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蔬菜种植 > 正文内容

蔬菜、水果的青枯病与枯萎病病症很相似,该怎么识别与防治?

2022-08-18 00:19:57蔬菜种植2

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青枯病和枯萎病是我们蔬菜类,特别是茄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后作物症状都是地上部分萎蔫。但是两种病害也是有一些区别:首先从类型上看,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而枯萎病则是真菌性病害;其次从发病的症状来看,(1)在发病初期,枯萎病茎根部皮层呈水浸状,逐渐变褐色,病株从下至上逐渐变黄、萎蔫;而青枯病则无水浸状,发病后植株从上部先萎蔫,其次是下部,中间部分最后萎蔫。(2)枯萎病病株经常有一部分植株会出现一边萎蔫,而另一边正常,但青枯病基本无此症状。(3)青枯病发病快,只需4-6天便会凋萎、死亡,而枯萎病株从叶片垂萎至死亡,需12-15天。

目前市面没有能全面根治这两种病害的农药,只有采取一些综合治理的防治技术:

(1)合理轮作:土地上实行2-3年品种轮作种植,或水旱地轮作效果更优。

(2)消除菌源:种子和苗床都需要消毒,种植前要彻底清除、烧毁病残株,不用病株沤肥,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

(3)施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杀灭和控制病菌,最好施用微生物制剂,化学制剂如多菌灵、农用链霉素等一般都有一定的效果。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打药

种植蔬菜病害多发、难防治,怎么办?

蔬菜病害不但多,而且一旦发病,就会给蔬菜造成较大危害。因为大多数病害的发源地在地下或种子上,且病原看不见、摸不着。不同于虫害,就摆在蔬菜的叶片上或果实上。所以病害应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管理措施,进行控制。

病害的基本类型和对蔬菜的危害【1】基本类型:①“客观性”病害:所谓客观性病害,是指蔬菜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产生的病害,如干旱、水涝、日灼、冷冻、营养失调、盐碱等灾害,这类病害不传染,容易防治和控制。由于这类病害不传播,所以叫生理病害;

②“主观性”病害:是指寄生在寄主上的病害、土壤内潜藏的病害、有机肥中生存的病害和依附在种子上的病害。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由于这类病害能够在田间传播、扩散和蔓延,所以叫非生理病害。

【2】对蔬菜的危害:非生理病害发病后,会失蔬菜失去绿色,致使变色;蔬菜局部细胞和组织死亡,造成坏死;伴随着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分解,造成干腐、湿腐和软腐,形成腐烂;由于失水导致萎蔫;在蔬菜被侵染后,由于细胞不平衡,造成矮化、丛枝、皱叶、簇叶、扁枝、叶片肥厚和扭曲等畸形症状。

病原的生存和传播方式【1】病原的生存方式:当蔬菜收获或休眠后,病原物也停止侵染活动。但当新栽蔬菜或处于休眠期的蔬菜生长开始后,病原又开始侵染蔬菜。病原在越夏或越冬时,主要的场所是田间病株、种子、繁殖材料、病株残体、土壤、土杂肥、昆虫和杂草。

【2】传播方式:病原寄存在场所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在蔬菜上进行传播。①气流:如霜霉病病菌,在棚室内传播;②雨水和浇灌时传播:如白菜软腐病菌是在流水中传播的;③昆虫和其他生物,许多蔬菜病毒都是依靠昆虫传播,如较多蔬菜病毒病的黄瓜花叶病是由蚜虫传播的;④人类的各项活动,如整枝、打杈、调运种子等,常造成病原物的传播。

病害防治办法我们知道了病原的生存方式和传播方式,做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办法,进行预防和防治。

【1】合理轮作:每科蔬菜的病害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选择3年以上未种植过同科蔬菜的地块,是预防病害发生的首要办法。

【2】清洁田园、土壤消毒:田园内在上季作物收获后,有较多病残体遗存,因此在耕地前,把田园内的杂草、前茬作物清理干净,可减少病害发生机率;深翻耕地,晒垡10天左右;或冬前深耕灌水,都会减少病菌数量。

