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鳗鱼养殖场(广西有鳗鱼吗)
1. 广西有鳗鱼吗
广西地形复杂,河流众多,适于不同鱼类的栖息和繁殖。目前已知广西淡水鱼类有15目37科143属290种和亚种,其中很多种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广西野生淡水鱼类的显著特点是物种多样性高,特有属、种多,很多物种分布区狭窄,区系成分表现出明显的东洋界特点,不同水系鱼类组成各具特色。
广西物种多样、鱼类资源丰富,但大多数的溪流、河道都被人为破坏或被外来物种入侵而导致原生鱼种越来越少。下面笔者介绍下广西部分常见淡水鱼类,以及特色鱼种、名贵鱼类、洞穴鱼类等。
2. 广西养鳗场有多少
大安镇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平南县东南部,距县城28公里,距西江武林港4公里,容(容县)武(武林)公路,南(南宁)梧(梧州)二级公路贯穿其中;全镇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3718公顷,辖21个村委会和3个街委会,总人口9万多人,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人,大安镇是广西的三大古镇之一,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广西小康示范镇,是平南县南河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安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大安镇成埠较早,始建于明末年间,古名大乌墟,乾隆年间已发展成为“上接平贵、下通藤容、四方客商云集”的大都会,是广西的三大古镇“一戍(今苍梧龙圩)、二鸟(今平南大安)、三江口(今桂平江口)” ,大安古建筑群体,至今保存较为完好,座落在大安镇西北,白沙、新客二江汇合处,古建筑群以大王庙(列圣宫)、粤东会馆、大安桥、大码头等古建筑物组成。是研究古代广东、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1989年7月20日,大安古建筑群列人平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7月,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安镇消防节源远流长。大安消防节创建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当年大乌墟(大安镇前称)遭遇一场特大火灾,火烧连营,损失极为惨重。火灾过后,居民群众吸取了这场火灾深刻教训,当年大安街道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发动各商号、店铺和街坊,捐资赞助购置水柜及各种灾火器材,成立灭火队伍,并约定每年在秋高气爽的农历8月20日进行演练,举行射高、射远消防演习等活动,这个群众性组织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大安镇一年一度的传统消防节,也是全国唯一“传统消防节”。国家公安消防博物馆、自治区博物馆、档案馆的文物保护咨询专家对大安消防文物保护进行专题调研,载入了全国的消防史册。
农业发展形势喜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综合生产开发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全镇经济作物达3.6万亩,经粮面积比例达63%,优质谷种植达3万亩,占70%,甘蔗种植面积近万亩,目前,全镇已形成六大农业产品基地:一是2.5万亩优质谷基地,二是一万亩甘蔗基地,三是以石硖龙眼、荔枝为主的2万亩名优水果基地,四是以番茄、西瓜、荔蒲芋、葛茹、生姜、莲藕、马蹄等为主的优质蔬菜基地,五是2000多亩蚕桑基地,六积极发展养殖业,以优质仔猪、三黄鸡、种肉鹅等为主的特优珍稀禽畜水产养殖基地。当前,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政策,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产品调外、经营调活、效益调高,大力发展外向型、创税型、特色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大安镇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从六十年初代传统的手工业发展到当今配套较为现代化的服装加工企业。现全镇有胶合板厂、沙砖厂、红砖厂、制衣厂、洗水厂400多家,从业人员达一万多人。并形成了以制衣业为龙头,主要产品有:牛仔裤、童装牛仔裤、休闲裤、沙难裤、中裤、T恤、文化衫等,有纯棉、涤纶、丝光尼龙等中、高档次,工艺款式时尚、质量从优,年加工实力强,产品畅销国内、外中东、非洲等国家。
