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泥鳅养殖(湖南湘潭泥鳅养殖基地在哪)
1. 湖南湘潭泥鳅养殖基地在哪
主要品种
绍兴麻鸭
绍兴麻鸭,毛色与众不同,白灰色的鸭毛上,带有褐色麻点,故而得名。绍兴麻鸭是我国优良的蛋用型鸭种之一,有“禽中明珠”之称,它具有体型小、长大快、饲料省、产蛋多的特点,绍虞平原是绍兴麻鸭的起源地和养殖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绍兴麻鸭是由野鸭经人代代长期驯化,选择而成。古越山会平原,原是茫茫沼泽滩涂,苇草丛生野鸭群栖,古人以此为狩猎对象,进而进行驯化。至宋代,山阴、会稽两地养麻鸭已相当普遍,山阴诗人陆游有“坡放万头鸭”、“群鸭暮还家”的诗句。绍兴县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水域广阔,水草及浮游生物丰富,盛产螺蛳、泥鳅、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饲料,为鸭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绍兴又是粮产区,有丰富的谷作鸭的饲料,且是酿酒发达之地,民谣曰:“种稻酿酒,酒糟养鸭”,大量的酒糟乃是麻鸭的上好饲料。
麻鸭
绍兴县共有养鸭专业户1000家,总饲养量达90万羽,其中母鸭达69万羽左右。母鸭一般在120天左右就会产蛋,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群鸭每只年产量为250到290枚,高产群可达300枚以上。蛋重65克左右,个大壳薄,是我国优良水禽品种。1986年,商业部主持和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对绍兴麻鸭进行了鉴定,认定绍兴麻鸭产蛋率和蛋重量已超过引进的西方樱桃谷、康贝尔良种鸭,高产品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吴川麻鸭
麻鸭
麻鸭为广东省湛江的吴川市特产之一。主产于鉴江出海口两岸水质肥沃的黄坡、吴阳、中山等地,以形体丰满、骨软肉嫩、质优味美的特点而深受群众欢迎。
微山麻鸭
麻鸭是全国四大名鸭之一,是微山湖区长期培育的优质畜禽,年产量达千万只。由于麻鸭长年放养在湖里,以食鲜活鱼虾、贝类及田螺为主,还有脆莲嫩菱等,所以它体大肉嫩,鲜嫩味美。用它加工做成的香酥鸭、荷香妙龄鸭已畅销国内外。
麻鸭
微山麻鸭产地(或分布)山东省南四湖地区,即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数量:存栏鸭50万只以上。
主要特性:小型蛋用麻鸭。体型较小。颈细长,前胸较小,后躯丰满,体躯似船形。羽毛颜色有红麻和青麻两种。母鸭毛色以红麻为多,颈羽及背部羽毛颜色相同,喙豆青色最多,黑灰色次之。公鸡红麻色最多,头颈乌绿色,发蓝色光泽。胫趾以桔红色为多,少数为桔黄色,爪黑色。初生重为42.3克,成年体重公鸭为2千克,母鸭为1.9千克。
缙云麻鸭
品种特性
缙云麻鸭,是我国著名的蛋鸭地方品种。
历史记载
缙云麻鸭是最早为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它喜水、耐寒、合群,产蛋率高,繁殖力强。缙云麻鸭,有悠久的历史,清代乾隆版《缙云县志》中就有记载。
分布区域
麻鸭
缙云麻鸭属蛋用型鸭品种,包括Ⅰ系、Ⅱ系、青壳系3个品系。历史上中心产区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分布遍及该县、省内的奉化、金华、丽水、温州、外省的广东、广西、湖北、江苏、上海等地区。
特点
体躯小而狭长,蛇头饱眼,嘴长而颈细,前身小,后躯大,臀部丰满下垂,行走时体躯呈45°角,体型结构匀称,紧凑结实,具有典型的蛋用型体型。
三个品系的外貌特征亦有所区别,其中Ⅰ系、青壳系鸭的外貌毛色基本相近,母鸭以褐色雀斑羽为主,腹部羽毛颜色较浅,喙呈灰黄色;胫、蹼呈棕黄(红)色;公鸭羽毛深褐色,头、颈及尾部羽毛呈墨绿色,有光泽,但青壳系公鸭的喙呈青色特征比较突出。Ⅱ系鸭外貌毛色较浅,母鸭以灰白色雀斑羽为主,腹部羽毛为白色,头颈部羽毛有一条带状棕色背线,喙灰黄色;胫、蹼呈桔黄(红)色;公鸭羽毛浅褐色,其中主翼羽、腹部、颈部下方羽毛为灰白色,颈部上方、尾部羽毛呈绿色。
麻鸭的主要传染性疫病有病毒性肝炎和传染性浆膜炎,所以应于雏鸭1~2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预防这2种病的二联弱毒苗。
攸县麻鸭
攸县麻鸭产于湖南省攸县境内的米水和沙河流域一带,以网岭、鸭塘浦、丫江桥、大同桥、新市、高和、石羊塘等地为中心产区。曾远销广东、贵州、湖北、江西等省。攸县麻鸭是湖南著名的蛋鸭型地方品种。攸县麻鸭具有体型小、生长快、成熟旱、产蛋多的优点,是一个适应于稻田放牧饲养的蛋鸭品种。
基本介绍
攸县饲养麻鸭历史悠久,经过长期实践,攸县人们在麻鸭选种、孵化和饲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许多农户以养鸭为生,或开鸭店,销售雏鸭;或赶群鸭沿醴陵、株洲、湘潭、长沙一带游,就地销售;或到长沙、湘潭、汉寿、南县等地开设鸭店并传授技术。县境鸭塘铺、鸭店里等地名,均因孵鸭、养鸭而得名。
