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鲫养殖高产技术(白鲫能自然繁殖吗?)
1. 白鲫养殖高产技术
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养成规格50-60克。
在池塘进行鲫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养成规格350-400克。当然可以根据池塘面积大小、管理状况和鱼种仙格大小进行增减。
(二)品种搭配
1、鲢鳙比例应占所养鲫鱼的10%左右,鲢鳙鱼放养时间会影响鲫鱼驯化时间,投入过早,尤其是鳙鱼会影响鲫鱼驯化。
2、禁止搭配鲤、草鱼等胆大、上浮抢食时间短、抢食凶猛的鱼类,它除了影响鲫鱼驯化,还会影响鲫鱼的全年摄食。
鲫鱼怎么养殖?
一、鲫鱼的养殖准备
1、池塘条件:池塘以3-20亩、深2-3米最佳,背风向阳、不渗漏、注排水方便和池底平坦。池塘应具有三配备:一是投饵机,二是增养机,每3-5亩水面配备3kW的1台,三是大拖网,为以后抽样及出售作好准备。池塘应彻底清淤,鱼种入池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清塘,并保持瘦水状况。
2、养殖模式:从目前状况看,最具经济效益的模式是池塘主养鲫鱼模式“80:20”模式,即收获时,产量的80%为银鲫,20%是为其服务的“肥水性“鱼类。养殖户可根据当地市场接受情况选择合适的鲫鱼品种进行养殖,但鱼种尽量要来源于持有种苗生产许可证的鲫鱼良种场。鱼种要提前购回,并集中在一两个池中暂养15~30天,其间,可对鱼体进行检查,并做适当防病治病。
3、饲料准备:成鱼饲料的蛋白约在30%以上,饲料粒径2-3毫米,最大不超过3.5毫米,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均可。
二、鲫鱼的优良品种
1、湘云鲫:湘云鲫是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三倍体鲫鱼,具有自身不繁殖、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食性广、易捕捞、耐低温、肉嫩味美等优点,一般池塘条件下,混养每亩可产60~100公斤,单养每亩可产鱼500~800公斤。网箱养殖每平方米可净产50~90公斤。当年乌仔可长到0.2~0.3公斤,鱼种经一年养殖,个体可超过1公斤,比普通鲫鱼生长快40%~60%。湘云鲫可池塘主养、混养,也可进行网箱、稻田、湖泊、水库养殖等。
2、异育银鲫:异育银鲫是方正银鲫与兴国红鲤经人工授精发育的后代。它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生长速度比它的父、母本平均快34.7%,第二年即可长到500克左右。异育银鲫体型较高,体色为银色(普通鲫鱼体色较暗),其生活适应能力强,疾病少,成活率高,食性杂,易捕捞。异育银鲫较能耐低氧、耐低温,在摄氏零度以下能生存,适宜水温为22~30℃,最适水温为25~28℃,繁殖水温为18℃。
3、彭泽鲫:彭泽鲫是江西省九江市水科所和江西省水科所共同合作选育的新的淡水养殖优良品种。彭泽鲫属杂食性鱼类,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繁殖易、食性杂,抗逆性强,疾病少,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等优点,适宜于精养高产,当年苗种年底可养500克左右。加上饲养技术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少,效益好,故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4、丰产鲫:丰产鲫是从广东省西江水系中选育出生长速度快,肉质佳,群体产量高,抗病力强、全雌鱼的鲫鱼新品种。
三、鲫鱼的养殖方法
1、一次要放足:鱼种一次放足,可保证每次出塘鱼的规格整齐,便于集约化养殖和出售。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放养鲫鱼鱼种,若是在暂养池中的鱼,最好在水温15℃左右分池。放养前1-2天,应该停止投喂饲料。若鱼种质量好、无病或在暂养时已对鱼病进行了处理,则入池时可不进行鱼体消毒,以便减少鱼体损伤,减少水霉、竖鳞等病的发生。放养时,应抽样,按照计划的数量下塘,并将规格整齐的鱼放在同一池中。池塘主养条件下,若鱼种规格在50克/尾左右,单茬养殖,一般亩放1500-2000尾。
2、必须训食:鱼种放养后即开始训食。训食越好,饲料在水中停留时间越短,饲料利用率越高。
