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虱病中国水产养殖网(塘虱鱼常见疾病)
1. 塘虱鱼常见疾病
鲺鱼病是寄生在鱼体上的各种鲺引起的,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会有,特别是两广地区最多,有很多的渔民对此病不是很了解,误诊误治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病原体和流行情况
鲺鱼病的病原体一种是日本鲺,另一种是椭圆尾鲺,其中日本鲺最多,它的危害也最大。该鲺在鱼体上生存,为浅绿色甚至透明,外型有点像臭虫,全长4.5~8.2mm。每年在5月~9月是发病的高峰期,一般在5月份养殖的鱼池里就有这种鲺病,到了7、8月份病情就会加重。鲺离开鱼体后可以在水中生存3天左右,所以它可以从一个寄主身上转移到另一个寄主,也可以随水流、工具等进行传传播。对鱼的年龄没有要求,会影响其生长,也会造成大量死亡。
产生的危害
鲢鱼比其它的鱼类感染的机会要大,鱼被鲺寄生后会极度不安,在水中狂游或跳出水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到了高温的季节,鱼体消耗太大,严重的2~3天就会发生死亡,由于鲺腹面有很多的倒刺,在鱼体上爬行时会刺伤鱼体,产生的伤口会出血并发白皮病,影响鱼的产量。
防治方法
鱼鲺可以牢固地附着在鱼体上,又能随时在水中游动,给诊断带来难度,如果发现鱼在水中盲目乱游,要及时捞起,放入装有清水的盆中,如观察到浅绿色或透明的小虫在水中游动,说明就已感染了鱼鲺。在放鱼前,要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鲺虫和虫卵。鱼池已灌水放苗时,可以用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可有效治疗鱼鲺。
鲺鱼病在夏季是高发季节,如果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对鱼的危害,最主要的是早期确定病症,如果不能及早发现治疗,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我是“洪湖渔乡”,专注研究水产养殖知识,给你专业的技术分享, 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并多多支持!
2. 塘虱鱼常见疾病症状
超过一周岁半的宝宝吃鱼最好的方式是清炖即可,烹调食物时不宜放太多的调味料,以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也容易导致宝宝日后挑食的现象,一周岁之前的宝宝少吃鱼或油腻海鲜类的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过敏的症状,平时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 塘虱鱼常见疾病图片
这是烂身病,可到相关的渔药购买药物进行处理,最好带上鱼一起去给渔药店进行确认。
4. 塘虱鱼常见疾病是什么
该鱼生命力强、食性杂、饲料来源广、养殖周期短,是经济价值较高、市场潜力较大、适合我国南方农村推广的淡水名优养殖品种。但是,由于该品种的养殖规模相对较小,业内对其关注度较低,对其病害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烂身病是多种淡水鱼类常见的重要病害之一,但是,不同养殖品种的烂身病的病因和防治方法有较大差异。塘鲺鱼的生命力强,却容易患病。
烂身病是生鱼、加州鲈、黄颡鱼等多种名优淡水养殖鱼类的常见病害,往往给养殖户带来惨重损失。不同养殖品种的烂身病的病因有很大差异,但以病毒、细菌、真菌等为主,如加州鲈烂身病以虹彩病毒最为常见,黄颡鱼烂身病则多为气单胞菌或弧菌感染,而生鱼烂身病则主要由丝囊霉菌引起,而由寄生虫引发的烂身病较为少见。病鱼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或水霉感染,但在驱杀三代虫后病情都迅速好转,死鱼现象基本消失,疗效十分显著,因此,可以确定其为三代虫病。
据相关资料,三代虫可感染鲢、鳙、草鱼、鲫鱼、乌鳢等多种淡水鱼类,当大量寄生于鱼体的体表和鳃时,病鱼的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粘液,鱼体失去光泽,食欲减退,鱼体瘦弱,严重时可导致苗种大量死亡;但是,极少有资料提到会导致病鱼烂身。上述两个案例的病鱼体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烂,皮肤破损、肌肉缺失、鱼刺裸露,并粘附絮状物,从症状判断很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烂身或水霉病。再者,我们检测时发现,塘鲺体表溃烂处只有个别三代虫,容易被忽视,但皮肤完好处的粘液有大量的三代虫,这种虫体的转移给确诊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应予以注意。
