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方法和技术 农业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方法和技术?
一、水稻病虫害和防治技术?
1. 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 kg,对水50~60 kg喷洒,用药1~2次;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 kg拌细土30 kg制成毒土撒施;③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 kg对水50~60 kg喷洒。
2.粘虫。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 km。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辛硫磷0.1~0.15 kg对水50~60 kg喷洒;②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 kg对水50~60 kg喷洒;③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 kg对水50~60 kg喷洒。
3. 稻飞虱 、稻飞蝉 。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30%甲胺磷0.15~0.2 kg对水50~60 kg喷洒;②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 kg对水喷洒;③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 kg对水喷洒。
二、樱花病虫害防治有哪些生物防治方法?
穿孔性褐斑病 在5至6月时发生,叶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病斑部位干燥收缩后成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叶上过冬,发育最适温度为2 5℃至28℃,借风传播,在多雨季节有利于侵染发病,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时,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并注意剪掉病梢,及时清理病叶并烧毁,为植株创造干净的生长条件。 (2)新梢萌发前,可喷洒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可喷洒16 0倍波尔多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锌600倍液至800倍液。 叶枯病 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 防治方法: (1)摘除并焚烧病叶,发芽前喷波尔多液。 (2)5至6月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即可。 根癌病 主要发生于主干基部,有时也发生于根颈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肿瘤,初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渐变成褐色或深褐色,圆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感病后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地上部生长缓慢,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染根癌病的苗木必须集中销毁,苗木栽种前最好用1%硫酸铜浸5至10分钟,再用水洗净,然后栽植。 (2)发现病株可用刀锯彻底切除癌瘤及其周围组织。 (3)对病株周围的土壤也可按每平方米50克至100克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同时注意进行土壤改良。 介壳虫 为害樱花的介壳虫种类颇多,主要有水木坚介、糠片盾介、长白介壳虫、日本龟蜡介等,成虫、若虫刺吸枝叶汁液使植株生长衰弱,同时有些种类分泌出大量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影响其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 (1)防治介壳虫的最有利时期,是若虫孵化盛期,喷施25%亚胺硫磷600至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 (2)在冬春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至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效果较好。 梨网蝽 主要为害樱花的叶片背面,刺吸汁液,被害处有许多斑斑点点的褐色粪便和产卵时留下的蝇粪状黑色,整个受害叶片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苍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片上斑点成片,全叶失绿色呈苍白色,提早落叶。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杂草,枯枝败叶,集中销毁。 (2)当叶片上若虫群中发现刚刚羽化的个别白色成虫时,表明第一代若虫已基本孵化出,应及时喷药防治。这是防治的有利时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小透翅蛾 幼虫蛀食樱花的干皮内侧,成虫身体呈蓝黑色,每年发生一次,幼虫在皮下过冬,故自早春就可危害,至8、9月时羽化,卵产于树皮间隙或干皮的伤口处。 防治方法: (1)在樱花枝干上涂抹石灰涂剂以防产卵。 (2)在春季见干枝上有孔向外流胶或有虫粪时,可用榔头敲打以压死内部的幼虫或用小刀削开干皮捕杀幼虫。再涂上杀菌剂。 (3)用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涂抹蛀入处或对枝干全部喷布以杀死低龄幼虫。 红蜘蛛 红蜘蛛在6至7月高温干旱时,繁殖迅速,数量猛增,此时严重,它主要刺吸樱花叶片汁液,使受害叶片失绿呈灰黄色斑点,造成枯焦及提早落叶,被害嫩芽发黄枯焦,不能展叶,影响正常生长与观赏,且能导致其他病虫侵害。 防治方法: (1)发现个别樱花有红蜘蛛时,应及时摘除。 (2)在早春樱花发芽前,用晶体石硫合剂300至500倍液喷树干,以消灭越冬雌成虫及卵。 (3)为害期喷施50%溴螨酯乳剂2500倍液或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等药剂。 (4)因螨类易产生抗药性,所以要注意杀螨剂的交替使用。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
对不同的农作物,分不同的时间段,用不同的方法,使用不同的药物防治病虫害的。
农稼在种植的时候,对种子进行药物化杀虫毒,还有水果冬天树干刷白粉,结果后喷洒药物…。
四、竹子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哪些呢?