3、放养鲢、鳙鱼:适当搭配滤食性鱼类--鲢鳙鱼。鲢鳙鱼的投放时间应在鲫鱼驯化后,否则会延长鲫鱼的驯化时间。搭配的比例以鲫鱼:鲢鳙鱼为90:10或80:20较佳,即假设亩放鲫鱼75-100千克则20-60克/尾鲢鳙鱼共放3-12千克即可。
4、少量多次投饲:建议在主养鲫鱼情况下,日投喂6-8次,春秋可适当减少次数,夏秋可适当增加。若撒投饲料,则采取“慢一快一慢”的节律,每次投喂30~40分钟。
四、鲫鱼的养殖管理
1、巡池、增氧机管理:鱼种投放后,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观察水质变化、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清除池内杂物,保持池内清洁卫生;发现死鱼、病鱼,及时捞起掩埋,并如实填写记录。根据天气、鱼的活动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比如:正常情况每天中午开机2小时,保持池水溶解氧3毫克/升以上。
2、控制水质:保持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pH值7.5-8.3。随季节和水温不同加注新水调节水位,一般每半月一次,高温季节每周一次,每次加水15-30厘米,必要时,还可全池换水。在水源缺乏的地方,可以通过在合适时候泼洒微生态制剂、控制水面的藻类,达到一池水养一池鱼的高水平。
3、定时疾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和“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定期做好清洁卫生、工具消毒、食场消毒、全池泼洒药物和投喂药饵等措施,避免鱼病暴发。生长期间半个月左右使用1次生石灰(比如亩用15千克左右)、漂白粉或0.1ppm的强氯精,轮换全池泼洒,以防治出血性、败血症等病毒、细菌性鱼病;对车轮虫、小瓜虫、粘孢子虫等寄生虫鱼病则用杀虫剂加以防治。
4、产卵期控制:通常通过选择成熟较晚、产卵少的鲫鱼品种,比如白鲫来降低影响。饲养管理方面,也可采取多次拉网来加速其性腺退化,减少产卵的条件,抑制性腺成熟;在晴朗的天气,不要往鲫鱼养殖水体加注新水,以免刺激鲫鱼产卵,缩短产卵时间。另外要减少孵化的可能,即不要将鲤鱼与鲫鱼放在同一水体,因为鲤鱼的精子可促使受精卵形成,并在20℃以上5-7天孵化出鱼苗。繁殖期间由于鱼类摄食量少,可以少投饲料来减少饲料浪费。
5、定期抽样:为了了解鱼体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养殖措施特别是调整投饲量和养殖密度,养殖过程中通常要进行抽样。为了使抽样具有代表性,抽样率要尽量大。在池塘抽样中,一般要求样本含量至少占抽样总体的5%。此外,抽样点还要分布均匀,并要合理分析、利用抽样结果。
6、适时稀疏:高密度放养必然带来养殖后期密度过高,特别是8月,水温高、溶氧低、养殖风险增大,及时解决这一难题非常重要。在亩产1000千克的密度下,可在8月份采用提大留小方法,稀疏总量的20-40%,这不仅能充分利用该时期鲫鱼价格高的优势,而且使鲫鱼在养殖后期快速生长,增大出池规格,提高鲫鱼的商品价格,增加单位面积收入。在亩产4000千克的养殖模式下,一般要从6月底开始每20天进行一次,共七次捕捞,直到11月份全部收获。
2. 白鲫能自然繁殖吗?
是红白长尾鲫。
红白长尾鲫的适应能力强,食性广,耐低氧,生存水温1-35℃,在池塘和水族箱中均能很好地生活。
红白长尾鲫,通过从红鲫中选出2尾长尾鲫雌鱼和3尾白鲫雄鱼交配产生红白长尾鲫,再从获得的9尾红白长尾鲫自交的繁殖后代群体中按选育目标严格选择,经12年选育到F5代,体色、体型和鳍形等遗传性状已稳定在90%以上。红白长尾鲫体表底色银白,头部、背部或身两侧镶嵌红色斑块,红白相间,分界鲜明,尾鳍长等于或大于体长,薄而柔软,如飘带,极具观赏价值。
3. 养白鲫鱼有什么寓意
原因如下
1、水质氯含量较高
自来水中蕴含大量的氯成份,能有效的杀菌,当氯量较高时,也会杀死鱼身上的微生物,有些鱼靠身体上的微生物保护自己。而当微生物被杀死,鱼儿的低抗能力自然也就降低了许多,还会因此受到感染,所以发生鱼身白的情况。换水时将自来水晒2天,然后再养鱼,就没问题了。
2、鱼患小瓜虫病
鱼身上有一种寄生虫称为小瓜虫,它们吸取鱼儿的养份,让鱼儿病发的后期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色暗淡,鱼体会因为养份不足而消瘦,游动缓慢,严重时会导致鱼儿死亡。可以在每2斤水中放入1片50毫克呋喃西林的溶液,一周之后鱼儿会恢复。
3、鱼患水霉病
水霉病是因为水中的细菌导致鱼发病,在换水时注意可以滴几滴碘伏液,可以帮助鱼体杀毒。注意鱼缸用清洗液加高锰酸钾,清行清洗消毒,自来水在换水时,最好是能在太阳下晒24小时。这样可以确保水质环境,让鱼儿远离水霉病的侵害。
