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土豆优质、高产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随着国家政策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民朋友也相应在种植农作物种类和模式上做出了调整,尤其最近几年小麦、玉米整体的种植效益不好,农民朋友开始种植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黄瓜、西红柿、葡萄、草莓等等。那么还有很多农民朋友选择了马铃薯种植,因为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也同时被归类到及经作物中,通过近几年农民朋友种植过程中来看,主要管理到位收益也很不错,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农民朋友还有会出现很多问题,结合实践总结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选地整地 要精细
马铃薯的种植模式一般有很多种,但是无论哪种种植模式,我们都要选择适宜的种植田块,一定要做到土壤松透、细碎、不板结,土壤含水量充足,否则出现炕芽、出苗慢、烂芽症状。一般情况我们要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进行栽培。同时注意上茬种植作物没有使用过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田块,避免上茬除草剂残留导致马铃薯死苗现象严重。同时如果是春播覆膜种植,最好冬前进行深翻耕晒田,如果是夏播覆膜或者露地种植也一定要进行深翻耕,这个时候我们结合耕地时候施足底肥,一般施入含有P、K,结合腐熟的农家肥进行撒施深翻耕。
另外播种前整地整体要求:用大马力的拖拉机进行犁起来,深耕30-40厘米左右,不要采取旋耕,旋耕机一般比较浅,一般进行深耕,耕前将土杂肥一次性撒施、三元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分别撒施亩用量的一半。然后深耕30厘米左右,使土壤冻垡、风化,减少越冬害虫。另外田块选择时合理轮茬种植,由于马铃薯不宜连作,也不宜与茄科作物(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进行轮作,还不宜与红薯、胡萝卜、甜菜等块根作物轮种。轮种年限最少在4-5年以上,开选择大豆、油菜、葱、大蒜作为前茬作物,有利于培肥地力同时还可有效防止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危害。
种薯选择
2、种薯选择与处理 要合理
(1)种薯选择 利于取高产
马铃薯在品种选择上面一般选择大品牌正规脱毒的种薯,不要选择常规食用的品种做为种薯,不利于高产、高品质。那么早春马铃薯一定选用结薯早、块茎膨大快、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抗病的早熟品种。如荷兰薯系列品种,搭配种植中薯系列品种。
(2)种薯晒种 利于早发芽
马铃薯种薯的储藏一般都是在地窖里,由于早春外界温度早晚比较低,导致马铃薯生理机能受到抑制而处于休眠状态。芽势不好,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种薯处理,打破休眠,以利提早出苗。种薯处理的方法很多,晒种醒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土豆播前晒种可增产10%左右。一般每亩需要准备种薯150千克,选择晴天在播前15~20天,将土豆种平铺在院内向阳温暖的地方,靠自然光照晒种。一般种层厚度在15厘米左右,白天最好保持在12~18℃,夜间不低于0℃,每3~4天翻动一次。在翻动的过程中剔除种薯中、薯形异常的混杂种薯,如烂薯、病变薯、畸形薯、芽眼坏死、冻伤薯等等
(3)种薯催芽切块 利于早上市
播种前催芽是马铃薯春季提早上市的重要措施,这种催芽模式缩短了马铃薯的生长生育期,错开集中上市阶段,一般可以提前10天左右上市,同时还有利于避开温度升高导致的蚜虫危害,传播病毒病。催芽时间一般在当地马铃薯适宜播种期前25天左右进行。催芽的方法有切块催芽和整薯催芽。种薯切块种植,切块的时间,以催芽前1~2天为宜,若过早,切块失水多或引起烂种。
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但切块时,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加快品种退化。切块过大,用种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为宜。切块时要纵切,使每一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切块时要剔除病薯,切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看在切之前放入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以防传病。
(4)种薯拌种 利于防病虫
对于根茎类作物种植,尤其旱旱轮作,我们要做好地下害虫防治,对于马铃薯种植,尤其早春温度不稳定,我们要确保一播全苗70%安泰森(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00g或者芸苔素内酯+60%高巧(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ml或者选择含有噻虫嗪之类的种衣剂,加到1—1.5k中摇均后喷到100kg种薯上。这种配方不仅能预防苗期蚜虫、和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的危害,而且可以使薯块抽芽早、芽壮、高产。
