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最新养殖技术光盘(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1.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1、哺乳阶段 指仔猪幽生至断乳阶段,一般为3~5周。哺乳期仔猪处于生命早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而生病,饲养管理不善还会导致仔猪死亡,因此,加强哺乳期仔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效益的关键环节。
2、保育阶段 指仔猪断奶至保育结束这一阶段,通常5周。仔猪断奶后失去与母猪共同生活的环境,加上饲料类型和环境发生改变,对其生长发育是很大的应激,这一阶段的猪容易掉膘,体质虚弱,发病率增加,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僵猪,甚至死亡。
3、生长肥育阶段 指仔猪保育结束进入生长舍饲养,直至出栏这一阶段,一般为16.5周(约70~180日龄)。此阶段是猪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养猪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时期。饲养管理中应加强营养供给,提供充足洁净的水,搞好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和疫病防治工作,以保证猪只充分的生长发育。
2. 仔猪饲喂管理
1、尽快吃初乳
作好乳头固定工作,保证每头仔猪尽快吃到初乳,是确保乳猪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全窝仔猪成长均匀,提高成活率,应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把较小的仔猪固定在前三对乳头上,保证生长均匀。
2、及时作好防寒、保暖工作
根据仔猪生理特点,产房温度应控制在22—24度,仔猪保温箱下应有电褥子,上边有电热灯,保证局部温度在30—32度为宜。
3、哺乳仔猪要作好剪牙、断尾工作
由于仔猪生长较快,奶水供应不足从而导致乳头被仔猪咬碎。因此,仔猪出生时剪牙工作是很重要的。剪牙时一定要把断面剪平整,以防因剪牙不整齐造成仔猪颊部溃疡,同样为防止在仔胚期出现咬尾现象,也应在仔猪出生时将尾断掉。
4、保持猪舍干净,环境良好
由于仔猪出生时无抗体,所以通过吃初乳获得抗体对于乳猪是行不同的。因此加强猪舍的卫生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做到产床以上无猪粪为原则,做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确保乳猪在哺乳期能迅速生长。
5、应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
由于乳猪哺乳期增长迅速,28天断奶,35天全窝转群达10.3kg左右,平均日增重在250克左右,同时由于仔猪出生时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所以要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优质饲料。
3. 仔猪阶段饲养技术
猪 从出生到断奶称为仔猪。处于这一阶段的仔猪(体重1~20千克)的生长速度最快,60日龄的断奶仔猪体重可达20千克左右。因此,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对 于仔猪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以及下一阶段的培育均具有重要意义。养好仔猪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与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仔猪以自由采食为宜,仔猪的饲粮按每千克饲粮养分含量来配制。
仔猪对饲粮的蛋白质水平要求高,对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蛋氨酸等的要求也较高;只有充分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生长潜力。仔猪的饲养标准可参考我国制定的瘦肉型仔猪的饲养标准。
4. 仔猪养殖技术规范
1..选种 选择母猪时应优先考虑当地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好/耐粗饲/应激反应少,母猪性情温驯/性成熟早/发情症状明显/受胎率高/产子数多/母性强/易管理.
公猪应选择瘦肉率高/生长发育快/体格高大的国外引进品种,如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等.
2.管理 要制定好年度生产计划,安排好各部门之间的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制定工作定额与岗位责任制.
要求做到品种标准化/日粮标准化/饲养科学化.
3.保健 一是要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即猪舍的周围环境要有利于防疫,远离化工厂/垃圾处理场,与居民区/交通干道保持500米以上距离.
猪舍的朝向/高度/温度/湿度/空气及舍内卫生/饮水卫生/饲养密度,都要使猪感觉舒适.
二是要保证供给生猪各生长阶段不同的营养需要,保证营养均衡.
三是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要求,制定饲养标准,严格按标准工艺饲养,提高养殖水平.
四是要根据不同季节及周边生猪健康状况选择药物,定期预防猪病.
4.免疫 每个猪场都应根据本猪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免疫计划.
要有规范的免疫操作规程,接种前要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接种器械要严格消毒,接种的疫苗要合乎质量要求,接种剂量准确无误.