4. 白鲫鱼苗
白鲫鱼品种有:
1.异育银鲫,异育银鲫具有明显的双亲特征,体色淡粉红色,鳞片较大,肉较鲤鱼鲜嫩。银鲫、白鲫、乌鲫、异育银鲫均作为人工放养的商品鱼,大量养殖。还有一种海鲫鱼,但在我国领海中数量稀少,个体与银灰鲫鱼相仿,体色灰黑。
2.白鲫鱼(大板鲫),白鲫鱼身体长,个头大,食性广,对饲料要求不严,可兼食浮游生物。生长迅速,适应性和觅食能力也较强。
3.银灰鲫鱼,在流动的或者大面积的水体中,由于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大,其体态均为偏长型;在小型的静水他塘中,由于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小,鱼体则偏短、偏宽、肥厚;而在一些水底多沙砾的水体中,银灰铆鱼则习惯于淘沙觅食,它们嘴的上领就相对延长,下领相对缩短,形成“弯嘴鲫鱼”。
4.非洲鲫鱼又叫黑鲫鱼、罗非鱼,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分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
5.丰产鲫,丰产鲫又名百花鲫,是华南师范大学鱼类研究室采用鱼类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的一个全雌性的鲫鱼新品种。其体色偏淡、外形匀称优美,与东北银鲫的体形相似,体背介于彭泽鲫和高背鲫之间,肉质较为结实,味道鲜甜。
6.黑龙江银鲫,银鲫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松花江等水系中,黑龙江省力正县双风水库为集中产地。银鲫的鳞片呈银白色,富有光泽,体长个大,肉质好,常见个体在0. 5~1. 5千克,最大可达3千克以上。
7.滇池高背鲫,高背鲫鱼适应性较广,能在湖泊、水库、池塘、坝塘等水域生长,最适生长水温24~30℃。
8.方正银鲫,黑龙江省方正县特产,具有头小、背厚、出肉率高、耐寒冷、抗病力强、生长快、个体大等特点。
9.彭泽鲫,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芳湖、芸湖等天然水域,因其常栖于湖中的芦苇从中,体侧有5-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池塘中饲养一段时间后,斑纹会逐渐消失)而被称为芦花鲫;它以个体大(已知一尾最大个体体重6.75千克)著称,所以称它为彭泽大鲫。
10.淇河鲫鱼,淇河鲫鱼产于豫北的鹤壁地区。淇河是河南唯一一条不受任何污染的河流,故淇河鲫鱼已列为淇河著名特产之一,列为鹤壁三珍之首。 而淇河鲫鱼背色浅褐,腹色银白,胸尾鳍透明,鱼背宽厚,体态丰满,俗称“双脊鱼”,明代被列为贡品,现系河南省珍奇水生动物之一。
5. 白鲫能长多大
1、土鲫鱼能长到0.5斤左右。它的生长速度非常慢,在天然水域长到0.4斤需要3年时间。
2、湘云鲫能长到3斤以上。它是异源三倍体新型鱼类,生长速度较快,但自身不能繁育。当年鱼苗养到年底,最大体重在1斤以上;隔年鱼种养到年底,最大体重在3斤以上。
3、白鲫最大能长到5斤。它是鲫鱼中的大体型,生产速度较快,当年鱼苗养到年底体重0.7-1斤。
4、滇池高背鲫鱼最大能长到6斤。属于滇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对象,生长迅速,2年能长到1斤,3年能长到2斤。
综上所述,鲫鱼属于小体型鱼种,如果当年投苗送到年底体重基本在1斤以内,但养殖时间拉长,有的鲫鱼品种就能长到五六斤的体重。整体来看,野生鲫鱼体重很小,养殖的时间越长,鲫鱼就能长到越大,直到出现天花板不再涨。
6. 白鲫养殖高产技术方法
养鱼先养水
对于养鱼的人来说,水分四种:一是新水,也就是刚刚晾好的自来水或新打的井水水。这种水尽管十分干净,但却与自然界中鱼生活的环境相差很大。由于水中没有硝化细菌群落, 鱼儿的排泄物、散落的食物残渣腐败变质后分解为氨,鱼儿极易中毒。二是老水,呈浅绿色或是淡琥珀色,富含腐殖质和有益的微生物及藻类,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经过氮循环,分解为对鱼无害的硝酸盐。
这种水对鱼的生长极为有利。三是绿水,水中的有机质含量过多,于是蓝藻、绿藻及褐藻大量繁殖,细菌微生物的含量暴增,水的呈浓浓的绿色,有时会发出臭味,极易造成整缸的鱼死去。四是回清水,又叫咬清水,是绿水中藻类和微生物含量太多,将水族箱里的氧气消耗殆尽,造成藻类和嗜氧性细菌的死亡,使水变成清澈无比、没有氧气而且有大量的厌氧性有害细菌的死水。
