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殖鱼,养鱼如何加快繁殖,这些技术特别有效
一、如何养殖鱼,养鱼如何加快繁殖,这些技术特别有效
在湖泊或水库中投放鱼种,主要利用天然饵料养鱼的渔业生产方式。湖泊水库养鱼成本低,效益高。主要生产环节有:①放养。投入鱼种数量及其种类要与水体中的饵料生物资源相适应,以充分合理利用水体中的各类生物饵料,防止放养过度而影响饵料生物再生产能力。中国投放的鱼类主要是鲢、鳙,也搭养鲴、鲤、鲫、草鱼、鲂、蟹苗等。②拦鱼。水库养鱼需在建库时做好库底清理,在溢洪道及水源上游敷设拦鱼设备,防止养殖鱼类逃逸,蓄水后清除凶猛鱼类和其他敌害。湖泊一般用网箔和竹箔作拦鱼设施,水库常用网拦和铁栅、电栅。在交通要道应设过船箔门。③清除害鱼。鳡、鮊等凶猛鱼类掠食放养鱼种,应用流刺网歼捕。低值鱼类如
二、养鱼有什么技巧?
平原地区适合养殖四大家鱼、常规鱼类以及叉尾 、丁 、云斑 等地方名优特新鱼。川东南地区的绵阳、资阳、内江、南充、广安、宜宾、泸州的嘉陵江、长江流域适宜发展青波、乌鳢、黄颡鱼、泥鳅、黄鳝等地方名优品种。这些鱼成本低,繁殖快,生长快。而上述地区水源、水质及光热条件不错,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优势,养出的鱼肉质细嫩、无公害,市场需求旺盛。
三、如何利用浅水池塘进行养殖鱼类?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池塘的利用很高,池底淤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村内池塘,致使许多水体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就会使养殖环境恶化,
一、确定合适的养殖类型
。水深不足1.0m的池塘,可以经过稍加改造后进行黄鳝、泥鳅等品种的养殖。若池底污泥过多,可种植莲藕等经济作物,以吸收肥分,池中可配套养殖少量鱼类。此外,还可以根据养殖鱼类的习性,尽量选择生长快、生长期短、对池塘条件要求不高、又能适应在浅水中生存的鱼类进行养殖,如罗非鱼、鲤鱼、鲫鱼、淡水白鲳等,是可供选择的养殖对象。
二、努力扩大水体空间
养殖水体空间的大小直接影响养殖种类的生长和生存。水体水位过浅,必然造成养殖水体空间的相对狭小。在鱼类放养时,要掌握一定的放养密度,原则上以稀放为主,可以相对增加养殖水体空间。在养殖水体的利用上,要根据养殖种类的需求,保持水位长期稳定,平时要注意灌满池水以保持最高水位,水位降低时要及时加注新水。池埂上的低洼处可用硬土填平,以努力提高埂面,扩大养殖水体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养殖水体。
三、要改善养殖水体环境
浅水池塘,由于水位浅,养殖水体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水温的变化比较明显。为改变这一状况,养殖者应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春、秋两季,池塘适当的浅水有利于水温的升高,便于水体中的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养殖种类的天然基础饵料生物,同时也有利于早开食,晚停食,能够促进养殖种类的快速生长;夏季水温高,水位要尽可能加深,养殖水体也要经常更换,以调节水质,控制水温;酷暑来临时,要采取避暑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池边搭棚遮阳,简便的方法是在水中捞草覆盖,或在池中及沿池四周栽种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调节水温;冬季水温降低,待养殖种类达到商品鱼规格时,应尽早出售,尽量不要越冬。如果池塘内养殖有黄鳝、泥鳅,可在冰封期来临之前将池水排干,让其潜入泥底,再在泥上铺稻草等防寒。
四、加强日常管理
浅水池塘进行养殖,更应加强日常管理。除注意水质变化以外,应多巡塘,勤观察,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在夏季的暴雨季节,要注意防止雨水漫塘及冲毁池埂。由于水浅,夏季更应注意池内水体缺氧而造成泛塘。夜晚还要防止偷盗,避免意外损失。在饲料投喂上,要保证养殖种类吃饱吃好,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多投喂养殖鱼类喜食的饲料
,以保持营养的合理供应,而确保当年投放当年收益。需要肥水时还要及时施肥
,以保证养殖水体中天然基础饵料生物的丰富。待养殖种类达到商品规格时,一旦价格合理,就要起捕出售,尽早收益,避免和减少养殖风险。
五、抓好病害预防
浅水池塘,水质容易变坏,加速水体中病菌的繁殖生长,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养殖种类的死亡,所以,应及时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养殖前期,池底应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因为浅水池塘淤泥较多,底质酸性较强,用量可以稍微增加,可按300g/平方米的用量全池遍洒,以调节养殖水体的酸碱度,改良水质。苗种投放时,要进行体外消毒,可用食盐水浸洗药浴。日常管理中,还要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水体,净化水质。老鼠、蛇等敌害生物要用人工方法捕捉,尽量不让其入侵,否则会由于水浅,养殖种类无法逃避而遭受敌害生物的伤残。
四、养殖淡水鱼要注意什么?
1.选择优质鱼种 鱼种是养鱼的首要物质基础,放养优质鱼种是获取高产的重要条件。优质鱼种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体形好。体色鲜艳有光泽,鳞片、鳍条完整,无损伤,无病状。②体质好。背宽腹厚,肌肉丰满有弹性,游动活泼,溯水性强。在密集环境下,头向下、尾向上不断摆动。③规格一致。同一批鱼种个体整齐,大小均匀。不符合上述条件者即视为劣质鱼种。
2.掌握放养时机 一般自冬至到翌年立春(12月下旬到翌年2月上旬)是淡水养鱼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这是因为冬季水温低,鱼的活动力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鱼体不易发生机械创伤,尤其是可以减少赤皮病和水霉病的感染率,在这段时间里,鱼类的新陈代谢减缓,不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冬季放养鱼种,实质上是提早放养,可以让鱼种对新的生活环境有较长的适应时间,即延长了生长期。鲤科鱼类在水温超过10℃时就开始摄食生长,从而能充分利用水体的天然饵料,及时弥补越冬期间的能量消耗,恢复旺食期前的正常体质。
3.最好就地选购鱼种 池塘放养所需鱼种,应立足就地生产,最好由养鱼场(户)自行培育大规格鱼种。一来可做到计划生产,满足放养需要;二来可避免长途运输导致鱼种损伤死亡,提高鱼种成活率。
4.鱼种放养注意事项 冬放鱼种时,必须选择无风、较温暖的晴天进行。切忌在刮风、雨雪或严寒的天气操作,以免鱼体冻伤、出血。盛鱼容器要求光滑,鱼种下塘时动作要轻快。将装鱼种的桶(盆)全部浸没于塘水中,让鱼种自行游入鱼塘,以免鱼种受伤。鱼种下塘前必须使用药物溶液浸洗消毒(具体方法见后文所述鱼种消毒药物及其使用方法),以杀灭体表寄生虫。对草鱼种还要注射疫苗防病。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