招商引资有新突破。 大安镇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推进大项目建设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点,采取高效务实措施,建好工业园区,扩大对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办事效率,具体采取灵活机动、全方位广泛招商,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接纳东部产业转移,制订扶持发展制衣业目标任务,千方百计吸引一批大型制衣企业落户大安镇。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 。大安镇以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广西小康示范镇建设为契机,坚持高起点规划,狠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地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大安镇广场、城雕、24米街道美化,大安镇商业步行街,大安镇水厂扩建工程等公共基础建设已完成;近年来,城市建设分别获自治区第三、第四届、第五届市容市貌“南珠杯”活动竞赛一等奖、特等奖,荣获贵港市第一届市容市貌“荷花杯”竞赛“荷花杯”奖。目前,重点抓好以下工程项目建设。(1)加快大安工业园项目建设。尽快实现“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商落户工业园。(2)抓紧实施贺岗商贸小区的二期开发项目。(3)加快环镇西路建设延伸进程。(4)充分发挥大安区位好和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等优势,力争把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和工业品专用市场建成全县最大、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专业市场。(5)容太过境公路项目。(6)光亮工程项目。(7)绿色工程项目。(8)大王庙公园广场项目。(9)大安公安分局建设项目。
大安镇突出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工作,全镇现有小学18所,城区有中心小学2家,初中4所,县级高中1所,在校中小学生15000多人,教职工1000多人; 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影剧院、电影院、文化馆等娱乐场所,文化娱乐形式多样,大安素有“粤曲之乡”,荣获自治区体育先进乡镇称号,目前,全镇有民剧队、狮龙队、粤曲曲艺社共140多个。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每逢重大节日都举行综合文化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座落在大安镇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绩显著,全镇95%农民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大安镇正以优越区域优势,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宽松稳定的环境,真诚地邀请各界人士、朋友、老板们到大安镇观光考察,经商、投资兴业,勤劳智慧的大安镇人民与您携手开创美好未来!
大安镇是广西历史上的三大名镇之一,旧称大乌圩,圩设于明朝末期,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清末民初大安镇的棉织手工业,誉满八桂;以色润、丝细、味醇而驰名的大安齐丝烟,畅销两广,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改革开放后,大安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1992年,被列为全国现代化小城镇综合建设试点镇及全国农村经济综合改革试点镇。位于镇内的平南卷烟厂,于1993年与缅甸商人合资兴办了中缅南坎卷烟厂,是广西最早出国办烟厂的企业。大安镇乡镇企业发达,有中意公司、织造厂、棉织厂等一批乡镇企业,而广西桂花水暖器材有限公司又是全国最大的水暖器材生产企业,其产品“桂花”牌冲洗阀,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走进了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远销欧美等29个国家和地区。大安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广西最大的古建筑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大安石桥、列圣宫、惠福夫人庙、粤东会馆等。已有百年历史的大安传统消防节,更是全国独有。2001年,全镇面积124平方公里,城镇区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18公顷,其中水田3092公顷,旱地626公顷。辖21个村委会和3个街委会。人口98820人,其中城镇区人口31420人。粮食总产4157.3万公斤,人均有粮420.7公斤。国内生产总值4.61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105853万元,财政收入943万元。主产粮食、甘蔗、烟叶、黄麻、荔浦芋、生姜、荔枝、龙眼、猪苗、三黄鸡,其中三黄鸡是广西名产。集镇交换电话容量1.1万门,所有行政村均开通程控电话,已安装移动电话发射塔3座,信号覆盖全镇。2002年9月开通小灵通,设有33个基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设有营业部。大安镇是全国村镇建设先进乡镇、中国农村百强乡镇,入选《中国1000名镇》。2002年又荣获自治区“南珠杯”优秀乡镇类特等奖。
