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以后农村的地会被那种大户全部包下来吗?直接机器化,这样是好还是不好呢?
种粮大户全部包下来,农业机械化能实现好。做到旱涝浇排的产田,家里有粮食打工安心。
农村的土地被大户包下来,直接实行机械化,理论上讲很好,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实现规模效益,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但这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人人口太多了,农民太多了,土地实行大规模经营后,闲下来的人去干什么,工业和服务业吸收不了这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10多亿人搞工业,世界市场也承受不了。因此,这虽然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我认为,操之过激,对社会稳定不利。短时间内不宜大规模实行。
农村农民现在犁地为什么不用耕牛了呢?深耕土壤有些什么样的好处?
选择用牛或用机器犁田,这个要根据地理位置来决定,地势平坦宽阔,交通方便,选择机器犁田,省时省力效率高,但是象梯田开且交通不方便,那必须得用牛犁田,用机器犁田,水田泥脚浅,要遇上天旱,水很快就干了,用牛犁田,水田沉脚深,遇天旱,水没那么快干。
谢邀i
刀耕火种早已结束。
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也会浓墨重彩添一笔,农业机械化。
耕牛,已被历史淘汰。
只是,不知,笨重的机械,犁底层会有多么的坚硬。
谢邀!
你认为农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农村存在的大问题:首选就医,农村地处偏远,老人生病住院要去几十公里以外,孩子不在身边就更不方便了;其次养老目前农村六十以上的老人领到的养老保险少之又少平时的常用药都不够买的。再有就是教育,我们村连个小学多没有,孩子们要去十几公里以外上学。
农村最大的问题是农田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你那三分地是麦子,我这相邻的五分地就是十几米高的杨树林。你家人多地少没地种,他家地多人少没法种。说实话,农民砸锅卖铁投资机械、喷灌及无人机喷药之类的现代化电子操作都甘心,但是,农民这些愿望实现了,有些人则不甘心。
只要能把农民的根本问题从源头上解决了,即是没有补贴或扶植,他们也能把农业搞得轰轰烈烈。
农村农机补贴对广大农民有什么利好?
国家对农机补贴主要是为了加快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改进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和条件,提高农业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产品供给,促进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现在国家对不单单只对购买农机补贴,还对农业生产中实际使用大型农机具,无人机植保及现代农业机械在农业中的运用都有补贴.
我举我们当地的几个例子,我们县是小麦和粮油花生主要种植区.政府为了鼓励小麦收割以后产生的秸秆回收利用问题,针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秸秆打捆还田机进行70%的补贴.市场价值一万多元的机械,补贴以后才三四千元,农户通过机械对自家和其它农户的秸秆进行打捆,每捆3到5元,不仅当年收回投资还有盈利.
我们县花生种植面积大,但是花生成熟以后收获成本比较高,我们这里以前大多都是以人工收获为主,政府推出了大型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补贴措施,每台机器市场18万左右,经过补贴以后实际下来也就是6到8万元,种粮大户不仅自己花生收获降低了成本,还能外出给其它农户收费收获花生,不但方便了自己还赚了钱.
所以农村农机补贴不但推广了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实际运用,并且大大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启到粮食稳产高产和农民增收效果!
