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怎样养才下蛋多?
蛋鸭怎样养才下蛋多?
蛋鸭不下蛋是什么原因?怎么让蛋鸭多下蛋?
蛋鸭的主要功能是产蛋,然后有的鸭场的鸭子,已经到了产蛋的时候却依然不下蛋,也有的是产蛋鸭中途突然出现不下蛋现象,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不外乎4个方面,即营养不足、环境因素、健康因素和品种因素。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蛋鸭不产蛋情况,需要进行对因解决。
一、蛋鸭不下蛋的原因
1、营养不足:进入产蛋期以后,蛋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以前任何阶段都高,如果此时期营养不足就可能会导致蛋鸭不产蛋。
2、环境因素:温度及光照不适,或者蛋鸭受到惊吓等都可能使蛋鸭不产蛋。特别是产蛋中期的蛋鸭对环境更敏感,遇到不同程度的应激,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紧张、内分泌失调,吃食、喝水、运动等行为反常并引起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产蛋减少甚至停止产蛋。尤其是对各种外界异常声响地强烈应激,更容易引起异常。
3、健康因素:蛋鸭患病也是导致蛋鸭不产蛋的原因之一。
4、品种因素:品种是取得高产的先决条件,产蛋率的高低,产蛋周期的长短,产蛋持续性的强弱以及蛋的大小,都与品种有密切的关系。
二、蛋鸭不下蛋的解决办法
1、蛋鸭不生蛋有可能是饲料问题,饲料营养物质不均衡,应合理搭配饲料,增加营养物质含量。达龙蛋无忧蛋禽专用,提升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周期,抗应激、提高免疫力、降低死淘率;防治输卵管炎、开产腹泻,降低蛋料比;降低舍内氨气,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3天改变拉稀过料、改善蛋壳质量;5天增加蛋重;7天降低耗料量10%~15%;10天减少死淘率;15天提高产蛋率。
2、也有可能是光照不足导致蛋鸭不生蛋,在产蛋期光照每天要持续16-17小时。
3、鸭舍内环境所致的,应进行对应调整。成年期蛋鸭适宜温度为15℃~20℃,一般情况零下5℃会照常产蛋,一天产蛋为1~2个。但是冬季北方温度一般低于20度,且波动较大,致使蛋鸭难以适应导致产蛋率下降,出现产蛋少或是停止产蛋1~2个月。
4、对于疾病因素造成的,应进行对症治疗。鸭群发生病毒病、细菌病或者其它病后,要对症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治疗。
5、淘汰绝产鸭。每个鸭只的发病程度不一,有些鸭只在发病过程中生殖系统会造成严重破坏,致使失去产蛋性能。因此,对于这类绝产鸭要及时挑出淘汰掉,避免饲料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蛋鸭的饲养管理方法
蛋鸭的市场非常的广阔,但是有些养殖场对于蛋鸭的饲养管理还不太清楚,最终导致失败。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鸭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蛋鸭的饲养管理方法 好空 -----刘金伟
一、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1. 育雏舍维修及消毒(建议选用优质高效立体消毒剂金盾)。
2. 进雏前1~2天育雏舍温度加至32~33℃.
二、雏鸭的饲养管理
1、开水及开食:
先用超级补液给雏鸭开始饮水,在开始饮水的同时可以行袜缺给喂饲料(开口药用瘟毒灭+氟新康或氧新康,即治疗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提高鸭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开食方法是将全价配合饲料拌湿,加入适量挑战维他撒在塑料布上,第1~2周每天饲喂8~10次,2周以后逐渐过渡到每天4~5次;在整个育雏期要注意保暖,严防雏鸭扎堆;本阶段鸭生长速度极快,必须饲喂高能量高蛋白饲料,但消化机能发育不全,建议使用优质全价饲料。
2、雏鸭的放水:
蛋鸭在15日龄之前,尾脂腺不发达、羽毛防水性能差,放水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受寒发病。第一次放水时注意要让雏鸭逐渐适应水性,防止淹死。种鸭30日龄之后可适当到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前要停止人工给温,使鸭逐渐适应外界气温,活动时间有短变长,要根据饲养季节灵活掌握。
3、温 度:
雏鸭的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低于26℃时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或因挤压扎堆导致死亡,温度过高则雏鸭易脱水致病。第一周育雏室温度为28~30℃,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降到20℃时开始逐步脱温,将温度计挂在离地面15~20cm高处墙壁测室温,具体脱温时间根据季节灵活掌握。
4、湿 度:
育雏初期育雏舍内需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60%~70%),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体重的增加,呼吸量也会增大,此时应尽量降低育雏舍的相对湿度(50%~55%)。
5、密 度:
夏季:1~10日30只/m²,11~20日25~30只/m²,21~30日20~25/m²
冬季:1~10日35~40只/m²,11~20日30~35只/m²,21~30日20~25/m²
6、光 照:
雏鸭特别需要日光照射,在自然光照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可用人工光照弥补,育雏期内光照强度大一些、时间长些,第一周全日光照为18~23小时;从第二周开始逐渐降低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第三周起,采用白天自然光照或8~10小时光照;夜间饲喂时可采用30分钟强光照,其他时间为通宵照明。