自然环境 大安镇位于北纬23°23′,东经110°30′,东与藤县相邻,西与镇隆镇接界,南接大新镇,北面是大成乡和武林镇。省道容(县)太(平)线与南梧二级公路交汇于境内,是玉林往桂林、南宁以至大西南通往广州的交通要道。处于广西最大平原浔江平原东部,是该平原最接近珠江三角洲的第一大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大部分为浔江平原,南部有少量丘陵和低山,最高峰为大水山,海拔555米。白沙江自西向东横贯中部,平均流量50立方米每秒;上寺河发源于南部大洲乡,平均流量8.5立方米每秒,与白沙江交汇于圩边。全镇有可利用的荒山荒地1113公顷。
城镇建设 大安自设圩以来,清末民初成为广西三大名镇之一,商贾云集,圩内横街小巷,星罗棋布,穿街过巷,如入迷宫。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区向外拓展,兴建了一批新街道。1993年,开始改造旧街道。2001年,全镇有开发小区10多个,新建街道20条,并投资1500万元全部硬化;投资500多万元改建和新建排水、排污管道35条,总长15公里;投资200万元建成大安镇农贸市场和生猪、木材、工业品、牲畜、肉类、农副产品等七大专业市场。投资80多万元美化绿化街道,新安装路灯180盏,种植绿化树木2000株。城区面积由1996年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4.1平方公里。2001年,镇党委、政府以参加“南珠杯”为契机,继续做好贺岗大道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的同时,全面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投资30万元对街道全面绿化,全镇人均绿化面积达5平方米;投资9.8万元建设排水设施;投资124万元硬化街道和设置路灯;重点整治24米街、容武路、贺岗大道、旧城区和各大出口;加快城镇户籍管理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体制改革。2002年,大安镇荣获自治区市容“南珠杯”竞赛活动特等奖。
农 业 大安镇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1992年,粮食种植面积6164.13公顷,总产量3344.35万公斤,平均亩产425公斤。1996年,粮食总产量3434.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20432万元,人均产量430.3公斤。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抓好短、平、快农业综合开发,先后建立贺岗、同德、凤谷等蔬菜生产基地和新儒、天堂等村烟叶生产基地,种植烤烟、晒烟500公顷,年产干烟650吨左右。贺岗、稻花大白菜、椰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00公顷,总产量600吨,总产值240万元;同德、新成葛薯、荔浦芋基地,种植面积133公顷,总产量6000吨,总产值720万元;新儒、天堂、订木、稻花等地的烟叶基地,种植面积533公顷,总产量1200吨,总产值800万元;寻村番茄基地种植面积13公顷,总产量1000吨,总产值120万元;贺岗马蹄基地种植面积200亩,总产量400吨,总产值40万元;新儒、儒地大肉姜、荔浦芋基地,种植面积66.7公顷,总产量300万斤,总产值400万元。1992年至1996年,商品菜种植约2000公顷,产品远销广东、深圳、贵港、梧州、北海等地,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甘蔗是大安经济“四大支柱”之一,1992年至1996年,每年种植面积约3600公顷,年产原料蔗2至3万吨。畜牧水产以生猪、家禽和鳗鱼为主,生猪饲养量在42.5万头左右,存栏8.56万头,出栏肉猪4.8万头。外销猪花每年20万头以上,家禽饲养达130万多羽,年出栏33万羽。放养鱼塘面积174公顷,水产品年产量1.6万吨。1992年至1996年,全镇种上经济林688公顷。1995年顺利通过了自治区造林灭荒达标验收。2001年全镇经济作物达2400公顷。经粮面积比例达63%,优质谷种植2000公顷,占70%。甘蔗种植面积600多公顷,是平南县的甘蔗生产基地。2001年,全镇建成六大农产品基地:2.5万亩优质谷基地;1万亩甘蔗基地;以石硖龙眼、荔枝为主的2万亩名优水果基地;以番茄、荔浦芋、葛薯、生姜、莲藕、马蹄等为主的万亩优质蔬菜基地;2000多亩蚕桑基地;以优质仔猪、三黄鸡、种肉鹅、鳗鱼、鲟龙鱼等为主的特优珍稀禽畜水产养殖基地。全年外销仔猪40多万头,出栏家禽120多万羽,水产品产量4000多吨。
大安镇的三黄鸡、石硖龙眼、鳗鱼、鲟龙鱼、辣椒酱、烟叶、腊味、香芋、生姜等都是区内外享有盛誉的土特产。
工 业 明末清初,粤商开始在大安开设制陶厂。民国初期又兴建了镬厂。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纺织手工业遍布大街小巷。其他工业如制糖、制烟等也遍及城乡。解放后,大安镇的工业门类逐步增多。这里产生了全国最大的水暖器材生产企业广西桂花水暖器材有限公司,全国500强企业之一,产品有30多个品种110多个规格,拥有部优产品1个,国家专利产品20个,创造了多个广西第一(第一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乡镇企业,第一家乡镇企业集团,第一家规范股份制企业)。大安米面制品厂以其美味爽口的桂林米粉干,占领东南亚及欧美市场,成为广西出口该类产品最多的企业。