@农机每日热榜来回答这个问题。
笔者算是个老农机了,在国家开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之后第二年就进入农机行业,一直在农机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工作,见证了农机补贴政策的发展,也看到了补贴政策实施之后农业、农村和农机行业的巨大变化。
做为一个农机补贴政策的受益者,笔者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一、农机补贴政策介绍农机补贴政策有两类: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作业补贴政策。
通常情况下大家最熟悉的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就是用户在购买环节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这个比例在农机购置政策的历史上不同时期不一样,在2009年之前有的地方达到50%,加上地方累加补贴会高达80%-90%。
但高比例补贴造成异地倒机现象严重,后来这一比例被严格限制在30%以内,目前国补比例没有超过30%的。
农机补贴农民朋友最关心是补贴资金保障。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农机补贴资金根据农民购机的需求动态变化,最高时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了237亿元,近几年农户对购置补贴资金需求量随着需求的饱和而有所降低,最终保持在180亿元左右浮动。
二、农机补贴政策对广大农民的利好
据行业专家介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从2004年实施已经有16个年头了,国补资金补出去了2500亿元,地方资金1000亿元,补贴农机具几千万台套,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发展,具体到农户和农民,有以下的好处。
1、激活了农机全产业链,让农民能买到需要的好农机
这一点可能很少有人能意识到。
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之后,政策的杠杆作用非常明显,几十亿,甚至几个亿的资金投入,激活了农机消费终端,并形成了连动效应,进而激活了整个农机产业链,行业内和行业外的资本纷纷进入农机行业投资。
从补贴系统看,2004年农机工业总产值低于700亿元,农机品类少于7类,到了2015年农机工业总产值就突破了4500亿元,2019年农机品类增加到了15大类42个小类137个品类。
原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农机现在农民都能购买的到,这极大的方便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2、补贴资金减轻了农民购机的资金压力,激发了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10万元的机器,用户只需自己掏7万元就可以了,剩下的3万元由国家对农民进行补贴,也就是国家补贴30%。
一些大型的机器,比如采棉机国家最高能补贴60万元,甘蔗联合收获机最高补贴40万元,大型拖拉机最高补贴12.9万元。
大比例补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购买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农民提前购买农机以用于农业生产和发家致富,同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促进了农机升级换代,让农民使用到更先进的农机
补贴政策也激发了生产企业的创新的积极性,有补贴政策保驾护航,农机生产企业敢于和舍得投入资源到研发和生产上,不断的推动技术进步和新产品面世。
据统计,从2004年开始,拖拉机以每年10马力的速度在升级,而大联合收获机则以每两年增加一公斤喂入量的速度在换代,而农民则能使用到更先进的农机和农机具,效率更好的农机能让农民在同样的时间里挣到更多的钱。
4、吸引大资本投资农业,间接给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水平。
农机快速增加和普及反过了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投资者收益的增加,这又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投资于农业、农村,农村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展给更多的农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三、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期发展预测
1、形成长效机制,短期不会退出
补贴政策执行了16年,从农业农村部官方的消息看,到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会退出。
笔者认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经形成了长效机制,并且政策的效果一直很有效,到了2023年之后补贴政策仍会优化和调整,但政策预计不会退出。
2、政策将不断的优化和调整
这一政策之所以能长期实施,并且得到各方的认可,主要原因是政策根据农户的需求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不断的优化和调整。
后期补贴资金规模将保持在180亿左右,补贴比例预计将保持在30%的水平,但是补贴方式、补贴品类和重点推广的品类每年都会有动态的变化和调整,但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向着有利于农民的方向发展。
3、将由购买环节补贴转向作业环节的补贴
农机保有量在逐渐饱和,传统农机需求出现了大幅下滑,有一些地方资金已经补不出去了。
购买环节补贴的效果越来越差,后期补贴政策极有可能从购买环节转向作业环节。
2020年农业农村部选择四川省进行农机购置补贴转向作业补贴试点,如果试点成功,后期补贴政策极有可能会分化成购置补贴和作业环节补贴两大类,从发展趋势看作业补贴将是今后的主要形式的补贴。
4、将由直接补贴变成间接补贴
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农机化水平高的国家的发展历程看,这些国家也曾有过对农机购置环节的补贴。
开始以直接补贴为主,也就是农民购买机器就补贴购机款,但发展到后期都让向了间接补贴,比如作业环节的补贴和补贴贷款利息等,国内的农机补贴政策预计也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总结: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能减轻农户购买的资金压力,激发购机用户的积极性,直接或直接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前已经实施了16年了,已经形成了长效机制,今后将不断的优化和完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