【3】种子消毒:选择无病株留种,催芽或直播前,利用种子适宜消毒的实际情况,如晒种、温水浸种、药物消毒等,都可以减少病原。

【4】合理密植、旱浇涝排:蔬菜种植过密,通透性不好,光照少,光合作用降低,容易使蔬菜脆弱,病害有机可乘,因此要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效果;土地干旱,蔬菜生长不良,植株键壮;或者发生涝灾,地内湿度大,土壤通透性差;或者存水在夏季发烫,烧伤蔬菜根、茎,都容易引发病害。因此要做到旱时及时小水浇灌,涝时及时排水,地内没有存水。

【5】合理施肥:施用的农家肥需要腐熟。因为农家肥在腐熟的过程中,产生较高的热量,可杀灭较多病原。施用化肥时,一要配比合理,二要远离根系,以免根系受伤后给病原造成侵染的机会。

【6】及时防治,清理病株:一旦蔬菜感染病害,在病初及时用相应的药物防治;如果病害较重,需拔除病株的,拔除的病株切勿扔在地头或水沟内,要拿出地外烧掉或深埋。病穴也需要用石灰或药物消毒,以免在浇水、雨水或刮风时传播。

总之,蔬菜病害多并且顽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防工作是长久之计。在种植时选地最为关键,种植的蔬菜易发的病害,如果上茬蔬菜残存同样的病害,发病机率肯定高。因此不易连作,而要和其他作物轮作。

蔬菜病害多,难防治,怎么办?农作物病害的防治重点在于预防,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识别作物常见的各种病害,防治上才能有的放矢,对症治疗。

蔬菜病害的种类及特征♦真菌病害

有病斑,不同形状的病斑。病斑上有霉病物,或粉状物质;不同颜色,无臭味。♦细菌性病害

叶片上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病斑处易适明,而且很薄易破裂或串孔。根茎叶易腐烂、有臭味。果实上有疮痂,在果实表面有小突起。根部尖端维管束易变褐色。♦病毒病病害

病毒病病症主要表现在嫩叶上

花叶病毒,叶片皱缩,黄绿相间,金黄易凹,深绿易凸,无病叶平展,叶眉扇形。厥叶型,叶片细长,叶脉上冲,呈线状。卷叶型,叶片扭曲,向水弯曲。条斑型,在西红柿要成熟果实上,出现青白色,渐变铁锈色,不易着色,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辣椒果尖端向上变黄色,在变黄部位出现短的褐色条纹。♦生理性病害

属非生物病害,不具传染性。一般上午低于20℃,开花结果作物不能正常开花授粉,易出空洞果、畸形果,及落花落果。下午3时至半夜温度低于16℃,养份不易转化积累在叶生上和花芽上,造成叶片黑厚而小浓绿、易化瓜落果,形成花打顶、瓜打顶、自封顶。下半夜温度低于10℃,易低温受阻,叶易老化、干枯。

蔬菜各类病害的防治重点♦真菌病害的防治

真菌病害发生后,蔬菜常表现出坏死、腐烂、萎蔫等症状。

坏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局部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如炭疽病、白粉病等;腐烂是在细胞或组织坏死的同时伴随着组织结构的破坏,如灰霉病、菌核病等;萎蔫的发生是因为蔬菜受到病原体的侵染造成根部坏死或造成植株维管束堵塞而阻止水分的向上运输,使农作物缺水而引起植株萎蔫,这种萎蔫往往经过几次反复而使植株死亡,而有的症状轻微的则可缓和,如枯萎病、根腐病等。真菌病害发生之后,除了以上这些症状之外,通常还出现其特定的病症,即病原物在病部组织上的特殊表现。如黑色小颗粒、轮纹状霉层、絮状物等,如白粉病、蔓枯病等。蔬菜真菌类病害发病有一个共同特点——高湿。

防治重点“控制水分、改善通风”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防治真菌病害的药很多:如常用的百菌清、恶霜·锰锌、甲霜·锰锌、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烯唑醇、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腈菌唑、戊唑醇、氟硅唑、乙膦铝、腐霉利、阿米西达等。