由此我们可知并不是所有的水都适合金鱼的生活,最适合金鱼生长的水是老水,所谓养水就是让新水转变成老水的过程。
现在我们用来养鱼的水多半是自来水,因此养水第一步就是要去除自来水里的有毒物质——氯。除氯的方法比较简单,将水盛好后静置2-3天,或燥晒1天(如果急用可按每100公斤水加入0。
63克大苏打,即硫代酸钠即可立刻使用)。
新水晒好后就应入缸打开过滤,让泵使静水变成流动的水,然后放入闯缸的鱼。“闯缸”即把几条既便宜又强壮、易养的鱼放养入新缸中,养上几天后鱼的粪便就会在水中分解出氨来,这与自来水带有氨是一样的,氨太多就会致鱼死,因此养水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水中的氨除掉。
通常我们会利用硝化细菌来去除水中的氨。硝化细菌可以外加入水中,但它们在水中存活是需要附着物的,如果没有适合的附着物,加再多的硝化菌也起不到作用,它们会在水中死掉,硝化菌通常会附着在滤棉或者底砂上。其实水流动的水过了几天自然就会产生硝化菌,这也是我们培育硝化菌最常用的方法。
硝化菌的培育就是养水的第二步。
以下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微妙的氮循环的化学变化,看看硝化菌是怎么工作的。
鱼入缸后,它们就会排出氨和其他废物到水里,水中的氨浓度会升高,活水中的硝化菌可以分解氨,(注意:硝化菌的形成需要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里,鱼受害比较严重),当硝化菌群落形成,氨的浓度就会降低,直到为零。
但是,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因为硝化菌只能把氨转化为亚硝酸盐,但对鱼还有毒害!所以大家要明白,当氨浓度下降的同时亚硝酸盐的浓度却在升高。所以不要以为生态建立好后就可高枕无忧了要想减少亚硝酸盐就要定时定量的换水降底其浓度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让水始终处于老水状态。
换水时注意水稳不要相差3度!
还应告诉大家的是,老水是我们所追求的,绿水对金鱼也有许多好处。比如绿水可以让金鱼的体色较深,但这种水中藻类太多,看不见鱼,不适合观赏。而且当藻类过多时鱼会缺氧,所以用绿水养金鱼要注意控制水中藻类的含量。
清道夫可以,但热带鱼不可以!锦鲤可是大型观赏鱼!
一、勤观察,早治疗
一般鱼被病原体感染或侵袭后,都有一段过程,有一些征兆,如病鱼活动迟钝,常缓慢游于水的表面,不聚群,若有惊动,略下沉后,即浮出水面。也有一些鱼刚发病时,狂游急窜,或体色灰暗,鳞片脱落等。
再如,白鲫出血病发生后,早期鱼塘中的野小杂鱼死亡等。当发现鱼池中出现鱼病征兆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避免病情扩展。
二、正确诊断,对症下药
首先根据气候特征,水源情况,鱼种来源,混养比例和密度饲养管理,历年鱼病流行规律,鱼群食欲、行动、体色等的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
然后将濒于死亡的病鱼或死亡而未腐变的鱼尸,对其体表、鳃丝、肌肉、内脏等部位进行肉眼检查或镜检。看其体表有无出现大型的寄生虫中华鳋、锚头鳋等,或出血点块、鳞片脱落、烂鳍、肛门红肿等现象。鳃部,鳃盖充血腐蚀,鳃丝的颜色、粘液多少,寄生虫寄生,鳃丝腐烂带泥。
剖开鱼腹后,是否有腹水、肠道发炎、充血,肝脏和脾脏等器官的充血。剥开鱼皮,肌肉是否出血等。根据检查的具体症状,首先诊断出寄生虫、细菌性、病毒性疾病或并发症,再根据病鱼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诊断,对症下药。
三、准确测算,用准药量
准确测算,用准药量是治疗鱼病效果好坏的另一关键。
对外用药,全池泼洒,要准确计算池水体积,并应考虑到水质特点及当时水温等的影响,如有机质多,水质较肥、水温较低时,用量应多些。池水体积的测算要以实有水面和平均水深计算。平均水深的测算,以池塘几个深浅不一的深度的平均数为准。内服药物的剂量以每千克鱼体摄食到多少药物来表示的,具体常有两种计算方法:按重量计算和按摄食率计算,应灵活运用。
当池塘中大多数鱼摄食旺盛时,按塘鱼的总重量计算较为准确;当池鱼病情严重或气候不好,导致食欲减退,应根据估算的摄食率,以较高比例将药物拌入饵料中,以保证尚能吃食的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配制药饵时,还应考虑到药物在水中丢失的情况。注意估算塘鱼的总数重量,要考虑到各阶段生长增重的比例,不能以投放鱼种计算药饵的投喂量。
四、掌握药物特性,科学用药
