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蔬菜种植 > 正文内容

红枣种植加工有优惠政策吗?

2022-08-04 05:43:36蔬菜种植2

  山西省红枣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一)红枣市场前景的分析与市场体系建立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分析研究证明,红枣的国内需求量将会成倍增长,国际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研究针对目前山西省红枣销售市场无序性较大的特点及今后红枣产量大幅度增加的态势,提出了在山西省建立红枣销售市场网络的意见,即在建立一、二级市场和外地代销市场。
  

(二)红枣产业化发展主要目标的研究

通过研究提出了四大奋斗目标:

一是扩大红枣种植规模,增加红枣产量。规划2010年山西省红枣栽植面积发展到600万亩,产量达到60000万公斤。

二是建立5大红枣生产基地,实行规模种植,推广优良品种,建立区域红枣产业体系。
  此外,再建5个红枣发展区。

三是建立与扩大红枣销售市场,产、运、销配套。

四是建立红枣加工体系,搞好红枣加工增值,提高农民收入。

(三)红枣产业化发展保障措施的研究

第一是深化改革,优惠政策。强调认真贯彻个人、集体、国家一齐上的方针,采取租地承包、入股联营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经营成份,解决资金问题。
  允许枣林产权继承和转让,并在一定时期减免农林特产税。

第二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调各部门通力合作,推进红枣产业发展。

第三是推行5个主要的种植经营模式。即枣粮复合经营模式、地埂红枣林粮复合经营模式、平地枣园模式、坡地旱作枣园模式、红枣防护林模式等。
  

第四是依靠科技进步,研究与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研究提出了8大技术,即选择栽培优良的适生品种、旱作保水整地技术、先进的栽培技术、整形修剪技术、土肥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枣树育苗技术、红枣嫁接技术等。其中特别提出了“密植稀留”栽植技术。

第五是建立红枣高新技术产业,作好红枣产业体系的示范龙头产业,带动山西省红枣产业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六是加强行业管理。①制定红枣生产的有关条例、技术规范等;②转变山西省红枣协会职能,将纯学术组织转变为行业组织,协调红枣生产、销售。

10月1日,北京平谷区占地200亩的“吕梁红枣休闲采摘观光园”在北京正式开园。该园自国庆节以来,每天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观光游客。
  然而,实施这样工程的竟是曾在山西插过队的北京知青。通过“吕梁红枣休闲采摘观光园”,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山西红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然而采摘仅仅扩大了枣的知名度,却让枣走了山西陈醋的路子———只闻其名不见品牌。

9月27日,吕梁市第三届红枣节在经历两天的贸易洽谈交流之后胜利闭幕,柳林县红枣代表团与客商共签订价值4880万元的贸易协议。
  吕梁市分别于2000年、2002年成功举办两届红枣节,吸引了数千名中外客商前来参加,成交额上亿元。

近年来,受中国大枣显著的天然药用和食疗功效影响,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已形成中国大枣的消费浪潮,日本最大的全日空航空公司将中国大枣列入空中供餐食品之一,日本文部省更是将大枣列入中小学生营养配餐计划。
  

红透了山西,却险将沦为别人原料产地

在山西从事果林研究的李登科研究员说:“山西红枣种植已达480多万亩,产量2。7亿多公斤,全省93个县、市、区都有枣树栽培。”吕梁市红枣面积由三中全会以前的17万亩上升到了现在的128万亩,产量由1128万公斤上升到1。
  2亿公斤,产值达到4亿元。如此大的产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临汾市红枣基地以每年50万亩左右的速度扩张。

2001年以来,临汾市委、市政府在平川地区大力实施“121”工程发展红枣200万亩,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内容。
  

我省红枣的品牌企业有恒丰、汉波、天骄等,从事干枣加工和酒枣、枣饮料的酿造,但更多的红枣集中到批发市场上。目前,我省的枣业群体还很分散,田地里的红枣成车地运出山西。

李登科说:“近年来,山西的地红枣种植业加快,成为全国红枣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但是在产业化道路上仍以初级加工为主,已成为红枣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

山西的红枣市场更多的是二级加工贸易商。这些人主要是在做红枣的大批量批发。尽管也在做简单的食品加工,其做法只是洗干净一点再用一个塑料袋装起来,就已经不错了。

除此之外,红枣加工更高一级是成立食品加工企业,杨春青介绍,这种企业在全国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不直接进入市场,自己开几个门面成为别人的供货商,仅在自己的区域内做零售,给本地的超市供货。
  

李登科说:“山西虽有板枣、滩枣、胡瓶枣等大名枣,但种植滩枣达到80%以上。”凭借这十大名枣的名头,山西人在开发红枣种植中走上了致富路。山西巨大的红枣产量却没有打出与此相适应的品牌来。”

李登科说,“红枣目前来说,以干鲜兼用为主,仅有个别的企业在从事精细深加工的研究开发。
  简单的食品加工占据了市场的巨大份额。红枣业在随着季节的周期而变化。”