(5)播前催芽 利于提高产量
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将拌好的种块装入筐中,放置在环境湿度为85%、温度18-22℃的室内,最好使用潮湿的布料盖住,进行催芽。当芽长到1~2厘米左右时,将其放在散射光下进行晾晒,使之均匀见光,等芽变成浓绿的壮芽,就可以准备播种了。
4、施肥配比 要恰当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基肥要占总用肥量的3/5或2/3。肥料的施用量与土壤类型及肥力有着较大关系,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施肥总量为腐熟农家肥6000-7000斤,(15-15-15)45%硫酸钾复合肥100~150千克,生物有机肥100-150千克,一般情况硫酸钾有利于马铃薯增产。或者可以亩施有肥机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基肥应结合作畦施于20-3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结薯层。大棚栽培马铃薯,一般将所需肥料分两次撒施,一次在耕地前做基肥撒施,另一次在播种时做种肥撒施,生长期间一般不再追肥。
5、播种时期 要适宜
早春马铃薯播的最佳时期,主要考虑种植模式和生育期温度,原则上要使马铃薯结薯盛期处在日平均温度15-25℃条件下,秋薯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为好,冬薯以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种为宜,早春马铃薯保护地种植,一般于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5月初就可收获,这种种植模式避开集中上市,一般比其他种植早上市15-20天左右,而且薯块品质好、生育期短,产量高,效益还不错。另外目前,早春马铃薯保护地栽培除了用地膜覆盖外,还有大棚内覆盖地膜的两膜栽培模式,大拱棚和地膜之间再搭建小拱棚或二层大棚膜加地膜的三种栽培模式。
6、建棚扣棚 要精准
早春保护地马铃薯种植多采用三模栽培方式,一般根据大棚宽窄起垄(6垄、8垄、10垄)为一拱棚。大棚由钢架大棚、竹竿大棚、连栋大棚,棚体最好为南北走向,东西排列。
大棚应该在马铃薯播种前15-20天建造完毕并扣上棚膜,以利于土壤化冻,提高地温。
扣膜:大棚棚膜多选择厚度0.06—0.12毫米的无滴膜,通常采用三幅式覆膜,顶膜与裙膜交接处要重叠20-30厘米,将顶膜压在裙膜外面,裙膜着地部分要用泥土封压,两个拱架之间压膜线拉紧并固定,大棚棚膜覆盖时应选择无风天气进行,以免风吹,不利于盖膜或撕破棚膜。
二膜最好选用厚度约为0.03~0.04毫米的聚乙稀薄膜,在距离大棚顶膜40厘米左右拱架上。这样就形成“暖壳胆”式的“棚中棚”。二膜不用时可用塑料绳将其固定在一边拱架上。
7、合理密植 要协调
构成马铃薯的产量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与单株产量的乘积。单株产量是由单株结薯数字与单薯重确定的。而群体增产与单株增产之间是矛盾的。当单位面积株数增加时,单株产量相应降低,两者都与栽植密度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在一定密度的范围内,群体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因此,确定密度必须考虑群体产量与个体产量两个相矛盾因素协调统一。如果密度小时,虽然单株发育好,产量高,但由于单位面积内总株数小,结薯较少,产量不高。如果密度过大,虽然总株数多,但单薯重很低,同样产量不高。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单位面积内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既能使个体发育良好,又能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从而获得高产。从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考虑,马铃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每亩种6000株左右,每株2-3茎较为适宜。
田间管理如下:
随着最近几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虽然其种植技术农民朋友知道一些,但是从田间实际来看,农民朋友在种植技术上还是有些欠缺,尤其在田间管理上,肥水管理、病虫害的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那么我通过实际与农民朋友交流以后,把主要田间管理问题写出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肥水管理 促弱控旺
马铃薯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因此要在生长过程中及时补充氮磷钾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可以施用金迪喜根苗营养液,补充根部所需的营养,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作物产量。还要及时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土豆在整个生育期施肥应掌握“攻前、保中、控尾”原则,当幼苗出土80%时重施一次速效提苗 ,第一次地上秧苗分枝后,使用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喷施第二次,现蕾后,加大份量使用高钾叶面肥+氨基酸或者生物刺激素进行喷施,结合病虫害防治一起进行
