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施肥)
一、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小麦是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研发和推广小麦配套管理技术在当前来说非常有意义,能大大提高我国小麦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还有利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民族利益。小麦的优质高产配套生产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1、土地和渠道或别的灌溉设施的修整:小麦对土壤的要求较严,要求Ph在7-8,含盐量在0.3%以上,肥力好,土壤有机质和透气性好,耕层在20公分以上,因此在播种前应深耕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透气性,以利于根系的下扎,同时清除或深翻地面杂草,减少草害和麦苗争夺养分;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增强透气性和保水保肛能力。修整灌溉渠道或喷灌设施,为苗期的灌水提前做好准备。
2、种子的选择:应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和当地的气候,水利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旱田应选择比较耐旱且抗逆性比较强的品种如长武521、铜麦6号等,同时还应根据春播还是冬播选择适应的品种。灌区在选择品种时要本着矮杆和抗倒伏的的特点来选择优质高产且抗病性高的品种。还应该注意种子的级次,一般建议选择一级或二级种,原种价格太高,会增加生产成本;三级或三级以下的种子又会因纯度下降,优良性能变变褪变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3、种子的处理:选择晴好天气,对种子首先进行包衣处理,包衣剂应选择特效期长,但残效期短,能被自然降解的药剂,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对土壤和小麦的污染。然后晒种3-5天通过紫外线对种子进行杀菌消毒,以保证播后的苗齐苗壮,減少病虫害的发生。在晒种的过程中应在席子或土地上凉晒,不可在水泥地上凉晒,以免温度太长,使胚芽受伤,影响出苗率。
4、播种机械的检修,维护或预约:自已拥有有播种机械的应及时做好设备的检修、维护及燃油的补充贮备和操作人员的招骋及培训;自已没有播种机械的应做好提前预约,以免到播种时机难以找到机械,耽误小麦的及时播种。
5、土壤的测土及化肥的准备:及早对待播田块取样检测,然后根据检测出的实际的氮磷钾的合量进行基肥的品种及数量的筹备。实验证明控释肥做为小麦底肥表现很好。
6、播种时间的确定:冬小麦的播种时间一般在白露到寒露之间,大部分地区以秋分到寒露时播种为宜,要求温度在16-20度。过早播种容易引起旺长,容易受冻;播种过晚又会对开春的返青和分蘖产生影响。春小麦应在春节过后,地表解冻6厘米以上后则可进行播种。总之,各地小麦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实际经验并结合实际气温情况进行确定。
二、播种后的综合管理
1、合理适时灌水: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及近期降水情况确定是否灌水。冬小麦应在土壤上冻前灌足封冰水,以提高小麦的抗寒能力。其次还要注重拨节期和升浆期的灌水,这三个时期的灌水是优质高产的保障。在灌水的过程中可选用水带浇灌或喷灌的方式,以保证土壤对小麦的水分的充分供应,又能避免过多灌水对水资源的浪费和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拨节期和升浆期灌水,一定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以免遇到大风,造成倒伏,对机械的收割和产量的提升产生影响。
2、科学追肥:应时刻观察小麦的生长表现,并根据其生长表现来确定是否追肥和追多少肥。小麦追肥的三个关键是时期是拨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根据具体的生长表现可选用撒施和叶喷的方式,如果基肥施用充足且麦苗长势良好,可选择叶喷;如果底肥不足,长势较差应尽早结合灌水撒施。前期以尿素为主,后期以磷酸二氢钾为主,叶喷时可结会病虫防治一次性完成。
3、加强病虫害管理:在小麦的整个管理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对小麦的产量的质量至关重要。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有条锈病,纹枯病和白粉病可釆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如三唑类的己唑醇,晴菌唑等或甲氧基丙烯酸脂类的醚菌脂,吡唑谜菌脂等。还可应现代新型微生物菌剂如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生物防控。虫害主要有蚜虫和吸浆虫,可釆用害虫天敌对其进行捕杀并结合黄色粘虫板进行防治。在防病防虫过程中应釆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及化学防控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4、草害的防控:麦田杂草的防控可主抓播后和拨节前两个关键时期。播种后立即采用封闭性除草剂每亩可以选用50%吡氟酰草胺15克+50克/升双氟磺草胺15毫升,兑水25-30公斤。常用的麦田封闭除草剂还有禾本科杂草使用异丙隆、阔世玛。阔叶杂草使用麦喜、麦草畏、苯磺隆、噻磺隆、使它隆、快灭灵、苄嘧磺隆等。苗齐后到拨节前可根据草情确定是否使用除草剂进行二次防治。