知道了病害特点和防治药剂,就可以根据致病真菌来选择相应的杀菌剂,如霜霉病、晚疫病、绵疫病、猝倒病等是低等真菌病害,就可选用恶霜·锰锌或甲霜·锰锌;对叶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黑粉病、黑星病、早疫病、赤霉病等高等真菌病害,就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三唑酮、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腈菌唑等。

♦细菌类病害

蔬菜细菌病害属于一大类病害,经常困扰着蔬菜的生产,发病种类有很多种,例如溃疡病、青枯病、疮痂病、角斑病等,虽然有很多病害名称,但是蔬菜的细菌病害有规律可循,无论是从发病规律、防治药剂等方面都有相似点。

◆发病症状

蔬菜细菌病害可以侵染叶片、果实、茎干等部位,能够造成腐烂、疮痂、发臭、凸起、穿孔、流脓、无霉层等症状

◆发病规律

一般在高湿低温条件下危害严重。

细菌病都是由蔬菜伤口和气孔、水孔侵入,所以要注意对蔬菜造成微伤口的一些管理环节,平时在菜田操作注意减少与蔬菜茎、叶、果的磨擦,避免产生伤口,引发病害;加强通风,防止湿度过大,也就说说没有湿度就没有细菌病害的大发生、侵染。

◆侵染蔬菜的细菌种类

蔬菜的细菌病无一例外都属杆菌,所以在防治药剂方面基本雷同,这是与侵染蔬菜的其他真菌病害的区别,也是其简单所在。

◆防治药剂选择

铜制剂,包括两大类,有机铜和无机铜,其中有机铜是首选,例如喹啉酮、琥胶肥酸铜等;抗生素类,例如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水合霉素、春雷霉素等,这类药剂一个突出特点是安全高效;3、其他常用的细菌药剂有: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等。蔬菜病毒病防治◆蔬菜病毒病只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如果发病严重,很难彻底治疗。在综合植保的基础上,以复壮为主、药物为辅,控制、防治病毒病危害。

控制是指通过抑制病原、减少病原基数,辅之以减少传播途径,不使健康植株染病。防治是指通过抑制、钝化病原达到防治病毒病害的目的,在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中一般难以做到根除病原的效果,在株体复壮、免疫力增强的情况下,将病毒病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范围内 。◆蔬菜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增强植株抗性 很多菜农朋友容易忽视的一点,总是认为,防治病害就要用药治疗,但是对于蔬菜病毒病来说,增强植株抗性应该放在第一位置。例如叶面喷施增强抗性的调理剂,甲壳素、芸苔素类,经过试验一些生物菌直接可以明显增强植株抗性,预防病毒病。病毒病易和细菌混发 这也是大家不明确的一个方面,例如条斑病毒病经常混发细菌,可以病毒药剂与细菌药剂混配效果好。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例如黄化病毒、蕨叶病毒类与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有关。注意按疗程用药 病毒病发病严重,建议大家要连续用药,5至7天一比次,同时尽量选择内吸性强的药剂,如病毒灵、20%盐酸·吗啉胍悬浮剂、5.9%辛菌·吗啉胍等治疗性药剂。注意田间操作管理蔬菜的病毒病大多通过伤口传播,虫害(白粉虱、螨虫、蓟马等)传播是一个方面,田间操作是造成温室病毒病大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例如吊绳、摘果、摘叶等,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可以将发病植株做好标记,尽量不要管理它们,或者最后管理,或者直接拔出棚外。远离易感病源 在外界温度较高时,菜农朋友习惯在棚室前后种植大量无关蔬菜,以供家庭食用,例如番瓜(吊瓜)等,或者在棚室内种植容易感病毒病的其他蔬菜,比如种植黄瓜的温室内种了几株辣椒,都能容易造成病毒病大发生。病毒病重在预防 通过实践证明,苗期以及生长前中期都是病毒病的容易发病阶段,所以要提起预防。避免发病条件 高温、干旱是病毒病的发病条件。菜农朋友在高温季节,遮荫降温,小水勤浇。♦蔬菜生理性病害

