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蔬菜种植 > 正文内容

夏季螃蟹养殖管理技术(螃蟹养殖中后期管理)

2023-08-26 15:55:07蔬菜种植

1. 螃蟹养殖中后期管理

1、准备好暂养池

暂养池一般以现成的较小、较规整的池塘为主,池形最好是东西向长方形,池深1.5米左右。池埂要坚硬,坡度较大,埂面宽不少于1米。水源无污染、排灌方便、水质清新。埂边用坚硬、光滑的防逃材料(如玻璃、钙塑板等)做成高约60厘米的防逃墙。防逃材料入土深度20厘米,交接处应平整无缝,四角呈圆形。进、出水口独立,并加装防逃网。在池塘消毒后,池中应捞入一定量的水草,以便暂养蟹附着、栖息。

2、把好暂养蟹的质量关

暂养的河蟹要求肢体完整、背青腹白、体质健壮、活动正常。发现蟹口吐白沫及脱水严重都要剔除,不能勉强放入暂养池。

投放时要小心操作,用2-3%食盐水浸浴3-5分钟后,让其慢慢地爬入池内。放养量为100公斤/亩,水体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

3、强化暂养管理

暂养的河蟹入池后,由于活动激烈,池水易浑浊,可以用明矾或生石灰兑水泼洒净化水质,也可以不定期地加换新水,保持水质良好。换水前应捞除杂物,清除残饵;发现水草不足,要及时添加。

待暂养蟹适应环境后,可以适当投饵育肥。饵料应以鱼肉、猪血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搭配投喂黄豆、山芋、南瓜等植物性饵料。饵料一定要新鲜、适口、成形成块,防止浪费。投喂量应保持均衡,不能忽多忽少,具体可掌握在池蟹总重的5%左右。

平时应经常巡塘,观察河蟹的摄食、活动及有无病害情况。发现老鼠、水蛇等敌害,要及时人工清除;池边生长的杂草及高杆作物,要及时铲除,以防暂养蟹攀爬外逃。水体要定期使用漂白粉消毒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发生。一旦发现暂养蟹有病,就应及时查找原因,对症下药进行治疗。

4、适时起捕销售

暂养的河蟹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市场价格合适时,就应立即起捕销售。起捕可用地笼、网具等捕捉,也可干塘捕捉,还可用微流水刺激进行捕捉。若暂养蟹一时捕捉不完或遇有价格不适时,可加深水位越冬,待次年春季水温升高时,再起捕销售。

 

2. 螃蟹养殖技术与管理2020

1、定期巡塘

在饲养青蟹的过程中,要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检查水池的情况、进出水口、防逃设备以及青蟹生长状况,发现有洞口要进行修补,并且还要定时查看天气预报,以免温度突降影响青蟹生长。

2、水质清洁

想要让青蟹健康生长,需要保持良好的水质,下雨后要及时进行换水,天气炎热时每隔半个月要给青蟹换一次水,并且要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防止青蟹缺氧死亡。

3、饲料管理

青蟹是肉食性的动物,主要以动物内脏、小鱼小虾、田螺贝壳等为食,有利于青蟹的肉质更加鲜嫩,但除了动物性饲料以外,还要给青蟹提供蔬菜、水草等。

4、越冬措施

青蟹不适宜在低温环境中生长,冬季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要增加池塘水位,提高池水温度,并且要停止给青蟹喂食,等到天气回暖后再投食。

3. 螃蟹养殖问题

河蟹养殖不仅要水源充足,水深面阔、排灌方便,污泥少、水质清新,饵源充沛,而且还要根据河蟹的特性建设好河蟹的生存环境。要有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浅水区面积之比为3∶1以上。

引进和使用有病或有病原体潜伏又未消毒的苗种,待发病的条件成熟时,就能造成某种蟹病的流行或大流行。购买河蟹苗种要检验是否带有病原体,放入蟹池之前要进行消毒。实践证明,从发病区引进的蟹种大都会发病,健康蟹种就很少发病。