四季生猪养殖技术要领,各季节养猪注意事项
养猪户使用抗生素的十个误区,生猪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
夏季生猪疫病防控和养殖注意事项
后备商品生猪养殖要领和相关注意事项
夏季养殖业孕雏四项保胎措施,夏季生猪怀孕保胎注意事项
生猪养殖户使用兽药的注意事项
秋冬季生猪养殖场防疫注意事项
生猪养殖过程中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家庭养猪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小规模生猪养殖注意事项
夏季生猪养殖注意事项,夏日养猪四大注意事项
5.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最新版
理养猪生产的技术管理包括如下几项工作:(1)建立完备的生产记录,根据生产记录每月统计一次。(2)找出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3)建立猪场生产技术档案,以总结经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4)参照《规模化猪场操作规程》,制定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技 术指标,并组织下达和落实。(5)对新的生产技术,安排对比试验,通过筛选,找出适合本 场的技术措施和方案,由点到面地逐步应用、推广,真正做到科学养猪。
6.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是什么
一、春季注意防病
由于越冬后畜禽体质欠佳,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所以,春季也是疾病多发季节,要加强饲养管理。可采取以下防病措施:
1、搞好猪圈消毒工作。将猪圈打扫干净,把调好的石灰水涂在猪圈墙壁及地上,角落、缝隙多洒一些,待栏圈里石灰水干涸后,再垫一些干草。
2、搞好猪舍卫生。积肥的猪圈勤垫草、勤出粪,保持猪舍干燥。
3、适时打好预防针。主要打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菌苗或疫苗。
4、注意通风,预防感冒。春季气温经常变化,一旦天气变冷,要堵好通风处,防止冷空气侵入猪舍。
二、夏季注意降温
不少农民认为“六月猪不长”,喂好喂坏一个样,因而在夏季放松饲养管理。实际上,夏季养猪只要采取以下降温措施,同样可以饲养好猪。
1、中午高温时,给猪身和猪舍地面冲水降温。
2、在猪吃完食后,及时供给冷清水。
3、多喂青饲料。
4、采取防蚊措施,使猪能安静睡觉。
三、秋季注意饲料储备
秋季是猪生长发育的好季节,是养猪的黄金季节。
1、红薯、洋芋、花生秧、豆秸等粉碎后发酵都是很好的猪饲料。
2、薯类块茎、豆类荚茎等可晒干粉碎后再用来喂猪。
因此,在秋季养猪时,除了加强常规的饲料管理外,还要做好猪饲料的储备以及育肥催肥等工作。
四、冬季注意防寒保温
冬季气温很低,对猪的生长不利。因此,要采取适当的防寒保温措施,并且保持饲料的营养以及喂给足够的饲料,保证猪的正常生长。
1、在冬季来到之前,把猪栏通风漏雨的地方遮挡堵严,防止冷风侵入。
2、勤垫干草、勤打扫,保持圈内干燥,不让草潮湿。
3、增加饲养密度,多喂些热能高的饲料,增加猪体内的热量。
7. 仔猪饲养与管理
生猪养殖中,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肺炎支原体、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提升,该类传染性疾病通常很难根治,还会对猪群的免疫系统造成严重危害,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该文主要论述生猪养殖免疫防治技术,以更好地防范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
1 常见疾病疫苗免疫程序
1.1 猪蓝耳病
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中,养殖场普遍存在蓝耳病病毒的侵染和传播的情况,由于养殖场中某些带毒猪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诊断工作带来极大难度。养殖场中一旦出现生猪蓝耳病,猪群的净化和根除通常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整个过程需要经历活疫苗、灭活疫苗、免疫退出3个阶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净化处理目的。为防范该种传染性疾病在养殖场的传播流行,需要构建完善的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养殖场的后备母猪应定期进行基础免疫,经产母猪在产后15~20 d集中进行免疫。仔猪在15~20日龄后进行猪蓝耳病疫苗接种。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疫苗免疫接种前应检测养殖场病毒的血清型,然后选择相对应的蓝耳病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养殖场的种公猪蓝耳病防治选择使用弱毒疫苗,妊娠早期阶段的母猪使用灭活疫苗。
养殖场出现典型的蓝耳病症状后,通常不能使用活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否则会加重病情,造成病毒快速传播蔓延。
1.2 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疾病,该病会损害猪群的身体免疫系统,造成多种致病原因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通常单一的圆环病毒侵染不会造成猪出现严重的死亡,各种传染性疾病易和其他细菌疾病病毒疾病混合感染,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造成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养殖场的公猪和繁殖母猪要进行基础免疫,每年进行猪圆环病毒普通疫苗免疫接种2~3次,仔猪在出生第2周和第4周分别进行2次疫苗免疫接种,在免疫接种中选择使用灭活浓缩疫苗或者基因工程疫苗。
1.3 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特大传染性疾病的总称,该病造成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不需要治疗,直接扑杀、无害化处理,会对整个生猪养殖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在生猪养殖中,应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养殖场的后备种公猪和后备母猪要进行基础疫苗免疫接种,经产母猪和种公猪每年进行普通免疫接种。仔猪出生30~60日龄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接种。