三、收获期的管理
1、收获时机的确定:根据不同的用途,确定最佳收获时机,小麦的成熟期分为乳熟期、腊熟期和完熟期。一般情况下用于加工的小麦可在腊熟末期进行收割,而用作种用的小麦则应在完熟后收割最佳。
2、收获机械的提前预约和维护:小麦的收获时间比较集中,可以说是时间短任务重,所以应提前预约收割机械及运输机械,以及人员的分工安排,自已有机械的,应提前做好维护保养,以备收割时所用。
3、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抢收晾晒:小麦的收获期一般都容易出现突然降雨天气,所以到收割季节,应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抢收抢晒抢入库,同时备好防雨器械,以免收获好的或正在晾晒的小麦受到雨淋而发霉变质。
4、检测好含水量,及时入库或销售:收割结束后,应及时晾晒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利用机器检小麦的含水量,达标后可根据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立即销售或立即入库。
【大农圈】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这个圈子,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
二、小麦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
小麦高产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选茬、整地
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选用大豆茬、马铃薯茬、小麦茬等无长残留性除草剂的地块,避免甜菜茬。
计划第二年播小麦地块,可进行秋耙茬,做到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
二、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1、品种及种子质量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审定推广的高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的中强筋小麦品种,主推品种垦九10号、龙麦33龙麦35等。
2、种子处理
采用麦类种衣剂包衣能有效地预防小麦腥、散黑穗病和根腐病等。用麦迪安、黑穗停等麦类种衣剂按1:800-1000拌种或者用种子重量万分之三的6%戊唑醇拌种剂,拌种后闷种5-7天再播种。
三、小麦种植方法与技术?
1、品种选择。目前市场小麦品种非常多,在品种选择上一定注意看是否适合当地的条件。选择抗寒性好、抗旱性强、抗病性好、抗盐碱强,生育期长短、秸秆高矮适中的优良品种,要避免只追求高产,忽视别的性状。
2、耕地。对多年只旋耕不深耕,导致通透性变差,盐碱化和严重板结的地块,一定要深耕或深松,确保土地平整,土壤疏松,无根茬、无坷垃。
3、造墒。墒情好坏是能否出全苗的重要因素,增加冬前有效分蘖,促进根系健康发育,增加小麦抗寒性,形成冬前壮苗最起码的保证。所以如果在干旱的情况下,一定灌溉造墒,确保一播全苗。
4、施肥。(1)底肥:每亩施有机肥2000kg左右、磷酸二铵20-25kg、硫酸基钾肥10-15kg、尿素10-15kg。(2)追肥:拔节和孕穗期分别追复合肥5kg/亩。
5、播种量。一般高产地块亩穗数应确保40万以上,用种量10-15kg左右,10月25日以后推迟一天增加一斤种子,最多可用30kg左右。
6、播种期。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及当时的气候变化,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一般应控制在10月10-25日之间,防止旺长,预防冻害。
7、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为2-3cm,太深,增加出苗负担,易形成弱苗。过浅不利于发芽出苗,播种后及时镇压,保证一播全苗。
8、镇压。播后镇压是保证出全苗,壮苗的前提,可增加小麦抗寒、抗逆性。
9、杂草防治。小麦的杂草种类主要有麦蒿、荠菜、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等,阔叶杂草阿蔓草、灰藜的麦田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以禾本科杂草硬草、稗草为主的田块用5%唑啉炔草酯乳油或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混合杂草用 5%唑啉炔草酯乳油+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或选用 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
四、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
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
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已成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饱和点为5.5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500勒克斯,多数品种在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
五、葫芦种植技术与管理?