攸县麻鸭在国内享有盛誉。1981年7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攸县麻鸭》科教片。1984年2月,攸县麻鸭又被列入湖南省地方良种,载入《湖南省家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为了保护攸县麻鸭这一地方良种资源,提高品种纯度,攸县科委和畜牧、肉食、外贸等部门,1981年将新市、大同桥划为攸县麻鸭保护区,开展原种繁殖。1998~1999年,省畜牧局和县畜牧局共同开发攸县麻鸭规模开发技术,其成果被授予株洲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得荣誉
享受“国宝”待遇
2007年,攸县麻鸭、酃县白鹅日前入选国家种质资源基因库,开始享受“国保”待遇。据称,这2个良种家禽即日起将受到严格的挂牌保护。根据规划,对入选国家种质资源基因库的地方良种,农业部将给予充足的保种专项资金支持;株洲市2个省级良种保种场将升格为国家种质资源基因库保种场,其出口将严格控制,以确保优势基因不流失;2个品种的保护区不容外来品种“入侵”,严防纯种血源混乱。
经农业部批准,株洲市2个地方良种已划定保护区域。攸县麻鸭保护区为网岭、鸭塘铺;酃县白鹅保护区为炎陵县十都乡。言及该市两个地方良种的优势基因,株洲市畜牧专家陈向阳如数家珍:攸县麻鸭成熟早、产蛋多;酃县白鹅体型虽小,但生长速度快,早熟易肥。
历经上千年的驯养和进化,本土家禽良种才拥有了独特的优势基因。但多年来,由于保种经费短缺、品改搞乱血缘等原因,纯血缘种群下降,导致保种艰难,一些优势基因面临消失的危险。2004年,株洲市畜牧部门促成攸县麻鸭、酃县白鹅进入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去年,两个品种被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此次正式入选国家种质资源基因库。
赤麻鸭
全长510—680毫米。通体黄褐色,头部色泽较淡呈棕黄白色,颈的下部有一黑
麻鸭
色领环(冬无)。小翼羽及初级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外翈辉绿。尾和尾上覆羽黑色。栖于湖泊、水塘,近绿洲的戈壁滩。单独或成对活动。以动、植物为食。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陕西、四川、云南(留鸟、夏候鸟);在长江以南越冬;台湾(旅鸟)。
2. 湖南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的养殖是不是真的不愁销路呢?其实面对这个问题来说,应该在某个地方属于套路,并不是说不愁销路。
为什么我们说属于套路呢?先来分析分析,看看到底是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子。
养殖的难度。
其实面对于泥鳅的养殖,他的养殖难度是非常大的。很多人都有养过,如果做基础做的不完善,那么可能会影响到养殖的效果,甚至如果做的池塘不够好,有可能会出现逃跑的状态。
所以就养殖难度的很高的,如果想要获得一个好的养殖情况,这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对于养殖这个问题来说,当地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接受养殖的难度?这个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当地没有合适的地方进行养殖,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来看是非常困难的。
为什么说这个养殖的难度比较困难呢?首先是由于它的生活习性,生活习性是比较喜欢钻到泥土当中去。所以如果当地的泥土不好的情况下,可能养殖就非常困难了。
繁殖非常困难。
想要长期的养殖,必须要学会繁殖的技术。如果长期养殖都是靠购买幼苗的情况之下,那么这个问题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成本太高。
所以我们在繁殖的时候,一定要自己掌握繁殖的技术,要学会如何去繁殖,如果不能够培育繁殖那么相对来说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成本一旦太高的时候,我们所想要账的利润就会大大的被削减。
所以针对于这个问题来看,繁殖的问题我们需要针对性的去看待。除非是养一两个季度,不打算长期养殖。
市场的销路还是蛮好的。
对于泥鳅来说市场的需求量是蛮大的,市面上的销路也是很好,基于我们当地的情况来看,不管是酒店还是饭店还是大排档。
这些地方销路都是非常大的,对于养殖的情况来看主要销售还是这些地方。
市面上进行散卖的菜市场散卖的价格都比较高,所以针对于市场的销路来看,我们觉得是蛮好的一个销路,能够使得我们在养殖这方面,免去了后面销售的顾虑。
当然,首先我们还是要学会如何去找好这些销路,如果找不好这些销路,那肯定是很难去做好这个养殖的问题。
3. 湘潭泥鳅养殖基地地址