1992年至1996年,全镇有镇办企业26个,村级企业3900个,从业人员8154人,年均产值20亿元。意大利伊姆集团公司与广西桂花公司合资兴建的“中意”公司,投资总额为1.2亿元,年产中高档卫生洁具50万套,投资新增产值2.5亿元,创税利4163万元,实现利润3836万元。同时先后引来平南金运来实业有限公司、丹竹供销社、武林液化气站前来搞城镇开发,兴办工厂、企业和实业。2000年,中意公司实现了与海尔集团合作生产高档水暖器材;桂花公司“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与股票上市不断推进;改制搞活了棉织厂等一批企业;招商引资得以突破,新上沙砖厂、松脂厂、木材厂、水洗厂、手袋厂、皮革厂等多个投资超百万以上的企业。镇党委、政府对内搞活改革,对外搞好招商引资。对中意公司、友盛公司、织造厂、棉纺厂等发展好的企业,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把建材、纺织、化工、食品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对炮竹厂、米面厂等企业,进行破、转、卖,搞活沉淀存量资产。同时解放思想,提高办事效率,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主动地接受广东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1999年至2002年,全镇新上企业项目69个,总投资达3500万元,新增产值1.25亿元;新增个体商业户484户。
商 业 自清康熙以来,粤商陆续到此开设商行,经营棉纱布匹、海味杂货,收购肉桂,远销海外。据乾隆十五年(1750年)《增建大乌圩列圣宫碑》记载:“圩之设由来已久,上通容(县)桂(平),下达藤(县)梧(州),舟车络绎辐辏……四方客商云集。无怪粤西巨镇历数,一戎(苍梧戎圩镇)二乌(大安镇)三江口(桂平江口镇)。”2001年,大安镇建有七大专业市场,分别为成衣、工业品、猪苗、农副产品、肉类、猪牛、木材市场,总面积达11886平方米,于1990年动工兴建,总投资205万元,固定摊位450个。年集市成交额1.82亿元。大安镇的成衣交易量大质优,全镇经营沙滩裤、机恤系列的私营企业有150多家,平均每家有电动平缝车20多台,工人30多人,日产4.5万件,就业人员5000多人。产品以其优异的质量,新颖的款式,远销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在广州沙河成衣市场,独领风骚。每逢农历二、五、八为大安圩日,赶圩人数达3万多人。主要贸易品为成衣、针织、竹木器、肉类、禽苗、家禽、各类日用杂品等,日成交额达3.5万元,年成交额1300万元。
教育卫生 2001年,全镇有小学19所,初中5所,高中1所,在校中小学生1.5万多人,教职工1000多人。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及率90%,中小学巩固率98%,大安镇中心小学、燕岭小学被评为贵港市“百佳学校”。
2001年,全镇25个村、街委均设立有卫生室(所),有民间医生150多人。大安医院始建于1952年。1992年由大安镇中心卫生医院升格为县级综合医院,1995年获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称号,成为全自治区首家坐落在乡镇的“爱婴医院”,2002年通过国家二级医院评审,成为全自治区首家坐落在乡镇的国家二级综合医院。全院现有职工200多人,其中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65人。内设住院病床200张。
文 化 大安镇的文化活动十分活跃。传统消防节,历史已有百年之久。自清朝道光以来,全镇年年举行消防演习,久而久之,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日便成为约定俗成的消防节。1984年,传统消防节吸引了数万人参与。现在全镇10条街道设有消防男队,三大联街设有消防女队;有义务消防员7000多人,人力灭火机12台,机动泵17台。20世纪70年代,大安的周末活动成为广西最著名的群众文艺活动之一。每到周末,所有的厂矿机关及社会团体都分街分点以自编节目进行表演。每次演出,老少登场,几乎人人是演员,人人是观众。文化部的领导及《人民文学》主编亦亲临参观指导。大安又是广西最著名的粤曲之乡,镇内居民大多数是广东商人的后裔,有着深厚的粤曲基础,全镇成立有曲艺社7个,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涌现出一批著名粤曲演员,如粤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潘楚华、马德强等。1994年和1995年的广西大安粤曲节,吸引了自治区内外大批粤曲爱好者和两广粤曲名家李自强、林红、潘楚华、马德强等前来登台演出,文化部为粤曲节发来贺电,著名粤曲表演艺术家红线女送来了“愿粤曲唱出时代之声”的题词,广西文化厅颁发了“粤曲之乡”牌匾。
旅游资源 大安镇有广西最大的古建筑群,位于镇东白沙江与上寺河交汇处,有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大安石桥、列圣宫、惠福夫人庙、粤东会馆等古建筑。大安石桥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相传由乡绅劳千拱倡导,并由一云浮四海的乞丐依据易学原理设计建造而成。桥长33米,宽3米,有形似小船的大桥墩2个,另有4个长方形小桥墩,小桥墩又设3条方形石柱。桥面分7跨,其中一跨为10条梯形石条铺成外,其余全为9条梯形石条铺成,共64块。石条大面在上,小面在下,以利污水排泄。桥的两旁共有36条石柱,67条栏杆,全部为花岗石结构,工艺精湛。石桥历经洪水冲击,依然屹立河中,其工程设计和力学原理的运用,都堪称广西石桥梁之冠。列圣宫建于清康熙年间,当地称为大王庙,占地面积5亩许,分为前后三进院落,附庙左右还有至福财帛、惠福夫人二祠。该宫全部用磨光青砖砌成,屋梁、顶柱采用白玉石,屋脊屋檐、墙壁雕刻各式各样的彩陶人像、珍禽异兽,栩栩如生。宫内供设大小神像上百尊,或坐或立,或蹲或踞,神情迥异,有的笑容可掬,有的怒目狰狞,千姿百态。大门两条石柱上刻:“地绕双江前对凤洲为锁钥,天开一洞左蹲狮岭作屏藩”。建筑群挟于两江之间,门前古榕掩映,更有数株长于墙壁之中,犹如壁画,富有艺术感。
