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百科 > 正文内容

发酵床养牛技术

2024-01-24 15:11:06农业百科

过去我们有发酵床养猪的成功经验,在这个基础之上,考虑到我们当地第一个牛的养殖量比较大,第二个弄作用秸秆非常丰富,就想在这个方面做点文章,农作物的秸秆是发酵床垫料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来说给猪用的发酵床是把秸秆粉碎,再加上稻壳和锯末混合后做成六七十厘米厚的床体,这样发酵床比较松软,一头成年猪的体重在100公斤左右,趴在上面很舒服,没有问题,可是换上四五百公斤重的牛,这样的发酵床就很难承受了,容易造成床体塌陷不说,还容易把垫料压实,形成板结,这样一来,里面的微生物就不能充分发酵,粪便也就得不到充分分解了。对牛的体重比较大这个问题,专家指导吴建国对发酵床进行了改进:

农盛乐提供养牛发酵床菌种,提供发酵床养牛技术支持,保证成功,另外有多种养牛用品。

把垫料分成了三层,在这个问题上,秸秆采用长度不一的方式,最底部放置一些稻草,在稻草上面又放置整个玉米秸秆,在整个玉米秸秆上面又放置了比较细碎的玉米秸秆,稻草,没粉碎的玉米秸秆,和粉碎的玉米秸秆形成了三层,每层的厚度在20cm到30cm左右,而总的厚度和猪的发酵床差不多,有六、七十厘米厚,中间采用整秸秆是为了防止牛踩踏过深,过深的碎秸秆容易踩实,在这个时候容易塌陷,容易承受不起牛的重量,有了中间这层整秸秆的支撑作用,发酵床的承重能力就提高了很多,牛踩上去松软有弹性,却不会塌陷。

牛体重大的问题解决了,可还有一个养殖户担心的问题,就是牛的粪便多,据统计一头猪的排粪量每天是2.5公斤,可是一头牛的排粪量是50到60公斤,牛的排粪量这么大,发酵床能受得了吗?粪便能够及时被分解掉吗?

一头牛一天的排粪量能够顶20头猪一天的排粪量,是够多的,这也难怪人家养殖户有所顾虑,但是专家说了,牛的粪便虽然多,但是和猪粪比起来却很容易被分解,像牛排泄出来的粪便中,含氮量相对低一点,与牛的习性和消化系统有关系,与它的采食习性也有关系,一般杂食动物粪便中间的含氮量都比较高一点,草食兽含氮量低一点,氮是粪便臭气的主要来源,而发酵床的作用就是通过垫料里的微生物,来降解动物粪便中的氮,牛的排便量虽然很多,但是粪便里氮的含量少,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所以养殖户不用太担心它难以分解,不过要想让大量的牛粪充分分解了,还必须要掌握牛的养殖密度,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发酵床养牛,一个是单位面积所饲养的牛的数量,密度不能过大,密度过大,粪尿量过大,发酵床的吃水性达到了饱和程度的时候,就对发酵床产生了影响,发酵效果就不好了,其实这里面道理很简单,我们知道牛的粪便就是垫料里微生物的养料,粪便多了,也就营养过剩了,微生物消化不了,自然不能充分分解,这样就达不到发酵床的作用了,而粪便少了的话,微生物就会因为养料不够,而活力不足,这样也不能很好的发酵分解了。

那么如何才能控制好动物的粪便量呢?要动物拉多拉少咱们还真不好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必须控制好牛的养殖密度,发酵床养牛对密度由要求,主要考虑就是整个排粪量的问题,牛体型比较小的时候,比如体型是一两百公斤以内的小牛,那么密度相当于每头牛占用面积2到2.5平方左右,当它体型增大以后,排粪量加大了,这时候我们的密度要相对稀松一点,这样每头牛在成年牛基本上成年的时候,就是400公斤以上的牛,那么每头牛的占地面积是4到5平方米,体型再大一点,那么就是相应的6到7平方米,这就是说,为了让粪便得到及时的分解,养殖户在用发酵床养牛的时候,饲养密度要跟着牛的不同生长阶段、牛的个体大小适当做出一些调整,像发酵床养猪,猪的饲养密度,一般是一头猪占地1.2平方米,而发酵床养牛,要控制在每头牛占地5到7平方米左右,猪的个体比较小,排粪量也比较少,所以猪的饲养密度大一点,对于牛来说,它的个体比较大,排粪多,所以饲养面积也就多一点。

牛的粪便多,要充分分解,就要控制好饲养密度,另外垫料的分层设计对垫料的充分分解也非常有利,上层细碎秸秆,它比较易于发酵,也便于和粪便粪尿混合,利于有益菌的发酵,处理了大部分的粪便,那么相对渗下去的粪尿在整株秸秆这一层反倒被它吸收了,即便没有益生菌的发酵作用,它也起到了降解作用。

如果没有这样的分层,像养猪这样都是用粉碎的秸秆或者锯末,那么它的吃水性就差,很容易腐烂,发生霉变,容易积液,造成发酵失败,腐烂,最后产生效果的就是很深的一层,有板结,积液现象,这样对牛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看来只要用上合适的垫料,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发酵床上的粪便多,也不是难解的问题,不过要想要发酵床里的微生物发酵效果好,发酵床的使用时间长,还得经常的翻动垫料,那么养猪的话,猪有一个拱的天性,拱来拱去对分解粪便的工作帮了不少忙,可是牛不会拱,怎么办呢?

我们有一句俗话叫“馋猫鼻子尖,饿狗闻上天”,“牛吃料里香,猪拱土里藏”,猪的习性是喜欢拱,喜欢翻,这样有利于对发酵床起到一个翻动,但是对于牛不行,不论是猪还是牛,粪便都是排放在发酵床的表面,而微生物繁殖最活跃的地方在发酵床的内部,粪便只有到发酵床下面,粪便才能及时快速的分解,猪的拱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翻料作用,但是对于牛来说,就没有这个优势了,所以就得人为的想想办法。

吴建国想的办法是给牛增加活动量,他把牛吃饭和喝水的地方分开了,牛吃完饲料,要想喝水就得多走几步到对面去,牛吃饱了就去喝水,喝完水以后就来吃料,在这方面,无形之中它就把整个牛床进行平衡了,为什么牛来回走动,就能够对牛床起到平衡作用呢?老吴解释说,如果让牛老呆在一个地方,发酵床会出现一个地方松软,一个地方结实,床体出现不平整,让牛这样一走动,发酵床上面不均匀的问题就解决了,而且牛仔走动过程中,蹄子会把那些垫料带起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一种翻动。

初此之外,老吴采用这种方法还无意中起到了另外一个作用,喝水和吃料来回总动,可以使牛排泄的粪尿能够均匀的撒在发酵床上,有利于它的粪尿分解,牛排便不定点,走哪拉哪,本来这样分散排便对发酵床的分解有好处,不过牛很懒惰,平时不是站着就是卧着,走动起来也是懒洋洋的,所以排便很不均匀,像老吴的牛这样,吃料在一边,喝水在另一边,牛被迫来回走动的过程中,就把粪便排的相对均匀一些,粪便分布均匀了,分解也就更充分了。

当然让粪便充分分解,只凭牛自身的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让人来帮忙,进行人工管控,而人工管控也得分几步来走。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nybk/9886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