鱼病常用药物都各有其理化特性,在保存使用时应注意合理化,避免药物因保存使用不当而造成失效。如哪些药物只能外用,哪些药物内服效果好、哪些药物不能合用。哪些药物合用效果会更好,哪些药物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等。药饵应考虑到鱼的生活习性,制作浮性、沉性、微粒等不同的药饵。
一般如青、鲤、鲫鱼发病应投喂沉性药饵;草鱼发病以投喂浮性的药饵或拌药在水草上较好;白鲢发病应投喂微粒药饵,制作时要拌入一定量的粘合剂,以防药物在水中散失。药物泼洒要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均匀泼洒全池,泼洒时间以下午进行比较好,因下午水温高,药效高。
泼洒药物时从上风处逐步向下风处泼洒,泼洒后的剩渣残粒未溶解的药物,不能泼入池中。否则鱼吞食会引起中毒死亡。
五、根据病类,用足疗程
疗程是治愈鱼病的根本保证,没有足够疗程,就不能彻底消灭病原体,起不到用药的效果。因此,用足疗程是彻底消灭病原体,巩固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实践中疗程的长短,应根据鱼所患疾病的具体类别。如侵袭性疾病,是寄生虫寄生所引起的,一般使用杀虫药物1~2天为一个疗程,就可以起到治疗的目的;如细菌性、病毒性疾病一般3~5天为一个疗程。至于使用的疗程多少,则应视病情的轻重和病程的缓急而定。对于病情重、持续时间长的疾病就必需使用两个至三个疗程,否则疗效不彻底,有重发感染的可能。
六、几点注意事项
1。使用药饵投喂前应停食1天,让鱼处于饥饿状态,药饵投喂后,能迅速吃完。
2。在治疗期间及刚治好后,不宜大量换水和捕捞,以免给鱼带来刺激,引起应激反应,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
3。治疗鱼病应采用内服外消相结合的办法,单纯依*内服药不能起到内外夹攻的作用。
4。治疗鱼病时,不能单独多次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免使病原体对该药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药物。
5。一旦发病后,无论治疗效果好坏,都避免不了损失的发生。因此,平时需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方针。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
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
夏季(阳历6-8月)气温一般在26-28摄氏度之间,鱼类发病比春季略少,此时鱼种逐渐长大,抗病力有所增强。
因此纤毛虫、鞭毛虫鱼病逐渐减少。另外据调查夏季还持续存在春季的微生物鱼病,有烂鳃、出血、赤皮、肠炎、打印病等。此时,寄生虫有锚头鳋病较为普遍。盛夏时,高产塘往往容易发生泛塘。
秋季(阳历9-10月)气温逐渐下降,气温一般在23-15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基本和春季相似,尤其8-9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百露心”,夏花鱼种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品吸虫、鱼虱等鱼病,秋季大规格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等病。
冬季(阳历12-2月)气温较低,一般在3-6摄氏度之间,一般很少发生鱼病。冬季是鱼种放养时期,往往因拉网或运输擦伤鱼体,亦可发生水霉病;当水温较高时,有可能产生斜管虫病和小瓜虫病等;越冬鱼类在水温低于10摄氏度时,由于越冬房气温和水温的温差过大,鱼缺氧浮头时引起头顶部冻疮。
春夏秋冬随着气温的变化常见鱼病目前初步归纳起来有12种,其中寄生虫病主要有7种:车轮虫病、小瓜虫、指环虫、锚头鳋病,鱼虱病、鲢碘孢子虫病,中华鳋病;微生物病主要有5种: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烂鳃病,打印病、水霉病。俗话说:“养鱼不瘟,富得发昏”。
在养鱼的生产中,一旦发生了鱼病,轻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重者会造成一部分鱼死亡,因此必须要重视鱼病的防治工作,积极贯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
你可以根据鱼类:大小、体形、颜色、尾须、鳍条等等来辨别雌雄。
。
7. 白鲫养殖多长时间可以出售
这个办法很有用哦,就是长了一点啦o(∩_∩)o...