4. 螃蟹养殖需要注意什么

不可以。

饲养方法与陆寄居蟹类似,缸长至少40cm,铺一层至少10cm的椰土作为底材用于蜕皮,并给予淡水盆、海水盆,水深浅至少能莫过蟹3cm,水夏天三天一换,冬天一周一换,有过滤系统的话可以更长,维持一定湿度(至少70%)、温度(18-30摄氏度)。

建议单养,因为蟹类领地意识极其强烈,很容易自相残杀,如果不单养,建议布置足够的躲避物以防止蜕壳后遭受同类攻击。

武装圆轴蟹作为一种食腐动物,食谱广泛,几乎无所不食,但是为了外骨骼的发育,建议定期补充钙质。

由于圆轴蟹的陆化程度不是特别高,所以推断其对水的需求比较高,国外也有半水饲养的例子。

合适的饲养方法仍在探寻之中。目前国内没有繁殖成功的案例。

5. 螃蟹养殖后期如何管理

回答如下:螃蟹生蛋是指雌性螃蟹在体内孵化出卵,然后将卵粘在腹部,形成卵囊。这种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螃蟹的饲养环境和饮食,以保证卵的顺利孵化和幼蟹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螃蟹生蛋的养护方法:

1. 保持水质清洁:螃蟹喜欢生活在清洁的水域,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水并清洗饲养箱。

2. 提供足够的食物:螃蟹生蛋期间需要大量的食物来满足其营养需求。可以喂食蛋白质丰富的鱼虾等海鲜。

3. 提供足够的遮蔽和适宜的温度:螃蟹生蛋期间需要遮蔽和适宜的温度来保证卵的孵化。可以在饲养箱内放置一些遮蔽物,如竹子等,并保持水温在15℃左右。

4. 避免人为干扰:螃蟹生蛋期间需要避免人为干扰,如捕捞、观察等。幼蟹孵化后也需要避免过度触碰,以免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螃蟹生蛋期间需要特别细心和耐心,对螃蟹进行细致的养护和观察,以保证幼蟹的健康成长。

6. 螃蟹养值新技术

饲养豆蟹需要准备一个饲养容器,同时还要往水里加入海盐,不能用淡水来养。水深要保持在13厘米左右,水底可以铺上一些沙子,或者放上沉木,好让它能够攀爬和休息。

作为杂食性动物,平时可以投喂一些螺旋藻粉或丰年虾卵。另外,还要注意保温,温度在15-20℃之间为宜。

7. 螃蟹后期养殖技术

螃蟹爪养殖这种东西它不吸多少水,得干透了以后再浇点水,土必须肥一点土要不肥长得特别薄,软兮兮的。

8. 螃蟹养殖中后期管理方法

您好,1. 准备适当的容器:小螃蟹需要一个小水池作为它们的栖息地。你可以选择一个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容器,容器里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和足够的空间供小螃蟹游动。

2. 准备适当的水质:小螃蟹需要淡水,所以你需要为它们准备适当的水质。可以使用自来水,但是需要放置一天以上,让氯气挥发掉。或者使用瓶装水或蒸馏水,添加适量的海盐或食盐,使水质与小螃蟹原来生活的环境相似。

3. 给小螃蟹准备食物:小螃蟹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植物和动物。你可以给它们喂些蔬菜,如菠菜、胡萝卜或者豆角等,也可以给它们喂些鱼虾等动物性食物。

4. 维持水质清洁:小螃蟹的水池需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新鲜的水,每周至少一次清洗水池,去除池底的残留物和废物。

5. 给小螃蟹提供足够的光照:小螃蟹需要适当的光照,可以放置在有阳光的位置或者使用人工光源。

6. 给小螃蟹提供适宜的温度:小螃蟹需要适宜的温度来保持健康,一般在18℃-28℃之间,可以使用加热器或保温材料来控制水温。

7. 避免过度触摸和捕捉:小螃蟹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人类的过度触摸和捕捉的伤害,所以需要避免这种行为,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尊重。

9. 螃蟹养殖中后期管理方案

1、水质要好、水源充足,而且排水方便。为确保好的透气性,应以沙地或沙壤地为主。池塘内水深度控制在1m左右,最浅的地方不能低于10cm。建好的池塘,内留几个土墩,栽植芦苇、茭白、菖蒲等水生植物。