控叶促茎
当马铃薯植株现蕾时,亩用15%多效唑50克,或者烯效唑对水50公斤喷施,一般选择烯效唑,安全性高些,喷施后可防止植株徒长,加速土豆膨大,提高产量。开花膨大期要合理控制地表叶片的疯长,促进块茎的形成和膨大,增加作物的抵抗力,避免营养多余的消耗,保证马铃薯的品质。
2、破膜放风 防烫冻苗
马铃薯露地覆膜种植的田块,播种后我们要根据温度和刮风大小到田间进行查看,一般播种后10~15天马铃薯会陆续出苗,在子叶出土并张开时,或子叶未出土但可见真叶时,要用手指或刀片正对幼苗处将地膜开一个十字形小口,把幼苗引出膜,然后在开孔处用细土封严膜口,以防跑墒受到冻害。开孔放苗时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如外界温度偏高,破膜放苗不宜过晚,尤其要防止阳光强时导致膜内高温,造成烧苗。 一定要关注天气温度,不要出现烧苗和烫伤苗现象,如果出现了要及时进行补种。
3、芽前苗后 化学除草
对于马铃薯种植来说,田间杂草种类还是比较多,最近几年整体杂草抗性也还是比较大,那么我们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的选择除草剂来控制杂草危害。在马铃薯上一般常用的主要是芽前封闭和苗后茎叶除草两种方式,所以在药剂选择和使用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播后芽前封闭:
芽前封闭的药剂从田间使用来看安全性比较好的,主要有:普通施田补(二甲戊灵)选择这个药剂一定要进行盖土,另外覆膜种植不建议使用,避免因水雾太大导致要害,同时可以选择绿麦隆,禾阔双封的药剂在播后苗前及杂草芽前或萌芽出土早期用药,能有效地防除看麦娘、繁缕、早熟禾、狗尾草、马唐、稗草、苋、藜、卷耳、婆婆纳等多种禾本科及阔叶杂草,但对猪殃殃、大巢菜、苦荬菜、田旋花效果不好。
狗尾草
茎叶除草:
马铃薯种植一般都是旱旱轮作田,近几年除草的难度也有所增加。一般是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发,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为主,阔叶杂草一般以香附子、铁苋菜、苍耳主。化学除草一般在苗后3-5叶期前或苗高10公分左右使用。另外随着杂草抗性增加我们不要单一的选择一种除草剂,至少选择2-3种除草剂进行复配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下配方任选其一
配方一:(阔旺)24%烯草酮50-60ml+(威霸)6.9%精恶唑禾草灵60-80ml+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25—65g
配方二:20%吡喃草酮60~180mL+10%精奎禾灵60-80ml+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25—65g
配方三:10%精奎禾灵60-80ml+15%精稳杀得乳油30~60mL+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25—65g
铁苋菜
4、病虫防治 及时处理
马铃薯种植中病虫害还是比较多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疮痂病、青枯病、病毒病等,那么虫害主要有地上蚜虫比较严重,地下主要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呢?
4.1疫病:
马铃薯疫病主要由链格孢属茄链格孢引起,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病菌易侵染老叶片,大棚高湿(高于70%)或连续阴雨,该病易发生和流行。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28℃,当叶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35—45分钟即萌发,从叶面气孔或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2—3天。瘠薄地块及肥力不足田易发病。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植株成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该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为害有的地区不亚于晚疫病。
防治技术:发病初期选用75%代森锰锌100g/亩或50%扑海因(异菌脲)60ml/亩+70%安泰森(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00~150g兑水30kg喷雾防治。
蕾后各施用1次,中间相隔10天;从块茎膨大期开始,亩用68.75%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75ml/亩,连续施用3次,每次间隔10天。
马铃薯 疫病
4.2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是危害马铃薯较重的病害之一,对其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症状是在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
防治技术:一定要选用无病种薯,播种前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4分钟。或者选择福美双+萎锈灵的种衣剂拌种,在结薯初期选用40%碧锐(春雷·噻唑锌)40ml/亩,戊唑+噻霉酮之类的药剂都可以防治,兑水30kg及时对基部喷淋防治。