蔬菜生理性病害是指不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菌侵染引起,而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如低温、光照不足、水分管理不当)、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有害气体、农药使用等原因引起。这些因素可引起蔬菜的萎蔫、烂根、灼伤、冷害、营养不良和药害等病害,但是这些病害没有传染过程,在植株间不会相互传染,在一定程度上均匀发生,发病程度由轻到重,且通常表现为全株性发病。

◆蔬菜出现的生理性病害问题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地温低,根系吸水吸肥不足。天气转暖后,气温快速回升,但地温回升速度慢,于是地上部茎叶生长速度快,而地下部根系生长缓慢,导致生长不平衡。近期,植株的新杈明显增多,新杈越多,所需的矿质养分越多,但是根系生长慢,吸收养分的速度慢,吸收量有限,供需不平衡。再加上有些菜农觉得气温开始回升而留果量加大,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营养难以满足整株的生长发育,进而出现营养不良、坐不住果、缺素的症状。

土壤通透性差,新根萌发受阻。对于种植一大茬蔬菜的棚室来说,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差的问题尤为突出。一些棚菜种植区,往往全棚覆盖黑色地膜,且地膜紧贴地面,土壤透气性降低。此外,天气转暖后,晴天中午棚内温度升高,黑地膜可吸收大量热量,导致地表附近土壤快速升温,在高温、缺氧、不透水的情况下,地表毛细根就容易被捂坏了。根系生长不良,养分吸收受阻,从而引发后续的一系列营养不良症状。夜温难降,昼夜温差小。现在很多棚室早上拉开棚后,棚内温度多在17℃左右,由此可知棚室上半夜的温度可达20℃。夜温高,植株呼吸作用旺盛,有机营养消耗得多,植株易发生徒长;同时,由于有机营养大量消耗,花芽和果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进而表现为落花落果、畸形果增多,也就是菜农常说的“旺了棵子不坐果”。防治措施

◆上喷下灌 养根护叶 养根是贯穿蔬菜栽培的重中之重,菜农在管理中不要忽视养根,不要看天气刚转暖就大水大肥。土壤往往不缺肥,而是植株的吸收能力差,导致营养供应不足。针对这种情况,菜农在施肥时,应注意增施生根剂、生物菌肥、甲壳素等具有生根养根作用的肥料,促进植株再生毛细根,增强根系对土壤中矿质营养的吸收能力。当出现黄叶、干尖时,在采取用养根类肥料灌根的同时,还应及时喷施含氨基酸、硼、镁、锌、钙的叶肥,补充各种中微量元素,可短期内缓解黄叶、干尖问题。

◆改善土壤条件 气温回升之后,撤除操作行内的地膜,同时用铁条撑起种植行内的地膜,呈拱形,然后稍微掀起地膜,划锄,犁破土壤板结层,使表层土壤变疏松,增加透气性、透水性。同时,菜农在提高棚内温度时,要注意逐步升温,保证棚内空气温度和地温同步提高,解决植株地上部生长量大增,而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上部植株的生长需求的矛盾。

◆严控温度 冬季温度低、光照不足,湿度过大,冬季应以保温、增光为主。随着光照加强,天气转暖,应由原来的单一保温变为合理调控棚室温度的变化,尤其是夜温。建议菜农及时观察刚开始拉棚时棚内的温度,黄瓜、茄子、西红柿等喜温蔬菜最低温度控制在13-15℃,西葫芦等喜凉爽气候的蔬菜最低温度可控制在10-12℃,这样既有利于叶片白天制造的光合产物进行转移、分配,养根、促棵、攻果,又能拉大昼夜温差,减少呼吸消耗,控制旺长。

总结:蔬菜病害种类多,防控难度大。掌握各种病害的发病特点,营造适宜各类蔬菜生长的自然环境,重视病害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一旦发现病株,及时对症治疗,控制病害,减少损失。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sczz/2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