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虾养殖池怎样建设图(养殖虾池怎么建)
1. 养殖虾池怎么建
舟山群岛附近最多
养殖技术:1、虾池建设
按照竹节虾的生长习性来看,虾池应尽量建在滩涂平坦、水质清澈、风浪小的海区,虾池地质以沙质底为宜。虾池面积一般在0.7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左右,且要满足池深2.0米,水深1.5米等条件,同时要保障虾池设备齐全,最好每口虾池都要有独立进、排水闸门,以便操作管理。
2、清塘消毒
每年年底收完虾之后就需要排干池水进行犁耙、翻耕和晒塘等工作,最好在池底铺一层10厘米厚干净细沙,以改良虾池底质。然后于放养前20天,全塘使用药物进行消毒,建议每亩可撒施生石灰50公斤-100公斤,3天后排干池水,冲洗两次,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3、虾苗放养
选择大小均匀、体格健壮、活力强、无病无害的虾苗进行投放。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放苗或者8月中旬放苗,放苗时要选择晴朗天气,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放苗。如放苗条件不允许,则应经过缓苗处理后再将虾苗放池中。而放苗密度则以1万尾/亩-1.5万尾/亩为宜,但具体还得依照实际养殖情况来确定放养密度。
4、饵料投喂
饵料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养殖后期可投喂江蚬、尖尾螺等鲜活小贝类。投喂可采取少量多次、合理搭配、交替使用等方法,以提升饲料转化率,同时促进虾体健康成长。一般每天可投喂4次,投喂量视虾体重而定。
5、日常管理
首先每天都要观察虾的摄食情况,同时加强巡塘管理,包括水质监测、网具是否破损、闸门是否泄漏等等。注意做好记录,以便做好调节工作,维持池水ph值8.0-8.5,水温25℃-30℃,盐度8-1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2. 小型养虾池建造图片
1、单池面积一般在1公顷以下。因对虾密度大,池小,水深(1。5-2。5米),对虾分布相对均匀。从池水合理流动及除污的角度考虑,池形宜为正方形,且四角成弧形。也可为圆形。池壁铺设平面板,或混凝土结构。池底不设环沟,底四周略向中央倾斜。排水孔宜设在池中央,由铺设在池底面以下50厘米左右的多条0。1524米硬质塑料管道排水。
2、排水管在池中央处连接有多个筛孔的盲管。虾小时可以筛绢网封住,以免对虾逃逸排水管出口以连通器形式设在池堤之外,以控制水位,排出池底污物。长方形的虾池可以用设在短边上的排水管或排水闸门排水。
3、池底倾斜方向不在池中央而在排水管(闸)的一边,以便于池水全部排出。增氧机是池必备设施。具增氧和动水双重作用。其布设位置应与池形配合,以使池底尽可能大的面积无污物,并避免搅起已沉积的废物。
4、一般每池设4台功率1-2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分设在四个边附近,车轮动水方向与池堤平行,向同一方向转动,以搅动池水,使污物向池中央聚集,以便于排出。增氧机还可取钢梳式、叶轮式、充气式、喷水式等。
5、但不同的增氧机动水方向不同,应根据虾池构造及相应排水方式而合理选用。在底质差,如池底污染或酸性土质,或池水渗漏的虾池,可在池底面铺上地膜。这种方法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采用较多。
6、中国海南省1998年采用地膜养虾面积达10公顷以上,每公顷生产斑节对虾4500-6000千克。铺设地膜的虾池,单池面积1-1。5公顷,池深2。5米,水深1.8米,堤坡约1:1。
7、池底要夯实,地膜厚而坚固,接口以缝细机缝好(人工热粘合),铺满整个池底,并在池堤上压固,且与池底的增氧机水泥座充分黏合、封闭,严防漏水。膜上不放置任何物品,施肥后,藻类可长在膜上,形成藻床,使对虾生长良好。
8、地膜式虾池排水可以虹吸法将老水连同污物排出。精养池的进水更要经过严格处理。应设蓄水池,蓄水池具蓄水、沉淀、生物净化等多种作用。蓄水池对控制虾池环境十分有利,尤其在水质不稳定或间歇供水的地方更为重要。
9、精养贮水池应具有全部养殖所需水量的30%以上。提水设备的功率要求:能在4-6小时内把蓄水池注满。设置较大的蓄水池是预防病毒性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供水渠道容量宜大些,可使水在供水渠道里得到沉淀、净化,浮游生物在其内繁殖生长,化肥或生石灰等也可在渠道中使用。