3. 广西有鳗鱼吗最近
北海上常见的鱼非常的多,主要的有沙箭鱼,葵龙鱼,龙利鱼,棍子鱼,蜡鱼,泥茫鱼,尤鱼鳗鲶鱼、油甘鱼、黄鱼、老虎鱼等等,品种多。
4. 南宁鳗鱼养殖基地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濒临北部湾,位于东经109.5 北纬19.5 陆地面积3265方公里,人口89万,市政府驻地那大镇。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经济、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均在其境内。陆海交通发达、环岛西铁路、环岛高速公路横穿市境,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祖国各沿海城市。儋州抓住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和洋浦开发的契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走“重视工业、强化农业、搞活贸易、开拓旅游、发展渔业”的经济发展路子,使全市经济得到超常规的高速度发展。 悠久的历史给儋州市留下了众多古迹,且多为宋代以前的古迹,如汉代伏波井、中和古镇、东坡书院等。尤其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讲学明道,使儋州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海内外名士接踵而来,从师东坡。儋州在此时成为了全岛文化的中心,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苏东坡北归九年后,儋人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此后,儋州人才辈出,名声远播,在海南历史上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儋州民风淳厚粗犷,古风犹存。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民间诗社。 儋州人喜爱唱歌。有一首民歌唱道:“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多似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民歌种类繁多,其中儋州山歌和调声最为盛行。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利用山歌和调声等体裁编写《抗日状》等,产生过宣传鼓动的巨大效果。如今,每年正月十六、八月十五,儋州中北部地区的男女青年,穿着统一的服装,汇集山坡或沙滩,举行赛歌会。他们对歌调声,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赞美。儋州调声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而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解放后,一批批音乐工作者前来儋州采风,陶醉在婉转悠扬的乐曲声中。 儋州山清水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儋州市的森林资源居全省首位,拥有森林面积1万公顷。珍稀树种资源更是首屈一指,仅华南热作两院植物园就保存有上千个珍贵树种。儋州著名的旅游景点的东坡书院、热带植物园、蓝洋温泉、光村银滩,还有一批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儋州方言繁杂,有儋州话、客家话、粤语、军话、村话、临高话、黎话等方言,反映了海南移民的特色,也展现了与东部迥异的民俗风情。 近年来,儋州市曾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示范市”。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儋州市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平原、丘陵、山地三部分构成。丘陵占76.5%,滨海平原占23.13%,山地占0.37%。南部属山地和丘陵地带,西南属平原阶地地及火山熔岩台地,东南部为沙壤土,海拔多在100—200米之间,中部为河流冲击平原,北部主要为玄武岩和第四纪的海相沉积层,海拔在5—10米之间,境内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 儋州市境内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西南部的纱帽岭海拔752米,为境内最高点。境内大小山峦160座,多在东南部。 儋州市全境大小河流36条。其中发源于境外流经境内的有:南渡江、珠碧江和文澜河;发源于境内的有:北门江、春江、光村江、大江和山鸡江等5条。