基本上每天换五分之一就差不多啦~~~水最好用晒过的水,这样可以除氯气呢.还有就是换水的时候,缸里的温差不要超过5度.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
夏季(阳历6-8月)气温一般在26-28摄氏度之间,鱼类发病比春季略少,此时鱼种逐渐长大,抗病力有所增强。因此纤毛虫、鞭毛虫鱼病逐渐减少。另外据调查夏季还持续存在春季的微生物鱼病,有烂鳃、出血、赤皮、肠炎、打印病等。此时,寄生虫有锚头鳋病较为普遍。盛夏时,高产塘往往容易发生泛塘。
秋季(阳历9-10月)气温逐渐下降,气温一般在23-15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基本和春季相似,尤其8-9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百露心”,夏花鱼种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品吸虫、鱼虱等鱼病,秋季大规格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等病。
冬季(阳历12-2月)气温较低,一般在3-6摄氏度之间,一般很少发生鱼病。冬季是鱼种放养时期,往往因拉网或运输擦伤鱼体,亦可发生水霉病;当水温较高时,有可能产生斜管虫病和小瓜虫病等;越冬鱼类在水温低于10摄氏度时,由于越冬房气温和水温的温差过大,鱼缺氧浮头时引起头顶部冻疮。
春夏秋冬随着气温的变化常见鱼病目前初步归纳起来有12种,其中寄生虫病主要有7种:车轮虫病、小瓜虫、指环虫、锚头鳋病,鱼虱病、鲢碘孢子虫病,中华鳋病;微生物病主要有5种: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烂鳃病,打印病、水霉病。俗话说:“养鱼不瘟,富得发昏”。在养鱼的生产中,一旦发生了鱼病,轻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重者会造成一部分鱼死亡,因此必须要重视鱼病的防治工作,积极贯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
你可以根据鱼类:大小、体形、颜色、尾须、鳍条等等来辨别雌雄。
鱼的种类也多。当你剖开鱼腹的时候,看到满肚子鱼卵的,是雌鱼;没有鱼卵而有条乳白色“鱼白”的,就是雄鱼。可是,如果把一条活鱼交给你,又怎样来辨别鱼的性别呢?
还是从外形来识别。
看鱼的鳍条。泥鳅,雌鱼的胸鳍末端是圆钝形的,而雄鱼却是尖状的。雄鲤鱼的胸鳍要比雌鲤鱼的大。雄鳉[jiāng]的背鳍和臀鳍伸展得较长,腹鳍上有一些黄绿斑点,而雌鱼没有。
看鱼的大小和体形。鲤鱼和鲫鱼,同一产地的同龄雌鱼总是比雄鱼大些。罗非鱼(又叫非洲鲫鱼),雌鱼的生殖孔和泌尿孔是分开的,而雄鱼却合在一起,因此雌鱼比雄鱼多一个孔,个体却要小些。雌银鱼浑身透明,没有鳞片,雄银鱼在臀鳍基部的上方有一排鳞片。雌凤尾鱼体大腹满,雄鱼体小瘦细。
再看鱼的颜色。不少鱼会变色,雄鳑鱼原来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在繁殖季节,身上会变成天蓝色而略带红色和黄色,五彩缤纷,十分美丽;雄斗鱼在争斗的时候,全身颜色会突然变化,在生殖季节,也会披上一件美丽的外衣,金光闪闪,这是“婚装”;雌斗鱼就不那么艳丽了,褐色的身躯上,露出一些灰色条纹。雄金鱼在鳃盖上和鳍条上会出现一些细沙状的颗粒——“追星”,而雌鱼就没有。
养鱼先养水
对于养鱼的人来说,水分四种:一是新水,也就是刚刚晾好的自来水或新打的井水水。这种水尽管十分干净,但却与自然界中鱼生活的环境相差很大。由于水中没有硝化细菌群落, 鱼儿的排泄物、散落的食物残渣腐败变质后分解为氨,鱼儿极易中毒。二是老水,呈浅绿色或是淡琥珀色,富含腐殖质和有益的微生物及藻类,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经过氮循环,分解为对鱼无害的硝酸盐。这种水对鱼的生长极为有利。三是绿水,水中的有机质含量过多,于是蓝藻、绿藻及褐藻大量繁殖,细菌微生物的含量暴增,水的呈浓浓的绿色,有时会发出臭味,极易造成整缸的鱼死去。四是回清水,又叫咬清水,是绿水中藻类和微生物含量太多,将水族箱里的氧气消耗殆尽,造成藻类和嗜氧性细菌的死亡,使水变成清澈无比、没有氧气而且有大量的厌氧性有害细菌的死水。
由此我们可知并不是所有的水都适合金鱼的生活,最适合金鱼生长的水是老水,所谓养水就是让新水转变成老水的过程。
现在我们用来养鱼的水多半是自来水,因此养水第一步就是要去除自来水里的有毒物质——氯。除氯的方法比较简单,将水盛好后静置2-3天,或燥晒1天(如果急用可按每100公斤水加入0。63克大苏打,即硫代酸钠即可立刻使用)。