10、尤其是当蓄水池水情有变,不宜使用时,水渠可起到暂时取代蓄水池的作用。供水渠道的高程应适当高些,以使海水自流人虾池。排水渠道应比虾池最低点低30-50厘米,以便自流排水。
11、废水最好经过处理后再排出。可建废水处理池,其面积一般为养殖池面积的8%-10%。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勿里洞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台湾人设计的池,设在离海面约50米的潮上带,单池面积0.5公顷,正方形,四角成弧,水深1.5米,泥砂底、池四周坡面以石块砌筑加水泥抹缝。每池设功率1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4台,呈环形排列,中央以2根0.1524米聚乙烯管排水。
12、另外,地下卤水与地表淡水在配水池内混合氧化、调节后向养成池内添加,配水池容量为养殖水体的1/3。
3. 工厂化养殖虾池怎样设计?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大家都知道,浮游生物数量丰富的养殖水体更容易养出健康优质的大虾,而好的水质又取决于良好的底质环境,特别是对于传统的池塘养虾模式,底质条件显得更加重要(相对于工厂化养殖而言)。
一、那么,虾塘应该如何养水呢?
1.养水之前要先肥水
在生产上,一般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小于10mg/L的水体称为瘦水,在这样的环境下,对虾可以食用的天然饵料密度很低,产量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人工投喂的饲料。肥水虾池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50~200mg/L,此时池塘中还有很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比如褶皱臂尾轮虫、水蚤等,这些都是对虾苗种的优质食物来源。
虾塘中的各种浮游生物。
对于养虾来说,水体肥度维持在半肥水或过肥水都是适宜的,与之相对应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别为100~300mg/L,如果把这个指标转化成透明度,就是在25-40cm之间。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很多资料上都将30~40cm作为养虾时的最佳透明度,但实践表明,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中透明度在8-13cm最好。
在养殖之前,肥水的过程非常重要。在肥水之前还要用药物彻底清塘消毒。可以用二溴海因(以20%的有效溴计算浓度),当水体中的有效溴浓度达到1mg/L的时候就能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此外还可以用低毒的聚维酮碘来消毒。
等到清塘药物的毒性消失之后,就可以用高温灭菌处理过后的农家有机肥进行肥水了。可以将有机肥放置在水塘旁边暴晒,将其充分氧化,减少在池塘中的耗氧量。肥水时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抓两头,带中间”,而且有机肥料必须发酵腐熟,追肥时要少量多次,少施勤施。
2.肥水之后还要调水。
肥水过后还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水质的恶化,也就是调水。
一方面可以增加换水量以及换水的次数,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投饵。养鱼也好,养虾也好,并不是说投的饲料越多,产量就越高。最合适的做法是根据当前的存塘量估算饲料的每日消耗量,每天精准投喂,减少饲料浪费,这样也能够减轻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生物调水产品,比如有益活化菌、微生态制剂等来调节水质。研究表明,有益微生物制剂的好处有很多,不仅能够促进对虾的生长,还能够增强对虾的抵抗力及肠道健康,尤其是在对虾标苗阶段,效果特别明显。微生态制剂等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对虾养殖,能够有效抑制弧菌的爆发,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在室外池塘养殖中,微生态制剂也有着不错的效果,但效果不如工厂化养殖明显。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4. 室内养虾池
