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军队大批量使用的三眼铳,性能很一般,为何还要装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也不复杂,明军主要敌人都是在北方。
明军的大敌主要是蒙古人,连续交战了200年。
当时明军步兵的火器,其实无非就是火铳和火枪。
火枪也就是火绳枪,同今天的大同小异,特点是有长长的枪管,发射圆形子弹,可以在百米内精确射击。如果不强调精确射击发射排枪,子弹射程可以达到200米。
火铳的身管很短,主要发射霰弹,射程在几十米内,近的也就二三十米。
经过无数次实战,明军逐步发现,火枪在南方使用比较有利。
这里气象情况相对较好,风沙小,对于射击影响不大。
所以,南方作战的明军,比如戚继光的部队,大量装备鸟枪。
但是,鸟枪在北方作战则不太适合。
北方的风沙很大,而当时鸟枪的点火巢是开放的。风沙一大,就很容易将点火巢内的火药吹飞,导致点火失败。
所以,北方必须使用火铳。因为火铳不需要点火巢,可以采用今天放鞭炮一样的药引点火,不受大风影响。
同时,鸟枪虽可以精确射击,但精度还是有限的。当时火枪没有膛线,都是滑膛结构,子弹出膛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精度不能保证。
而面对蒙古骑兵,对方速度非常快,鸟枪想要射中他们难度很大。其实直到先进的燧发枪发明以后,想要击中高速骑兵也不容易。
鸟枪只要一枪没打中,自己就性命难保。
相反,火铳发射霰弹,在近距离形成一个扇面,命中率当时要高得多。
自然,火铳射程太近,无法压制蒙古人的弓箭,但终究也是一种远距离的有效火力。
火铳还有缺点,相比弓箭来说射速太慢。
蒙古人射连珠箭,可以达到每分钟四五箭的速度,甚至更多。
而火铳要二三分钟才能发射一发。
为了弥补缺点,就出现了三眼铳。
三眼铳最大特点是可以连续发射3次,大大弥补了射速的不足。
同时,三眼铳是长柄结构,在紧急时候还可以用于搏斗。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鸟枪制造困难,价格非常规。三眼铳很容易制造,价格是鸟枪的三分之一,可以迅速又大量的制造。
所以,三眼铳是一款相当实用的武器,这才大面积流传看。其实,今天湖北等地农村还是有三眼铳的,主要作为祭祀或者农村赛会时候放烟火用。
因为明朝的军工体制太过拉胯,更高端的火铳根本造不出来。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将三眼火铳描述为“大明神器”,可以连发三枪,在火药发射完后,三眼火铳还可以当做铁棍来近战。在当年明月的平行宇宙中,后金部队在三眼火铳面前吃了不少亏。当年明月显然是夸大了三眼火铳的威力。
三眼铳这玩意儿其实就是火门枪,工作原理是:在火铳口链接一根引线,使用时在枪口塞上火药,点燃引线放枪即可。欧洲在14世纪晚期就已经基本淘汰了这玩意儿,因为它的射程近,不易操作,破甲能力差。三眼铳相比普通火门枪唯一的变化在于,将三个头接在一块儿。这玩意儿根据记载,能造成有效杀伤的射程只有三十多米,对上蒙古的轻骑兵可能还有些效果,但遇上披着厚重装甲的满洲起兵,那杀伤力还要继续打折扣,可以说基本上没啥大用。至于说当棍子使,也仅有理论上的可能。
清朝坐天下后,不禁民间的火器,于是在大明朝被奉为“神器”的三眼铳在清朝彻底沦为老百姓办红白事的礼炮,直到上个世纪农村的某些礼仪还用三眼铳当礼炮用。
明朝制造火器的工匠具有匠籍,地位在普通人之下,每年要承担明朝官方繁重的手工业制造工作,而且工资特低,这都属于他们特定身份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可想而知这些人的工作积极性是非常低的。而明朝的军械制造部门又是油水极大的部门,是个管事儿的都想捞一笔。于是,所有制造军械所需要的原材料采购环节,他们都竭尽全力去捞钱,后果自然是所有的原料都是劣质的,造出的枪炮根本不能用。
这种低效的生产体制下,想要批量造出更高精度和复杂程度的火绳枪,明朝实在是无能为力。再者,明朝朝廷除了徐光启等少数人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火器之外,其余士大夫对西方火器都是嗤之以鼻的,就连红衣大炮这玩意儿,也是徐光启的人磨破嘴皮子才引进的,而且大多数都留在京城当做摆设。这种大环境下,能有研发更好武器的动力那才奇怪。
因此,明朝只能将后世的礼炮“三眼铳”当做“护国神器”。其结果,自然是可以预料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