也许时下流行的观点,“品牌”就是面向高档的消费群体,就是昂贵得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的高附加值产品。但红枣的巨大产量,面对的现实,却是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消费者。正如娃哈哈的企业文化理念“生产出真正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所揭示,娃哈哈追求的是,品牌既是品质的一流、真正有价值的好产品,更是处处看得见,人人买得起的大众化产品。
  

红枣,据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植历史,以其皮薄肉厚、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而闻名。它的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80倍,柑桔的16倍,中华猕猴桃的8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堪称果中珍品,有“活维生素丸”和“百果之王”之美誉,更为重要的是,红枣是中国的特产。
  

也许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有好的产品不怕没有销路。据记者从临汾市得到的资料显示,襄汾县管滩村今年上半年,全村靠销售红枣、苗木等人均收入已超过2000元。但是,国际市场每年的总需求量在1000万吨以上,中国的供应量仅1万吨左右。一个村红枣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大市场面前,不过沧海一粟。
  

和红枣打了十多年交道的山西恒丰实业有限公司杨春青说,现在,山西乃至全国的红枣都在批发市场交易,就是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红枣专卖也是市场上统一印制的包装,只是在借名枣的效应。

红枣是山西原生态产品,在枣类品牌建设上,在扩大中国枣产品在世界的影响上,山西不能失语。
  

红枣要找对市场,也要找对消费者

“一日三枣,长生不老。红枣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并接受,可以断定,其市场潜力非常大:尤其在进入世贸组织以后,红枣作为我国的独有果业,它的价值将会更加凸现出来。”杨春青说这样说。

枣红富民的现实让政府部门注意到红枣的产业化道路是必要的。
  事实上,政府对于红枣产业的扶植也一直贯穿红枣育苗、栽种、管理、销售、加工等各方面。

我国近年来在枣食品加工上也建立起一些硬件实施非常强的公司,这些企业在政府投入,银行贷款得到了支持。其土地、厂房、先进设备都非常美观漂亮的。山东舜园枣业有限公司就以高价从法国引进先进的选枣流水线,准备大干一场。
  

另外,在我省吕梁市有全国最漂亮的枣加工企业,中外合资山西木枣精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在荷兰国家农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从德国、意大利、美国引进国外引进全套生产设备,投资1。5亿元建成了加工木枣精华营养素的现代化生产线,生产木枣精华浓缩而成的高科技天然营养保健食品。
  

但是,正如李登科所说:“精细加工产出的产品,占市场的份额很小。”像木枣精华萃取液,不到50ml的产品价格在300元以上。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消费,谁拥有更多的消费者,谁就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在中国枣消费者普遍购买力不高的现实下,如此高的投入,如此高的价格,对消费者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对企业来说就是刀尖上跳舞。
  

正如山西枣企业联合会一位会员所说:红枣产业真正需要的,不是好看的企业,不是会要钱的企业,而是会做市场的企业,能够迎合消费者的企业。以恒丰为例,恒丰是山西目前枣产业的标志性品牌之一。自创建起,市场就是该企业最先考虑的。目前,它开辟了东北、华南等五大全国销售区域,把市场做出山西、做到全国。
  但它的办公地却租住在太原市火车站的一栋旧楼里,至今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基地。

政府企业联手,把品牌融入文化

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流传着许多关于枣的故事。在《诗经》中就有“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记载。在中国民间,枣是喜庆的代表,传统中有将枣、花生、桂圆、瓜子送与新人,谐音“早生贵子”的习俗。
  可以说,枣文化已经融入到了中国人的心里。枣品牌的发展,只有将文化融入其中,才能走上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一点上,山西又落在别人的后面。

2004年的9月,山东苍山县举办了枣文化博览会,它的口号就是弘扬特色农业的主旋律,实现传承历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
  一年后在山西吕梁的第三届红枣节,尽管达成了许多协议,组织开展红枣评奖、红枣及农副产品展销、贸易洽谈、发展论坛、现场观摩等活动,却没有提到文化的高度,一场盛会难免有遗珠之憾。

山西财经大学卫虎林教授说,近几年开始的名牌产品评选活动,山西产品的评选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传统名牌力量不强,新的名牌后劲不足,山西名牌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落后全国一步。
  也许文化的缺失,也是山西名牌建设不足的原因之一。现在,是该“文化”在山西红枣品牌发展道路上出一把力的时候了。

继柳林、临县等地开发了两千亩红枣种植基地后,阳曲县建立的万吨枣果加工基地也投入使用。有关负责人表示,就是要使我省的红枣红遍全国,走向世界。
  

红枣是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产品,太原周边枣树资源丰富,阳曲县更是有名的旱地果树产地,荒山荒坡都适宜红枣种植。在这里建立加工基地,就是要使这一地区的种植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据介绍,该项目达产后,年处理果疏可达两万吨,如果全部从阳曲县采购,可直接吸纳地方劳动力300余人,带动7000余户种植户。
  另据了解,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山西红枣已经销往全国60个大中城市,以及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外市场。万吨基地的建立为山西红枣走向世界提供了保障。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sczz/1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