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蔬菜种植 > 正文内容

水产养殖能用痢特灵吗(水族痢特灵用量)

2023-04-22 00:15:07蔬菜种植1

1. 水族痢特灵用量

1白点病   病原 小瓜虫,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 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严重的全身似洒满白粉,多在春、秋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条件下容易流行。   流行 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严重时,药物无效,会大批死亡,因此一旦发现要及早治疗。   防治 A、提高水温至28℃,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鱼基本上会痊愈。   B、用1%盐水浸泡3-5天。   2水霉病   病原 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状 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流行 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   防治 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平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A、用食盐250g加小苏打250g混合液泼洒于100cmx55cmx45cm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kg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g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C、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D、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W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3烂鳍、烂尾病   病征 鱼只尾鳍、臀鳍破裂、溃烂,严重时相应体表皮下出血。通常是因为鱼健康不佳或水质环境过于恶劣。初期得病并不致死,但若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时则就难以医治了。   病因 细菌类如柱状细菌。当水质不良好,长期处于混浊,受新水刺激过多,PH值不适宜,以及鱼体吃不饱或咬尾导致细菌感染,致使鱼鳍腐烂。   防治   A、可用2%(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消毒。   B、用100kg水加入3—5片痢特灵,进行浸洗消毒。   C、在100kg水中加入5—8片土霉素进行浸洗。   D、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10小时;或用庆大霉素溶液浸洗。   4烂鳃病   病原 水族箱养殖红剑多数为细菌性烂鳃。   症状 病鱼鳃部溃烂,附有较多的白色粘液。严重时鳃丝被腐蚀成一个个圆形小洞,软骨外露,最后窒息而死。鱼腮充满粘液,腮丝及腮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腮丝会很快由红变白,逐渐腐烂最后整个腮部全部腐烂鱼儿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防治   A、在10kg的水中溶解11.5%浓度的氯胺丁0.02g,浸洗15~20分钟,多次用药后见效。   B、在容水量为100kg的水族箱中放入痢特灵或土霉素2~3片,较长时间浸洗鱼体。   C、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或泼洒在水族箱中,也有一定效果。   5肠炎   病原 点状产气单胞杆菌   症状 它是由于鱼吃了不洁食物,或摄食过饱消化不良等引起。病鱼静卧缸底,投饵不食,粪便呈乳白色,肛门红肿。   防治 可选用2片呋喃唑酮,溶于80 cm×50cm x 40cm的水族箱中,多次用药后可康复。也可选用 0.02g呋喃西林粉,溶于10kg水中,浸洗病鱼20—30分钟。

2. 痢特灵鱼缸用量多少克

不能。

痢特灵是治疗肠炎的。一般预防鱼病,保持缸内水质清洁。每次喂食,喂六,七成饱。保持适当的水温,换水的是很,新水要和缸里面的水温近似 要是鱼出现异常,可以捞出进行盐浴,盐浓度低于百分之3,浸泡15分钟左右。盐水浓度过高,浸泡时间过长,都会造成破坏鱼的表体粘膜层。要是经常给鱼用盐的话,会造成鱼对盐的依赖性,降低鱼的抵抗力。

3. 痢特灵怎么给鱼用量

玛丽鱼拉白色的粪线一般都是肠炎造成的,可以在缸里放些鱼用的痢特灵粉化水泡浴,用量对照使用说明。也可以用千分之四的盐加庆大霉素针剂(每盒8万单位十支装的)早晚各5~10支(视鱼缸大小定,1米内的缸3~5支,1~2米缸5~10支),连用3~7天可治愈。