毛家菜因毛主席故乡而闻名,毛家红烧肉主席赞不绝口。正宗的毛家饭店位于湘潭韶山冲,这里的红烧肉选的是五花腩,把五层三花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后入锅放豆豉作料,做法非常讲究和复杂。做好的毛家红烧肉色泽金黄油亮,肥而不腻,十分的香润可口。
4. 湖南省最大的泥鳅养殖基地
湖南有的,常德,安乡,怀化(新民),浏阳(四川简阳大众养殖分公司)都有,他们还有小泥鳅卖,夏花寸苗都有,如果是小规模养殖就自己买书找视频学,泥鳅自己买大的自然繁殖,会划算些,如果是大规模就去他们那里看看,学习学习,会好些。
5. 长沙泥鳅养殖
泥鳅钓鱼的处罚如下:
1、在禁渔期内在禁渔区捕捞水产品或者使用违禁工具、方法,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或者罚金;
2、使用进行禁用的渔具、捕捞管理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捕捞活动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国家规定一定比例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犯罪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问题罚款;
6. 湖南湘潭泥鳅养殖基地在哪里
三湘四水
湖南位于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湖南别称“三湘四水”。而“三湘”、“四水”的称呼其实都围绕一个核心:洞庭湖。
“三湘”有多种说法。一是“潇湘”、“蒸湘”、“沅湘”的简称;二是湘潭、湘乡、湘阴,合称三湘;三是漓湘”、“潇湘”、“蒸湘”统称“三湘”。[1]
“四水”指的是湖南境内四条著名的河流: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最后都汇入洞庭湖。“四水”的概念基本没有歧义。
而“三湘”得名其实也是因为洞庭湖在湖南境内独特的地理、文化地位。由于洞庭湖地处湖南北部偏东,地形以湖泊、平原、丘陵为主,明显不同于西边和南边的崇山峻岭,地形决定了洞庭湖周边区域的交通、历史、文化都比较发达。这样,洞庭湖辐射的平原、丘陵区域自古就相对比较发达,作为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名为“湘中”;而西部雪峰山脉一带,名为“湘西”,南部靠近南岭山脉的区域名为“湘南”。
“三湘”从一开始就是指湖南全境,而不是从湘江流域概念引申扩大而来,任何经过文人再加工的解释内容,都只是原始含义的引申或误解。“三湘”概念里是没有湘北湘东的,地理上靠北的长沙益阳岳阳等,历史上都是称湘中。。湖南在历史上曾分为三道,民国3年,湖南分为湘江道(驻长沙县)、衡阳道(驻衡阳县)、武陵道(驻常德县)和辰沅道(驻凤凰县)。民国5年,省府裁撤武陵道[2],这时全省为三道。
因此,“三湘”、“四水”,都是以洞庭湖为中心,描述湖南(洞庭湖之南)的地理特征。
7. 湘西泥鳅养殖在哪里
苗族属于: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国内苗族人口达到1000万,在国外的苗族有约二三百万左右。
苗族的人口:
(1) 据四次人口普查分别为,1953年251万人,1964年278万人,1982年503万人,1990年739万人。据1990年的数据,苗族是中国人口总数列第四位的少数民族。 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年人口普查,贵州苗族有360万人,占中国苗族总人口的近一半。其次是,湖南155万人,云南89万人,四川53万人,广西42万人,湖北20万人,海南5万余人。
(2)这七个省区的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98%以上。在这七个省区都有苗族的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州6个,它们分别是,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县23个,分别是,湖南的麻阳、靖州、城步,贵州的松桃、印江、务川、道真、镇宁、紫云、关岭、威宁,云南的屏边、金平、禄劝,四川的秀山、酉阳、黔江、彭水,广西的融水、龙胜、隆林,海南的琼中、保亭。
(3)上述的苗族各分布区基本上是连成一片的,同时在一些地方与其它民族形成区域性的大牙交错式的杂居格局。
中国苗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如湘黔川边的武陵山,黔东南的苗岭、月亮山,黔南的大小麻山,广西的大苗山,滇黔川边的乌蒙山等。尤其是西部苗族居住环境更为恶劣,大多生活在高山山顶地带或石山区。此外,陕西、北京、江西、广东等省市也有数以千计的苗族散居。 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以及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法属圭亚那、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大约有200万苗族分布。
