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果种植 > 正文内容

养猪场怎么建设合理?

2022-12-22 10:15:27水果种植2

养猪场建设

养猪场怎么建设比较合理,养猪场怎么计算成本

一.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

3.猪舍的类型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

(1)公猪舍

公猪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内设走廊,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圈一头。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猪圈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也有用单圈饲养,一圈一头。舍温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或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风速为0.2米/秒。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

①地面分娩栏: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

②网上分娩栏:主要由分娩栏、仔猪围栏、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保温箱、支腿等组成。

(4)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风速为O.2米/秒。可采用网上保育栏,l~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5)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

这三种猪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而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猪栏

1.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这几种猪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因此,面积一般都相等,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2.妊娠栏

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1米。小群栏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栏栅式或综合式结构,不同的是妊娠栏栏高一般1~1.2米,由于采用限制饲喂,因此,不设食槽而采用地面食喂。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7~15平方米。

3.分娩栏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猪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2.2米,宽度为1.7~2.0米;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一般为0.6~0.65米,高1.0米。仔猪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栅间距5厘米。

4.仔猪培育栏

一般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或金属编织镀塑漏粪地板,后者的饲养效果一般好于前者。大、中型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这种保育栏能保持床面干燥清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保育猪栏。仔猪保育栏的栏高一般为0.6米,栏栅间距5~8厘米,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小型猪场断奶仔猪也可采用地面饲养的方式,但寒冷季节应在仔猪卧息处铺干净软草或将卧息处设火炕。

5.育成、育肥栏

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1~1.2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乳头式等。由于乳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结构见。它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和虑网组成。

3.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

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分为固定饲槽、移动饲槽。一般为水泥浇注固定饲槽。 图中A与B的饲槽一致,都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猪采食。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种类、年龄而定。较为规范的养猪场都不采用移动饲槽。集约化、工厂化猪场,限位饲养的妊娠母猪或泌乳母猪,其固定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见限位产床、限位栏部分。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它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方形落料饲槽有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一般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

圆型自动藩料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底盘也可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在选定猪场场址以后,就应根据猪场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场内的主要地形、水源、风向等自然条件,安排猪场的全部建筑物。场内各种建筑物的安排,要做到土地利用经济,建筑物间联系方便,布局整齐紧凑,尽量缩短供应距离。一般整个猪场划分为饲养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和隔离区。

(1)饲养生产区 饲养生产区是养猪场的主体部分,其中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更衣消毒室、消毒池、兽医室、粪沟、粪池等。各类猪群猪舍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各类猪群的生产利用特点,公猪舍离母猪舍不能太远,使它们相互间能看见或闻到气味,以便于发情鉴定和配种。之后依次安排生长猪舍、肥猪舍。肥猪舍应建在场门口处,以方便出场运输。每栋猪舍的间距应不小于一栋猪舍的宽度,一般舍间距离应为12~15米。猪舍与猪舍之间可设中央通道,以便于各类猪群周转。猪舍应坐北朝南。兽医室应建在猪场偏上风区一角。

(2)生产辅助区 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加工间和料库、办公室、宿舍、车库等。由于此部分与社会联系较多,因此应安排在猪场的一角,独成一院。饲料加工间为缩短饲喂距离,应安排在靠近生产区一侧。料库应考虑运料与加工方便,安排在饲料加工间附近。办公室、宿舍、车库应建在大门口处。对场内外来往人员、车辆设专用消毒池和门。

(3)隔离区 隔离区主要包括病猪隔离室、堆肥场等。此部分与猪场的人畜保健和环境卫生关系密切,应安排在猪场的下风区,特别是病猪隔离室,至少与生产区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4)道路 场内设南北方向的主道,东西两侧设过道,供运料、运肥车辆通行,料、肥运输道路最好不要交叉。

(5)大门 猪场应设南、北大门,其高度和宽度应能容纳相应的机动车进出所需,此大门只供场内运输使用,平时关闭。

(6)消毒设备 大门口消毒池,要与大门等宽,长度为机动车轮胎周长的一周半以上。生产辅助区与生产区通道设消毒间,内设消毒池、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双重消毒。

(7)水塔 水塔的位置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应尽量安排在场内最高处。

随着养猪专业户数量不断增多,养猪业科学技术日益普及,专业养猪业也逐步巩固和繁荣。如何设计建造一个现代化养猪场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就机械化养猪饲养工艺,猪场的功能和生产建筑、辅助建筑和猪场机械化等规划设计进行概要介绍。

(一)场址的选择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科学地选择场址的意义,非常重要。猪场环境的好坏不仅能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中的整体水平和猪群的健康状况,还会对周边环境和人的居住条件产生不良的影响。一般说来,养猪场的位置应该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有缓坡的地方。过于狭窄和长条形的地形都不适宜用来建场。猪场对周边的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最好是远离主干道、村镇和工厂等3公里以上,以减少相互间的干扰。猪场的地理位置应在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口。猪场生产区面积大致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平方米或者上市商品育肥猪每头3~4 平方米计算。一般情况下,一个万头规模的现代猪场的建筑总占地面积需要1.2~1.3万平方米。