地表年径流量达189亿立方米。全境海岸线长225公里,且曲折多海湾。 主要海湾有:后水湾、儋州湾和洋埔港。主要海岸港口有:洋浦、 干冲、白马井、新英、海头、排浦、峨蔓、英沙、顿积、神充等。其中洋埔港湾阔水深,建有万吨级深水码头,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 松涛水库 松涛水库源发自五指山流经白沙进入儋州境内。全库水面面积130平方公里,库容33.45亿立方米,集雨面积1496平方公里。库岸线长达544公里,水域主要航线66.5公里,其中南丰至白沙牙叉港约39公里,南丰至松涛大坝约27.5公里。 松涛水库始建于1958年,费时10年建成,是我国最大的土坝工程之一。高81.1米,长760米,将奔腾的南渡江水截在南洋和番加洋河谷里。它把南渡江上游两岸1400平方公里地区的雨水蓄存起来,通过各级渠道联结着一大批水利工程,组成统一的灌溉系统,松涛水库浇灌着海南岛西部和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自然资源 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水源丰富,年降雨量一千八百到二千毫米,海南省儋州市境内的松涛水库容量三十一点九亿立方米,水利灌溉条件好,有蕴藏量相当丰富的石英砂、油页岩、花岗岩、火山灰、重品石等十多种矿产。有海参、红鱼、鱿鱼、松涛鳙鱼、墨鱼、石斑鱼、对虾等600多种水产品。 矿产资源 比较丰富,土地肥沃宽阔,气温和,年均气温23.30C,海南省儋州市受台风影响少而轻;海岸线长二百二十五公里,港湾众多,浅海和滩涂面积达三十万亩,水质好,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前景广阔。 旅游资源 以得天独厚,国家级重点文物东坡书院及兰洋温泉、两院热带植物园、“八一”通天园莲花山观音洞、松涛水库、兰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或逐渐成为海南岛的旅游热点。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拥有洋浦港等天然深水良港,环岛西线高速公路、粤海铁路(在我市设有那大、八一两个站)贯穿境内,交 通发达,已形成水陆交通网络,是海南西部的交通枢纽和连接内陆、通往东南亚地区的桥梁。 儋州的公路 儋州市公路里程虽较长,但大部分是等外砂土路面或无路面公路,路况较差,通行能力低,通达深度不足,群众的交通环境还很差。 儋州市公路现状网的布局为二层次,一个层次是国省道和高速公路组成的干线网,另一个层次是乡道公路网。 1、儋州市公路干线网 由两横两纵呈“井”字型分布,再辅以两条省道连线。“井”字型的二横为西线高速公路和225国道海榆西线,大致呈东西走向。“井”字型的二纵为那大美扶至洋浦公路及乌石至那大公路和白沙至洋浦春兰公路,大致呈南北走向。二条省道连线,为波莲至洛基公路和白沙至洋浦春兰公路马井至洋浦春段,大致呈东西走向。路网总里程287.946KM。 2、县乡公路网 也就是农村公路网。县乡公路网是在国省道干线网的基础上,由树状发展到连接成初步的网络状,是连接各外伤行政村的公路支线。路网总里程1711.68KM。 [编辑本段]气候状况 本市处于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岛内中部隆起的五指山脉的阻隔,处于被风面,又濒临北部湾,故本市的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光热充足年平均光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西部沿海最多,达2500小时左右。雨量适中,分布不均,本市各地年降雨量900~2200毫米,年均1815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全年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干季雨季分明。5~10月为雨季,占年雨量的84%,11~次年4月为干季,占年雨量的16%。雨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儋州,古称“儋耳”。 秦朝 象郡之外徼,又为离耳国。一名儋耳。 汉朝 元封元年,得海上大洲,始设儋耳郡。领县二至来、九龙。始元五年,省儋耳并入珠崖郡。初元三年,并罢珠崖。永平十八年,儋耳降附,以潼伊为太守。 三国 吴赤乌五年,讨平儋耳珠崖,以珠崖郡于徐闻。 齐朝 属越州。 梁朝 大同中,置崖州于废儋耳之地,即今儋州。 陈朝 崖州仍梁制。 隋朝 大业三年,改崖州为珠崖郡,又折崖之西南地,置临振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儋州”。 唐朝 乾元元年,复为儋州。 五代 南汉儋州仍唐制,废富罗县。 宋朝 儋州。熙宁六年降为昌化军。端平二年,改为南宁军。 元朝 南宁军,属琼州。 明朝 儋州,洪武元年为南宁军,仍属广西。寻废军号,复为儋州,仍领三县属广东。三年,以属琼州府,十九年以感恩改属崖州。 清朝 清初琼府管州三,县十。儋州、崖州、万州。 民国 民国均设州为县。又称儋县。 儋州古名“儋耳”。据《 汉书》云:“儋耳者,大耳种也。”《山海经·海内南经》注:“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 即儋耳也。”《儋县志》说的干脆“其人耳长及肩。”这种说法未免有夸张之嫌。郭沫若在《说儋耳》一文中说:“儋耳可省言为儋,则耳殆助语,有音无义,故儋耳并非垂大之耳。” 儋州,古称“儋耳”。