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散养技术?
鲮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鲮鱼又名土鲮、鲮公、花鲮等,是一种亚热带鱼类。
冬季低水温在13℃以上处常年可见,低水温在11~
1 3℃的,则冬季少见;冬季降到11℃以下的地区, 则没
有自然分布。鲮鱼体形修长,鳍条柔软,生长迅速,不仅
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还是鳜鱼的适口饲料。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体呈纺锤形,略侧扁, 腹部圆。头小, 吻钝。口小,
下位,呈弧形。有吻须和颌须各1对,吻须较长,颌须极
短小或退化仅留痕迹。鳞片中等大小。体色自上而下由青
灰色逐渐转为银白色,并有耀目的光泽,两侧胸鳍上方有
8~l 5个鳞片具宝蓝色的彩斑连成一片,形成一菱形的斑
块。各鳍淡灰色,除背鳍外,其余各鳍的末端略呈赭红色。
2.生活习性
鲮鱼是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温暖的江河及其附属水体
的底层。性极活泼,善跳,对水流的反应十分灵敏,喜活
水,稍有水流便能引集大量的鱼。在池塘中常因池埂满水
或缺口等,而发生大量逃鱼的现象。
鲮鱼对溶氧的要求较低,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当水
温为22~28℃,水溶氧量l毫克/升,鱼能正常吃食;溶氧
量0.24~0.65毫克/升, 会浮头:溶氧量在0.16毫克/升
以下,会窒息死亡。
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30℃,低于7℃则不能生存。
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当水温低于14℃时,鱼就聚集于
深水区不太活动。冬季在河床深处越冬。池养的越冬鱼,
通常置于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增加防寒措施。
3.食性
杂食性鱼类, 自然条件下,常以植物为主要食料(主
要是浮游植物),同时也摄取腐殖质和其他有机碎屑,还
吃少量的浮游动物。池养条件下,吃食人畜粪便、各类油
饼、酒糟、糠、麸、蚕蛹等。食性与鲢鱼基本相似。鲮鱼
49
鳃耙紧密,适于滤食细小食料。它的肠管较长,但对具有
纤维质或胶质细胞壁的浮游植物也难于消化。
仔鱼当卵黄囊快被吸完时,开始摄食轮虫、桡足类幼
体和小型水蚤,随着鱼体长大逐步过渡到成鱼食性。
鲮鱼吃食与环境关系密切,水温14.6~29.4℃时,食
欲旺盛: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鲮鱼的摄食强度,甚至
停食。在相同温度下,水中溶氧量又是摄食的牵制因素。
在水温佳条件(22.8~25.4℃)下, 当溶氧量下降到
0.24~0.65毫克/升时,大部分个体也要停止摄食:当每
升水溶氧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