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蔬菜种植 > 正文内容

林蛙能圈养殖技术(林蛙圈养最新技术)

2023-07-28 23:30:40蔬菜种植1

1. 林蛙圈养最新技术

把林蛙卵放到水塘里自然付化。看护好防止其它动物偷食。(春季)。夏季变科斗后再生四肢脱尾变幼蛙离水生活。

2. 林蛙养殖新技术

1、场址选择

东北林蛙对养殖环境要求非常高,尤其对水质、土质、空气质量、周围植被覆盖、声光噪音强度等有严格要求。水质要清洁,要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土质要没有任何污染,而且要易于排水。空气要清新,附近没有工厂污染的气体排放。没有过强的噪音,周围植被覆盖要好,要有大量昆虫的滋生。圈舍要选于春秋没有强风,夏季不低洼易涝之地。具备以上条件才能作为东北林蛙的养殖场地。

在建造养殖场前,应对水源周密考察。优良的水源条件应是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无污染和无有毒物质,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应适合林蛙的生理需求。

2、控制密度

合理放养是对养殖环境的一种优化。人工养殖林蛙,大蛙、小蛙放养密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2龄林蛙在30~40只/平方米,1龄林蛙在100~150只/平方米。依据本地的气候、自然环境、已养殖时间、场地条件、饵料状况和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等,决定养殖密度,切勿过密。

3、环境控制

林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0℃。林蛙为变温动物,温度过高过低对其生长发育都不利。在15℃以下林蛙活动减少、食量减少,生长发育缓慢。温度过高,易导致死亡。要在养殖过程中结合大棚加温、遮阴、加湿、通风和设置地面隐蔽物等来实现温度的控制,如在春秋时期用大棚来增温,在夏季用遮阴网、隐蔽物和加湿器来降温。

3. 林蛙圈养最新技术规范

养殖林蛙需要具备“六证”才算合法养殖,林蛙属于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因此办理这些证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农业、林业、畜牧等几个部分的审批,所以需要耐心等待,特别是有些特殊品种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家在品种选择上要搞清楚。

1、《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林蛙目前属于保护动物,在养殖前要先到林业部门申请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这个证件是省级林业部门批准的,一般会要求缴纳保证金方可进行。

space

2、《营业执照》

如果养殖者是以盈利为目的,就需要到当地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一般去当地的工商部门办理即可。

3、《养殖证》

目前进行水产养殖的都需要办理,代表是合法经营和养殖的,这个到当地农业部门办理即可。

space

4、《畜牧兽医资格证》

现在规定水产养殖需要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方可,如果养殖者自己不专业,就一定要和有专业资质的兽医达成合作关系,这样也可以进行养殖。

5、《动物防疫合格证》

一般进入流通市场的牲畜,都需要有检疫合格证才可以进行销售,这代表此产品是符合检疫标准和健康的,这个证件当地的畜牧部门可以申请办理。

space

6、《税务登记证》

目前做生意,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就需要办理,一般是营业执照下来一个月左右去税务办理就可以。

4. 林蛙养殖技术大全(人工圈养林蛙)

首先,每年的春季(4月份)投放足够的蛙卵或留够蛙种,孵化池中的蛙卵密度不要过大,每平方米不超过2000尾。待蛙卵孵化期间,要注意水质清新,适时换水,喂食科学,及时预防蛙病;做到孵化池悄毒,蚌;蚓变态后,及时引人森林。幼蛙成蛙虽然不在水中生活,但必须生活的潮温的陆地上。当湿度不足时,就要及时补温,使温度始终保持在70%以上,保证林蛙能够进行正常的皮肤呼吸。为此,可在蛙田内设喷灌设施,天旱干燥时刻进行喷灌或人工降雨,也可以用喷壶喷水。

林蛙怎么养 林蛙养殖技术

冬季林蛙回池越冬时,池水温度保持4℃以下,水深不得低于1.5米,防止水面冻干,池水要适时换水,缓慢流水更好。越冬池内投放些秸秤、树枝等遮掩物,以利林蛙冬眠。

另一种是窑内冬眠。越冬土害可建在室外,亦可建在室内。土窑宽2米、深2米,长度根据林蛙数量而定。害底放些石头、瓦头、树枝、秸轩,作为林蛙冬眠时的隐蔽物。害口要安装防鼠设备,防止老鼠加害越冬的林蛙。土窑内放入1尺@厚的河沙,喷湿。林蛙越冬期间一定要注意补湿,使蛙体皮肤湿润,呼吸正常,防止体内二氧化碳中毒。

林蛙怎么养 林蛙养殖技术

林蛙养殖注意事项

入蜇适应期。正式越冬的前期,秋尾冬初气候不稳定,这一时期中国林蛙由肺呼吸向皮呼吸转化,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受气候变化影响林蛙在不断调节自身的生理机能,气温降低时林蛙入水,气温升高时林蛙出水,如此往复多次,最后逐步适应全部皮呼吸,从而进入越冬期。如果将林蛙强行入水越冬,林蛙很难适应自身生理机能的转变,必然会因窒息而死亡。

出蜇适应期。这是林蛙从解除休眠至陆地生活的适应过程。随着春季气温回升,昼夜温差较大,林蛙出蜇时,要适应温度变化,低温时,找隐敝遮盖物。

5. 林蛙养殖场地视频

其实稻田除了种水稻,还可以种其它农作物,比如在我们四川地区都是邱林地区站多。就拿我们地区来说,每年在农历正月二十,二三,就播和育苗,在三月可以插秧,收稻谷在六月尾七月初就收割完,这几个月稻田里可种小麦,油莱,青菜,白菜,反正种的作物比较多,这样也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6. 林蛙圈养最新技术要求