一、苗期虫害 在竹类苗期常见的害虫中,危害竹苗根部的有金龟子蛴螬、地老虎、蝼姑、蟋蟀等,局部地区还有蚯蚓;危害竹苗嫩叶的有蚜虫、叶竹螨、蚧壳虫、竹螟、刺蛾等。采用综合措施防治。选择苗圃或造林地时,要挖土进行虫情调查,如虫口密度大,应采用灭虫措施。将触杀型或熏蒸型农药用细土拌匀,撒在土表,翻人土中,也可以结合整地把害虫翻出土面捕杀,或用碎土机械杀死害虫。若出苗后,发现地下害虫危害竹苗根部,每公顷可用50%可湿性敌百虫20~30kg,加水3000~4000kg,在苗行间开沟浇灌,再行覆土,或用鲜草傍晚堆在苗床诱集,次晨捕杀。对一些吸食液汁的害虫如蚜虫、蚧壳虫等,可用乐果3000倍注人或敌敌畏2000倍液喷射;对食叶害虫,用25%二二三乳剂200~300倍喷射。
二、笋期虫害 常见的笋期害虫有笋夜蛾、笋泉蝇、笋象鼻虫等,这类害虫都是钻蛀性的,蛀食竹笋,引起退笋或畸形竹株。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作好预防工作。结合劈山松土,清除林内杂草灌木,改善竹林卫生环境,对消灭竹笋夜蛾的初龄幼虫和防止越冬的笋虫出土为害均有良好的效果。在竹笋出土时,用25%二二三乳剂200倍涂干,竹笋出土后,每隔1星期喷1次,对防治各种笋虫都有效果。有笋泉蝇发生的竹林,可在成虫期施放敌敌畏烟剂,每公顷用10kg,熏杀成虫。对竹笋象鼻虫可利用其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此外,还应及时挖掉退笋,消灭其中幼虫。
三、成竹期虫害
(一)做好预测预报
1.发现竹林已有少量的竹螟、竹蝗、竹青虫、竹斑蛾等危害,在冬季调查林地上越冬幼虫、蛹及卵块的数量。若数量多,应组织群众挖除卵块、消灭越冬幼虫。
2.蚜虫、蚧壳虫、竹螨等的这类害虫危害,在竹秆、枝、叶上可发现留有黑霉、蚧壳等痕迹。若数量较多,应采取防治措施。
(二)防治原则和方法:
1.防治原则:及时掌握虫情,贯彻“治早、治少、治了”的方针,以药剂防治为主,并结合采用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
2.防治方法 对局部发生的食叶害虫,可用25%二二三乳剂200倍液,敌百虫500倍液或80%乳剂敌敌畏释稀1000~2000倍液喷杀;在地形复杂、山高而稠密的竹林中,食叶害虫可用敌敌畏烟剂,每公顷林地用10~20kg熏杀;大面积发生时,可用飞机喷洒90%敌百虫50倍液。生物防治可用苏云金杆菌,每毫升含孢子1亿的浓度。防治竹斑蛾,用赤眼蜂每公顷放200万头防治竹螟。
对于蚧壳虫,要加强检疫工作,发现蚧壳虫应消灭后再栽植。竹林发生蚧壳虫,可在幼虫期喷射敌敌畏乳剂或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喷杀,也可用内吸剂1059的20倍液涂秆包扎,或在竹根周围6~10cm土中灌药,覆土踏实。
防治蚜虫、竹螨,可用乐果50%乳剂1000~2000倍液,在害虫活动期喷杀,每10天喷1次,连续2~3次。
另外,竹螟、竹笋夜蛾等成虫有趋光性,在这些害虫羽化期,设诱蛾灯诱杀成虫。利用劈山抚育,清除林内的杂草灌木,消灭各种害虫的中间寄主;利用削山、松土,消灭各种害虫的越冬幼虫或卵块。
四 常见虫害防治
(一)竹笋害虫及其防治 对竹笋产生较大危害的害虫主要有: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淡竹笋禾夜蛾(Kumasia kumaso Sugi)、笋秀禾夜蛾(Oligia apameoidis Draudt)、竹笋泉蝇(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竹笋绒茎蝇(Chyliza bambusae Yang et Wang)、竹大象虫(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icius)、一字竹象虫(Otidognathus davidis Fairmair)、长足大象虫(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山竹缘蝽(Notobitus montanus Hsian)等。