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两郡。这是海南岛上最早同时出现的行政建制。 以后各朝代虽相继变更为昌化军、南宁军等,但明清仍沿用儋州。 1950年海南解放至1992年,儋县建制没有改变。 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儋县,设立儋州市(县级市)。儋州自建制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1995年底,儋州市总面积3235平方千米,总人口76.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42万人,农村人口62.36万人;非农业人口16.82万人,农业人口59.96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0个村委会、42个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在境内。市政府驻地那大。 1996年底,儋州市总面积3235平方千米,总人口78.32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17个村委会、42个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在境内。市政府驻地那大。 1997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35平方千米。人口79.64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0个村(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在境内。市政府驻地那大。 1998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500平方千米。人口81.13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0个村(居)委会、1676个自然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市政府驻地那大。 1999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人口82.96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1个村(居)委会、1453个自然村。市政府驻地那大。 2000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人口86.59万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1个村(居)委会、1453个自然村,境内有国有农场10个。市政府驻地那大镇。 2001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人口87.6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184726户、总人口8760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1097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261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市政府驻那大。 2002年,白马井镇、松鸣乡(除新地村委会)合并,设立白马井镇;王五镇、松鸣乡的新地村委会合并,设立王五镇;光村镇、松林乡的沙井、欧宅、扁墩、大老村委会合并,设立光村镇;兰训乡、木棠镇与松林乡的神冲、周坊、谭乐、长老村委会合并,设立木棠镇;洛基镇、那大办事处合并,设立那大镇;东成乡、长坡镇合并,设立东成镇;番加乡、兰洋镇合并,设立兰洋镇;富克镇、雅星镇合并,设立雅星镇;新英镇、新州镇合并,设立新州镇。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人口88.64万人。辖17个镇(那大镇、南丰镇、雅星镇、和庆镇、大成镇、新州镇、光村镇、东成镇、中和镇、峨蔓镇、兰洋镇、王五镇、排浦镇、海头镇、木棠镇、白马井镇、三都镇)、261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市政府驻那大镇。 2003年底,儋州市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人口90.1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178087户、总人口90097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0476人)。辖17个镇、216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市政府驻那大镇。(行政区划一览) 2004年底,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人口90.08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198198户、总人口9407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3535人)。辖17个镇、262个村(居)委会,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市政府驻那大镇。 