小型圆形帆布池养虾具有高产量、低成本、生物安全、环保等优点。目前,许多地方已开始使用底部配备有废物处理系统在小型圆形池中进行白虾养殖,取得非常高效的养殖效果。
小型圆形帆布池,面积为500-2000 m2,最好为500-1000 m2。池塘深度为2-2.2 m,水深为1.5-2 m。配有鼓风机和底部增氧机。池塘底部应完全用防水油布或用水泥浇注。
池子使用大直径的PVC管道进行供水和排水。PVC管埋在池底的中部,收集废物以将废物吸出。水从那里被吸入到水处理系统中,经处理后再流回养殖池。因此,该池子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能,同时避免了环境污染。
5. 虾养殖池的建造图片
1、抓清淤除野。凡是养过一年虾以上的虾池,由于池中残饵和粪便的积累,已使池水变浅,有毒物质增多,所以放虾苗前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认真进行虾池清淤工作,清淤面积要达到百分之百,保证池中水深1.5米以上。尔后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
2、抓肥水繁饵,适时投苗。4月下旬往虾池内放水,使水深达到0.5米,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使池中的藻类、轮虫等大量繁生,以达到肥水繁殖基础性饵料的目的。5月20日前后,适量投苗,每亩投苗3至4万尾,一定要投放无病健壮的虾苗。
3、抓调节水质。在对虾养成前期,换水次数较少。当池水透明度降到15厘米~20厘米时,要换一次水,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2。养成中期,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换水的方法是先排掉池中底层水,后添加新水。一定要防止那面排水,这面进水的混水养虾,在降雨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层的淡水排掉,以保证池水盐度相对稳定。
4、抓合理投饵。要自制推网一个,每早5时取样50至100尾,认真观测对虾的胃及长势。同时用旋网测定池中对虾生存量,以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投饵。在对虾养成后期每天喂6次,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饵喂一次,占日投饵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
5、抓防止浮头。要坚持经常观察,加强水质监测,提高防治病害技术,及时准确分析掌握水情、池情、天情、虾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当发现蠓虾、小鱼靠时,说明水中缺氧,是虾浮头的前兆。这时候要昼夜不停地把水搞活,也可搞人工造浪、人工造氧、投冰降温,投放增氧剂。投饵也不能在下半夜易缺氧时投饵料。切不可发现浮头搅得沉渣泛起,这只能加剧对虾的死亡。
6、抓虾贝、鱼混养。坚持对虾与贝类混养和对虾与鱼混养,不仅大大提高池面积和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养虾成本,还有利于对虾发育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防止对虾浮头死亡,增加虾池效益。
目前淡水虾的养殖方法主要有池塘养虾、网箱养虾、稻田养虾、网围养虾等,可以单养,也可实行鱼虾混养。每一种养虾方法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一)池塘养虾 近两年,我们在淡水虾养殖中,注意养虾池的基本建设,坚持放养规格虾苗。
6. 养殖虾池怎么建设好
竹节虾的养殖技术
①虾池建设
按照竹节虾的生长习性来看,虾池应尽量建在滩涂平坦、水质清澈、风浪小的海区,虾池地质以沙质底为宜。虾池面积一般在0.7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左右,且要满足池深2.0米,水深1.5米等条件,同时要保障虾池设备齐全,最好每口虾池都要有独立进、排水闸门,以便操作管理。
②清塘消毒
每年年底收完虾之后就需要排干池水进行犁耙、翻耕和晒塘等工作,最好在池底铺一层10厘米厚干净细沙,以改良虾池底质。然后于放养前20天,全塘使用药物进行消毒,建议每亩可撒施生石灰50公斤-100公斤,3天后排干池水,冲洗两次,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③虾苗放养