4. 痢特灵养鱼怎么用

要根据不同的鱼种来调制盐水,但一般来说需要将海盐溶解在纯净水中。

明确结论是要根据不同鱼种来调制盐水,解释原因是因为不同鱼种对盐度的需求不同。

一些海水鱼需要高盐度的水环境来生存,而有些淡水鱼只需要稍微加点盐就可以了。

内容延伸就是要注意掌握鱼的适宜盐度,并且要注意盐水的温度、PH值、氨氮等水质参数,确保鱼儿的健康生长。

5. 痢特灵对水产养殖的作用

一般是,饵料系数越高,养殖效果就越差。饲料投入大,产出少,成本加大,效益降低。甲鱼死亡率高有很大部分来源于日常饲喂管理不当导致,要避免死亡率高的话就要加强饲喂管理,科学的去饲喂管理,和一些病的防治,以下为一些饵料系数和日常饲喂管理疾病防治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1)投喂方法不当是造成饵料系数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投喂不当包括投喂位置不当,如目前大多数地方都在水下投喂,这容易造成很大的浪费。如我们在水族箱中试验发现,饲料在水中投喂因种种原因损失率达到13%?18%。还有是投喂的方法不当,如有的养殖场因职工不负责任地把饲料乱撒在饲料台外边,或成堆倒在一个地方,这些做法都会造成了饲料浪费。

(2)饲料质量差饲料质量差或适口性不好,造成饲料在甲鱼体内转换率不高,或甲鱼生长不良,甚至造成疾病等。

(3)投饵量制订不合理由于投饵量制订不合理,造成要么吃不饱吃不好,影响生长;要么过剩造成浪费.等等。

(4)养殖死亡率高因养殖技术和管理差,造成甲鱼发病死亡,是提高饵料系数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养殖到快可上市的大规格成体,因已经投人了很多饲料把它养大,所以一旦发病死亡,就会严重影响养殖产量,所以料肉比会大大提高。

甲鱼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投喂高蛋白的饲料,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应在40%~60%。目前有甲鱼专用颗粒饲料,每日早、晚各投一次,每次投饵量为甲鱼体重的2%~5%。在甲鱼池内也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一方面可遮荫,另一方面也可供甲鱼摄食。40~50天要将生长大小不一的甲鱼分开饲养,以避免互相残食。为了降低养甲鱼成本,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寻找解决饲料的途径:

(1)城镇附近养甲鱼,可利用屠宰场的动物内脏、罐头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等。

(2)渔区可利用水产加工厂的废鱼虾和内脏、死鱼虾等。

(3)靠近江河湖泊,可利用螺、蚌、蚬、蛤压碎投喂均可。

(4)用城市垃圾、瓜皮等废弃物可自己培养蚯蚓喂甲鱼。

根据各地养甲鱼的经验,一般用废鱼虾、内脏等养甲鱼的,6公斤饲料生产1公斤鳖;鳗鱼饲料2公斤生产1公斤甲鱼。如饲养管理良好,一般饲养5个月(6~11月),可使甲鱼种的重量翻一番,如放养200克/只的甲鱼种,5个月可长至400克;100克/只的可长至200克。

投喂新鲜的鱼虾、螺蚌、蚯蚓、加工肉类的副产品、蔬菜等,可混合切碎投喂在食台上,投饵量为甲鱼总体重的5%~10%,上下午各投一次,并要坚持每日巡塘,及早防治鱼病。

疾病防治

由于池塘环境、水质、饲料及放养甲鱼种本身的状况,在养殖甲鱼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鳖病。随着中国“养甲鱼热”的兴起,甲鱼的病害有增加及蔓延的趋势。当前发现的甲鱼病主要有下列几种。

出血病

由气单胞杆菌引起。症状为全身炎症显著,腹部充血发红,口、鼻、肠管出血。病甲鱼呆滞,摄食减少。

防治方法:使用抗菌类药物,磺胺0.2克/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喂,饲料要少喂些,使病甲鱼吃光,以达到治疗效果。或用土霉素7.5克/100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投喂。也可使用其他抗菌类药物。

毛霉病(白斑病)

由霉菌寄生全身引起。症状为甲鱼甲、四肢、裙边、颈部均寄生霉菌,出现白斑,使表皮坏死,产生溃烂。该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稚甲鱼,死亡率很高。成甲鱼患此病后死亡较少,但影响正常生长。进行病甲鱼检查时,把整个甲鱼浸入清水中,甲鱼甲上如有白斑,即为此病。