新水晒好后就应入缸打开过滤,让泵使静水变成流动的水,然后放入闯缸的鱼。“闯缸”即把几条既便宜又强壮、易养的鱼放养入新缸中,养上几天后鱼的粪便就会在水中分解出氨来,这与自来水带有氨是一样的,氨太多就会致鱼死,因此养水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水中的氨除掉。通常我们会利用硝化细菌来去除水中的氨。硝化细菌可以外加入水中,但它们在水中存活是需要附着物的,如果没有适合的附着物,加再多的硝化菌也起不到作用,它们会在水中死掉,硝化菌通常会附着在滤棉或者底砂上。其实水流动的水过了几天自然就会产生硝化菌,这也是我们培育硝化菌最常用的方法。硝化菌的培育就是养水的第二步。
以下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微妙的氮循环的化学变化,看看硝化菌是怎么工作的。
鱼入缸后,它们就会排出氨和其他废物到水里,水中的氨浓度会升高,活水中的硝化菌可以分解氨,(注意:硝化菌的形成需要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里,鱼受害比较严重),当硝化菌群落形成,氨的浓度就会降低,直到为零。
但是,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因为硝化菌只能把氨转化为亚硝酸盐,但对鱼还有毒害!所以大家要明白,当氨浓度下降的同时亚硝酸盐的浓度却在升高。所以不要以为生态建立好后就可高枕无忧了要想减少亚硝酸盐就要定时定量的换水降底其浓度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让水始终处于老水状态。
还应告诉大家的是,老水是我们所追求的,绿水对金鱼也有许多好处。比如绿水可以让金鱼的体色较深,但这种水中藻类太多,看不见鱼,不适合观赏。而且当藻类过多时鱼会缺氧,所以用绿水养金鱼要注意控制水中藻类的含量。
一、勤观察,早治疗
一般鱼被病原体感染或侵袭后,都有一段过程,有一些征兆,如病鱼活动迟钝,常缓慢游于水的表面,不聚群,若有惊动,略下沉后,即浮出水面。也有一些鱼刚发病时,狂游急窜,或体色灰暗,鳞片脱落等。再如,白鲫出血病发生后,早期鱼塘中的野小杂鱼死亡等。当发现鱼池中出现鱼病征兆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避免病情扩展。
二、正确诊断,对症下药
首先根据气候特征,水源情况,鱼种来源,混养比例和密度饲养管理,历年鱼病流行规律,鱼群食欲、行动、体色等的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然后将濒于死亡的病鱼或死亡而未腐变的鱼尸,对其体表、鳃丝、肌肉、内脏等部位进行肉眼检查或镜检。看其体表有无出现大型的寄生虫中华鳋、锚头鳋等,或出血点块、鳞片脱落、烂鳍、肛门红肿等现象。鳃部,鳃盖充血腐蚀,鳃丝的颜色、粘液多少,寄生虫寄生,鳃丝腐烂带泥。剖开鱼腹后,是否有腹水、肠道发炎、充血,肝脏和脾脏等器官的充血。剥开鱼皮,肌肉是否出血等。根据检查的具体症状,首先诊断出寄生虫、细菌性、病毒性疾病或并发症,再根据病鱼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诊断,对症下药。
三、准确测算,用准药量
准确测算,用准药量是治疗鱼病效果好坏的另一关键。对外用药,全池泼洒,要准确计算池水体积,并应考虑到水质特点及当时水温等的影响,如有机质多,水质较肥、水温较低时,用量应多些。池水体积的测算要以实有水面和平均水深计算。平均水深的测算,以池塘几个深浅不一的深度的平均数为准。内服药物的剂量以每千克鱼体摄食到多少药物来表示的,具体常有两种计算方法:按重量计算和按摄食率计算,应灵活运用。当池塘中大多数鱼摄食旺盛时,按塘鱼的总重量计算较为准确;当池鱼病情严重或气候不好,导致食欲减退,应根据估算的摄食率,以较高比例将药物拌入饵料中,以保证尚能吃食的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配制药饵时,还应考虑到药物在水中丢失的情况。注意估算塘鱼的总数重量,要考虑到各阶段生长增重的比例,不能以投放鱼种计算药饵的投喂量。
四、掌握药物特性,科学用药
鱼病常用药物都各有其理化特性,在保存使用时应注意合理化,避免药物因保存使用不当而造成失效。如哪些药物只能外用,哪些药物内服效果好、哪些药物不能合用。哪些药物合用效果会更好,哪些药物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等。药饵应考虑到鱼的生活习性,制作浮性、沉性、微粒等不同的药饵。一般如青、鲤、鲫鱼发病应投喂沉性药饵;草鱼发病以投喂浮性的药饵或拌药在水草上较好;白鲢发病应投喂微粒药饵,制作时要拌入一定量的粘合剂,以防药物在水中散失。药物泼洒要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均匀泼洒全池,泼洒时间以下午进行比较好,因下午水温高,药效高。泼洒药物时从上风处逐步向下风处泼洒,泼洒后的剩渣残粒未溶解的药物,不能泼入池中。否则鱼吞食会引起中毒死亡。