马铃薯 疮痂病
4.3青枯病:
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块的病菌在窖里越冬,通过灌溉水或雨水传播,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向上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运输导致萎蔫青枯,青枯病是典型细菌型维管束病害。该菌在10一40℃均可发育,最适为30一37℃,适应pH6—8,最适pH6.6,一般酸性土发病重。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
防治技术: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选用抗青枯病品种。药剂防治可用噻唑锌、噻霉酮、铜制剂之类的药剂进行喷淋,一般严重的田块7-10天1次,连续灌2—3次。
马铃薯 青枯病
4.4病毒病:
马铃薯病毒病田间表现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的症状类型有:花叶型、卷叶型、坏死型、丛枝及束顶型。该病大都通过蚜虫、灰飞虱吸食汁液摩擦传毒所致。
防治技术:种植脱毒品种,及时控制传播源,防治蚜虫、治虫控病
马铃薯 病毒病
马铃薯主要虫害:
1、蚜虫:
早春随着温度升高是蚜虫主要危害期,这是时候一般马铃薯苗期随着温度升高,马铃薯嫩芽快速生长时期危害比较严重,一般天气越干旱发生越严重,一般蚜虫群集于被害植株的嫩叶、嫩芽为害,他的繁殖能力强,从而使得马铃薯植株叶片变黄卷缩;如果防治不及时就导致马铃薯植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营养传输受阻,严重影响花芽形成和根茎果实发育,最终导致造成严重减产。同时蚜虫是传播病毒病的最主要的媒介
防治技术:随着蚜虫繁殖速度比较快,抗性比较大,不建议农民朋友采取吡虫啉防治,可以采取烯啶虫胺+吡蚜酮,或者高抗性地区;使用“氟啶虫胺腈”进行防治,速效性、持效性都很好
蚜虫危害嫩叶
2、蛴螬
蛴螬这几年在旱地作物去发生比较严重,他主要种类多,而且世代重叠,尤其大豆、花生、玉米种植区域,他幼虫主要取食马铃薯的地下部分,虫量多时可成果实表面凹陷,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随着暖冬和秸秆禁烧,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即金龟子,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另外一般蛴螬繁育周期比较长1-2年繁育一代。土壤潮湿活动加强,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春、秋季在表土层活动,夏季时多在清晨和夜间到表土层。
防治技术:对于地下根茎作物来说,蛴螬我们可以选择种子包衣来趋避他的危害可以选择含有吡虫啉、噻虫嗪之类的种衣剂进行拌种,持效时间比较长,另外农民朋友选择毒死蜱颗粒剂、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只是一时的效果,起不到长久的效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他的特性进行灯光捕杀和生物诱饵捕杀。
蛴螬危害
3、金针虫
马铃薯的金针虫危害相对花生来说稍微轻一些,但是由于金针虫食性较杂,成虫白天躲在麦川或田边杂草中和土块下,夜晚活动,同时成虫在地上部分活动,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绿叶。幼虫则长钾生活于土壤中,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吃掉胚乳,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最终导致马铃薯却苗断垄比较严重,
防治技术:对于地下害虫,我们一般采用土壤处理,采用辛硫磷、毒死蜱颗粒剂翻田深耕撒施,但是整体表现效果一般,这个时候我们要几个种子包衣一起来防治,效果更佳,可以选择含有吡虫啉、噻虫胺之类的种衣剂,对金针虫效果比较好
金针虫
4、蝼蛄
蝼蛄的种类比较多,侵害性比较大,成虫、若虫均在土中活动。蝼蛄都营地下生活,在地下咬食刚播下的种子或发芽的种子,并取食嫩茎、根,危害特点是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在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调枯死亡,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尤其旱旱由于蝼蛄的活动将表土层窜成许多隧道,使苗根脱离土壤,致使幼苗因失水而枯死,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
防治技术:如果有条件的可以采取灯光捕杀、结合蛴螬一起,那么地下的还是结合金针虫、蛴螬一起选择种子包衣和使用毒死蜱、辛硫磷之类的药剂土壤处理,效果比较更好,针对地害虫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效果更好。
5、适时收获
早春马铃薯一般出苗后60天左右,到4月底至5月初就可以收获了,收刨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14点以后进行为宜。收获一般包括除秧、挖掘、拣薯、贮藏前分级和运输等过程。
收获时尽量避免损伤块茎并防止块茎大量遗漏在土中。收获的薯块,运输前最好间隔一定时间使薯块表面干燥后、再及时装筐,装筐时要轻拿轻放,避免薯皮大量擦伤或碰伤,不能及时运走的筐,应该用薯秧盖严压实,防止在阳光下暴晒而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