1.4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高致死率的传染性疾病。该种病毒性疾病会对新生仔猪和繁殖母猪造成严重的危害,新生仔猪会出现剧烈死亡,繁殖母猪会出现严重的繁殖障碍。防范该种病毒性疾病,通常应做好后备种公猪和后备母猪的基础免疫接种,养殖场的经常母猪和种公猪每年免疫接种4次,选择使用变异毒株弱毒疫苗。经产母猪在产前35d选择使用灭活疫苗,每头猪免疫接种1头份。养殖场在30~35日龄和70~90日龄分别进行1次疫苗免疫接种。仔猪出生36 h后,可选择相应的灭活疫苗鼻腔滴注。
1.5 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该种疾病会造成繁殖母猪出现严重的繁殖障碍,妊娠母猪在妊娠阶段易出现流产,产下死胎、僵尸胎。通常只有繁殖阶段的母猪感染病毒后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他年龄阶段的猪受到病毒侵染后,表现的症状不严重,或者不会表现明显的症状,呈现隐性发病。养殖场的公猪和母猪在150~170日龄后,每年4月进行1次疫苗免疫接种,母猪在妊娠3胎后。在免疫接种中应注意该种疫苗单独进行注射,不能和其他疫苗混合注射。
1.6 猪肺炎支原体
猪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致病原,该种疾病也是造成猪群出现免疫抑制的常见致病原因,随着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该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猪肺炎支原体的免疫接种通常在仔猪阶段进行,在仔猪出生第7天和第21天,分别选择使用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 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在对生猪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前,应对疫苗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查。要认真仔细的检查疫苗的名称、生产企业、生产批号、有效日期、物理性状、储存条件,要确保各个环节都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在进行预防性免疫接种中,一定要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要做好注射部位的彻底消毒。要保证1头猪1个针头,预防交叉感染。在疫苗免疫接种中,确保针头垂直进入,保证疫苗的注射深度,同时还能防止在注射中针头被弯折。
疫苗免疫接种前应对养殖场的猪群健康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掌握,对于处于患病症状、亚健康症状或者年龄较大的母猪,不能进行疫苗免疫接种,要保障其恢复身体后再进行补种。
妊娠阶段的母猪不能注射活疫苗,主要以灭活疫苗为主。
在疫苗稀释中,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操作。疫苗稀释后,15 ℃环境下疫苗的有效时间为4 h,15~25 ℃环境下有效时间为2 h,25 ℃环境下有效时间为1 h,因此在疫苗免疫接种中,要结合具体的温度,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避免影响免疫效果。
在疫苗免疫接种中,由于猪群个体的差异性,在注射油佐剂疫苗时,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在每次疫苗免疫接种前,准备好各种抢救类药物,并且疫苗免疫接种后应密切观察猪群的精神状态,持续观察0.5 h以上,确保安全后才能离开。
疫苗接种剂量要确,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严禁在接种时打飞针,或者因操作不熟练造成疫苗免疫接种不到位,降低疫苗效果。
3 结束语
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中做好生猪疫苗免疫接种是防范多种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规模化养殖场在进行疫苗免疫接种中,掌握疫苗的具体免疫方法和免疫手段,做到认真仔细的免疫接种,保证免疫效果和免疫质量。注重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掌握养殖场的常见传染病流行情况,构建针对性的免疫程序,要求养殖户严格执行,以提升免疫效果,达到增加养殖场免疫效果的目的。
8.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视频
仔猪在出生隔天后剪牙,剪刀一半就可以,如何剪牙请参考以下方法:所需工具:剪刀1、首先用手攥住仔猪的脖子,另一个人用手拉起仔猪的上颚。2、使用剪刀将仔猪的虎牙二分之一处剪断。之所以剪牙是为了防止吃奶的时候咬伤母猪。3、之后将剩余的部分使用剪刀修剪整齐。防止因为剪牙引起细菌感染,导致死亡。4、这样牙就剪好了。
9.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猪仔喂养长得快的方法如下:
1. 哺乳喂养
仔猪刚出生时,体重仅有3斤左右,饲养得当的话,1个月龄的仔猪,体重会比刚出生时增加5~6倍。这1个月,是仔猪的长势速度最快的阶段。这期间仔猪需要从奶水中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仔猪没有喝到足够的初乳,会导致体内缺乏抗体,免疫力不足,常常出现拉稀腹泻的状况,而且奶水不足还会导致营养不良,长势缓慢。对此,我们可以给母猪拌料使用:旺乳太保+母畜太保,杀菌消炎,补血益气,促进乳汁分泌,提高奶水营养,使仔猪能够喝到足量、健康、营养丰富的奶水,提高抗病力,长势更好。
2. 断奶期间
母猪的泌乳高峰期是产后20~30天,35天以后,明显减少,不足以供应仔猪的生长需要。一般在仔猪3周龄时,我们就要做好仔猪的教槽,训练仔猪开食,以便仔猪长势不受影响。3周龄的仔猪胃容量很小,而且肠道的有益菌群还没有建立,常常会因为肠胃不适,出现拉稀、腹泻、呕吐等状况。为了预防这些情况,我们需要给仔猪饲喂一些柔软易消化的饲料,另外,拌料使用:保育太保,可以增加饲料的适口性,仔猪更爱吃,其中的益生菌、植酸酶、酵母多糖分解物等,可以帮助仔猪建立肠道有益菌群,提高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
3. 快速育肥
仔猪适应饲料以后,会进入快速育肥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最需要注重的就是,给仔猪补充生长所需要的必需营养物质,特别是一些饲料中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我们可以通过给猪拌料使用:多维太保,补充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有机矿物质,以及免疫增强剂、复合酶制剂等,来解决仔猪缺乏微量元素,生长缓慢这个问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