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蔬菜水果的种植问题有哪些?
一、绿色蔬菜水果的种植问题有哪些?
1、绿色蔬菜水果的种植问题有以下一些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2、绿色蔬菜水果色泽品相没有化肥农药的卖相好看,容易影响顾客的购买判断,影响其销售。
3、绿色蔬菜水果产量没有用化肥农药的蔬菜水果高,许多人考虑经济效益,不愿意种。
4、绿色蔬菜水果病虫害灾害较多。
二、小学数学各种工程问题的解答?
工程问题是应用题中的一种类型.在工程问题中,一般要出现三个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完成工作总量所需的时间)和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这三个量之间有下述一些关系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为叙述方便,把这三个量简称工量、工时和工效. 在实践中,解决工程问题,我一般采用逆推法。即,从问题入手。 例如:问题是求“工效”,就必须知道“工量”、“工时”;那,在题目中,我们又如何寻找“工量”、“工时”呢?(引导学生思考)。
三、中小学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假期里我给十一岁的表妹辅导数学,她刚学了负数,开始做与负数有关的运算时,老是容易把负数前面的负号丢掉。她觉得负数非常麻烦,我非常坦率地告诉她,不是负数麻烦,而是因为她受了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的“毒害”。
现在的数学教材,都是先讲正数的运算,过了很久才开始讲负数。而在学生学习负数之前,为了避免运算中出现负数,又不得不做出“被减数不能小于减数”这样的人为规定,徒然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其实从代数的观点看,正数和负数的运算法则完全一致,它们原该放在一起讲才对。
与负数相比,无理数这个概念的引入就更慢了,那要到初中以后。而且初中教材里对无理数概念的定义也粗糙得很。至于虚数,学习它要到大学以后。
我敢说,很多人虽然学了那么多年数学,对“数系如何构成”这样一个问题,依然是稀里糊涂的。自然,他们更不会明白数系为什么会这样扩充。
不只是负数,我表妹(以及很多即将升入初中的小学生)还将面临的一项挑战是,从具体的数到代数的思维转变。按我的观点,一开始就应该讲代数,而不是具体的整数加减运算。因为代数更加的本质和抽象,具体的数不过是种表现。而小学教材对代数是一点也没有涉及的,以至于很多可以用一两个代数表达式就说清楚的问题,却啰嗦地写了一大堆文字。
学了这么多年数学后,我回顾往昔,觉得自己大学以前的数学学习似乎走了弯路。但直到最近重看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材,问题才越发的凸显。比如,初中代数教材讲完因式分解后,又有一章讲二次根式。我对我表妹说:“这一章你不用看了。反正你知道根号和开方就行了。”
为什么?因为二次根式没有什么特别的,它只是幂函数当指数为1/2时的结果。学了幂函数的性质后,二次根式自然就懂了。根本没有必要花一章的时间来学习。
不该重点讲的内容给它安排了一章,应该重点讲的东西教材又没有讲透。比如初三教材里有一章是《函数》,首先,对于函数这么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对它的学习不该这么靠后;其次,像函数这样一个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教材对它的介绍只能用浮光掠影来形容。我考虑给表妹教授这一章时,只能找本大学教材的函数部分来代替了。但这想法还没有得以实践,因为假期已经结束了。
我还可以给中小学数学教材提出些别的意见,比如讲授数论知识的部分太少(几乎没有),讲欧式几何的部分又太多;以数理逻辑为代表的离散数学可以讲点,但教材对此完全没有涉及;初三教材的最后讲了一点统计学,但这章内容和前面内容完全是割裂的,显得十分莫名其妙。
总之,我对中小学数学教材的评价是:零敲碎打,不成体系。可叹我当年懵懵懂懂,不知道手里的数学教材有这么多毛病,徒然浪费了很多时间。
那么,为什么中小学的数学教材会编成这个样子?我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材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一流的数学人才,而是向普通大众传播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编者是想让最差的学生也能学懂,而不是想让最好的学生也能充分提高。
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才会在整整的小学六年里都讲数的加减乘除,这样至少学生出去买卖东西,知道计算价钱了;中学在学点代数和几何,这样即使学生辍学了,也基本可以应付普通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数学问题。
如果这样看,这套数学教材的内容安排也不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这样的一种数学教育很难让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得到充分发展。
我发现,不只是数学,几乎现在所有的中小学教育,都不重视培养精英。老师上课时为了照顾普通学生的理解力,往往把同一个问题翻来覆去讲好几遍。家长会让孩子去补习学得差的科目,对孩子学得好的科目却很少关心,更不会考虑如何让孩子的天赋得到充分发挥。