五、根据病类,用足疗程
疗程是治愈鱼病的根本保证,没有足够疗程,就不能彻底消灭病原体,起不到用药的效果。因此,用足疗程是彻底消灭病原体,巩固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实践中疗程的长短,应根据鱼所患疾病的具体类别。如侵袭性疾病,是寄生虫寄生所引起的,一般使用杀虫药物1~2天为一个疗程,就可以起到治疗的目的;如细菌性、病毒性疾病一般3~5天为一个疗程。至于使用的疗程多少,则应视病情的轻重和病程的缓急而定。对于病情重、持续时间长的疾病就必需使用两个至三个疗程,否则疗效不彻底,有重发感染的可能。
六、几点注意事项
1.使用药饵投喂前应停食1天,让鱼处于饥饿状态,药饵投喂后,能迅速吃完。
2.在治疗期间及刚治好后,不宜大量换水和捕捞,以免给鱼带来刺激,引起应激反应,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
3.治疗鱼病应采用内服外消相结合的办法,单纯依*内服药不能起到内外夹攻的作用。
4.治疗鱼病时,不能单独多次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免使病原体对该药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药物。
5.一旦发病后,无论治疗效果好坏,都避免不了损失的发生。因此,平时需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方针。
要将玻璃缸放置在近窗户通风又有阳光的地方。要注意放养密度,根据容器的大小,合理安排,宁可少养,不可多养。因为室内空气不大流通,养多了水易浑浊,容易造成金鱼缺氧而死亡。如有空气泵则可多养一些,发现金鱼有浮头现象则需开空气泵充氧,尤其是在夜间,更需要充氧。
养鱼所用的饵料以活鱼虫最为理想,水质不容易坏,喂干鱼虫、人工合成颗粒饲料也可以。现在市场上有活鱼虫出售,不过要天天购买也很麻烦。对市场上卖的干鱼虫,要选比较新鲜的颗粒松散的喂鱼,不要买陈旧发霉的干鱼虫来喂养。人工颗粒饲料以用营养成分齐全的全价饲料为好,市场上有卖。
为了保持水质清纯,投饵量要严格定时定量,通常每日投饵1次至2次为宜,每次投饵量以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宜,饵料不要喂得太多。喂多了其害处有二:一是鱼吃饱了,代谢水平提高,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金鱼缺氧窒息而死亡;二是饵料剩下,容易腐败发酵,使水质变坏,也会造成缺氧。其实金鱼是比较耐饿的,一两周不喂,也不会发生问题。
养金鱼保持水质清纯至关重要,要经常用乳胶管吸除积渣,把玻璃缸底部的粪便、残饵连同混浊水吸干净,然后徐徐地补进已放置一天的新水。倘若操作过程中出现水草浮起或假山被碰倒等情况,要及时恢复原状。
养鱼越久,沉渣积累越多。虽然每天清除,也不能全部清除干净。如果沉渣增多,影响玻璃缸的清晰度,就要彻底换水洗刷玻璃缸,才能保持水质清纯,便于观赏,也为金鱼保持优良的生活环境。
一般所用的长方形玻璃缸因体积较小,不可多养,宜少不宜多。如在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容器内,可饲养5厘米至7厘米长的金鱼6尾至8尾。鱼体身长超过8厘米的成鱼,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饲养,而需在豪华型的大玻璃缸或陶瓷缸中饲养,并配以小型充氧机备用,以防缺氧。以上放养密度只是参考,还要看水温的高低、鱼体的大小和水质的好坏来决定,不能机械行事。一般说来,鱼体大,要少养;冬季可多养,夏季要少养;水温低时可多养,水温高时要少养。
8. 白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了变白了,是因为缺氧,要为它增加氧气,就不会变白。
9. 白鲫是什么品种
黄金鲫鱼和普通的鲫鱼外形区别不大,但黄金鲫鱼身体颜色为金黄色,腹部为白色,黄金鲫鱼的性腺不是很发育,而且自身是不能繁殖后代的,它们都是三倍体鱼,但是需要人工的诱导,所以进行养殖的时候,不用担心和其他品种混杂;黄金鲫鱼的生长不受性成熟的限制,所以生长速度更快。
白鲫鱼体色发白,白鲫鱼体型扁而宽,白鲫鱼侧线鳞30-32个,白鲫鱼的学名是日本白鲫,也叫大阪鲫。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