选择大小均匀、体格健壮、活力强、无病无害的虾苗进行投放。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放苗或者8月中旬放苗,放苗时要选择晴朗天气,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放苗。如放苗条件不允许,则应经过缓苗处理后再将虾苗放池中。而放苗密度则以1万尾/亩-1.5万尾/亩为宜,但具体还得依照实际养殖情况来确定放养密度。
④饵料投喂
饵料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养殖后期可投喂江蚬、尖尾螺等鲜活小贝类。投喂可采取少量多次、合理搭配、交替使用等方法,以提升饲料转化率,同时促进虾体健康成长。一般每天可投喂4次,投喂量视虾体重而定。
⑤日常管理
首先每天都要观察虾的摄食情况,同时加强巡塘管理,包括水质监测、网具是否破损、闸门是否泄漏等等。注意做好记录,以便做好调节工作,维持池水ph值8.0-8.5,水温25℃-30℃,盐度8-1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7. 养虾池塘怎么建
池塘条件。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的地方建造养虾池。养虾池的面积大小应该控制在7000平方米以下,为了养殖管理方便养虾池的面积大小以1500~3500平方米为最佳,水深保持在1.5~2米。在虾苗放养前,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有条件时可以排干池水、曝晒池底1周。在池底开挖一条深沟,在沟的一端开挖一个集虾池,以便于捕获时收集成虾。在池底的四周种植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轮叶黑藻等),其种植面积占池底面积的 1/4~1/3。同时,将竹枝捆扎成扫帚状,几束一串地排列在池塘的水层中,作为青虾的栖息场所。拉网操作时可以取出竹枝晾晒一下,并进行反复使用。
2.虾苗放养。虾苗放养在夏秋两季均能够进行。夏季虾苗放养从3~4月开始,以放养越冬虾苗为主,其大小规格为每公斤1000~3000尾,每667平方米的养殖水面可放养虾苗1.5~2万尾。秋季虾苗放养一般选择在6~7月进行,以放养当年培育的虾苗为主,其大小规格为每公斤2000~5000尾,每667平方米的养殖水面可放养虾苗3~4万尾。虾苗要求大小规格一致、体质健壮、肢体完整。一般情况下,虾苗放养应该选择在阴雨天或晴天的早晨、傍晚进行,以避免虾苗受到阳光直射的刺激,温度过高会影响虾苗放养的成活率。
3.科学投饲。青虾的食性较杂,对所摄食的饲料原料有一定的选择性。青虾喜欢摄食花生饼、豆饼,不喜欢摄食菜子饼、棉子饼青虾喜欢摄食蚯蚓、螺蚬等,对动物的下脚料利用率却较低。每天的青虾饲料投喂量控制在池塘存虾量的4%~8%。为了有利于个体较大的青虾摄食和驯化定点摄食,投喂时还要注意“泼洒”和“浇滩”两种投喂方式相结合。青虾的人工配合饲料最好制成颗粒状,不宜使用粉状配合饲料。青虾配合饲料配方的组成可以以植物性饲料原料为主,搭配20%~30%的动物性饲料原料,并添加适量的骨粉、蚌壳粉、蟹壳粉、微量元素、虾蟹脱壳素等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
4.防害防逃。当使用天然水体的水源时,为了防止野杂鱼类和凶猛性鱼类进入青虾池塘,进水水源要用密眼网布过滤。为了防止青虾外逃,虾池的排水口也要用密眼网布拦阻,如果青虾已经长大或池塘中的青虾繁殖量过大,为了控制池塘中青虾的密度,可将排水口拦网的网目适当换大一些。如果池塘中的野杂鱼类难以防范,可利用鳜鱼不喜欢捕食青虾的特点,投放少量的大规格鳜鱼种来控制野杂鱼类的孳生、繁衍。
5.饲养管理。青虾是甲壳类动物,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体中。当水体的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时,青虾的摄食强度加大,新陈代谢旺盛。当水体的溶氧低于2.5毫克/升时,青虾则逐渐停止摄食,甚至出现浮头现象并引起青虾窒息死亡。
6.水质管理。定期注入新鲜水源,使养虾池水体的透明度保持在0.4米以上。坚持每天凌晨巡塘,若发现青虾爬到岸边,应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严防浮头现象的发生。因水制宜、合理施肥,为了培育丰富的天然饵料生物,养虾池要定期施肥。施肥时,最好施一些肥效持久、稳定的有机肥料。鱼虾混养池发生疾病时,若必须用药物治疗,用药时要特别谨慎,严格把握药物的使用种类和使用剂量,以确保用药安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