如果我这里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你的孩子在某方面很有天赋,你知道该怎么培养吗?”有多少人可以自信地做出回答?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天才都是黄山上的迎客松,不需要照料,自己就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但这是错误的,天赋如果不经过好好打磨,最后也会失去它的光芒。这个社会有无数种方式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庸常,却没有多少条件让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普通大众对精英似乎怀着种隐约的敌意。比如,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如果一个精英的利益受到侵害,他就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引起同情。人们往往会觉得,你已经这么优秀了,受点损失也没有什么。然而,不管我们多么强调“大多数人的利益”、“群众的智慧”,我们都必须承认一点:一个社会里文明的上限,还是由这个社会里的天才决定。
以上只是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我认为,精英教育的缺失,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经济方面。
在19世纪的西方国家和20世纪的中国,在经济方面都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普通民众的购买力得到显著提高。人们在满足温饱之余,还有余钱进行消费。于是,各种商品开始向大众倾斜,其中也包括教育。如果我们把教育的普及程度和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两者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有人说,这不正说明“科教兴国”吗?但我们要明白,经济中的各现象间往往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大众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许的确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发展带来的民众购买力的提高,也使各教育机构更卖力地向民众兜售他们的商品——大众教育。
那么,为什么教育机构不向民众兜售精英教育呢?因为这个的受众太少了。试比较下面的两个写作培训班,一个培训班培养孩子写出高分作文,一个培训班培养孩子写出十万字的小说。你觉得有多少人会送孩子去读第二个培训班呢?虽然在我看来,一篇优秀的十万字小说胜过一百篇所谓的“高分作文”。
也许有人说,受众少没关系,定价高点就行了,奢侈品不就是这样定价的吗?但精英教育的痛点就在这里——有天赋的孩子,不一定是有钱人的孩子。所以精英教育的潜在消费群体少不说,他们还出不起高价。
正由于精英教育面对着这样文化上、观念上、经济上的困境,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精英教育都很难兴起。很多有天赋的孩子,至少在大学以前,是难以得到很好的栽培的。
最后,还是回到培养数学人才这个话题上来。也许有人想到了奥数,但我认为很多奥数的题目一味求难求怪,只能偶尔做一下作为思维的调剂,如果一头扎进去,也没有多大益处。而且,奥数培训中对数学知识的讲解,也依然是不成体系的。
那么,好的中小学数学教材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这里只能简单勾勒一下,因为我自己也还没有想得很清楚。
教材应该从讲授集合和逻辑开始,因为这两个几乎是后续一切数学的基础。当然集合论和逻辑学本身都是内容很丰富的学科,所以也不可能讲完,只讲到能满足后续几章推导的程度。接下来可以介绍整个数系了,不要像现在教材这样先讲自然数,过了几年谈有理数,再过几年谈无理数。应该一上来就把整个数系的框架描述清晰。接下来才是讲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若按这种教授方式,可能孩子学完一学期,还不会算“1+1”,但建立起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整体理解,应该可以胜过很多成年人了。
教材后续内容的安排也是件麻烦的事,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需要仔细斟酌。如何才能自然流畅地带出数学各分支的内容,如何才能把各种数学思想贯穿其中,这些都是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我认为,无论是谁,如果可以编出这样的一套教材——虽然教材的受众只是一些富有数学天赋的孩子——这都可以算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很遗憾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一套教材,而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我们也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精英教育。
四、与时间有关的过河问题小学数学?
小河问题,小鸡过河要五分钟,小羊过河,要三分钟,但是大米过河和小鸡不能同时进行,请问总共要多长时间?
五、怎么解决小学数学租船的问题?
例:有40名同学去划船,怎样租船最省钱?最少要付多少钱?大船:每条限坐6人 租金10元小船:每条限坐4人 租金8元1、省顾名思义,省就是省钱啦。先要比较一下,大船和小船哪种更便宜一些。从已知信息可以知道,如果两种船都坐满,小船相当于每人租金2元,而大船6人共10元,每人租金不到2元,所以租大船便宜,要尽量多租大船。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平时遇到的题目好像总是大船便宜,所以有的同学想都不想就直接确定多租大船,这个习惯不太好哟,还是算一算再确定比较好。2、整整的意思是,在租船的时候,尽量整条船坐满,不要有太多空座。我们已经知道大船便宜,尽量多租大船,40人如果都租大船需要7条,但是空余两个座位。有没有能坐满得到租船方案呢?我们会发现,租6条大船和1条小船正好可以都坐满。再进一步算出两种方案的租金分别是多少,就可以确定哪种方案省钱了。3、活活是指思考问题要灵活。比如上面的题目如果改为41名同学去划船,那么租金最少的方案就是租7条大船,这样虽然有空余座位,但租金依然是最少的。所以解决问题要根据具体数据灵活对待。
六、小学数学平移问题的解题技巧?
