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麝鹿养殖场(贵州省林麝养殖基地)
1. 贵州省林麝养殖基地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是马阳河,麻阳河位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及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处,保护区总面积31113公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属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以保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为主,经过科学考察,保护区内分布各类珍贵野生动物300余种,其中兽类37种,鸟类149种,两栖爬行类32种,鱼类48种。保护区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豹、林麝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熊、大灵猫、猕猴、斑羚、穿山甲、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27种。黑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francoisi):体长约50-60厘米,头小,尾巴较身体长,细长的四肢;头顶有直立的毛冠,体背毛比腹面的毛长而密,臀疣较大;全身黑色有光泽,耳基至两颊有白毛,手足均为黑色。以果实、种子、嫩芽和叶柄为主要食物,也吃鲜枝嫩叶、花苞、竹笋、小鸟及昆虫,食物可达80余种。
黑叶猴是比较典型的东南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树栖叶猴。主要栖息于江河两岸和低山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栖息生境的海拔高度不及1200米。分布于中国(重庆、广西、贵州)和 越南。
2. 贵州省林麝养殖基地地址
六盘水市的动物。鱼类有35个品种,分属4目8科。其中本地鱼21个品种,分属4目7科;省外和国外引进品种14个,分属3科。
两栖类动物共18种,分属有尾和无尾2目7科。其中大鲵(娃娃鱼)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贵州疣螈、蓝尾蝾螈为稀有品种。
爬行类动物分属龟鳖目、蜥蜴目、蛇目,有8科33种。野生鸟类品种繁多,数量不明,常见50余种,分属13目21科。
稀有珍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鹳、白冠长尾雉;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三级保护动物鸢、苍鹰、鹊鹞等。哺乳类野生动物有52种,分属8目23科。
其中珍稀种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野生华南虎现已绝迹)、黑叶猴、金钱豹(市内未发现)、云豹、斑羚、苏门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林麝;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西南黑熊、大灵猫、小灵猫、豹猫。
3. 云南麝香养殖基地
依托山西农业大学的林麝养殖技术,吕梁市交城县庞泉沟建成山西最大的林麝饲养基地。
林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产出的麝香是云南白药、保心丸等名贵中药的必备原料,是国家十大名贵中药之一,有着“软黄金”之称。
4. 麝的养殖贵州适合吗
1、科属不同
黄獐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麝科、麝属,而黄猄隶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麂属。
2、颜色不同
黄獐全身黄褐色,腹部和臀部有大片的白色或米色斑点,脸部两侧是灰棕色;
而黄猄的颜色大多是黄棕和暗褐色,其中黑麂是黑色,但尾下都是白色。
3、耳朵不同
黄獐和黄猄相比较,黄獐的耳朵明显大于黄猄。
5. 云南省林麝人工养殖
林麝叫声有些像鹿叫,呦呦的声音,轻柔绵软。
林麝是哺乳纲麝科麝属动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宁夏六盘山、陕西秦岭山脉,东至安徽、湖南,西至四川、西藏、云南,南至贵州、广东及广西。其以树叶、杂草、苔藓、嫩芽、地衣及各种野果为食。林麝雄性分泌麝香。
6. 贵州省林麝养殖基地在哪里
野钟自然保护区位于水城县野钟乡的北盘江地段,总面积13.62平方公里,距市中心区81公里,属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及二级保护动物弥猴、小灵猫、斑羚、林麝等珍稀动物13种。
野钟黑叶猴自然保区,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野钟乡南部的北盘江河谷,地处滇东高原向贵州高原的过渡地区,西南季风区与东南季风区的过渡地带,乌蒙山系东南坡,位于东经104°15′23″,北纬26°55'21″,海拔780-1680米,面积13.62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4.15平方公里,是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据最近一次考察,保护区内有黑叶猴20个群,107只黑叶猴。
除此外保护区还拥有二级保护动物弥猴、小灵猫、斑羚、林麝等珍稀动物13种。其中兽类5种, 即藏酋猴、猕猴、小灵猫、斑羚、林麝),鸟类7种,即白腹锦鸡、鸢、雀鹰、红隼、雕枭(Bubo bubo)、领鸺鹠、班头鸺鹠、两栖类1种,即贵州疣螈.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