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出14亿人份的水果?
这个问题也的确是个问题,想法是好的,但说到实现恐怕真的很难,十四亿人都能买的水果应该是不存在的,这水果也如同我们日常的饮食,正所谓众口难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没有能力让十四亿都同时接受我们的产品,如果你能做到可以说你在福布斯富豪榜上都会名列前茅的!希望你能努力去实现,我们想见证奇迹!
炎炎夏日
时令水果大量上市
别当冤大头了,这里的翡翠缅甸直供
广告
一场水果盛宴开始在中国上演
按照往年的经验
14亿人民将在一年中吃掉
全球大约73%的柿子
68%的梨
67%的西瓜
58%的桃和李子
50%的猕猴桃
49%的苹果
27%的柑橘
17%的葡萄
以及10%的芒果和香蕉
▼
巨大消费量的背后
是中国人全球无出其右的
水果种植能力
13.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被开辟为果园瓜田
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面积
▼
果园瓜田中
LED灯催花补光等
各种新技术不断应用
加速提升产量
▼
还有上千万农民、科技人员辛勤劳作
水果产业从业人数
超过许多国家的总人口
▼
2018年
中国的农民与科技人员
一共种出了2.5亿吨水果
占全球总产量的
31.4
▼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但在花开花落之后
分明就是诱人的大片果园
这些果园
是如何满足14亿芸芸众生的呢?
01
产量之王
要种出14亿人份的水果
需要培育最高产的品类
三大“产量之王”
率先进入我们的视野
①
首先
是全国产量之王
西瓜
西瓜原产于非洲
含水量超过90%
广泛的适应性
让它在中国大江南北遍地结果
以“一瓜之力”
占据了中国水果产量的
25%
▼
在春季低温少雨的北方
人们在地表覆盖一层薄膜
即地膜
便可以有效保持土壤的温度、湿度
提升西瓜产量
技术简单、成本低廉
▼
即便是气温更低的东北
地膜也同样有效
▼
因西瓜生长间距较大
中间会形成大量空地
在耕地有限的南方
农民们又发明了间作套种
通过麦-瓜-稻、麦-瓜-棉
以及油菜-瓜-稻等套种方式
不仅节约了土地
还提高了土地的耕作强度
增加收获次数
▼
在炎热多雨的海南
人们建起大棚防止雨水侵害
更重要的是
全年高温的优势
让海南可以大力发展反季节西瓜
在冬季水果市场上占据不小的份额
▼
除了提高产量
农户们也不断尝试新的技术
提高西瓜品质
例如将西瓜像丝瓜一样吊起来生长
四面见光透气
可以塑造瓜形、增加甜度和抗病力
是为“吊秧西瓜”
▼
凭借这些技术创新与广泛的种植面积
中国的农民们种出了全球近70%的西瓜
14亿人人均占有量
超过50千克
堪称名副其实的“吃瓜群众
▼
②
西瓜之后
柑橘类水果
作为南方产量之王登场了
其品种繁多
包括柑、桔、橙、柚在内
产量占中国水果总产量的
16%
柑橘类水果的果实类型
都以“柑果”为特征
即围绕中轴发育多个囊瓣
囊瓣内富含汁液
▼
柑橘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
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大片区域
为其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
当地的果农
还用薄膜覆盖即将成熟的果树
营造出更适宜的小环境
防止寒潮、暴晒、雨水对果实的侵袭
▼
在广西阳朔
薄膜覆盖的面积如此之大
可谓漫山遍野
▼
在江西、湖南、湖北、重庆等地
从国外引种的脐橙迅速扩张
▼
这种橙子果大无核
因果皮有类似肚脐的疤痕而得名
▼
其中尤以江西赣州的赣南脐橙
最为知名
仅此一地便产出了
全球脐橙的17%以上
▼
③
南方是柑橘的天下
北方产量之王
则由温带水果苹果担当
20世纪80年代起
全国掀起“苹果热”
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突飞猛长
▼
然而过快的扩张
导致果品质量的下滑
“苹果热”逐渐变成了“卖果难”
于是
苹果的种植被集中到最为适宜的区域
即环渤海湾和黄土高原
两大优势产区
▼
位于黄土高原的陕西省
一跃成为苹果生产第一大省
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强
▼
环渤海湾优势产区
则以山东为代表
产量也接近全国的四分之一
▼
扩张的风潮结束后
苹果的单位产量和品质日益受到重视
优质的苹果新品种被不断推广
国光、元帅、红玉等
产量高、果实大、品相好
仅红富士一种的产量
就占苹果总产量的70%
(山西红富士苹果,摄影师@亚明)
▼
今天的中国苹果
占据了全国水果总产量的
15%
更是占到全球苹果总产量的一半
(辽宁大连瓦房店苹果,摄影师@邱会宁)
▼
就这样
西瓜、柑橘、苹果
三大产量之王加在一起
达到了中国水果总产量的
56%
然而如果仅仅这三类水果
中国果园未免单调乏味
14亿人民多样化的需求
催生了“其他水果”的异军突起
其产量增长趋势比三大产量之王
还要迅猛
(中国主要水果产量增长趋势,制图@张靖&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
02
百果争鸣
中国水果产量余下的
44%
由成百上千种水果共同承担
它们没有很大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但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
我们才有了更丰富的选择
①
首先是广为人知的传统水果
仍在焕发生机
不断产生新的品种
与苹果同属蔷薇科的梨
是中国的传统果树之一
至少已有3000年的栽培史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
在全国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陕西礼泉县梨和桃相间盛开,摄影师@李顺武)
▼
而通过现代农业技术的加持
梨的新品种多达200余个
为了保护新品种、防止冰雹袭击
果农们为它架设防雹网
有如波涛一片
(请横屏观看,山西隰县玉露香梨种植基地,摄影师@亚明)
▼
另一种传统水果
桃的新品种更是高达500多个
白桃、黄桃、油桃、蟠桃
北至辽宁、南至广西、西至新疆
全国大部分区域均可栽培
华北是桃的主产区之一
河北的深州蜜桃、山东的青州蜜桃
北京的平谷大桃
都出自这里
(成熟的平谷大桃挂满枝头,摄影师@范记乐善堂)
▼
蜜桃在长江下游平原
适应了温暖湿润的气候
演化出了水蜜桃
与北方硬肉桃相比
其甜度更高、果肉柔软多汁
(江苏省常州市雪堰镇果农在分拣水蜜桃,图片源自@VCG)
▼
颜色鲜艳悦目的柿子
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品种众多
北方以陕西、河北、河南为主产区
(陕西富平尖柿,图片源自@VCG)
▼
南方则以福建、广西为主产区
广西更是位列全国各省区产量之首
是第2名的两倍有余
(福建永定柿子树下晒柿饼,摄影师@刘艳晖)
▼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