰合部平直,有齿约50枚;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表皮。
4、蛤仔:蛤仔,动物界,属帘蛤科,具有药物价值。生活于近河口沿岸和潮间带浅泥沙滩。蛤仔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蛤仔属的统称。中国近海发现有菲律宾蛤仔和杂色蛤仔2种。其生态习性相似,仅外部形态特征和分布区稍有差异。
3. 蛏子是哪里养殖的呢
蛏子是海鲜但是却能在淡水中能活的原因就是,蛏子虽然是一种海鲜,需要生活在有一定盐分的环境中,但是我们可以用淡水调配合适盐分的养殖用水,因此蛏子是可以用处理过的淡水养殖的。
蛏子属于贝类,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需要注意的是阳虚体质的人最好慎吃或忌吃蛏子,否则可能会引起不适,另外脾胃虚寒、腹泻者也应该少食蛏子。
4. 蛏子养殖基地在哪里
如何快速生长以下步骤
1、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选择在中、低潮区、以内湾或河口平坦且略有倾斜的滩涂地,要求潮流必须畅顺和风平浪静,也可在池塘养殖。蛏子生长在沙层下30公分处,所以对于底质要求较高,最好在表层要有几厘米厚的软泥,中间为泥沙混完,最下层为沙。同时它对于水质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求海水比重在1.010-1.025之间,适宜生长水温3-32度,喜弱碱性水体,pH值8.01-8.15。
2、蛏埕管理
播苗后加强蛏埕管理,经常巡查看,查看蛏苗的生长速度鸡成活率,及时进行补苗和相应措施。在夏季时高温炎热,而蛏埕泥地的散热性较差,不利于蛏子的生长,所以这时就需要加沙进行调节温度,使蛏子处于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加沙时间在6月之前,一般每亩加沙1.5吨,加沙时要求均匀的撒在埕面,另外在暴风雨期间,要注意泥土堆集情况,及时将淤泥推移其他地区。在蛏埕管理时还要注意自然灾害和生物敌害防治=工作,以免应其造成巨大的损失。
5. 蛏子产地在哪里
象拨蚌,竹蛏均是海鲜。象拨蚌产于加拿大,我第一次吃象拨蚌是1988年在香港饭店吃的。象拨蚌吃法有几种,刺身,酱爆,等,厨师能根据你要求加工。竹蛏也是海鲜,我省苏北启东等地海边多产,能清蒸,爆炒等做法。象拨蚌另有一种小的象拨蚌,产地不明,但也是海鲜,厨师加工方式也差不多,以上的海鲜多是活的,客人白选后即称重加工后食用。
6. 蛏子在什么地方生长
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一般来说,挖蛏子的最佳时间是在退潮的时候。这个时候,海水会退到比较远的地方,露出一些海底的石头和沙子,这些地方是蛏子的栖息地。
接下来,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挖蛏子的工具一般有铁锨、铁叉、铁镐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容易地挖到蛏子。
在挖蛏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首先,我们需要找到蛏子的栖息地。一般来说,蛏子的栖息地是在海底的石头和沙子之间。我们可以用铁锨或者铁叉来挖掘这些地方,找到蛏子的栖息地。
7. 蛏子哪里产的品质比较好?
回答如下:蛏子是一种海洋贝类,它们生长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产卵:蛏子一般在春季至夏季的海域产卵。雌性蛏子将卵产在细沙或泥沙中的洞穴或坑中,然后覆盖上沉积物以保护卵。
2. 孵化:卵需要大约10至20天的时间孵化。幼小的蛏子会从卵中孵化出来,它们通常是透明的,只有几毫米长。
3. 幼体阶段:孵化后的蛏子会逐渐生长并发育。它们会通过摄食浮游生物来获取营养,并逐渐形成壳。在这个阶段,它们会借助潮汐来在沙滩上找到适合的生活环境,并挖掘自己的巢穴。
4. 成熟阶段:蛏子的生长速度因环境条件和饵料的供应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蛏子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达到成熟阶段。成熟的蛏子通常具有坚硬的壳,并能够自由地在海洋底部挖掘和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蛏子的生长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水温、水质、食物供应等。合适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食物资源对于蛏子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8. 蛏子在哪
大三角海鲜批发市场是上虞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大三角海鲜批发市场有45间店面、59个地摊,经营面积为4800平方米,主营从东海来的带鱼、黄鱼、蟹、鳗、鲳鱼、鱿鱼、海虾等各类海鲜,及从后海头来的白玉蟹、泥螺、对虾等。经营时间从18时半开始到21时半,以批发为主,兼顾零售。
9. 蛏子是养殖的还是野生的
1、生长环境不同
养殖蛏子栖息浅海泥沙中,穿穴而居,要是放少量食盐在穴中,每自穴中跃出。野生蛏子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能够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2、外形不同
养殖蛏子为为贝壳长,质薄脆,两片合抱成竹筒状。野生蛏子是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且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
10. 蛏子出产地
蛏干变红是坏了。
优质蛏子干颜色呈墨绿色,闻起来腥味浓;颜色发红的蛏子干可能是由于存在太久,不是新鲜的蛏子,有点变质;颜色发白的可能是添加二氧化硫。
市场上提供的蛏干,品种参差不齐,我们挑选时要慎重,选择质量有保障的,总的来说,质量好的蛏子干,个体大而完整,肉质肥厚,色泽淡黄,质地干燥,气味清荤,少带咸味,无破碎,无泥沙杂质。
挑选优质蛏干方法
1、形态
优质蛏干选用的是天然捞捕的蛏子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一般会尽量保证蛏子的完整度,所以加工制作的蛏子干一般都是比较完整的,大小上差距的也不是很多,表面干净整洁,没有杂质,没有碎片。而市场上出售的一些劣质蛏子干,表面看上去会发现有一定的破损,还会沾有少量的泥沙等杂质。
2、个体
质量上乘的蛏干在加工过程中一般是比较细致的,他们会尽量选取大小胖瘦差不多的蛏子进行加工,制作出来的蛏干个头比较大一些,看起来肉质肥厚,每一只蛏干较饱满,摸上去紧致而不松软。质量较差一些的蛏干多数比较扁小,肉质较薄。
3、干燥度
好的蛏干在加工之前会先进行自然晒干,所以含有的水份是较少的,色泽淡黄,比较自然。而现在一些商家为了提高蛏干的重量,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较多的水份,导致表面有些黏糊,摸上去湿湿的,手上会沾有少量的水,色泽通常是暗淡带黑。
4、产地
选蛏干不能不看的就是它的产地,一般来说蛏子较好的当属福建地区的连江县。这里四季温和,物产丰富,为全国水产大县。连江县生产的蛏子干多数都是自然捕捞,个体饱满,加工过程也是层层把关,不添加化学物质。食用起来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也比较放心。
11. 哪里蛏子养殖多
赣江是淡水没有蛏子,蛏(chēng)子(razor clam)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蛏子,适宜生长于海水盐度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
养殖蛏子要选择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常有淡水注入的港湾或平坦的滩涂,底质以泥质或泥略带沙为宜。在开春清明前后播苗。一般人工养殖在8个月左右即可起捕,(此时平均每公斤在80只左右).如果是自然种殖的话,差不多要9到10个月,每公斤要100只左右。蛏子按养殖时间长短,又分为一年蛏子、二年蛏子、三年蛏子。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