1.搭建棚架
在葫芦种植前,应先搭设棚架,棚架的大小要根据种植面积和栽培的株数来决定,一般每亩种植600棵左右的葫芦。可用2.5米高的石桩,以株行距2.5*3米的距离进行埋设,棚架高2米左右即可,石桩的顶部可用直径2至3厘米的铁丝进行串连,棚顶绑成间隔30厘米左右的井字形状。铁丝不能太细,以免因葫芦的重量过大造成铁丝断裂,使整个植株坠落
2.整地施肥
种植前要对保护地土壤进行深耕细耙,并一次性施足基肥,在冬季的时候,就要对土壤进行深翻。具体做法是,沿着石柱挖一条深30—40厘米,宽20—30厘米的沟,尽量将底层的土壤翻到上面来堆放在沟的一侧。先用腐熟的鸡粪,在沟内进行均匀的撒施,每亩地的用量约2500千克左右。撒施完毕后,用沟一侧的土,进行填埋,填埋的时候要把大的土块进行粉碎,然后,再浇一遍水,浇水要浇透,这样就等待来年呀种植葫芦了。
3.种子处理
每年的3月下旬-4月上旬就到了葫芦播种的时候了,在播种之前要先进行种子处理。选择粒大,饱满的来进行种植,葫芦的种子上附有炭疽病等病菌,因此,在种植前先要对其消毒处理。先把杀菌剂用70摄氏度度左右的水进行稀释,一般杀菌剂和水的比例是1比100,用木棍搅拌均匀后,将种子倒入杀菌剂溶液中浸种12~24小时后捞出,再把种子摊放在干净的地方晾干,晾干后的种子就可以种植了。
4.播种
在这里我们以直播的方式为大家进行讲解,在整好的畦面上,以株行距50厘米到60厘米进行种植。一般两穴间距离50厘米左右。一般6到7厘米左右为宜,太浅会造成表层土壤过早的失去水分,导致种子枯死。
播种前,可用手将穴内的土块捏碎,播种时每穴可放2-3颗葫芦种,这里要注意一下,一般种子要小头朝下直立的插在土层中, 最后用手将坑穴填平,要注意的是要用湿润的里土进行覆盖,覆土时,要把大的土块进行粉碎,然后用手抚平。播种完毕后,可以在畦上铺一层塑料薄膜,保温保湿。这样葫芦的播种就完成了。
四、田间管理
葫芦的生长发育周期可以分为:发芽出苗期、幼苗期、伸蔓期、结果膨大期和成熟期。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环境的要求不同,针对不同时期的发育特点,应该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满足它的生长发育的要求,这也是达到优质高产目的的根本保证。
1、发芽期出苗的管理
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显露的这一时期是葫芦的发芽出苗期。从播种到发芽一般需要7~8天。播种后的5~6天可以出土。
破膜通风:随着葫芦苗一天天的长大,就要对小苗进行破膜通风了,避免湿度过大而造成葫芦幼苗烂根现象发生,方法很简单,用手轻轻的扒开一个小孔,以露出小苗为目的,不伤到小苗就可以了。
2、幼苗期的管理
从第一片真叶显露到第四、五片真叶展开为幼苗期。一般需要20~25天。
浇 水:如果发现墒情干旱,可以对小苗浇一次水,浇水量不宜过大,浇水过大会伤苗烂根。
植株抽蔓前,可用毛竹搭成人字架。架设时,竹竿接触土壤的一端要离幼苗期的葫芦大约5厘米左右,过近的话会伤到幼苗的根部。竹竿的另一端用细铁丝固定在石桩上端的粗铁丝上。
3、伸蔓期的管理
从第五片真叶展开到第一雌花开放为伸蔓期。这时植株从以营养生长为主,向以生殖生长为主转变,根系群基本形成,叶面积增大,达到了开花座果所需要的充分条件。
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就是整枝顺蔓。葫芦蔓顺着竹竿向上引时,葫芦秧难已垂直向上,如果稍一不注意,就容易弯下来。所以一定要及时的引蔓、绑蔓。
引蔓、绑蔓:具体做法是,先把主蔓缠向竹竿后,然后把须像系鞋带一样把它系到竹竿上,这样主蔓就会顺着竹竿向上攀爬了。在引蔓、绑蔓的同时还要随时摘除主蔓上形成的侧芽。
松土 除草:在这个时期,正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葫芦的生长速度加快。但园中的杂草生长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而且雨水过多会造成土壤的板结,给以后葫芦的结果造成威胁。所以要经常的对葫芦园进行松土、除草的工作。