2、好的品种,是实现高产的关键。选择好的蟹苗,最先将其浸泡池中几分钟,反复操作几次,观察螃蟹对水质的适应能力,无不良反应时可将其放进去。

3、日常的喂料管理,禁用那些存放时间长而变质的饲料。现阶段,仍然要以投放肉类饲料为主,适量搭配用一些营养素食,尤其多用些植物性饲料,这样能确保池塘好的水质。用料的次数,应根据气候温度的变化而定。

4、清除池塘内病菌和细菌,为健康养殖河蟹营造好的养殖环境。在养殖前后,都应做好池塘的消毒管理工作。幼蟹进入池塘之前,应提前做好消毒,冬季及时清理池塘内淤泥。养殖管理过程中,选择的消毒药剂,要求毒性小、挥发性快,避免因消毒而造成环境的被破坏。

10. 螃蟹养殖技术与防病

1.干塘后清整消毒。一般在当年12月至翌年元月份这个阶段进行。池塘淤泥较深的塘口,首先要进行清理淤泥及修整环沟;其次药物消毒,首选药物生石灰与漂白粉。

2.养殖过程中把握好几次杀虫消毒的时机。第一、二、三次河蟹脱壳后,应进行杀虫、消毒,间隔时间大体上是一个月左右一次,对池塘进行一次杀纤毛虫病、鳃病、烂肢腐壳病等病害,根据以往脱壳时间,一般第三次脱壳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

3.6月底开始一般要进入梅雨季节,梅雨季节的防病工作对河蟹来说至关重要,应对池塘水体连续1次~2次消毒,梅雨季节湿度大,温度适宜,光照不足,非常有利于有害病菌大量繁殖滋生,因此,这一阶段的杀菌消毒必须措施到位,确保养殖水体病菌量少,河蟹健康无病害做到高温来临之际河蟹安全度夏。5月~6月份在饵料中拌服2个~3个疗程的防病内服药,如预防肠炎、抖抖病之类的有效药物,一般内服药疗程为5天~7天,做到内服外消。进入高温季节,防病工作重点在维护好池塘良好的生态环境。

4.不失时机地进行肥水培藻和应用微生态制剂。河蟹第一、二次脱壳不遂和进入高温季节河蟹发生病害死亡是影响河蟹成活率的主要原因。前期脱壳不遂主要是低温,阴雨天较多,高温季节连续高温天气多,针对这样的恶劣天气,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前期应利用晴好天气及时肥藻培水,在河蟹大量脱壳前期水体泼洒含钙、维生素之类的抗应激产品,进入高温季节前,病害防治措施要到位,高温期间应尽量避免环境突变。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水体内有益菌形成优势种群,从而抑制病菌的大量繁殖。天气突变时期,使用抗应激之类的产品,降低河蟹的应激反应,增强其免疫能力,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11. 螃蟹养殖中后期管理措施

