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蛙养殖技术(种蛙养殖技术有哪些)
1. 种蛙养殖技术有哪些
1.
饲料选配和喂养的基本要求
青蛙喂养饲料根据蛙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营养需求,研制优化出独特的配方,营养成分均衡,充分满足蛙生长需要。 精选原料,嗜口性好,诱食性强,消化吸收好,铒料系数低。
2.
饲料制作的要求
饲料需要采用先进挤压膨化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水中稳定性好,而浸泡,营养物质流失会少,同时会减轻对水质的污染。
3.
提高青蛙的免疫力和饲料原材料的选择
采用青蛙专用生物制剂,能提高蛙免疫力的抗病抗应激能力。饲料可用进口优质鱼粉、饼粕类、酵母、肝末粉、稳定型维生素、有机矿物质、蛙类专用添加剂配制。
4.
投饵量的确定
使用方法 根据池蛙数量,参照投铒表推算日投铒量,并根据气候、水温、水质、蛙的生长及摄食状况等因素酌量增减,避免过量。 投饵量见附图。
5.
蝌蚪期投饵方法
蝌蚪早期可将固体饲料直接全池均匀撒投,中期可用适量清洁水与粉料混合搅拌均匀后投喂。颗粒料在投喂前,先用适量清洁水浸泡数分钟,轻度软化后即可投喂在铒料台上。 每天分早晚两次投喂,每次摄食间控制在两小时左右,高温期昼缩短摄食时间。 投喂药物或其他添加剂时,可将其溶于水中,再以饲料充分吸咐,稍微凉干,即可投喂。根据蛙的生长状况适时转换大号料,以免影响生长。
6.
成蛙投饵方法
成蛙期的投饵方法很简单,直接投在青蛙活动的饲喂空地上就行。一般饲喂空地最好做硬化处理,一般的地方稍稍高出一点点,以便保持干净,避免损失饲料
7.
养殖青蛙的温度条件
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6-32℃。温度低于15℃时即停食开始冬眠,春季温度上升到16℃时结束冬眠。如果采取控温技术保持蛙池或陆地活动区域温度在16-32℃,就可以实现全年养殖。最佳生长温度在25度左右
8.
养殖青蛙的水质要求
养殖青蛙的水质一定要干净,这样可以避免寄生虫感染和污染。尽量让水质保持流动,以便提供充足的氧气,特别是蝌蚪和幼蛙时期,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生长速度。
2. 养殖蛙种类
青蛙,系两栖纲蛙科动物的统称,各类繁多,较常见的有几下几种。
一,角蛙角蛙,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宠物蛙,近年业者更名为招财蛙。角蛙通常身体圆润,它们全身皮肤布满细长的疣粒,眼睛上方有凸起的三角形肉质小角,身体底色以黄色、黄褐色、鲜绿色居多,上面散布有不规则之黑褐色、啡红色、淡棕色的斑纹。
二,林蛙商品名哈士蟆。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西伯利亚、朝鲜等也有分布。各地区个体变异较大。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三,玻璃蛙玻璃蛙,学名为透明蛙,是一类中南美洲青蛙的俗称。只要当背景颜色是淡黄绿色时,玻璃蛙的腹部皮肤就会变得像玻璃一样透明!我们可以轻易地透过它的皮肤看到它身体内部的构造。四,黄蛙黄蛙,头较扁平,头长宽几相等。身色为明亮的黄色,身体柔软体型娇小,部分具有毒性。明亮的黄色是在警告潜在的食肉动物当心中毒,这种威胁都能起到一定威慑作用。五,箭毒蛙箭毒蛙是世界上外表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它们的体型很小,最小的仅有1.5厘米,个别种类也可达到6厘米。
3. 种蛙养殖技术有哪些方面
1、 稻田养蛙 稻田养蛙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肥力偏差的稻田。四周要设围墙,墙内壁抹光滑,防止青蛙逃逸。水深10-20厘米,稻田的进出水口设置闸网,以拦阻蝌蚪外逸。在田中另设孵化池,池上设网,以防来自空中的敌害。
2、大型养殖场的设计 养殖池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清洁、水温适宜、没有污染的地方修建。养殖池的围墙以网类、水泥板、塑胶板或砖砌均可。外围墙的基部埋入地下约15-20厘米,墙里面需再用尼龙网围一层,以防青蛙撞伤,同时对外来蛇、鼠也有防御作用。养殖声的上方应用网围起,以防鸟类的侵害。池底一般以泥土为宜,以利青蛙入土越冬。