整蔓:葫芦是以子蔓和孙蔓结果为主。如果放任葫芦的主蔓任意生长,就无法控制。当主蔓长到 2米左右时要进行第一次摘心,摘心是让主蔓抽生出子蔓和孙蔓,结出更多的果实来,要选择主蔓顶端有健壮侧蔓的地方,把主蔓的顶端摘除,摘除的高度可与侧蔓高度一致。这样保留下来的侧蔓就成为子蔓,一般每株留两条子蔓。
当子蔓爬上秧架结果后,再进行第二次摘心,也是和主蔓摘心一样,在子蔓的顶部找一个健壮的侧蔓,然后在这里把子蔓的顶端摘除。一般每条子蔓留2到3条孙蔓,孙蔓可以任其自然生长。以后就不在整蔓了。
花期授粉:
葫芦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一般葫芦采取异花授粉的授粉方式。它的花粉传播主要是靠风力或蜜蜂。一般不需要人工授粉。
4、结果膨大期的管理
蔬果:当葫芦坐果后要进行蔬果,一般每个孙蔓留一个果实,保证果实的营养需要。还要注意的是,要摘除畸形果,还要经常清除植株上的老叶、枯叶和细弱的侧蔓,以改善植株的内部通风、透光条件。
施肥、浇水:坐果后要及时地追肥并浇水,每亩可用40千克复合肥进行冲施。以确保小果的正常生长。
葫芦在结果膨大期生长的速度很快,当到了中后期,葫芦的瓜蒂不能承受其向下的重力了,这时就要用布条来分担一下瓜蒂重量,以防止大风的影响,造成落果现象。具体做法是:用柔软的布条将葫芦的瓜柄绑在上面的铁丝上,这样葫芦就不会因重量过大,导致落果了。
五、葫芦的病虫害防治
葫芦抗病性能强,正常情况下病虫害较少,但在高温高湿时容易发生病虫害。对植株危害的要摘除病叶,甚至整株拔除,防止蔓延。对主蔓上的老叶、枯叶应及时摘除,增加透光。
1、虫害的防治
蚜虫是葫芦花期最主要虫害,对于蚜虫等常见虫害的侵袭,我们可配置25%吡虫啉乳油1200倍液, 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每三天一次,连喷四次即可有效防治。
2、病害的防治
葫芦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白粉病等。
1、枯萎病:侵害根部和茎蔓基部,叶片严重萎蔫,开花结瓜后初病外观似缺水状,可选用 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进行防治。每三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白粉病:生长期的葫芦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最易感染此病。发现病株病叶及时剪除。发病初期可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我们可每三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六、葫芦的采收管理
九月份我们种植的亚腰葫芦就成熟了,而食用葫芦一般8月上旬就可以采摘了,因为它要食用不能等到葫芦壳的木质变硬后再摘,否则就不能食用了。如果对葫芦进行加工,成熟的标准为表皮颜色由绿变白;绒毛脱落;葫芦壳的木质变硬;葫芦秧已枯黄。这个时候就可以采摘了。
采摘:采收时可以用剪刀将其把柄剪断。把柄适当可以留长一些,一般留10厘米左右,以便晾晒时可以将葫芦方便的挂起。
打皮:一般种植作用于工艺的葫芦采摘下来,都要对其进行打皮。而食用葫芦就不用打皮来了。葫芦采摘下来还要对其打皮,打皮的作用是做工艺葫芦时容易进行雕刻,其二是以免碰到连续阴雨天,造成葫芦的发霉腐烂。打皮时可用专用工具打皮机。打皮时要掌握用力要匀,速度要快的原则。因为打掉的这层皮并不是很厚,如果用力不够均匀和速度过缓,就会伤到里面的果肉部分。
风干:打完皮的葫芦还要对其进行风干,可以在葫芦园中利用采摘完后的铁丝的上面,进行晾晒。用柔软布条把把柄的底部和铁丝拴在一起。一定拴绑结实,防止大风将其吹落。在烈日下,10天的时间,葫芦就风干好了。我们就可以把它做成容器和精美的工艺品了。
六、瓠子种植技术与管理?