1.先找图形关键点。
2.再将点进行平移。
3.将平移后的点有序连接,组成平移后的图形。
小学图形的运动包括平移和旋转,其特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在图形平移的时候,通常先找出图形的关键点(图形中边与边的交点),再进行平移,最后将点依次连接起来。
小学图形的平移比较简单,掌握平移方法,就能正确答题。
七、中小学数学教法存在的问题?
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教师方面,数学老师授课过程中,过于强调对定理、公式的灌输与记忆,对知识发展、应用的揭示与解释不太重视,不善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未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学生方面,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低,不能较好的理解书本知识,思维局限性较大,不具有较高的发散性思维,不能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
3、沟通方面,教师没有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疑惑,未能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及时向老师提出问题与意见,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八、小学数学教资答辩常见的问题?
1. 小组讨论有什么作用?
2. 你认为什么是快乐教育?
3.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4. 倒序相加法运用了什么?
5. 学生在王老师的背后粘了个小乌龟,发现后,王老师转身打乐同学两个耳光,你作为老师怎么看?
6.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数学应用能力?
7. 李老师让不听讲的同学上课看漫画书,你怎么看?
8. 老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批评家长太溺爱孩子,家长不以为然,你怎么处理?
9. 作为数学老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表达准确?
10. 1.30万亿元怎么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
11. 什么是无理数?
12. 老师的着装你认为应该什么样的?
13. a为什么大于等于1小于10?
14. 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15. 如何引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16. 日历中3乘以3的方框内的九个数和中间那个数有什么关系?表达式是什么?(《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17. 这个关系是否适用于别的月份的日历?(《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18. 除了这个关系你还有别的发现吗?(《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19. 怎么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
20. 你是如何体现本节课的重点的?
21. 题目中的利润和进价与售价的关系是什么?
22. 多项式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
23. 本节课切线与之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24. 你是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现在从事什么工作?
25. 余弦定理怎么推导的?
26. 你本节课教学工具有什么?学生讨论的时候老师该做些什么?
27. y=x3在原点的斜率公式。
28. 你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是怎么设计拓展的?
29. 说三个词让学生一下明白什么是可能性。
30. 概率跟频率的区别是什么?
31. 怎样得出任意九个数字之和都是中间数的九倍?
32. 如果给你个机会改进自己,你要改哪里?
33. 板书是否合理,说明教材的结构,用序号但是书上没有,为什么?
34. 你认为统计的步骤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容易,该怎么引导学生?
35. 这道题你解题思路是什么?
36. 你讲的这一节写上面的都有哪些方法?
37. 为什么用48和62这两个数进行估算?(《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
38. 除了黑板上的一组数字,你怎么来说明奇数偶数?
39. 如果学生剪出来的不是长方形怎么办?(《圆柱体的表面积》)
40. 教师的指导作用有哪些?
41. 小学二年级应该要用到教具吗?为什么?
42. 一元二次应用题解题步骤?
43. 等比数列求和推导。
44. 反证法第一步要做什么?
45. 策略是什么意思?你用了几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46. 这节课安排一课时你要怎么安排?对于平行线的相关性质你能详细的讲解下吗?
47. 教学目标是什么和针对这节课设计了什么环节?
48. 均值不等式使用的条件?
49. 解x²+2x-1=0的解,计算x²+2x+1=0,求x1²+x2²的值。
50. 学生量出这些身体尺,准确吗?你可以怎么修改你的板书?
51. 你认为解决问题策略主要讲什么?
52.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求根公式是什么?
53. 为什么使用时钟授课?
54. 本节课运用了什么方法思想?
55. 怎么开展过程性评价的?
56. 这节课让学生学到什么?2正方形的边叫什么 有什么特点?
57. 有哪几种方法?
58. 关于统计,你认识应该怎么步骤怎么处理?
59. 你讲的可能性是为后面哪一篇做的铺垫?
60. 本节课用了几种方法?
61. 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什么心?
62. 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有些事情不可能有些事情可能,你认为这堂课的重点在哪里?
63. 辅助线要怎么导入?
64. 你这节课是怎么分类的?
65. 什么是十进位制?
66. 你对2的特征的理解是什么?
67. 书的意义是什么?