3、 根据青蛙不同发育期的需要,在大养殖池里要建有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及成蛙池。
4、 产卵池:有中央池和沟畦池两种。中央产卵池的墙壁以水泥板、网类或砖砌均可。高90厘米,设在大池在中央,面积按需要而定。陆地面积占三分之一,其上放掩蔽物,如木板或稻草,并种花草或设葡萄架,以遮荫。50平方米的产卵池可放种蛙35-40公斤。 沟畦池是以宽8.4米、长10米、高1.1米为一间接的产卵池。池里挖平行沟畦,相间120厘米,沟里放水,水深10-15厘米。畦上每隔30厘米放置一块掩蔽木板,木板高9厘米,长、宽各70厘米,板上覆盖稻草,使之阴暗凉爽。板缘下方的地面,挖一浅沟,使种蛙进入栖息。中央产卵池及沟畦产卵池均先铺下细目网,产卵后,将网连卵块一起提起,移至孵化池孵化。
4. 种蛙养殖技术有哪些种类
1、养殖场所:青蛙处于野生的品种之外,还可以人工养殖,养殖它们时首先要给它们选择合适的场地。若是大面积养殖的话,建议专门建立一个比较大的养殖池,让它们生活在其中。若是在家中养殖的话,则可以用水族箱,布置成水陆两用的格局。可以从蝌蚪开始养殖,在将蝌蚪放入之前,需要先消毒。
2、喂食:给青蛙喂食也是十分重要的。处于蝌蚪阶段的时候,它们主要的食物就是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所以此时可以在养殖池中注意补充一些有机肥,这样池塘之中的浮游生物种类就比较丰富了。发育成青蛙之后,它们可以吃的昆虫就比较多了,比如果蝇、黏虫、玉米螟、蟋蟀等种类,另外给它们适当喂一些小鱼、小虾也是可以的。
3、温度和光照:在养殖青蛙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调控温度和光照。温度不能太低,因为青蛙是变温动物,气温太低会导致它们的体温太低。具体来看,不同品种青蛙的最适宜温度也是不同的,可以具体调节。另外就是光照,不能总是十分阴暗。
4、卫生:养殖青蛙还得注意保持卫生,不能让青蛙周围的环境非常脏、非常乱,这样青蛙容易生病。需要注意清洁周围环境之中的杂物和垃圾。另外还要水源问题,也需要保证青蛙有洁净的水源。
5. 种蛙养殖技术有哪些内容
一、稻田改造
选择地域宽阔,通讯、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稻田,四周用1.8米高的密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以防青蛙外逃。加固加高田埂。将稻田分割成若干小块蛙田,每块面积约80-120平方米。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m、深O.5-0.6m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蛙沟与蛙田交界处筑一条高、宽各O.3m的小田埂。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0.4-0.5m、面宽0.3--0.5m。为了防止青蛙逃走,还得在蛙田四周打木桩,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网片围栏,高0.8-1m,埋入土中10cm。对角开挖进出水缺口。每块畦田分别开挖进出水口各1-2个,同时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片钉成拦蛙栅。
二、蝌蚪放养