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猪舍内、猪舍之间、和各种生产区之间都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这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是要保证各种区域之间的空间间隔,提高猪群生活的舒适度。所以 提倡猪场总的建筑面积应该不少于百亩以上。现代养猪生产的耗水量较大,一头成年猪每天需要25~30千克的水,一个万头猪场每天用水总量100~150吨。因此 在选址时,一定要考察水源的供水能力,水库和其他大水体的水原则上都是可以供猪场使用的 但是取水口和排污口不能相距太近,应在100米以上,如果取水口在下游,则至少要在500米以上,并且取水口的1公里范围内,也不能存在其他的工业污染。现代养猪场的用电量也比较大,比如饲料的加工,通风换气,仔猪的加温保暖,特别是夏季,猪舍的降温和供水绝对不能中断。因此一般的万头猪场都单独假设50~80千伏安以上的三项专用电路。为了防止停电 还要准备小型的发电机组。猪场是一个生产单位,每天都要有物流往来,要求交通方便,设有专用道路,主干道距离猪场最好要有1公里以上的路程。进出场区的道路按功能划为四个出入口,一个是供人员和生活物质进入的,两侧分别设有值班室,沐浴室,消毒室和更衣室等,一个是专门进饲料的,从外面进来的饲料原料只能进入到加工仓库的门口,经过加工后的饲料再由另外通道送到各个生产车间去,第三个是出栏猪的专用通道,肥猪仔这个消毒后,在围墙的外边被接走,第四个是排出各种污物的,包括各种粪便和垃圾。每个出入口的大门口都设有专门的消毒池,车辆和人员进出都要经过消毒

(二)猪场的平面布局

猪场建设时,平面布局通常是划分为管理区、生产区、生活区三个部分。管理区既要方便对内部的管理又要负责对外界的联系,一般都设在猪场前面(大门出入处),依次排列着的是职工的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生产区内各种猪舍的分布事先也要经过安排,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种猪区、仔猪保育区和生长育肥区。中间用围墙隔开,也可以选用绿化带隔离。种猪区再细分为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等几个部分。按照不同的生理阶段,将猪安排在不同的猪舍。粪污处理处应该是猪场风向最下方和地势最低处,距离生产区应该保持50米的距离。一般在围墙的外面。

(三)猪舍的种类

目前在我国规模化的养猪场里,多是建成双坡式猪舍,跨度是8~12米,可以采用各种材料的梁架。猪栏的排布可采用多列士或者双列式,做分娩舍或保育舍时,通常另加有吊顶,主要是为了加强保温和隔热的效果。若按建造结构划分,又可分为半开放、全开放和全封闭式三种。

1.全开放式猪舍:蓝外设有运动场,猪可以自由进出,这种猪舍透光和通风性好,舍内卫生容易维护,猪可以得到适当的运动和日照,适应性强,有利于健康。但保温性能差,虽然冬季可以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仍不能够当做产房和保育舍,多是作为种猪舍。

2.半开放照射:一种是三面的或者两面的实心墙,向阳的一面通常只有半截墙体,也有的是南北两面都是半截墙;一种是四面都没有墙,他们有的是窗户有的是利用长轴的卷帘进行遮拦,用电机将长轴上的帘布自由进行卷起或放下,这样通风、透光和保温都可以随意控制,这是目前我国国内比较普及的猪舍

3.全封闭式猪舍:四面都有墙,只开设几个应急时所用的窗户,舍内的温度、光照和通风全靠人工进行调控,能为各种猪群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土建、设备的投资较大,维护的费用也比较高,因而在我国很少被采用,

(四)猪场排污体系的建设

猪场的排泄物绝大多数是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但是再生产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化学成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进行排放。猪场的污染源主要是猪的排泄物和冲洗消毒用水,过去猪场在冲洗消毒时全靠用水冲洗,这样虽然可节省一些劳力也比较干净,但排出的污水量比较多,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随后人们逐步改进了生产方式,采用干清粪的办法,就是在打扫猪舍时,先将栏内猪粪铲出,送到专门的集粪场集中处理,其余的冲污水再和猪的尿液一同排到排污沟进行处理。此外 再将场内其他的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与污水分开排放,这样就是需要处理的污水负担大大减轻了。

排水体系的建设是和猪场的整体规划紧密相连,本文仅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以供参考

1沉淀净化法:先将生产区的污水集中到一个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物定期清理送到干粪场,上层的污水流入封闭的大池内,经过厌氧发酵后,再进入几个分层的露天池内进行暴晒,这时的水已基本洁净,可以流出生产区。在几个土建的池塘里进行生物氧化,使水中的有机物绝大数分解,污水已完全得到净化便可以达到排放的标准了。

2湿地净化法:先将生产区的污水引入沉淀池,经沉淀过滤后流入一个较长的人造湿地,湿地内种着耗粪能力较强的植物,如菖蒲等,流入的污水经植物的分解与吸收滤去大部分的有害物质,再经过几级的发酵暴晒、充氧净化过程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

3机械设备净化法:将污水集中到一个大池内,通过机械设备将固体和液体直接分离,之后固体送至集粪场,液体则进入几级分解池,加入生物催化剂并用机械对其进行曝光和充氧加速分化,过滤后再将其排到大的土建池塘内,进一步进行生物净化,达标后排出场外或循环利用。

4生物发酵加工法:将粪便污物运到粪便加工场,加入大约等量的锯末等物质进行混合搅拌,并根据需要加入其他的元素,均衡其营养成分,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将充分发酵后多余的水分进行蒸发,其中所含的寄生虫卵、细菌等病原体被杀灭,最后就成为特定领域专用的有机复合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sgzz/2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