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栏目 > 正文内容

根据瓶花三说论述中国古代插花技术?

2022-12-06 08:11:02问答栏目2

一、根据瓶花三说论述中国古代插花技术?

明朝的高濂,可谓是个出色的生活艺术家。他爱好广泛到令人惊叹:写戏、藏书、赏画、焚香、插花……几乎样样精通。

他留下的养生著作《遵生八笺》更是事无巨细地记录了应该怎样息心养性,让自己身心愉悦。而其中的《起居安乐笺》和《燕闲清赏笺》中多次论及插花。尤其是《瓶花之宜》《瓶花之忌》《瓶花之法》三篇短文,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插花的方法和要点。

《瓶花三说》在我国插花理论专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至今仍能给我们带来不少启发。

花与器

“瓶花之具有二用,如堂中插花,乃以铜之汉壶,大古尊罍,或官哥大瓶……与堂相宜。折花需大枝……若书斋插花,瓶宜短小。……小瓶插花,折宜瘦巧,不宜繁杂。”

花器,也是插花作品的一个部分,而插花作品,是空间装饰的一个部分。所以,在创作一个插花作品之前,首要的是关注到空间环境继而选择相适宜的器皿与花材。

在《瓶花三说》中,高濂把插花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在厅堂中的插花,第二类是书斋插花。用于厅堂的瓶花需用大瓶大枝才有相应的气势,而书斋赏玩,则用器用花更为精细、雅致。

除此之外,插花时,花材本身的特性以及季节性的特征也应该纳入考量的范围。譬如,高濂谈到插梅花时,提到“冬时插梅必须龙泉大瓶,象窑敞瓶,厚铜汉壶,高三四尺以上……砍大梅枝插供,方快人意。”而野草闲花则“但取自家生意”,要表现出花朵自然生长的特性。

明·陈洪绶《瓶花图》

花中趣

插花,当然不能是随意一把花,放入瓶中就成。高濂说“如缚成把,殊无雅趣”“插花有态,可供清赏。”这“有态”两个字,值得细细琢磨。

汪曾祺在《花草树》一文中曾说道:“中国松是按照中国画的样子长起来的。”中国的瓶花,其实也是按照中国画的样子插起来的。“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志,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这便是东方插花与西式根本上的不同。西式插花有如油画般浓墨重彩。丰富,方能显出热烈之感。而在中国,最忌繁杂。“宜一种,多则两种,分高下合插,俨若一枝天生二色方美”。插出宛如天开的形态,才是自古以来,文人插花所追寻的境界。

明·唐寅《墨梅图》

在高濂看来,插花“诚好事者本身执役,岂可托之僮仆为哉?”插花一事,是不可以假手于人的。每一个插花作品,体现的都是插花之人当下的心性以及审美,都蕴藏着插花之人当下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而插花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宁心静气,颐养心性的过程。

插花之趣,不仅仅在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之美,更在于沉静其中时安然、喜悦的心境。

花之养

待花亦如待人。“花之遭遇一春,是非人之所生一世同邪?”插花入瓶,更需要我们悉心养护。

对于整个插花作品而言,首要的是要放置安稳,不能“有颠覆之患”。其次,要“忌香烟灯煤熏触,忌猫鼠伤残,忌油手拈弄”。任何一种外来的损伤都会耗损鲜花的寿命。

而针对不同的花材,高濂也给出了不同的保鲜方法以延长花期。可见,那时候人们已经重视在插花之前的花材处理。而处理方法要根据“花性宜水宜汤”而做不同的处理。

不仅仅限于对花的养护,高濂还提及了对花器的养护。“冬季插瓶,需用锡管,不坏瓷瓶。”

我们可以从《瓶花三说》中窥见:插花,并不仅仅是指的插花入瓶这个动作,而是一个完整的艺术过程。从选器、择取、修剪、养护到装饰,每个环节中都包涵着人对自然、对环境的认知和感悟,蕴含着敬天惜物的工匠精神。

二、几种常见花卉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般情况盆栽花卉放阳台上明亮通风处比较好,干透浇水,见干见识比较好。浇水勤湿度大容易腐烂。

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

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关于中国花卉文化的发展状况和民族特色,有程杰《论中国花卉文化的繁荣状况、发展进程、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一文,论述较为详细,值得参考,见《阅江学刊》2014年第1期。

三、基于我国花卉产业的实际状况,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花卉产业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全国花卉生产面积已达14.75万公顷 (包括花卉及苗木等所有相关行业),销售额160亿元。然而,我国花卉生产力水平仍十分低下,单位面积产值仅仅是荷兰的10.36%。花卉种植中普遍存在品种单一化,档次、质量低,各地生产基地低水平重复建设,设施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市场上往往出现生产旺季产品滞销,冬、春节日消费旺季缺货的现象。以下结合国内鲜切花生产和市场现状,分析总结出我国花卉产业的五种发展趋势:

1.品种结构向高档化发展,价格日趋合理

近年来,我国大量引进并生产优、新品种,鲜切花如非洲菊、鹤望兰、百合、郁金香、鸢尾、热带兰、高档切叶等,盆花如凤梨类、一品红、安祖花、蝴蝶兰、大花蕙兰等,品种逐渐高档化,花色则多样、淡雅。花卉市场的价格稳中有降,尤其以香石竹、月季等大宗鲜切花产品的降幅较大(应视为合理性的降价),分别达30%和50%。

2.产业化区域性分工,花卉流通形成大市场

从国内花卉的生产格局和中远期发展趋势来看,鲜切花生产将以云南、广东、上海、北京、四川、河北为主;浙江、江苏等地的绿化苗木在国内占有重要份额;盆花则遍地开花,并涌现一批地方优势名品,如江苏华盛的杜鹃、天津的仙客来、广东的兰花、福建的多肉植物等。随着采后低温流通和远距离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这些地区的优势更加明显,必然出现大生产、大市场的格局。

3.重视优质种苗、种球基地的建设

上海市花卉良种试验场投资1200万元建起80亩种苗繁殖基地,年生产香石竹种苗500万株;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中心生产的花卉种苗包括香石竹、满天星、非洲菊和彩色马蹄莲等10余个种类100多个品种,年销售种苗1200万株;辽宁、浙江、甘肃等省利用冷凉地气候或山地气候资源,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发动农民繁育种球及育苗等。一批新兴的国家级花卉产业化基地,起点高、规模大,集科研、生产、开发于一体,提高了优质种苗、种球生产的国产化供应能力。

4.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种花深入人心

从农业的科技贡献率看,发达国家一般在80%以上,而我国低于50%。“九五”期间,我国的花卉科技人员在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品种的选育、引进,传统名花的商品化研究、推广,保护地、现代化温室的应用和改进,观赏植物的无土栽培、化学控制、生物技术、无毒种苗繁育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十五”计划中又将加强育种和新品种的引进、建立低温流通的综合保鲜体系、工厂化育苗及设施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等列为重要内容。

5.建立起全国性网络流通体系

国内的鲜花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全国花卉市场1200多个,昆明、广州、北京、上海、福州、成都等主要花卉消费城市,均建立了大型的花卉批发市场,地方性的花卉市场也不断出现。各大、中城市和县镇的花店大量涌现,目前国内花店发展到14000多个。

再者,在流通促销上,加强销售信息网络化建设,实施名牌战略,以促使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经营。再者,还要迎合国外消费者的喜好品种,引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拓展国际花卉市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wdlm/2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