1、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选择一个养殖场地,林蛙不喜欢强烈的光照,喜欢一些潮湿凉爽的环境,最好要选择在那些地势比较高,而且水源清洁排水灌水都方便的地方。

2、用网片或者是围网做一个逃离网,高度必须保持在一米半以上,还要做一些防鸟网,这样防止青蛙逃走也防止林蛙它们的天敌出现,对林蛙造成损伤,顶部必须要有遮阴遮阳的措施。

3、草场地里必须种植一些树木和植物,来为林蛙遮阴,在养殖场里还需要挖一些小池塘来供休息和产卵,以及孵化池面的水位必须保持在40厘米以上,这样可以给他们一个活跃的栖息环境,蝌蚪孵化以后长到50天的时候就可以变成幼蛙了。

4、采食主要是吃一些小虫子类的食物,所以这时候的饲料主要是一些黄粉虫、蚊蝇和小虫,等到了温度合适的时候,会自己进行觅食,可以把一些虫类的饲料均匀的洒到地面上,必须还要提供足够的饲料和营养成分。

7. 圈养林蛙成功视频

养殖技术尚未普及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 次形成了林蛙养殖热潮,尽管每次高潮情况不同,但均存在 生产先行,技术落后的特点,养殖户不但没有得到高额回 报,有的反而失去兴趣。目前,一些养殖户经常反映林蛙养 殖难,回收率低,经济效益不高,其根本原因还是对林蛙养 殖技术掌握不够。

8. 2021年林蛙养殖最新政策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对特种养殖的品种进行了明确要求,未进入这个目录的动物品种不能作为特种养殖的对象,私养属于违法性质。

根据目录,特种畜禽分为16类,分别是梅花鹿、马鹿、驯鹿、羊驼、火鸡、珍珠鸡、雉鸡、鹧鸪番鸭、绿头鸭、鸵鸟、鸸鹋、水貂(非食用)、银狐(非食用)、北极狐(非食用)、貉(非食用)

9. 林蛙圈养最新技术是什么

黄蛙又名黄拐,也称黄蛤蟆、油哈蟆,学名叫林蛙,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两栖动物,也是一种著名的滋补保健食品,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

  人工养殖技术

  在全国林蛙会议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局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东北地区省林业厅动物保护办公室,全国林蛙专业委员会,都莅临了会议。林蛙作为野生动物只属于一般保护动物,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鼓全国林蛙专业会及林蛙论坛励和提倡在林区适宜地区人工养殖。会上特别说明:从事林蛙养殖生产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乱占林地行为。林蛙养殖人员是林业的建设者,森林的保护着,环境的监督者。各级部门应大力支持。

  林蛙的全人工养殖,是每次全国林蛙会议争论最多的话题。林蛙全人工圈养难度还比较大,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提醒全国圈养林蛙的人要谨慎行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用赵文阁教授的话来说:"不反对,不鼓励,支持尝试"。

  全人工养殖林蛙需要的技术要求比较多。众多养殖单位,盲目性很强,对林蛙的养殖技术没有很细致深入的学习,大多数养殖单位的养殖方法很粗放,达不到林蛙养殖的条件,各种因素综合起来,造成养殖效益不高,或者根本就是失败。造成的资源的大大浪费,给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

  养殖场建设

  选择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面积在100-200公顷以上的流域建立林蛙养殖场。在养殖场内,每10公顷修1一2个越冬池。池面要有排水孔和排水道。越冬池的面积不得低于100米2,水深1. 5米以上。水质清新。孵化池要选择向阳面,面积大小因地而宜,最好选择离森林较近的位置,以利幼蛙变态后及时上山。

  用塑料薄膜、砖、镀锌板、石棉瓦修建养蛙圈,防止林蛙逃跑。围栏养殖林蛙,陆地面积与水池面积比例,幼蛙期为10:1,成蛙期为(15-20):1。

  养殖管理

  首先,每年的春季(4月份)投放足够的蛙卵或留够蛙种。孵化池中的蛙卵密度不要过大,每平方米不超过2000尾。待蛙卵孵化期间,要注意水质清新,适时换水,喂食科学,及时预防蛙病,做到孵化池消毒,鳅鲜变态后,及时引入森林。幼蛙成蛙虽然不在水中生活,但必须生活的潮湿的陆地上。当湿度不足时,就要及时补湿,使湿度始终保持在70%以上,保证林蛙能够进行正常的皮肤呼吸。为此,可在蛙田内设喷灌设施,天旱干燥时刻进行喷灌或入工降雨,也可以用喷壶喷水。

  冬季林蛙回池越冬时,池水温度保持4℃以下,水深不得低于1. 5米,防止水面冻干,池水要适时换水,缓慢流水更好。越冬池内投放些秸秆、树枝等遮掩物,以利林蛙冬眠。

  另一种是窖内冬眠。越冬土窖可建在室外,亦可建在室内。土窖宽2米、深2米,长度根据林蛙数量而定。窖底放些石头、瓦头、树枝、秸秆,作为林蛙冬眠时的隐蔽物。窖口要安装防鼠设备,防止老鼠加害越冬的林蛙。土窖内放入1尺厚的河沙,喷湿。林蛙越冬期间一定要注意补湿,使蛙体皮肤湿润,呼吸正常,防止体内二氧化碳中毒。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sczz/9880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