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垂柳式整枝技术
果树垂柳式整枝技术,是山东果农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通过实践探索形成的一套全新的果树整形新技术,曾创出了27600斤的苹果亩产纪录。
实践证明,果树垂柳式整枝表现出十大优点:
一、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果树管理过程中高产、提高果品品质、旺树三个不同方面的矛盾要求。
垂柳式整枝技术与传统果树修剪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果树旺长枝条的处理。传统的修剪办法,是将直立旺长的枝条大量剪除,虽然控制了旺长,但也造成了果树大量营养的浪费,而垂柳式整枝,则是大批保留旺长的枝条,达到一定长度后,将向上直立生长的枝条向下扭转固定,通过改变生长方向,使其由营养生长尽快转化为生殖生长,使枝条的营养转化为果实的生长。这样既不破坏果树的生长势,又改变了果树的营养分配,使在传统技术中随着剪枝被浪费的大量营养保留下来转向长果,从而能大大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二、简便易学。该技术比其他树型整形修剪方法单一,不用环剥、环割、摘心,只要一次性拿枝、别枝、拉枝,使枝条分布均匀,全树成垂柳状,一看即懂。
幼树整形修剪垂柳式树形冠体积中等,枝量多,但绝大多数枝条向下悬垂,相互不遮挡,利于通风透光,因此可适当密植,以提高产量,株行距以3米×4米为好,也可根据立地条件适当调整。其整形修剪的方法如下:
第一年:建园时选壮苗、大苗定植, 1.2 米定干,剪口下 20厘米为整形带,发芽后保留整形带内的芽,整形带以下的芽子全部抹除,最终主干高度约为 0.8―1 米。对不够定干高度的苗木,栽后可在嫁接部位以上选壮芽作顶端壮芽剪截,待生长至定干高度以上后再行定干。发芽后,在整形带内保留顶端壮芽形成中心干,在其下选择方向合理的3个壮芽培养第一层的3 个主枝。3 主枝在主干上应上下错开,以免对中干形成卡脖。当年秋季,第一层 3 个主枝长达1米以上,均拉至 70 度左右。冬剪时将中干及主枝上的竞争枝条剪除,辅养枝保留。中心干在第一层枝向上约 1.2 米处剪截,以培养第2 层主枝,保留的第1层主枝拉开后缓放。
第二年:春季发芽前对拉开的主枝进行刻芽,刻芽的间距为20厘米左右,对主枝刻芽后发生的大量旺长枝条,直立生长和过密的应疏除,其余枝条保留任其生长,其间隔为20―30厘米,秋季落叶后,这些新枝长度已达80 厘米以上并且木质化,可将这些枝条向地面扭弯下垂、然后用细绳或铁丝固定,使其成垂柳状。注意扭拉枝条时不能将其折断。对第一层主枝前端的延长枝,同样也向下垂直扭弯并固定,使主枝水平部分的长度保持在1米左右,经 1 年生长,上年剪截的中干已经开始形成第二层主枝,将顶端枝保留作中心干延长枝,并选留第二层3 个主枝。3 主枝水平夹角呈120 度向3 个方向延伸,并与第1 层主枝上下错开,并拉至70 度。冬剪时,对中心干延长枝在距第2 层主枝约 1.2米处短截以培养第3层主枝。
第三年:春秋各按照对第一层主枝的处理方法,对第二层主枝进行刻芽。按照培养 1、2 层主枝的方法培养第3层 3个主枝。3 个主枝呈120 度水平夹角延伸并与下层主枝错开,秋季拉枝。冬剪时不再留中心干,树高控制在3米左右。
第四年:按1、2层主枝的处理方法对第3 层主枝刻芽。至此,树形基本形成,树高3米左右,冠径2米,干高0.8-1米,主枝9个,分为3层,每层 3 个,开张角度70度左右,主枝上着生长枝,全部下垂。形似垂柳。
1.1 可以较好地解决果树旺长、产量和果品品质三个方面的矛盾 垂柳式整形修剪技术与传统果树修剪技术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对果树旺长枝条的处理。传 统的修剪方法是将直立旺长的枝条大量疏除,此举虽然控制了旺长,但也造成了大量营养的 浪费;而垂柳式整形修剪,则是保留直立旺长枝 条,在其达到一定长度后向下扭转固定,通过改 变生长方向,改变营养分配,使其由营养生长向 生殖生长转化,形成大量优质花芽,从而提高果 实的产量和品质。
1.2 简便易学,省工省力 应用该整形修剪技术,不用环剥、环割和摘心,只要一次性拿枝、别枝、拉枝,使枝条分布均匀,全树成垂柳状即可,简便易学。因树冠体积小、结果面积集中,疏花疏果、人工授粉、套袋、摘袋及果实采收等用工大幅减少。以套袋为例,传统树形操作熟练者每人每天可套袋2000―3000个,而在垂柳形树上一般劳动力每人每天可套3000---4000个。
1.3 结果早
利用该整形修剪技术,苹果定植第3年见果,4年丰产,比主干疏层形和纺锤形提前1年结果,提前4年进入丰产高峰期。
1.4 产量高
定植第5年平均666.7m2产7500kg,8年后达10000kg。该整形修剪技术也非常适宜密闭苹果园的改造。老树改造后产量成倍增长。王春祯实验地的红富士苹果,2001年改形后,连续5年666.7m2产量达10000kg左右。2007年山东电视台现场验收,666.7m2产量达13800kg。