1、浸种催芽:种植瓠子时,需要将种子放入福尔马林中浸泡10分钟。2、整地施肥:深耕土壤,并施加秸秆、稻糠和草木灰。3、种植方法:把瓠子种子撒在土壤表面,再覆盖地膜。4、人工授粉:瓠子开花后要进行人工授粉,提高植株坐果率。
瓠子的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瓠子怎么种植
1、浸种催芽
养殖瓠子时,需要选取籽粒饱满且无病害的种子,放入到55℃的热水中,并不断搅拌15-20分钟,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然后把瓠子种子捞出放入到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避免其感染疾病。
2、整地施肥
瓠子适宜生长在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种植瓠子时,需要翻耕30-40厘米的土地,使其更为松软透气,再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草木灰、秸秆、稻糠的混合肥料,有利于瓠子旺盛生长。
3、种植方法
种植瓠子时,需要将其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再覆盖一层1-2厘米的薄土,然后覆盖一层地膜,提高土壤的温度,促进瓠子快速发芽,而且在瓠子出苗后,需要将长势较差的弱苗拔除,以免瓠子生长不良。
4、人工授粉
养殖瓠子时,需要在植株开花后为其人工授粉,可以选择在每天傍晚时进行,需要摘掉花朵较大且颜色鲜亮的雄花,再将雄花的花瓣往后方反折,然后把雄花里的花粉涂抹到雌花上,有利于提高瓠子的坐果率。
七、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
草莓种植技术和管理:
种植草莓的过程中,先将洗干净的种子浸泡处理,再放在土壤中催芽处理,栽培前在土壤里加入有机肥和过磷酸钙进行深耕,栽种后一边提苗一边用手翻土,保持栽种的距离在50×20公分左右,盖上一层塑料地膜即可。
1、催芽处理
催芽处理是草莓种植技术和管理的关键要求,一般是先选取发育良好的成熟种子,清洗干净后放在营养土中催芽处理,入土前先将种子浸泡处理一次,这样可让种子更好的吸水,覆盖一层0.2公分的沙土,保持湿润大概10天左右即可出苗。
2、基质配制
栽培草莓的土壤最好选用富含有机质且保水能力强的透气土质,应以中性土质为主,栽培前进行深耕,加入有机肥和过磷酸钙使土壤的养分充足,再加入适量的珍珠岩或者木屑,以利于土壤的透气。
3、入栽定植
一般是在早春进行栽种,将发芽后的种苗放在土中,一边提苗一边用手翻土,栽种的时候最好要定向进行,主要是将苗的花序朝同一方向,根部用土壤覆盖后盖上一层塑料地膜,保持栽种的距离在50×20公分最佳。
4、栽后管理
定植后需要浇入一次透水,在第一个星期的时候需要每天早晚浇水一次,保持土壤经常湿润不积水,保持湿度在70%~80%左右,还要经常的进行除草,控制周围的环境温度在15~22℃,这样植株就会生长很快。
5、培育处理
当定植后需要加大肥水管理,在雨季的时候要做好排水工作,不让土壤积水就行了,盛果期的时候要施加专用肥或者磷酸二氨溶液,并结合浇水进行,长势较好的情况下喷施2~3次的磷酸二氢钾,以利于高产。
八、防风种植技术与管理?