8. 岳阳泥鳅养殖基地
花鼓戏是湖南最著名的戏种,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年间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
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
这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也就是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
据清同治年间的杨恩寿在《坦园日记》中记载,他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中,花鼓戏已经发展称为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4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小旦、小丑、小生“三小”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
湖南花鼓戏起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一旦一丑的花鼓戏初级形式。从声腔和剧目看,湖南花鼓戏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随着“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
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了。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进行演出的时候也多在田间地头。到了清光绪年间,这种半职业性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
湖南花鼓戏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
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
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连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4类。
川调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
打锣腔又称锣腔,曲牌连缀结构,“腔”、“流”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
牌子,有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源于湘南民歌,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活泼、轻快,适用于歌舞戏,是湘南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
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
湖南花鼓戏虽说后来发展有了生、旦、净、丑诸行当,但小旦、小生、小丑仍占主要地位,表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注重不断吸收传统的表演技巧。如岳阳花鼓戏就直接从巴陵戏中借鉴传统戏的袍带、翎子、翅子、扇子、官衣、罗帽、胡子、把子和扑、跌、翻、打等表演技巧,用于塑造人物和表现情节,以丰富花鼓戏剧种的表现力。
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诸如划船、挑担、捣碓、砍柴、打铁、打铳、磨豆腐、摸泥鳅、放风筝、捉蝴蝶等。
花鼓戏后期由于剧目的发展,表演艺术也有所丰富,如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了武功表演。
花鼓戏的行当分工也更趋细致,不但由“三小”戏发展到生、旦、净、丑,而且“三小”戏中也有更细的分工。以长沙花鼓戏为例,小丑又分折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二旦、花旦、闺门旦;小生又分正小生、风流小生、武小生、烂布小生、奶生子等。
湖南花鼓戏由于地域声腔以及民俗乡音等各方面的差异,湖南花鼓戏分为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等。均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各有代表性剧目和音乐声腔。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