1.5 品质好 , 垂柳式树形使苹果树所有的结果枝下垂类似垂柳,果实全部着生于下垂的结果枝上,因而果形端正。全树内外处处见光,历年全红果均在85%以上,优质果比例占85.6%。果实个大、着色好、糖度高、硬度大、果面光洁,实现了高产和优质的统一。
1.6 管理方便
该树形成形后树冠呈筒状,树高3m左右,冠径3mX3m左右。株与株之间有80cm的空间,行与行之间有1―1.2m的作业道。修剪、浇水、喷药事事方便;施肥、采收可推着小车自由出入;修剪、套袋、人工授粉等树冠上部作业时放凳子或竖梯子都有适当的位置。
1.7 利于防病治虫
主干疏层形和纺锤形树的结果枝组多在主侧枝的两侧斜生或平生,叶幕由下至上有几层,喷药时需正反面反复喷布,但往往仍有死角存在;而垂柳式树形自上而下枝条垂直,排列有序,喷药时无论平喷或是斜喷,叶片和果实处处着药,防治效果好。
2 技术操作要点
2.1 幼树的整形修剪技术
垂柳式树形树冠体积中等,枝量多,但绝大多数枝条向下悬垂,相互不遮挡,利于通风透光,因此可适当密植,以提高产量,株行距以3mX4m为好,也可根据立地条件适当调整。其整形修剪的方法如下。
第1年:建园时选壮苗、大苗定植,1.2m定干。剪口下20cm为整形带。发芽后保留整形 带内的芽,整形带以下的芽子全部抹除,最终主 干高度约为0.8-1.Om。对不够定干高度的苗 木,栽后可在嫁接部位以上选1壮芽作顶芽剪截,待生长至定干高度以上后再行定干。发芽 后,在整形带内保留顶端壮芽形成中心干,在其 下选择方向合理的3个壮芽培养第1层的3个 主枝。3主枝在主干上应上下错开,以免对中干形成卡脖。当年秋季,第1层3个主枝长达 1m以上,均拉至70度左右。冬剪时将中干及 主枝上的竞争枝条剪除,辅养枝保留。中心干 在第1层主枝向上约1.2m处剪截,以培养第2; 层主枝。保留的第1层主枝拉开后缓放。
第2年:春季发芽前对拉开的主枝进行刻芽,刻芽的间距为20cm左右。对主枝刻芽后发生的大量旺长枝条,直立生长和过密的应疏除,其余枝条保留任其生长,其间隔为20-30cm。秋季落叶后,这些新枝长度已达80cm以上并且木质化,可将这些枝条向地面扭弯下垂,然后用细绳或铁丝固定,使其成垂柳状。注意扭拉枝条时不能将其折断。对第1层主枝前端的延长枝,同样也向下垂直扭弯并固定,使主枝水平部分的长度保持在1m左右。经1年的生长,上年剪截的中干已经开始形成第2层主枝,将顶端枝保留作中心干延长枝,并选留第2层3个主枝。3主枝水平夹角呈120度向3个方向延伸,并与第1层主枝上下错开,并拉至70度。冬剪时,对中心干延长枝在距第2层主枝约1.2m处短截以培养第3层主枝。
第3年:春、秋各按照对第1层主枝的处理方法,对第2层主枝进行刻芽。按照培养1、2层主枝的方法培养第3层3个主枝。3个主枝呈120度水平夹角延伸并与下层主枝错开,秋季拉枝。冬剪时不再留中心干,树高控制在3m左右。
第4年:按1、2层主枝的处理方法对第3层主枝刻芽。至此,树形基本形成:树高3m左右,冠径2m,干高0.8―1m;主枝9个,分为3层,每层3个,开张角度70度左右;主枝上着生长枝,全部下垂,形似垂柳。
2.2 大树的改形技术
将原有的主干疏层形或纺锤形大树改造为垂柳树形的方法是:逐渐疏除层间过渡枝,加大层间距;逐年疏除主枝上的侧枝,在主枝上促发和保留长枝,缓放,向地面扭拉形成垂柳状。改造时应注意对保留的主枝不要短截,而是将主枝的前端也向地面呈垂直弯折固定,只有如此处理后,才会在主枝上促发大量背上旺枝,下拉后形成垂柳树形。对于结果老树,主枝上的原有结果短枝应全部保留使其继续结果,待下垂的结果枝形成结果能力后,再逐步疏除。
各长枝被拉向地面后,主枝上以及长枝的折弯弓背处会发出大量的背上枝,对这些背上枝除疏除少量过密的以外,其余全部保留,缓放。特别是果枝折弯弓背处发生的背上直立枝更应注意保留。保留这些枝条的作用有二:一是可以增加枝叶量,养根壮树;二是可以培养成后备结果枝。原下垂的结果枝结果2-3年后结果能力下降,可将其剪除,将附近的后备结果枝向地面垂直弯下,补充空间。以后各年均依此法进行更新处理。
3 注意事项
①该技术主要采用拿枝、拉枝和别枝,枝条以缓放为主,很少短截,更不需要环剥。②该树形由于产量高,因而在施肥、浇水上要比传统树形的果园增加1倍。每666.7m’用土杂肥6000kg以上,生物有机肥和化肥400kg以上,并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结合施基肥,每年秋天深刨果园,保证浇透封冻水和芽前水。③老弱病树不宜采用此树形进行改造。④枝条下拉的时间,宜在每年的5―6月或秋季果树落叶后进行。5―6月拉枝有利于花芽的分化;秋季枝条大多已经木质化,柔韧程度高,不易拉折,此时拉枝有利于明年的花芽分化。垂直下拉枝条的长度必须达到0.8―1m以上。对达不到长度的枝条,可以缓放任其生长,待达到长度后再下拉。
实践证明,垂柳式整形修剪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苹果树,还可以用于一些容易发生旺长枝条的果树,如甜柿、梨树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