1.选地整地
防风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但应选择地势高燥的向阳土地,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适宜。粘土、涝洼、酸性大或重盐碱地不宜栽种。防风为深根植物,二年生根长可达50-70cm。因此在秋天要求对土地进行深翻达40cm以上,早春整平耙细并拾净根茬和杂物,为防风生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必须施足基肥以满足多年生防风生长发育对营养成分的需要,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加入过磷酸钙20-30千克或磷酸二铵8-10千克。最适在秋天深翻前施入地表面然后翻入耕层。最迟要在整地作畦前施入。
2.繁殖方法
防风可采用种子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式繁殖。生产实践中发现第一年育苗第二年春季移栽的方法,既节省种子又便于集中管理,还可节约用地的多方面效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根段繁殖。截取5cm长的根段,早春开沟栽植根段。每亩用种栽根段35-40千克。栽后覆土浇水保墒。
3.田间管理
(1)间苗:苗高5cm时按株距7cm间苗;苗高10-13cm时按13-16cm株距定苗。
(2)除草并培土:6月前需进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植株封行时先摘除老叶后培土壅根以防倒伏;入冬时结合清理场地再次培土以利于根部越冬。
(3)追肥:每年6月上旬或8月下旬需各追肥1次,用人粪尿、过磷酸钙或堆肥开沟施于行间。
(4)摘薹:2年以上植株除用以留种的外都要及时摘薹。
(5)排灌:在播种或栽种后到出苗前的时期内应保持土壤湿润。防风抗旱力强多不需浇灌,雨季注意及时排水以防积水烂根。
4.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夏秋季为害,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施磷钾肥、注意通风透光;发病时以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2)黄翅茴香螟:现蕾开花时发生,为害花蕾及果实。防治方法:在早晨或傍晚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喷雾防治。
(3)黄凤蝶:5月始为害,幼虫咬食叶、花蕾。防治方法:人工;在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九、香椿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选地建园
香椿种植对于土壤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以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为宜,酸碱度在5.5-8左右。建园时一般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地、丘陵或平原,不能建在风口、洼地等易滞留空气的地段,避免冷空气侵袭导致冻害的发生,同时保持园区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香椿喜光,保证园区内良好的光照条件也十分重要,充足的光照有利于香椿的生长发育,提高香椿的养分吸收;反之若光照不充足,则可能导致香椿生长缓慢,甚至出现发育停止的现象。
二,播种育苗
播种繁殖的香椿种子发芽率较低,所以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一定催芽处理。播种前使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5分钟左右,随后放入25℃左右的水中泡种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捞出种子后控水风干,放入25℃的环境下尝试保湿催芽。催芽期间每天搅动种子2次,当30%的种子萌芽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应控制好种植密度,一般以每亩定植3万株左右,避免种植密度过大导致植株营养不良。定植后应注意中耕除草,并施足基肥,保证香椿所需生长条件,并浇足定根水。