蝌蚪放养前应做好蝌蚪池的消毒和蝌蚪池水中浮游生物的培育工作。(1)蝌料池的消毒水泥池应在放养前3 ~5天,用清水洗刷干净,并暴晒1~2天,或每亩用含氯量30%的漂白粉5 ~ 10kg,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消毒。土池应在蝌蚪放养前710天,干池消毒每亩用生石灰20 ~50kg或漂白粉5 ~ 10kg;带水消毒,水深lm时,每亩用生石灰100 ~ 150kg 或漂白粉 10 ~20kg。在放养蝌蚪前,可用盆取水少许,放人蝌蚪试养,检验池水药物毒性是否消失,若1天后蝌蚪活动正常,表明水中药物毒性已经消失,可按计划放养蝌蚪。(2)浮游生物的培养自然条件下,蝌蚪主要吃食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如甲藻、硅藻、轮虫等。在蝌蚪池消毒后注人新水的同时,可施放发酵的有机肥(如牛粪、猪粪等),每平方米用量0.51. 0kg。施肥3 ~5天后,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繁殖顺序和蝌料的食性转变规律基本相同。5天后蝌蚪入塘。选择优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越冬蝌蚪,经消毒,每亩稻田放养5000尾。
三、蝌蚪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爽。池塘在保持微流水的同时,保证水质不恶化。
2、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3、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勤于巡视,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保证水质肥爽,饵料合理配制,蛙体大小均匀。病因也要因情况也定。
气泡病患病的蝌蚪全身膨胀,常游于水面,精神不振,胃内充满气体。防治的方法是将病蝌蚪移于清水中,暂时不投食,l一2天后再恢复授喂,但数量不要太多,而且要煮熟。
车轮虫病因寄生车轮虫所引起。发病的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尾鳍膜发白,常浮于水面。防治的方法是减少蝌蚪池的饲养密度,并且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硫酸亚铁为5:2)撤入池中,使池水含其浓度为百万分之一点四。
体外寄生虫青蛙体外寄生虫较为严重的是寄生在蛙体上的蛭类,常见于春夏两季,发病的青蛙体表面出现3毫米大小的灰绿色小虫,一头口了吸在蛙体上、中头游离状于水中。此种蛭类为水陆两生的,所以也有人叫陆蛭,其大小形状如白瓜籽,长2-2.5厘米,两头尖呈绿色,边发黄,腹面扁平,背面稍鼓起,全身多横环节,头部腹面有一吸盘吸于蛙体上,口在吸盘中央,尾部呈游离状。秋季陆蛭随青蛙入洞,冬季在青蛙群集时产卵。产完卵后成蛭即死亡,从蛙体上脱落,卵很快孵化成幼虫,咬破青蛙表皮,钻入皮内,夏季钻出表皮,用吸盘吸于青蛙体表,危害青蛙。此虫可用药剂防治。当发现蛙体上长有毛状的附着物或外表皮腐烂的情况时可将该患蛙用万分之一的孔雀石绿稀释液(即50公斤水加药物5克)浸几天即可。
四、幼蛙摄食驯养
幼蛙变态收尾后开始摄食。在小池塘中央设置底为铁丝网,框为光滑半圆木的饵料台,每天投喂活饵(如小鱼、蚯蚓)及浮性颗料饲料。投喂时从饵料台上空水管中进水,引动浮性颗粒饲料。刚开始时活饵料所占比例较大,随后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饲料。饵料必须新鲜,每隔一定时间投喂药饵料。此时幼蛙体重已经有0.1kg斤以上,并产生了定点摄食习惯,可以把小池塘周边的围网打开,让蛙进入稻田。
五、饲养管理
幼蛙入田后,由于生理和环境都发生变化,生命力很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如环境干燥,烈日曝晒,大雨拍打等都会使它死亡。要求水温在20-28°C为适,水质要清洁。池水要求5寸左右,池中留三分之一的陆地,供幼蛙栖息。其次是防止鸟虫害,防蚌类逃跑。再次是预防疾病。蛙类发病主要源于外伤感染,要以预防为主,在小池塘中定时挂袋消毒,遇有病时应及时分离,并加大药量进行消毒,同时投喂药饵。其四,投饵时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其五,按蛙体大小及时分开。每个月筛选1次,把大的青蛙选出,放于备用池中,加大饲养强度,择价出售。在选择当中不能用手抓、网兜,只能用软质布兜,以防病菌感染和机械损伤。经试验证明,用手抓的青蛙成活率低于50%。
以上就是有关青蛙养殖的知识介绍。青蛙的养殖方式有很多,稻田养殖只是其中的一种。青蛙是稻田害虫的天敌,稻田里的害虫无是青蛙最美味是饵料,充分利用稻田的有利空间,在稻田里养殖青蛙既可以对生态做出贡献又可以有很大的收益!