1.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 竹笋禾夜蛾,又名竹笋夜蛾、笋蛀虫,为竹类笋期的主要害虫之一。竹笋禾夜蛾幼虫蛀食毛竹、淡竹、刚竹、哺鸡竹、雷竹、水竹等经济类竹笋,发生严重地区大量竹笋被害,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断头折梢。 竹笋禾夜蛾成虫灰褐色,体长17――20mm左右,翅展约38――43mm。头部及胸部黄褐色,颈板、翅基片黑棕色;腹部淡褐灰色;前翅淡褐色,前翅基部有1个三角形的褐色斑,亚端区前缘有一漏斗形大褐斑,基线褐色,从褐斑中穿过,内线双线褐色,波浪形,环形及肾纹黄白色,肾纹外缘白色,中线褐色,粗,锯齿形,后端与外线相连接,外线黄白色,锯齿一、苗期虫害 在竹类苗期常见的害虫中,危害竹苗根部的有金龟子蛴螬、地老虎、蝼姑、蟋蟀等,局部地区还有蚯蚓;危害竹苗嫩叶的有蚜虫、叶竹螨、蚧壳虫、竹螟、刺蛾等。采用综合措施防治。选择苗圃或造林地时,要挖土进行虫情调查,如虫口密度大,应采用灭虫措施。将触杀型或熏蒸型农药用细土拌匀,撒在土表,翻人土中,也可以结合整地把害虫翻出土面捕杀,或用碎土机械杀死害虫。若出苗后,发现地下害虫危害竹苗根部,每公顷可用50%可湿性敌百虫20~30kg,加水3000~4000kg,在苗行间开沟浇灌,再行覆土,或用鲜草傍晚堆在苗床诱集,次晨捕杀。对一些吸食液汁的害虫如蚜虫、蚧壳虫等,可用乐果3000倍注人或敌敌畏2000倍液喷射;对食叶害虫,用25%二二三乳剂200~300倍喷射。
二、笋期虫害 常见的笋期害虫有笋夜蛾、笋泉蝇、笋象鼻虫等,这类害虫都是钻蛀性的,蛀食竹笋,引起退笋或畸形竹株。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作好预防工作。结合劈山松土,清除林内杂草灌木,改善竹林卫生环境,对消灭竹笋夜蛾的初龄幼虫和防止越冬的笋虫出土为害均有良好的效果。在竹笋出土时,用25%二二三乳剂200倍涂干,竹笋出土后,每隔1星期喷1次,对防治各种笋虫都有效果。有笋泉蝇发生的竹林,可在成虫期施放敌敌畏烟剂,每公顷用10kg,熏杀成虫。对竹笋象鼻虫可利用其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此外,还应及时挖掉退笋,消灭其中幼虫。
三、成竹期虫害
(一)做好预测预报
1.发现竹林已有少量的竹螟、竹蝗、竹青虫、竹斑蛾等危害,在冬季调查林地上越冬幼虫、蛹及卵块的数量。若数量多,应组织群众挖除卵块、消灭越冬幼虫。
2.蚜虫、蚧壳虫、竹螨等的这类害虫危害,在竹秆、枝、叶上可发现留有黑霉、蚧壳等痕迹。若数量较多,应采取防治措施。
(二)防治原则和方法:
1.防治原则:及时掌握虫情,贯彻“治早、治少、治了”的方针,以药剂防治为主,并结合采用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
2.防治方法 对局部发生的食叶害虫,可用25%二二三乳剂200倍液,敌百虫500倍液或80%乳剂敌敌畏释稀1000~2000倍液喷杀;在地形复杂、山高而稠密的竹林中,食叶害虫可用敌敌畏烟剂,每公顷林地用10~20kg熏杀;大面积发生时,可用飞机喷洒90%敌百虫50倍液。生物防治可用苏云金杆菌,每毫升含孢子1亿的浓度。防治竹斑蛾,用赤眼蜂每公顷放200万头防治竹螟。
对于蚧壳虫,要加强检疫工作,发现蚧壳虫应消灭后再栽植。竹林发生蚧壳虫,可在幼虫期喷射敌敌畏乳剂或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喷杀,也可用内吸剂1059的20倍液涂秆包扎,或在竹根周围6~10cm土中灌药,覆土踏实。
防治蚜虫、竹螨,可用乐果50%乳剂1000~2000倍液,在害虫活动期喷杀,每10天喷1次,连续2~3次。
另外,竹螟、竹笋夜蛾等成虫有趋光性,在这些害虫羽化期,设诱蛾灯诱杀成虫。利用劈山抚育,清除林内的杂草灌木,消灭各种害虫的中间寄主;利用削山、松土,消灭各种害虫的越冬幼虫或卵块。 四 常见虫害防治
(一)竹笋害虫及其防治 对竹笋产生较大危害的害虫主要有: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淡竹笋禾夜蛾(Kumasia kumaso Sugi)、笋秀禾夜蛾(Oligia apameoidis Draudt)、竹笋泉蝇(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竹笋绒茎蝇(Chyliza bambusae Yang et Wang)、竹大象虫(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icius)、一字竹象虫(Otidognathus davidis Fairmair)、长足大象虫(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山竹缘蝽(Notobitus montanus Hsian)等。
1.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 竹笋禾夜蛾,又名竹笋夜蛾、笋蛀虫,为竹类笋期的主要害虫之一。竹笋禾夜蛾幼虫蛀食毛竹、淡竹、刚竹、哺鸡竹、雷竹、水竹等经济类竹笋,发生严重地区大量竹笋被害,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断头折梢。