三,水肥管理
香椿的根系吸水能力较差,因此香椿种植的过程中对水分的管理十分重要。栽培初期应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保证香椿生长所需水分充足,加快发育速度。此后保证土壤湿润,干旱时及时浇水灌溉,浇水时以少浇勤浇为主,避免一次性大量灌溉浇水,导致土壤湿度过高,易导致根茎缺氧死亡现象。雨季来临时做好园区的排水防涝工作,防止雨水大量堆积泡根造成根茎腐烂。施肥时肥料以钾肥需求较高,每300平方米底肥需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左右、草木灰75—15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3—6公斤、碳酸二铵3—6公斤。施肥应适度适量,保证肥料的营养均衡,避免单一肥过度施用。每次采摘后,根据地力、香椿长势及叶色,适量追肥、浇水。
四,适时采摘
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这种第一次采摘的,称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质量上乘;以后根据生长情况,隔15—20天,采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后每年可收2-3次,产量也相应增加。至于保护地栽培的,通过加温,冬季也可采摘,如不加温的,可在早春提前供应树芽。
十、香菇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前期准备篇
选地与作畦:
1、栽培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土壤未受污染、周围300米无各种污染源、东西依山、光照较短、昼夜温差大的有山垄田。水源最好是山泉水或水库存水,地势需较平坦且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2、常遭冰雹袭击,易遭洪水淹没的田块不选做菇场。
3、东西走向作畦,可偏南或偏北,地势较高的地块或坡地应做低畦,地势低洼的地块应做平畦或高畦。
菌袋制作方法
配方:
1.杨木屑79%、麦麸20%、石膏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
2.玉米芯(粉碎成蚕豆粒大小)45%、杨木锯沫40%、玉米面13%、石膏1%、石灰粉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
木屑以半年以上陈木屑为好,麦麸一定要新鲜,无霉变,无虫蛀。
拌料:
将上述原材料秤好后,将木屑、麦麸、石膏混拌在一起,搅拌均匀,翻动4~5次,再将多菌灵和石灰投入水中,搅拌均匀后,用喷壶分别喷入干料中。
一边浇水,一边将料拌均匀,将培养料水分调至含水量为60%左右(即当用手捏紧料时,湿料成团,而且手指缝中出现水珠但不下淌时)。
装袋:
采用低压聚乙烯膜、大袋规格25×55厘米,中袋17~20×55厘米。大袋可装干料2.0公斤,中袋可装干料1.5公斤左右。
装料前将塑料袋一端封死,达到绝对不漏气为准。把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入袋内,松紧适当。用手把着装好的料袋中央,没有松软感,两端没有下垂为度。
二、灭菌处理
1、建造土蒸锅:
选用直径1.5米的大铁锅,砌成长×宽×高为2×2×2.5米,容积为8~10立方米的土蒸锅。
每锅壁内外用高号水泥抹光,用木方或铁筋制成直径1.7米的帘子,放在锅面上,上面铺麻袋,以防刺破料袋。
再用厚度为1.5毫米的镀锌板制成直径为2.1米的锅盖,蒸料锅建好后备用。
2、加水装锅:
烧火灭菌前要往锅内加足够的水,锅内水面距离帘子20公分左右,然后把扎好口的料袋上下对齐,分批摆在蒸锅内的帘子上。
3、起火加温灭菌:
装锅前先起火,大火先攻头争取4~6小时锅内温度达到100℃,继续加热,并保持此温度10小时,再闷一夜,当料温降低至70℃时抢温出锅,迅速移入冷却室,待料袋内温度下降后再接种。
三、接种方法
1、消毒房间:
