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鸡病有哪几类?它们是怎么引起的?
一、常见鸡病有哪几类?它们是怎么引起的?
鸡和其它动物一样,由于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常发生疾病。为了便于防治和研究这些疾病,通常按引起疾病的原因进行分类,它们是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营养代谢病等。
(1)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致病性细菌、病毒、霉形体等微生物引起的。这类疾病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往往引起大批鸡只发病和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如:鸡白痢、鸡巴氏杆菌病、鸡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鸡葡萄球菌病等。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如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霉形体引起的疾病有败血霉形体病。
(2)寄生虫病 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称为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组织滴虫病、线虫病、绦虫病以及体表寄生的螨和虱。
(3)营养代谢病 营养代谢病是由于某些营养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使用不当或缺乏造成的疾病。如:维生素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症等。
(4)中毒病 由有毒化学物质、农药、霉菌毒素以及某些治疗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疾病称中毒病。如:农药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磺胺类、痢特灵和喹乙醇药物中毒等。
二、柴鸡病了该如何治疗
对鸡的病毒性传染病和部分细菌性传染病,要按免疫程序防疫,做到免疫程序化、疫情检测制度化。鸡病一旦发生,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1.鸡喉气管炎。病毒唑、大青叶、链霉素配合应用,可大大提高治愈率。病毒唑每支用于5只成鸡,大青叶每只鸡1毫升,链霉素每支注射10只鸡,肌肉注射,每天2次,3~5天即愈。
2.鸡痘。可用病毒灵、VC、土霉素同时内服,一般这三种药物各一片,每天1次~2次,连服5天~7天即愈。
3.法氏囊炎。卵黄抗体,每只鸡每次注射0.5毫升~1毫升,一般1次~2次即愈。不愈的加用“酮安合剂”,疗效确实。
4.鸡新城疫。可用鸡新城疫I系疫苗大剂量喷雾,能有效地进行防治。喷雾时要注意鸡的密度要大,雾滴要小。门窗封闭要严;喷后闷半小时,一般24小时症状减轻。病情不见好转的再注射抗体0.5毫升~1毫升,3天~4天即可见效。
5.产蛋下降综合症。用“蜂安乳合剂”治疗,5天~7天即愈,一般每次用更年安1片、人参蜂王浆1毫升、奶粉5克,治愈率可达99%。
6.曲霉菌病。可用制曲霉菌素治疗,每片0.5克,每片喂鸡20只,连喂5天~7天,同时用红霉素饮水。
7.大肠杆菌病。可用氯霉素和诺氟沙星,每50公斤饲料各加100克,连喂3天~5天,即见好转或治愈。也可用“百病清”口服液,每50公斤加250毫升,饮水2次~3次即可好转或痊愈。
8.禽霍乱。用各种抗生素或磺胺药都有效,常用的喹乙醇效果较好,也可用敌菌净,以上药物每公斤料用4片,连喂5片即愈。
9.葡萄球菌病。根据鸡的个体大小,适量注射氨苄青霉素,每天2次,同时内服痢特灵,每公斤料加4片,3天~5天即可见效。
10.球虫病。用优素精、青霉素或氟哌酸交替治疗,效果较好,否则易产生抗药性。每公斤料料用优素精0.4克~1.0克,青霉素每只鸡0.5万~1万单位,诺氟沙星每公斤料2克。
三、鸡病怎么治疗?
禽痘是有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的是鸡痘和鸽痘。禽痘感染的自然宿主是鸡和火鸡,其它易感性较低。根据病变和症状的表现,禽痘可分为皮肤性、白喉性和混合型。痘疹可发生于皮肤、口腔和咽喉部的粘膜。发生在皮肤的,称为皮肤型;发生于口腔和喉部的,称为白喉型;两者兼有的,称为混合型。此病广泛流行世界各地,多为幼鸡和幼鸽患病,白喉型和混合型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皮肤型较缓和。
禽痘的病原是痘病毒。目前引起禽痘的病毒最少有四种类型:鸡痘病毒;火鸡痘病毒;鸽痘病毒;金丝雀痘病毒等。关于其它类型有鹦鹉痘病毒,和燕八哥痘病毒。自然条件下,每一型病毒只对同种宿主有致病性,各种禽痘病毒彼此之间在抗原上有一定的区别,但通过人工感染也可使异种宿主致病。
禽痘病毒是一种比较大的DNA病毒,呈砖型或长方形,大小平均为258nmX354nm.在患部皮肤或粘膜上皮细胞和感染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内,见有包涵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称为原生小体,这就是禽痘的病原体。
本病幼鸡易感性较大,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但成鸡在换羽和产蛋盛期及营养状况不良的情况下易感造成发病和严重死亡。禽痘的传染常通过健康家禽和病禽直接接触而发生,脱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禽痘病毒散播的形式之一。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感染,吸血昆虫,特别蚊虫吸允病鸡的血液后,(带毒时间长达10~30天)再叮咬健康鸡而造成传播。所以夏秋是本病流行主要时期。我国南方例外。
临床症状:皮肤型,主要发生在无羽毛部位形成一种特殊痘疹,最初为细小的灰白色小点随之体积迅速增大,如豌豆大灰色或灰黄色的结节,表面凹凸不平,坚硬而干燥,有时结节很多,可互相连接而融合在一起,产生大的痂块。若发生眼部使眼缝完全闭合。若发生口角则影响采食。
粘膜型,精神萎顿、厌食,眼和鼻孔流出液体,初浆液粘性后变为淡黄色脓液(有事 未完待续)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