  豆蟹增育是指把大眼幼体,经过几周时间的饲养管理,蜕变为Ⅲ-Ⅶ期幼蟹这一阶段,豆蟹培育是90年代末才开始的,主要在冬末春初进行。  豆蟹饲养是一种新的养蟹模式,对促进养蟹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把大眼幼体培育成豆蟹,再由豆蟹当年或第二年养成商品蟹,比直接投放大眼幼体有许多方面的优点,比如,更适合长途运输,对水体环境适应能力增强;又可以把蟹苗生产时间延长,并缓解卖苗集中等问题。但由于豆蟹培育时间较早,室外气候寒冷,需扣棚、供缓、供气等,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加之豆蟹培育刚刚起步,基础研究工作缺乏,难免会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其发展,其培育技术和方法亟待改进,比如成活率低,规格参差不齐等。笔者根据实践总结归纳出以下豆蟹培育技术和方法改进的办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蟹苗质量与出池时间蟹苗质量是豆蟹培育的关键一环。广大养殖户甚至把豆蟹培育能否赚钱完全归结为对蟹苗的挑选。事实上,好的蟹苗应该是活力强、体色发青,身体无聚缩虫、丝状菌等附着物,用手攥紧沥干水份后迅速散开。出池时间最好应在淡化的第5天,过迟不好,不要等出现I期幼蟹后再出池,那样会影响蟹苗对新水体的适应能力,降低成活率。  二、池形改进与水位现在,多数养豆蟹池四壁是垂直的,水深在50-70cm。水浅环境不稳定,池壁垂直不利于小蟹上爬和出水换气。应建成一定坡度为好,坡比1:3为最佳。水位要保持100cm左右,小于50cm,养殖效果差。放养前期水位可适当浅些,以后逐渐增加。较深的水位可以保持水温、水质和其它理化指标的相对稳定、增加缓冲性。  三、水草覆盖的面积和质量养豆蟹离不开水草,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水草是水花生。生产实践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凡是豆蟹培育效果好的培育池,水花生长的也好,鲜嫩、无腐烂。无水草或水草少增育效果差,这一点说明了水草对培育豆蟹的重要性和相辅相承的关系。水草要在蟹苗入池前半个月洗净、消毒放入。常用消毒药物是福乐马林和漂白粉,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更好。覆盖池中的面积要达到80%以上,并注意保证水草的质量。水草不仅为小蟹提供攀附、争斗、玩耍的窨环境,还可以使其直接利用其鲜叶嫩芽为饵料,又可改善水质条件。注意要经常检查水草质量善、及时捞出腐烂部分、并酌情使用药物处理。  四、放养密度与中间起捕根据几年的经验,豆蟹增育最适密度为50克蟹苗/米2,并非放养密度越大产量越高,99年江苏曾有一业户放养密度达到150克/米2,和育苗室的密度差不多,但最后的结果是成活率极低、仅有5%左右,随着豆蟹个体的长大,一般应在Ⅲ期之后就开始出售,以缓解因个体长大空间变小之矛盾,这样边长大之销售,水体资源被充分利用,养殖效益明显提高。  五、水源选择与换水率豆蟹培育用水大致是用地表水,井水和自来水。最好选择无污染的地表水。但由于地域的限制,豆蟹培育多在沿海地区,水源选择不甚理想,影响豆蟹的培育。沿海地区地表水,有的和海区直接相通,受海水潮汐影响,盐度碱度偏高,井水(有的是地热水)一般硬度偏高,自来水过于清瘦,因此豆蟹培育用水要认真选择,选择用井水或自来水最好经过沉淀、爆气后再用。养豆蟹的换水率要视水源、培育水质情况而定,一般每贮存器换水一次,一次15-30cm,注意换水时水温差别超过±2℃,不换水或过频换水均不好。  六、饵料搭配与投喂方法河蟹属杂食性,人工投喂时要动植物饲料搭配。植物性饲料主要有豆类、大麦、玉米、水草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猪血、丰年虫成体、杂鱼杂虾、家畜下脚料等。投喂方法是洗净后磨(粉)碎后全池泼洒,泼洒时四周多中间少,投喂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早少投、晚多投,占总量的2/3,晚投喂时间选择在17:00-19:00时之间为宜,日投喂量应占豆蟹总量的10%左右,并依吃食情况酌情增减。  七、滥用药与日常管理以前养豆蟹出现过"上岸"、"长毛"等疾病,导致广大养蟹户对此十分恐慌,不管有病没病,无论什么药物,拿来便用,名曰:"以预防为主",这是不对的。美国在水产养殖业只提倡使用两种药物,土霉素和福尔马林,而我们的药是次而杂,有的残留毒性很大。滥用药的另一个误区是价格越昂贵的药物其质量越好,其实并非如此,滥用药的结果是豆蟹质量和养殖效益同时降低。应提供与推广尽量不用药或少用药,健康养蟹。日常管理的事情很多,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大风掀棚、跑温、跑水、跑苗等现象。应当加强管理,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在培育后期还要及时清除青蛙、蝌蚪、杂鱼等敌害生物。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sczz/9881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