需要特别指出,目前业内最常用的驱杀三代虫、指环虫等单殖吸虫类寄生虫的药物是甲苯咪唑,但无鳞鱼对甲苯咪唑较为敏感,尤其是斑点叉尾鮰对甲苯咪唑特别敏感,因使用甲苯咪唑而导致斑点叉尾鮰大量死鱼的用药事故屡见不鲜。尽管我们按厂家指导用量进行小水体试药时并未观察到塘鲺鱼出现明显应激或中毒症状,在土塘使用甲苯咪唑驱杀三代虫时也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但考虑到鱼类对药物的耐受度受水温、水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如需使用甲苯咪唑治疗塘鲺三代虫病,仍建议先小水体试验,确认安全后再全池泼洒。
5. 塘虱鱼常见疾病防控图解
塘虱鱼,学名叫胡子鲶,人工养殖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如果是低成本小规模养殖,比较容易管理,风险也要小一些,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先来了解一下塘虱鱼的生长特点
① 生活习性:塘虱鱼喜欢聚集性的生活在池塘底部,白天在阴暗的洞穴很少活动,到了晚上就会出来觅食,由于它属于亚热带的鱼类,不耐低温,人工养殖就要控制好池塘温度,当水温低于8度时,就会发生冻伤。因此,在越冬期间,水温要控在14度以上。
② 食性特点:塘虱鱼主要吃动物性的饵料,而且吃食量比较大,可以超过自身体重的10%,对饥饿的耐受力比较强,在越冬期间,吃饱以后3~4个月不投喂饵料也不会出现问题。到了春季,水温升高到15度时,就开始进食,当水温达到20~32度时,对饵料的需求旺盛,此时生长速度也会加快。
塘虱鱼的食物有天然的轮虫、水蚤、水生昆虫,还有一些浮游植物的嫩茎。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可以投喂一些鱼粉、蚯蚓、动物内脏、黄粉虫等饵料,适当添加一些花生饼、玉米粉、麦麸等植物性的饵料。
二、建造池塘
① 池塘面积:池塘要在没有污染的水域,进排水比较方便。低成本养殖,鱼塘的面积就要小一些,这样也方便管理,一般保持200~500平方比较合适,池塘太大,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
② 池塘的要求:池塘池壁的坡度不能太小,塘虱鱼有很强的逃逸能力,池壁最好是能垂直一些,不能产生缓坡。池塘里的水深保持在1.2米左右,要做好防漏水的措施,池底要安装好进排水口,以利养殖期间进行换水。池塘里要种一些水花生、伊乐藻等水生植物,供塘虱鱼栖息。
三、塘虱鱼苗的投放
① 池塘消毒:在投放鱼苗前的半个月,先要用20~30公斤/亩的生石灰给池塘消毒,杀灭池塘淤泥中的病原微生物,过一个星期后,再投放400~450公斤/亩的粪肥到池塘用来培养浮游生物。
② 鱼苗投放:鱼苗买回来以后,先要进行消毒,再按照养殖面积,控制好密度再投放,如果鱼苗是6~8厘米长,投放密密度大约2600尾/亩。投放初期时,先不要投喂饵料,主要让鱼苗摄食水里的浮游生物,三天以后再投喂适口的饵料。
四、塘虱鱼的饲养管理
① 饵料投喂:饲养期间饵料投喂量可以根据鱼的总重量来算,一般保持在8%~10%比较合适,每天上午和下午投喂两次,下午可以多投喂一些。饵料主要是以动物性的饵料为主,植物性的饵料为辅。动物性的饵料有小鱼、小虾、蚕蛹、蚯蚓、食品厂的下脚料等,植物性的饵料有米糠、麦麸、剩饭。为了降低成本,还可以养殖蚯蚓、黄粉虫来喂鱼。
② 日常管理:定期观察水质,若是水体过瘦,要通过肥水来培养浮游生物,以降低养殖成本。高温的季节,8~10天就要加注新水,避免池塘水位过浅,水质恶化,隔半个月用12~16克/立方米的生石灰泼洒消毒,调节池塘PH值。每天要巡塘,预防鼠害,防止塘虱鱼逃逸。
③ 越冬措施:到了冬天,水温较低,不适合塘虱鱼生长,池塘要盖一个塑料膜的大棚,外面再盖上一层草苫,提高池塘的温度,大棚内要安装小型锅炉或暖气,增加可调控水温的设备,使冬天的水温保持在14度以上。还可以用家庭的土方法,利用闲置的空调,安装临时的保温设施来保温,这种方法成本低,适合小规模养殖。冬天的时候,减小投喂次数,也是很好的越冬保暖措施。
五、塘虱鱼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① 黑体病:发病以后摄食量减少,鱼体瘦小发黑,严重的时候体内会产生红色的斑块,会浮头于水面,直到死亡。此病多发在养殖前期,4~8月份是高发的季节,当池塘水质污染时最容易发生。主要的防治方法是定期给池塘换水,避免水质恶化,可以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撒在池塘里进行消毒。
② 寄生虫病:塘虱鱼发生寄生虫病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三代虫、车轮虫寄生在鱼的鳃丝、体表部位引起,会造成鱼类营养不良、消瘦、生长速度缓慢。主要的防治方法,车轮虫用硫酸亚铁加硫酸铜溶液进行泼洒;三代虫可用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也可以把病鱼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后再放回鱼塘。
结语:小规模养殖塘虱鱼具有很大的优势,最大的特点是养殖前期1~2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长1斤左右,养殖4~5个月后就可以捕捞上市,一年可以养两季,比起其它的鱼种,经济效益也要高一些,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民可以考虑饲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