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园林有哪些?
江南有四大园林,分别是:南京瞻园,无锡寄畅园,拙政园,留园。
TOP 1:南京瞻园
瞻园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喜欢历史的小伙伴,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来是定都南京的,后一辈才迁都北京。
瞻园也就是当年朱元璋还没有称帝前住的地方,那个时候叫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名将徐达。
瞻园素以假山著称,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瞻园中也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87年版《红楼梦》,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的白府等便是在瞻园取景地。
景区不是很大,但是慢慢逛,也要逛2个多小时,里面有很多的猫咪猫咪都不怕人,而且超级干净,还是不要打扰它们。
攻略:
门票分白天和晚上,晚上的要比白天贵一些。白天是30,晚上70元。
瞻园就在南京夫子庙的旁边,走路大概五分钟的样子,南京夫子庙是中国四大小吃街之一哦。
可以前在夫子庙吃些小吃,建议尝一下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和汤包,味道很南京,然后在溜溜达达的去逛一逛瞻园,喜欢明史的小伙伴,不要错过哦。
TOP 2:无锡寄畅园
无锡离苏州很近,也是个有山有水有古迹的好去处。
因为是秦氏家族所建,本来叫秦园。后来后代官场失意,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借王羲之“寄畅山水荫”诗意,改园名为“寄畅园”。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来走一圈。
皇帝都喜欢的地方,那肯定有他别致的地方。因为太喜欢,回去后还特意仿造寄畅园在颐和园里建了一个谐趣园。
寄畅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特点,园主运用水景、假山、太湖石、古树和花木来创造出素雅而富于野趣的意境。第一次去寄畅园,被里面的那一湖池水迷到了。像一面镜子一样,平铺在院子中央。无锡有个山叫惠山,惠山有闻名的天下第二泉,寄畅园就是把泉水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到了园林中。
攻略:
寄畅园是在无锡的惠山古镇里边,惠山古镇是不要钱的,就在无锡市区里,交通很方便。
景点是一个联票,包括天下第二泉、惠山寺、寄畅园、锡惠公园。寄畅园不大,快的话一个小时就可以游完。门口就可以买票,票价70元。当然也可以在网上买,便宜个十几元。
个人还是很喜欢寄畅园的,园子不大,但建造园区的手法很高超,来无锡的小伙伴不要错过哦。
接下来的两个园林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苏州,苏州园林甲江南么。苏州的园林特别多,大大小小几十个,其中明代的拙政园和清代的留园属于中国的四大园林之一,同时也属于江南四大园林。
TOP 3:拙政园
小时候就有一篇课文写的苏州园林,当时就感觉这是一个什么地方。长大了发现,想去的地方好多都是来源于课本。来了苏州不去园林,好像是没来过苏州一样。
拙政园苏州的园林之首,如果非要选一个那就选最出名的。因为最有名,所有要做好人多的准备。除了旅游团队就是人头,不过静下来细细的去品味,还是很有韵味的。
相比瞻园,拙政园里就显得不那么局促,给人一种闲庭信步,怡然舒适的游玩感觉。个人建议请个导游讲解,30块钱一人。原因有两个,第一:园子太绕了,本人是严重路痴型的,走着走着就回到原来的地方了。心想古人自己住在家里不会迷路的嘛?第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说法是单纯自己游玩不能知道的,一边逛园子,一边听故事,还可以给你拍照。还可以问一下其他景点路线什么的,还是划得来的。
特别喜欢拙政园的窗,对称美发挥到了极致。细细品味拙政园里的一步一景,移步换景,不亲身体会很难理解八个字的含义。
攻略:
苏州园林景区也比较集中,交通也很方便。门票的话,苏州园林都分淡旺季,差价不也是很大。70-90元,同样网上买更便宜,提前预定即可。还是那句话,园区本身就是那样,更重要的是体验,要不做一些功课,要不请一个导游,带着故事去游览才有代入感的。
TOP 4:留园
同样也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留园也是建于明朝,但属于的风格更偏向于清代。
留园的入口很小,就跟一间普通人家的大门差不多,门口会看到两个古装小哥在守门,还挺有讲究,仿佛真的是到了古时候的宅府一样。
留园其实原本不叫这个名字。是在嘉庆年间有一个叫刘蓉峰的人辞官之后买下了这个庄园,并重新精心设计。在园内种植了许多“白皮松”,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于是主人起来名字叫“寒碧山庄”。当地老百姓因主人姓刘,而把这座花园叫做刘家花园。再后来花园易主,因前园主姓刘而俗称刘园,新园主便仿随园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
留园的房间看上去都十分气派,宽敞明亮,一副大户人家的模样。而且房间里书画很多,可以看出主人是一个爱书画之人。园内种植了杏树、桃树等,碎石路上还搭建了紫藤架,一派自给自足的农家气息扑面而来,隐约可见一丝田园气息。
园内盆景众多、大小不一,都做得十分精致,园内用竹子做栏杆分离景致和人行的道路。
攻略:
留园的门票也是在40到50元,再好的东西看多了也会生厌倦感,苏州园林去个一两个即可。留园虽然小点,但相对于拙政园反而没那么人多,可以慢慢欣赏,找一个地方发发呆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