使用前4天把出料用的工具放入室内密封门窗,达到室内密封不漏气,把每个房间用硫磺点燃后熏蒸房间。
2、接种时间:
当料袋温度降到30℃时开始种,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晚进行。
3、接种程序:
以4个人为宜,做好分工,进行操作,点燃酒精灯,菌种打孔,取菌种,拌袋扎口点菌种,封口。
接完的菌袋“井”字形堆放,每堆5层。
4、发菌培养:
保持室内暗光,室温控制在25℃左右。
接种16~20天,用牙签在接种穴上扎10~20个深0.5~1.0厘米的孔。第二次用毛衣针,第三次用筷子,每隔10天刺一次,逐渐加大加深。
四、出菇的管理
催菇:
菌筒经过转色期的浇水管理后,停止浇水4-5天,然后采用干湿交替的方法进行催菇。
或把水高高浇下落到菌筒面上2-3次,即可产生大量的小菇。
为保护菌筒,促进多产优质菇,必须疏去多余的菇蕾。
前期管理:
覆土地栽香菇大都采用反季节栽培,填补夏季鲜菇市场需求,脱袋后发生的第1批菇一般在5-6月上旬,此期气温由低向高,夜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且是雨季,湿度大,对子实体分化有利。
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应加强通风,把薄膜挂高,不让雨水淋菌筒,当第1批香菇采收结束之后,放去畦沟水,并停止浇水,降低菇床湿度,让菌丝恢复生长,积累养分。
待采菇凹陷处的菌丝已恢复长白,可灌畦沟水并加强浇水刺激下一批子实体的迅速形成。
中期管理:
这期间为5月下旬-7月下旬,为全年气温最高的季节,出菇较少,覆土地栽香菇均靠自然气温生长,结合人为调控。
中期管理以降低菇床的温度为主,促进子实体的发生。一般引灌山泉水或水库水,加大水的流动量,并增加通风量,防止高温烧菌筒。
后期管理:
这期间为8月下旬-9月底,气温有所下降,菌筒已经前期、中期出菇的营养消耗,菌丝不如前期生长那么旺盛,因此这阶段的菌筒管理主要是注意防止烂筒和烂菇。
五、脱袋转色覆土
脱袋:
覆土地栽香菇在菌袋培养90-110天后可进行脱袋。
用锋利的刀片划割菌袋,先剥去菌袋两端,再将菌袋剥离随即平排于畦面。
菇畦消毒:
菇畦清理干净后,按每千袋畦面用6千克漂白粉或50千克石灰水喷洒,2-3天后再用2千克左右硫酸铜喷洒于畦面。
盖好薄膜,消毒3天,然后揭膜,畦面铺盖2厘米细沙,用1瓶辛硫磷、2.5千克甲醛对水70千克洒于畦面,再盖膜3天,将膜揭开后再用0.5千克高锰酸钾对水70千克洒于畦面,然后洒上一层石灰水后即可排筒。
转色:
菌袋排于畦面后及时盖薄膜,做到边脱袋边排筒,边盖膜,盖膜3天后,第4天必须全部揭开薄膜,此时发现杂菌要及时清理,清理后撒上石灰粉覆盖薄膜。
第5天早晚各加强通风1次,并用干净的水冲洗菌筒。以后保持转色期适温为18-22℃,完成转色成熟需20-30天。
菌筒覆土:
覆盖菌筒的泥土需选用表土,30厘米以下的沙质土在烈日下暴晒2天,不过筛,去碎石杂物,拌入10%的石灰粉或火烧土,草木灰,待菌筒80-90%转色,停止浇水4-5天,填入调好的覆盖土稍加压实。
直至菌筒面覆盖3厘米,使菌筒全部覆盖住,白天不盖膜,晚间盖膜,浇水次数增加,无论晴天还是阴天都要浇。
田间畦沟内引灌入流动的小溪水或山泉水、水库水,最好每天换1次,此时雨天盖膜,晴天不盖膜。
六、出菇期管理
菇棚建造:
可利用现有的大棚,或暖棚。
若新建大棚,可选向阳背风、地势干燥、平坦不积水、环境清洁卫生,水源充足,进出料方便,如庭院内、房屋前后、村屯附近、果园、树林间空地均可。
大棚薄膜覆盖稻草帘或遮阳物。
菌袋排放:
横排在床架上,袋距4厘米左右。每层可排入大袋42~44个菌袋。为方便菌袋补水用,一个小棚附近最好建一个浸水池。
变温催菇:
棚内必须达到昼夜温差10℃以上,才能刺激菇蕾的形成。保持棚内的湿度85%,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催花菇的办法,多出花菇,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七、香菇采收
去劣留优:
1、幼菇若生长过密要适当摘一些,保持较均匀距离。
2、早春或晚秋可以用炉火加温,提早或延后出菇。冬季天气寒冷时可将菌袋堆积在一起越冬。待来年气温升高时再出菇。
3、采收的香菇,可以鲜销,也可以制成干品后出售。采收后要让菌筒休息养菌,积累营养,为下一批出菇提供充足养分条件。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