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化学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论文)
1. 化学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论文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它决定着水体中的很多化学和生物过程,因此pH值向来被认为是水质的晴雨表。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虾都有直接的危害。pH值过低可使对鱼虾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可造成对鱼虾生理缺氧,此时尽管水中溶氧充足但对鱼虾仍会因生理缺氧而浮头,并且停止摄食。pH值过高则腐蚀鳃组织,可引起对鱼虾大量死亡。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水中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使有机物质不易分解。
pH值高于8.0,大量的离子氨会转化成有毒的NH3;低于6.0时,水中90%以上的硫化物会以H2S的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pH值低于4.0或高于10.6时对鱼虾不能存活。
2. 化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气候变化会引起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 对未来农业生产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了解这种可能的变化,
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1)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 植物水分利用率。
因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二氧
化碳浓度倍增将导致作物生育期缩短。如棉花开花盛期和吐絮盛期提早6天和8天,大豆各生育期比对照平均提前2〜3天,冬小 麦抽穗、开花及乳熟期提早2〜4天,水稻生育进程加快且全生育 期缩短6〜9天。
在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情况下,蛋白质含量将降 低,作物品质下降。 冬小麦的粗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分别下降 12。 80%和4%。玉米籽粒的氨基酸、粗蛋白质均呈下降趋势。粮 食中蛋白质含量下降会导致人均需求的粮食量增加,需要生产更
多的粮食才能满足自身的营养。
(2) 气温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温度升高,作物生长发育速度 加快,生育期缩短,也使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强,而且温度过高还会
导致光合速率和作物产量下降。 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升高可 以延长作物生长季,向更高纬度扩展作物种植面积,因此气候变暖 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
在低纬度地区,气候变暖将不利于
这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别是对那些温度己经到达或临近作物 最适生长温度的地区。从大豆生殖生长过程看,当气温超过32°C 并伴有干旱环境对开花和受精过程都有副作用。
而对高纬度地
区,如哈尔滨市及以北地区是气温较低的高寒地区,气候变暖将明 显改善大豆生育期内的热量条件,大豆产量将增加。
(3) 土壤含水量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农业灌溉 需水量的影响很大。
气候变暖的结果可使作物生长季内的潜在蒸
散量增加,导致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下降,从而增加农业灌溉的需求 量,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气候变暖, 在我国虽然有部分地区可能有降水的增加,但由于水分蒸发量增
大,最终使土壤水分减少11%。
增温将使我国北方和华中的土壤 水分减少,农业将减产。当黄淮海平原年降水量减少20%时,年 灌溉量增加66%〜84%,这对黄淮海平原的灌溉农业将产生很大
的影响。据预测,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西北大部分旱作区降 水将要减少,对半干旱地区的雨养农业产生重大影响,未来高山雪 线将因气候变暖而上升,冰川融水量减少,对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十分不利。
(4) 气候变化对种植制度和种植区域的影响气候变暖,影响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的气候、土壤及经济
条件差异显著,种植制度也多种多样,除东北、西北地区以一年一 熟为主外,多数农区的种植制度以多熟种植为主。
气候变化对中 国农业影响的研究表明,年平均气温增加1°c时,大于等于io°c积 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全国作物种植区将北 移。 据计算,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大部分目前两熟制地区被
不同组合的三熟制取代,三熟制的北界将北移500千米之多,从长 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
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
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 1%。气候变暖后,我国主要 作物品种的布局也将发生变化。 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强
冬性),因冬季无法经历足够的寒冷期而不能满足春化作物对低温 的要求,将不得不被其他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所取代。
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东北地区玉米的
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
(5) 极端天气、极端气候事件与灾害天气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造成各地粮食产量波动较大,虽然使部分地区的粮食生
产得到发展和提高,但综合而言,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气候事件 对粮食生产的冲击强度加大,食物问题将更加突出。
我国是世界 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洪涝、干旱等
气象灾害占70%以上。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田受灾面积达 3 400万公顷,经济损失平均达到2 000亿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 1 000多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
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 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原火灾等生态环境灾害的损失更大。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旱灾,其次是洪涝和风雹灾害。据1950—2001 年的旱灾资料统计,我国年均受旱面积2 000多万公顷,其中成灾 930万公顷,全国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1 400多万吨,占同期全国粮食产量的4。
7%。另外,极端气候也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甚至