68. 有几种方法比较?哪种学生更难理解。
69. 你为什么要考教师资格证?2.你为此做过哪些准备?
70. 均值不等式无论XY的值都可以用吗?
71. 你试讲的重难点是什么,第二题是根据第一次来的,说你是如何分清左和右的?
72. 你怎么推理扇形的面积?
73. 多项式乘法法则是什么,?
74. 你刚才试讲时是如何教学的 为什么要这样?
75. 除了试讲中的活动,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教学?
76. 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77. 什么是代入法?代入法之前有提过吗?
78. 如何看待你的讲课?
79. 为什么要学身体尺,身体尺上的那些量怎么和国际单位米,厘米连接?
80. 怎么看待教师职业?
81. 最后宽度是怎么计算的?公式法求解时的公式是什么?
82. 实际问题是什么题型?列式是什么?
83.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小组讨论的意义是什么?
84. 移多补少的方法有哪些?
85. 面试公式怎么推到的?
86. 学生自卑该怎么办?
87. 等比数列的概念。
88. 你是如何让学生掌握空间观念的?
89. 本课你了什么数学思想,求概率除了树状图法还有什么方法?
90. 你认为学生学习圆柱表面积之前应该掌握什么知识?
91. 两个任意的梯形都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92. 什么情况下用反证法。你那个自己出的例题结论是相反吗?
93. 你觉得学生学会分类有什么作用?你觉得《分一分》这个课程的难点重点是哪部分?
94. 果你讲课时候有学生频繁打断你,怎么办?
95. 你认为讲解这节课需要怎么准备?
96. 有学生平时表现特别优秀,但成绩一直不太好,你怎么看?
97. 你怎么让第一组学生感知到抽1张一定是黑桃?
98. 如果你抽到课题认识时分,和认识钟表有何不同,你将要讲的重点是什么?
99. 后进生如何教育?
100. 有前项大的比例尺吗?
九、小学数学分配问题的解题技巧?
将一个总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个分量,叫做按比例分配。解题时,确定分配总量和分配的比是关键。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是,将已知整数比或者分率比变为按份数分配,把比的各项相加得到总份数,各项和总分数的额比就是各个分量在总量中所占的份数,由此可以求得各个分量。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形:
(1)已知分配比时,要明确分配总量;已知总数量不是几个分量的总和时,需要进行计算、转换、调整后,再按比例进行分配。
(2)当已知三个量中的两个量两两相比时,需将两两相比的中间量的份数转化为相同的份数,将两两纸币转化为三个量的比,再按比例进行分配。
(3)当已知与总数量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是,应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把两个关联量的比转化为分配比,再按比例进行分配。
做这类题目时,先求出连比,然后再找到题目中已知量对应的份数,求出每一份数,得出结果。
求分数的比时,我们可以先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每个分数乘以这个最小公倍数,把分数变成整数比。当分母相同时,分子的比就是分数化简后的比。
已知几个数之间的关系时,先根据等式换比求出这几个数的比,然后再按比例分配。
十、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教学目标不明确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教学目标已经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升为核心素养目标,但是大部分教师仍然还在“双基”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标上设计教学,忽略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更不用说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2.教学内容生搬硬套
新课标提出,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需要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助探究。但是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仍然生搬硬套,影响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在教“倒数的认识”时,创设的情景基本都是从语文中的汉字中出现上下颠倒变换新字引入新课,如“吴”变成“吞”等。虽然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片面理解,即倒数就是分子分母颠倒。这种教学与教学本质的有所脱离,并没有从倒数的本质(乘积为1)入手去创设情景,导致教学内容不具有效性,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3.教学方式枯燥
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旧是使用“一言堂”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缺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没有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习兴趣不浓,影响学习效率。同时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如有些教师在讲整理复习课时,基本上就是出一道题,学生做一道老师讲一道,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提高课堂教学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目的,教学目标明确,是开展教学的根本保证。教师应该熟读新课标,学习新理论,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进行教学。比如“沏茶问题”,要把优化思想体现在教学目标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获得优化思想,并能运用这种思想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深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生搬硬套,主要是教师没有精心备课,不熟悉教材,对编者意图不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足够丰富,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要从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进行设计教学活动。小学数学,必须以教材为出发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在练习生应具有多样化和针对性,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
3.教学方法更新
小学数学学科本身就比较枯燥,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就更觉得无趣,不想学。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中提出教师教的方式有: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采取情景教学,让学生更好、更轻松的接受新知识。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更加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总之,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面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老师们需要研究新课标,领会新思想新理念,熟悉教材理解编者意图,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