6. 蛙苗养殖
蝌蚪孵化后10天左右,
蝌蚪养殖前期投喂量不应太多,以驯食为主,当蝌蚪适应粉料后,根据天气及水温情况更改投喂量及投喂次数。蝌蚪孵化后10天左右,尽管消化功能仍不够强大,但发育迅速,需要充足的营养,应提高投喂量,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待蝌蚪长至3~4厘米时,需要进行 1 次分池,密度为1 000尾/米
7. 蛙的养殖前景
养殖前景 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青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良好的农田环境,国家及很多的地方都出台了保护野生青蛙的法律、法规及规定,并制定了对非法猎捕野生青蛙的处罚条款,增加了禁止非法捕杀、买卖野生青蛙条款。
但由于人们对野生青蛙的一味追求,市场需求量很大,受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各地捕杀、出售青蛙的现象仍屡禁不止,每天有大量的野生青蛙被捕杀,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为了既可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又可以保护野生青蛙资源,人们开始着手人工繁殖、养殖野生青蛙。用途 可以有效地控制人工的大量捕捉青蛙,从而保护野生青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良好的农田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可为人们提供集食、补、药于一体的野生蛙类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规模性发展农户稻田养殖野生青蛙,降低农田用药,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样即保护了农田生态资源,又增加了农村农民的收入,带领农民奔小康8. 蛙类养殖技术
1.
龙虾养殖池的建设
龙虾养殖池建设要考虑周全,包括水深度、坡度、水质等等。
水深不可太深,也不能过于浅,最适合的深度为1~1.5米。而坡度比1:2.5;水质方面,要干净、无污染,水源要充足。可以在养殖池之中多种植水草,好处很多,一是水草可以吸收水中养料,降低有机物污染;二是水草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可以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供小龙虾呼吸;另外,为了防止小龙虾逃跑,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沿着池埂四周围起来,可防逃跑。
2.
龙虾养殖的密度
龙虾养殖密度不宜过大,具体投放多少,可以根据季节来判定。通常情况下,春季,具体在2~3月份,一亩的水池,可以投放2~4cm规格的幼虾30000~40000尾;夏季,具体在7~8月份,不建议投放龙虾苗;秋季,具体在9~10月份,可以投放10~12㎜规格的幼虾30000~50000尾。
3.
龙虾饲养投喂
常见的投喂饲料主要是高蛋白的动物性饲料,比如各类水产冻鱼类、蛙类等。其次,可以辅助投喂各种饼粕、黄豆、小麦和麦麸。最后,像南瓜、冬瓜等等也可以考虑投喂。
龙虾投喂量,要尽量做到吃饱、吃完和不留残饵为宜,一天投喂2次,分早晚投喂。根据龙虾夜间进食的习性,应该将投喂重点放在晚上。所以,晚上投喂饵料应该占据日总量的70%~80%。另外,一般投喂动物性饲料,在量上要占虾体重的8%~12%,干饲料或者配合饲料占虾体重的5%~35%。
9. 种蛙是什么意思
井底的蛙表示一个人目光短浅,只看到井口大的天空
自由地狗表示一个人的放纵错当成自由而洋洋得意
井底之蛙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10. 种蛙可以存活多少年
一般是5年左右
青蛙的寿命一般是5年左右,人工养殖的青蛙大概可以活13年。不同种类的青蛙寿命各不相同,通常来来说体型越大的寿命就会越长。
11. 蛙类养殖
可以
做好高标准农田+粮经复合发展文章。在缓坡田洞区做好“水”,这类区域田多土少,土壤肥沃,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实施小田并大田,建设排灌渠、稻田开沟,理顺“水路”,积极推广“粮-油”、“稻渔综合种养”、“稻虾综合种养”等模式,实践证明,稻渔综合种养亩均稻谷产量能稳定在1000斤以上,亩均收益比传统的纯种稻增加3000元以上,在零陵区,稻田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亩均增收超过4000元。在深丘窄谷区改好“土”,这类区域土多田少,土壤瘠薄,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是土地平整,进行提灌站、高效节水灌溉、培肥地力建设,积极推广“粮-菜”、““稻-再生稻-油”、“粮经饲复合”等模式,在确保“良田粮用”的基础上提升综合效益。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