三、青年鸭的饲养管理
1、饲养密度:
4~10周15~20/m²,11~20周8-12/m²,可根据季节及鸭只生长速度灵活控制密度。
2、光 照:
鸭舍内通宵弱光照明,一般30m²鸭舍安装一盏15瓦灯泡,每日标准光照时间8~10小时,在开产前不宜增加,若遇停电,应立即用自备发电设备照明,因为鸭子胆子比较小,长期弱光照明的鸭一旦遇到黑暗环境,常会引起严重惊群,甚至是挤压死亡。
3、加强远动:
适当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防止过肥;每天定时驱赶,使之在舍内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活动2~4次,同时,鸭群比较容易受应激,养殖户要多与鸭群接触提高鸭的胆量,并根据鸭群习性结合个人操作规程给鸭群制定一套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制定之后不要轻易改动。
4、饲 料:
育成阶段的鸭子机体内性腺萌动,性器官发育迅速,如果日粮中蛋白质饲料添加过多,会加快鸭子的档辩性腺发育,促其早熟早产,导致早衰,产蛋期不能持久,产蛋性能降低,因此本阶段营养水平宜低不宜高、饲料易粗不易精、蛋白质不宜太高、钙含量要适宜,使育成鸭得到充分的锻炼,使蛋鸭长好骨架。代谢能11297~11506千焦/千克,蛋白质为15~18%.尽量用青绿饲料代替精饲料。生产中要视其鸭生长发育具体情况酌情增减必需的营养物质,对发育差,体重轻的鸭,适当提高饲料质量,青年鸭全部用混合饲料,要加强传染病预防。
四、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光照
每天保持14~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5~8勒克斯,大约18m²的鸭舍装一盏25瓦的灯泡,灯泡高度离地面2米左右,灯泡必须加灯罩,使光线照在鸭的身上,而不是照到天花板上,鸭舍灰尘多,灯泡要经常搽拭、保持清洁,以免蒙上灰尘,影响亮度。平时应配备应激灯防停电应激。
2、温 度
适宜的温度是13~20℃,此时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都处在最佳状态。因此,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特别要做好冬季的防风保温工作,提供理想的产蛋环境,以获得高的产蛋率。
3、密 度
每平方米7~8只,具体根据季节灵活调整。
4、饲 料
产蛋鸭由于代谢旺盛,连续产蛋等消耗的营养物质特别多,因此本阶段对饲料营养要求比较高,能量、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必须充分供应,否则将影响产蛋率、产蛋时间推迟、蛋壳粗糙或鸭体重下降、羽毛松乱、食欲不振、反应迟钝、怕下水等,因此建议使用产蛋鸭专用饲料,并且饲料配方不要轻易调整,如果必须调整时要有10天的过渡期。
5、产蛋期的环境要求
产蛋鸭性情比较温顺,产蛋一般在夜里1~2时,此时环境比较安静,最适合鸭类产蛋,如在此时突然停电或有惊群现象,则要引起骚乱,影响产蛋。操作规程和饲养环境也要尽量保持稳定,何时防鸭,何时喂料,何时休息,都按一定次序严格执行,如改变饲喂次数,大幅度调整饲料品种,都会引起鸭子生理机能紊乱,造成减少或停产.本阶段饲养重点应避免各种应激。如天气变化、饲料调整、停电、惊群等各种应激非常容易引起鸭群应激,从而引起产蛋率变化。
6、蛋鸭饲养的公母比例
在商品鸭群里饲养一定比例的公鸭可提高产蛋率,饲养比例1:20~25。种鸭群的公母比例是1:5~7,合理的公母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脱肛,啄癖的情况。
7、多放少关,多运动
冬春季每天放水1-2次,夏季2-4次,放水时间为20-60分钟,冬短夏长,具体放水次数及时间根据饲养情况灵活掌握。冬季在放鸭子前要先打开门窗通风,驱赶鸭多运动几分钟,同时让舍内外温度平衡一致,此时放鸭尤其是寒冷季节可防鸭感冒。
8、随时掌握鸭群动态
正常高产鸭胆大,舍内喜欢安静休息,吃食香甜,放水上岸羽毛不沾水,水珠四溅,粪便粗大,松软,表面有光泽,用脚拨能分几段,产蛋时间比较稳定,不推迟,要详细记录每天产蛋情况。
五、夏季蛋鸭管理要点
重点是防暑降温,防霉,通常采取的防暑降温措施是鸭舍屋顶及运动场搭设遮阳网,清凉的深井水,用速洁对空气喷洒消毒降温,早放鸭,晚关鸭,有条件的可让鸭露天乘凉,水料中长期添加解暑药物暑神。
防霉方面要注意垫料及时清除,更换,尤其是潮湿多雨的时候,垫料一定要保持清洁干燥,注意料盆下的垫料及时清理更换;饮水及喂料器要每天清洗;多喂水草等青饲料的同时,要提高精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饲料要现拌现吃,以防腐败变质。多听天气预报,保证在雷雨来临前将鸭赶入鸭舍,防止雷陈雨袭击鸭群。
六、冬季蛋鸭管理要点
鸭舍要求能防寒保温还要能随时通风,垫料要有一定厚度,随潮随垫,保持温暖干燥,根据天气及垫料情况数日彻底清除更新一次。提高料中能量含量,严寒天气可考虑温水拌料。放水时间每天不超过4小时,要晚放早归,避免着凉,每天放鸭前要让鸭在棚内运动4-5圈,有80%以上的鸭子发出强烈叫声再开棚放水,可避免直接下水着凉感冒。
八、建议
蛋鸭全程添加优质多维(中升维他)和FOS-800,补充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抗应激,调理肠道,提高产蛋量。
影响产蛋的营养因素 进入产蛋期以后,蛋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以前任何阶段都高,除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大量由于产蛋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能量、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必须充分供应。否则将影响产蛋率。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