竹笋禾夜蛾成虫灰褐色,体长17――20mm左右,翅展约38――43mm。头部及胸部黄褐色,颈板、翅基片黑棕色;腹部淡褐灰色;前翅淡褐色,前翅基部有1个三角形的褐色斑,亚端区前缘有一漏斗形大褐斑,基线褐色,从褐斑中穿过,内线双线褐色,波浪形,环形及肾纹黄白色,肾纹外缘白色,中线褐色,粗,锯齿形,后端与外线相连接,外线黄白色,锯齿形,
五、肉苁蓉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答:肉苁蓉茎腐病:病原菌为镰刀菌。生产上应注意控制水,对发 病株做彻底清理并进行土壤处理。
梭梭白粉病:每年7-10月发生,发病时可用25%粉锈宁 4 000倍液喷雾防治。
梭梭根腐病:及时拔除病株、死株,然后用1%-3%硫酸亚 铁沿根浇灌;选用排水良好的沙土种植,加强松土;发生期用 50%多菌灵1 000倍液浇灌。
梭梭镑病:用25 %粉锈宁4 000倍液喷雾防治。
黄褐丽金龟:寄生在肉苁蓉后,幼虫在地下啃食小苁蓉。肉苁 蓉接种时于沟内施撒辛硫磷颗粒剂。
大沙鼠:采用胡萝卜作伺料,用猫王或肉毒杀鼠素在洞口投 药,防治效果最好。
六、冬瓜有哪些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常见的冬瓜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白粉病
症状:植株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物,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零。
防治方法:选用抗白粉病品种;加强通风透气,避免植株生长过密;发病期间可使用苯酚灵、多菌灵等杀菌剂喷洒防治。
2.立枯病
症状:植株表现为萎蔫、叶片枯黄,最终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采用无菌播种、耕种禁作和轮作制度;定期翻耕土壤并清除病残体和受感染的植株;施用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瓜实蝇
症状:卵在花后期产于果实上,幼虫孵化后在果实内部为害,导致果实空心化。
防治方法:在开花前期及开花期适量喷洒杀虫剂;以及尽早采收带卵的果实,避免成虫产卵。
4.白飞虱
症状:叶面黄化、甚至死亡;分泌的蜜露会导致叶面霉菌的滋生。
防治方法:在发病早期及时喷洒辛硫磷、氧乐果等杀虫剂;加强植株的营养管理及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的侵袭。
需要注意的是,冬瓜的病虫害防治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加强管理、定期清洁等措施。同时,冬瓜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植株的合理摆放与通风,并定期检查冬瓜,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七、茶花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茶花主要病害有轮纹病、炭疽病、枯梢病、叶斑病、烟煤病等,主要防治药剂有:退菌特800倍,多菌灵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灵800倍,进行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茶花虫害以红蜘蛛、蚜虫、蚧壳虫、卷叶蛾、造桥虫、茶毛虫、茶细蛾等为主,主要防治药剂用氯腈菊酯15毫升+水胺硫磷20毫升或久效磷25毫升兑15千克水喷雾。
八、大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葱地种蝇:别名蒜蛆、葱蝇、葱蛆。幼虫蛀入大蒜植株假茎及鳞茎,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
①施用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②防治成虫,在成虫发生始期喷洒21%氰戊·马拉松6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③防治幼虫,发现蛆害后,可用80%敌敌畏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
此外,葱蓟马、蚜虫也为害大蒜。蚜虫用40%乐果乳剂1000倍防治;出苗后及时喷施40%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治蓟马,隔15~20天再防治1次。
九、西红柿的病虫害防治和技术?