防治方法:主要从预防做起,池塘中要施肥,保持一定肥度,抑制霉菌发生,在各项操作时要细心,避免甲鱼体受伤。池中要建造晒台,使甲鱼经常晒背,可有效地防止霉菌的寄生。发现病甲鱼后,用磺胺软膏涂

可能是全球惟一的雌斑甲鱼擦患处,或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洗3~5小时。同时,全池泼洒1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2次(每天或隔天一次)。

水霉病

由真菌引起,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防治方法:

(1)病甲鱼池用100毫克/升福尔马林或2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消毒。

(2)病甲鱼用100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分钟。

(3)在饲料中拌喂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

红脖子病

由病毒引起。颈部发红、充血、肿大,死亡率很高。

治疗方法:

(1)肌肉注射金霉素、氯霉素等药物,用量为15万单位/公斤体重,注射部位在甲鱼的后腿基部与腹板之间,约1.5厘米深。

(2)土法免疫疫苗(同草鱼),用病甲鱼的肝、脾制成疫苗,注射剂量为100毫升/公斤体重。

腹甲红肿病(红底板病)

由甲鱼与池底或甲鱼之间摩擦及水质恶化引起。

防治方法:

(1)防止高密度的暂养和堆压装运。

(2)用1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或搽涂。

(3)注射15万单位/公斤体重的抗生素。

穿孔病

裙边和腹甲处出现疮疤,充血、穿孔。

防治方法:

(1)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片。

(2)用漂白粉药浴。

甲鱼腺炎病

甲鱼全身浮肿,口鼻出血,肠内充满凝固血块。

防治方法:

(1)发现病甲鱼后将其捞出隔离饲养,以防蔓延。

(2)池水用200mg/L漂白粉溶液彻底消毒。

甲鱼寄生虫病

甲鱼体上可寄生蛭、螨、原生动物、吸虫、棘头虫等多种虫害,引起皮肤、内脏出血及肠穿孔等。

防治方法:体表寄生虫可用8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或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分钟即可。

饲料性疾病

由于甲鱼食用不洁饲料引起。甲鱼全身浮肿或极度消瘦,裙边发硬、无光泽。

防治方法:不用变质饲料,添加维生素E。最好是使用鳗鱼饲料。

水质恶化引起的病

由于水质恶化,引起甲鱼四肢、腹部明显出血、溃疡、红肿、裙边消失。

淡色刺甲鱼

防治方法:将池水全部更换,10天左右会变好。冬眠期的死亡与细菌性疾病相同。

防治方法:冬季放甲鱼时对池子用100mg/L漂白粉溶液消毒,放干水,日晒,改良池底泥沙。

腐皮病

症状与病原

腐皮病的发生是由于甲鱼的相互搏斗撕咬受伤后细菌感染所致。外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甲鱼的四肢、颈部、尾部及甲壳边缘部的皮肤糜烂, 皮肤组织变白或变黄, 不久坏死, 产生溃疡甚至骨骼外露, 爪脱落。此病常年发生,于春季流行, 有时与疖疮病并发, 危害严重。在高密度囤养池, 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20%。腐皮病的病原菌以产

气单胞菌为主。

防治方法

预防

①经常保持池水清洁, 合理安排放养密度, 按规格大小分级饲养, 以防甲鱼相互撕咬, 这是防止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

②每周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 保持水中有效氯浓度为017mg/kg。

③对于已出现症状的甲鱼, 应按其大小分别暂养于隔离池中进行治疗;先用含氯消毒剂或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第2 d 用土霉素20~40 mg/L 浸浴48 h。

④放养前用3%食盐加100mg/L 呋喃唑酮浸浴3~5 min, 既起到预防作用, 又可进行早期治疗。

治疗

在饲料中按011%~013%的比例添加磺胺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口服5 d, 对于并发疥疮病的用土霉素或四环素40mg/L 药浴48h有显著疗效。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sczz/98759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