导致致命的损失。 我国牧区在一般年份牲畜死亡率在5%左右, 但极端气候条件下如寒潮、暴风雪、急剧降温等重大灾害年份的死
亡率可高达24%。
大气温室气体增加不仅会使地面温度变暖,还 会使地表蒸发加剧,使干旱更容易发生,降水也将增长,容易发生
洪涝灾害。未来30〜50年,我国总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 区域性变化增强,长江流域降水趋于增多,华北地区趋于减少,并
伴随雨日的显著减少。
气候变暖的同时,低温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也有可能增加,如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特大低温雨雪灾害对南方
农业以及其他行业都造成了巨大损失。
(6) 气候变化对农药、化肥用量的影响农业生产受病虫害的 影响严重,而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分布及危害程度又与环境条件
特别是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发 生变化。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后,这些 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温室效应
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一年中 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
如二氧化碳倍增后,黏虫在各 地的年发生世代将普遍增加1代。 在青、甘、川小麦冬锈病越冬、 越夏和南下流行,同时杂草蔓延加重,这意味着施用的农药和除草 剂将会增加。气候变化将改变施肥量。
气候变暖,速效氮的释放
量增大。在15°c〜28°C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C,速效氮释放量将 增加约4%。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温度每增高1°C, 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 缩短3。
6天。气温增加2°C,氮素每次施用量需增加8%左右;气 温增高4°C,氮素每次施用量需增加16%。因此,要想保持原有肥 效,每次的施肥量将增加。施肥量的增加不仅使农民投入增加,其 挥发、分解、流失的增加对土壤和环境十分不利。
(7) 气候变化对农业投入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农业经营管理上必须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从而导致生产费
用的增加。 如土壤水分减少地区灌溉费用的增加,水土流失加重 及淋失侵蚀严重地区改善水利设施、整治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 而增加的成本。
气候变化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肥力下降及病虫
害发生而用于增加肥力、病虫害防治和杂草控制的化肥、农药费用 增加等。二氧化碳倍增时,为适应气候变化山东、河南两省种植业 费用投入将分别增加12。 36%和10。
44%。
(8)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综合各气象因素的影 响,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因地区而异,一般来说高纬度地区
作物产量将会增加,而低纬度地区将会导致产量降低。气候变暖 在加速农作物生长的同时,也使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强,生育期缩 短,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
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
主要农作物产量下降。生长于北讳6°〜31°的水稻结实期在温度 上升1°C〜2°C时产量将下降10%〜20%;纬度越高,影响越严 重。温度每增加1°c,玉米平均产量将减少3%,小麦也将由于水 分条件恶化而减产。
此外,气候变暖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 解加快,将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田生产潜力降低。 二氧化碳浓
度倍增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能够缓解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减 产。
(9) 气候变化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我国农业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为农业总产值的20%〜25%。
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 的分布范围,但气候变暖导致一些农业病虫容易越冬,使病虫害增
加,也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同时,温度增高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害虫的繁殖代 数增加,一年中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进一步加重。
气候变化对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气温变化与农作 物病虫害发生关系密切。持续暖冬会导致病虫害大发生的可能性 增加。
3. 化学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论文摘要
水产养殖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微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其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
其主要课程: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
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5-30周。
4. 化学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硫代硫酸钠粉(水产用)说明书兽用 外用药【兽药名称】 通用名:硫代硫酸钠粉(水产用) 商品名: 汉语拼音:Liudailiusuanna Fen英文名:Sodium Thiosulfate Powder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为: 五水硫代硫酸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透明的结晶或结晶性细粒。【适应症】 主要用于池塘的水质改良。【用法与用量】 用水充分溶解,稀释1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 每1m3水体 用本品1.5g(每亩水体水深1米用本品1000g) 每10天一次【不良反应】 按推荐剂量使用,未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1、本品应用于海水中,水体可能出现变混浊或变黑,属正常现象; 2、施撒本品后,注意水体增氧;3、本品禁与强酸性物质混存、混用。
5. 化学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论文题目
聚丙烯酰胺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功能作用为净化水质
聚丙烯酰胺的主链上带有大量的酰胺基,化学活性很高,可以改性制取许多聚丙烯酰胺的衍生物,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造纸、选矿、采油、冶金、建材、污水处理等行业。聚丙烯酰胺作为润滑剂、悬浮剂、粘土稳定剂、驱油剂、降失水剂和增稠剂,在钻井、酸化、压裂、堵水、固井及二次采油、三次采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油田化学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