1.茎基腐病 茎基部产生褐色至深褐色凹陷斑,向上下及四周扩展。选用72.2%的普力克,或70%的甲霜·恶霉灵喷淋和灌根防治。
2.细菌性斑点病 雨后田间湿度大时,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产生深褐色或黑色小点,周围多有黄色晕圈,推荐使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或2%春雷霉素水剂,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3.早疫病 主要侵害茎、叶、花、果。叶片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发展为轮纹斑。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有灰黑色霉状物。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不定形褐色或褐色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密生黑色霉层。发病初期可选用银法利、甲霜灵、烯酰吗啉、扑海因等药剂。
4.病毒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嫩茎嫩芽。染病植株产生叶片褪绿、黄化、卷曲、条状斑、茎杆扭曲,果实变小等畸形症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防治措施:(1)及时防治蚜虫、飞虱、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避免直接传播病毒病。(2)发病初期用20%盐酸吗啉胍+氨基寡糖素+噻虫嗪防治,7天后复喷一次。
5.脐腐病 因生理障碍引起,是西红柿遇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时常见的生理性失调症。
(1)科学施肥:补充钙元素、施足有机肥、合理搭配底肥。
(2)根外追施钙肥:结果后1个月,是吸收钙的黄金时期。喷施1%的过磷酸钙,或者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间隔15天,连续喷施2-3次。
(3)控制温、湿度,加强田间管理:根据土壤墒情酌情浇水,始终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切忌土壤过分干旱。中耕除草松土,促进土壤透气、透水,增强植株抗病性,有效减轻脐腐病的发生。
6.棉铃虫 以卵期和初龄幼虫阶段为防治重点,选用高效、低毒农药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喷雾防治。
十、柑桔病虫害防治技术?
柑橘病虫害防治技术
我国常见的品种:沙田柚,广东椪柑,温州蜜橘,黄岩耳橘等。主要分布地区: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湖北等。
柑橘常见病虫害
虫害 病害 柑橘红蜘蛛 柑橘黄龙病柑橘锈壁虱 柑橘溃疡病 柑橘介类害虫 柑橘疮痂病柑桔蚜虫 柑橘炭疽病 柑橘小实蝇 柑橘煤烟病柑橘潜叶蛾 柑橘树脂病白粉虱、黑刺粉虱 柑橘根结线虫病柑橘木虱
柑橘常见虫害
一、柑橘全爪螨 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又名柑橘红蜘蛛、柑橘红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以成、若螨群集于枝梢和叶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叶片正面呈现苍白色小点,失去光泽,严重时全叶苍白,影响生长,造成落叶、落花、落果,枝梢枯死。 1.形态识别 雌成螨体长约0.3~0.4mm,卵圆形,紫红色,背面有瘤状突起,其上各生1根白色刚毛。雄成螨体较小,菱形,鲜红色,腹末略尖。幼螨淡红色,足3对。若螨与成螨相似,足4对。 2.发生特点 1年发生12~20代,世代重叠。以成螨和卵在枝条裂缝和叶背越冬。卵多散产于叶脉两侧。1年之中以春、秋两季危害严重。春季干旱少雨,柑橘全爪螨将大发生。
为害症状:为害幼嫩组织。成螨、若螨群集在幼嫩叶片、枝梢及果皮上吸取汁液,以危害叶片最为严重。被害叶片正面呈现许多粉绿色、后变成灰白色的小斑点,失去光泽,终至枯黄脱落。
发生规律:
1.影响因素:温度、光照、风雨、天敌、营养条件、越冬虫口基数旬均温达到12℃,虫口开始增;4月上旬升到16℃左右,虫口成倍增长;5月超过20℃虫口盛发;当温度超过30℃时虫口下降。2.6月以后,温度高湿度大,常有暴风雨;田间杂草和绿肥作物成长,各种捕食天敌大量出现;同时春梢叶片趋于老熟,营养水平下降。种群衰退,虫口迅速下降。以后随着温度的适宜,特别是遇上长期干旱,加上秋梢生长,营养条件丰富,虫口急增,为害严重。4-6月和9-11月为两个发生高峰期。春季当每百片叶成、若螨数超过100头,花后每百片叶成、若螨数超过600头时开始喷药防治。常用药剂:螺螨酯、炔螨特、达螨酮、苯丁锡、三唑锡(春芽期到谢花前勿用)、双甲脒、丁醚脲、达螨灵、丙溴磷、阿维菌素。
柑桔蚜虫
1.又称:蚁虫、密虫2.危害柑桔的蚜虫有多种,其中桔蚜、桔二叉蚜、锈线菊蚜、棉蚜、桃蚜等发生最为普遍,地域分布最为广泛。3.在抽梢期发生较多。蚜虫是柑桔新梢的害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嫩叶上吮吸汁液,被害的新梢嫩叶卷曲、皱缩,节间缩短,不能正常伸展,严重时嫩梢枯萎,引起幼果脱落及大量新梢无法抽出,不但当年减产,还会影响翌年产量,蚜虫排泄的“蜜露”能诱发烟煤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桔蚜还是柑桔衰退病的传播媒介。
发生规律:
1.年发生代数10~20代不等2.越冬卵3月下旬至4月上旬孵化为无翅若蚜后即上新梢为害,若虫经4龄成熟后即开始胎生幼蚜继续繁殖。繁殖最适温度为24~27℃,气温过高或过低,雨水过多均不利其生存和繁殖。故春未夏初和秋季虫口密度高,为害重。一遇环境条件不适宜,食料缺乏或虫口密度过大即产生有翅蚜迁飞它处取食。秋末冬初便产生有性蚜交配后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
防治药剂:毒死蜱、吡虫啉、抗蚜威、灭扫利、阿维菌素、好年冬、噻嗪酮、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等。
柑橘常见病害
1、柑橘黄龙病 初期的典型症状: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的发黄枝梢,这种黄化的枝梢有两种症状类型:整张叶片均匀黄化, 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状。 两种症状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叶质硬化、无光泽,但在黄梢下部的老叶仍呈正常绿色。 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通过嫁接和柑桔木虱传播。
黄龙病在柑橘树上的表现
柑橘溃疡病
1.细菌性病害,几乎常年发生,有3个发生高峰期,5月、7月、9~10月。2.夏梢最易感病,秋梢次之,早秋梢晚春梢再次之,春梢和冬梢不易感病。在抽梢不一致、氮肥过多或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严重,潜叶蛾的危害也导致柑橘溃疡病严重暴发和传染的主要原因。溃疡病枝梢症状
病斑木栓化、隆起及中部开裂程度比叶片更明显。病斑周围无黄色晕环。柑橘溃疡病果实症状
果实受害,病斑与叶片上基本相似,但病斑较大,木栓化程度更高,病斑中央火山口状开裂也更为显著。病斑仅限于果皮,严重时引起早期落果。 防治方法:1.春梢自剪转绿期喷一次即可;夏、秋梢伸长到5~7厘米时即喷药保护,以后每隔一周喷药一次,每次梢用药2~3次。幼果自5月中旬(谢花后10~15天)第一次用药后,每隔10~15天用药一次,根据降雨情况共用2~4次。2.药剂:东泰牌乙酸铜、王铜、氢氧化铜(可杀得)碱式硫酸铜(铜高尚)、波尔多液等铜制剂,硫酸链霉素、中生菌素。
柑橘疮痂病
1.又名瘌头疤、钉子果,桔类、柑类易感病,甜橙较抗病,对温度要求范围偏低。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2.柑橘苗木和成年树的叶片和枝梢受害后引起嫩梢生长不良,畸形枯焦;受害果实表面粗糙,果小、味酸、品质低劣。叶片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保护的重点是春梢嫩叶和幼果一般喷2次药:第一次在春芽萌发时,第二次是在谢花三分之二时。有效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70%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醚菌酯(阿米西达)、代森联、丙森辛等。
总结:柑橘的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根据季节的变化,日常的实际工作摸中摸索以及科学管理。简单的介绍希望能给农业爱好者有点帮助。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