2005年,儋州市政府批准了《关于和庆镇美扶村委会区划调整方案》,将和庆镇美扶村委会划入那大镇管辖。调整那大镇行政区划是儋州市构建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壮大经济实力,适应中等城市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儋州市人口已经超过90万,是海南省人口最多的市。 儋州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有汉族、黎族、苗族等2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3%,主要方言有儋州话、客家话、军话、临高话、广东话、黎话等,语言交流主要以普通话和儋州话为主。 为了进一步弘扬儋州调声艺术,近年来儋州市连续成功组织了庆祝建国50周年调声汇演、万人调声赛歌会等大型调声活动。2001年,经儋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正式确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儋州调声艺术节。同年中秋节,隆重举办了首届儋州调声艺术节。当时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曾对其盛况作了较详细的报道。2002年儋州市调声山歌协会成立,首届会员83人。2002年儋州调声艺术节转由政府主导,中秋之夜在市区组织展开的自由调声活动达10万人。 每年的“万人调声赛歌会”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欣赏观看。还没正式组织万人调声赛歌会前,每到元宵、端午和中秋节时,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儋州的中和镇上,那里才是原调声的主会场。随着儋州调声被关注并包装起来,万人调声赛歌会逐渐成为节日里的亮点。人们盛装而来,广场外、大街上,人头攒动,各乡镇自然村的近百支调声队伍将广场点缀得五彩缤纷。 赛歌会上,调声的曲目既有来自田野乡间、原汁原味的自然调声,也有经过搜集整理、创作提高的艺术精品。独唱、对唱、齐唱、合唱,歌者即舞者,歌声此伏彼起延绵不绝,一首首调声唱出了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唱歌的,将最拿手的调声倾情演绎;听歌的,早已醉倒在这一片歌海之中。街头上,还会出现一批自发的调声队伍,那些喜欢调声但没能在万人歌会上一展歌喉的小青年挤上街头唱了起来,还有一些五六十年代在各乡镇有名的调声好手也组成了一支队伍,边歌边舞,乐在其中。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儋州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十分之一。经济总量和总人口仅次于海口市居全省第二位。 农业方面,已形成了33万亩甘蔗、27万亩瓜菜、13万亩水果、100万亩橡胶、30万吨水产品、75万亩粮食等农业支柱产业的生产规模;工业方面,形成了年产13万吨机制糖、100万吨水泥、5万吨标准胶,以及家俱、建材、轻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产业体系;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63.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5亿元,第二产业9.0亿元,第三产业19.5亿元。 [编辑本段]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 本市辐员面积3265.18平方公里,合4897768亩,可耕地面积206.20万亩,其中水旱田47.02万亩,旱地81.79万亩,待垦荒地77.38万亩。水资源:本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15毫米,年地表径流量18.9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约2500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18倍。地下水动储量11.46亿立方米,理论可开采量2.24亿立方米。本市径流落天然总落差643.8米,最大天然落差180.7米。可利用落差391米,电能理论蕴藏量1.43万千瓦(未含过境河流南渡江、文澜江和珠碧江)。另外,渠道跌水电能蕴藏量1.39万千瓦。合计2.82万千瓦,可开发2.25万千瓦,年可发电1.5亿度。人均电能理论蕴藏量0.04千瓦/人。 海涂资源: “海涂”乃沿海潮间带上淤积的烂泥,是由陆地上的物质和海中的物质沉积发育而成的滩涂。潮涨时被淹没,潮退时露出,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酸度6.5~7.0。滩涂上繁育着丰富的浅海生物资源,如:文蛤、贻贝、牡蛎、毛蚶、泥蚶和青膏蟹等。新英、海头和排浦等港湾的滩涂还生长着4668亩茂盛的红树林。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特有景观,大片红树林可阻挡风浪,保护海岸不受侵蚀。全市滩涂138329亩,30%适用于浅海养殖。 生物资源: 本市动、植物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市内植物有644种,隶426属128科。其中珍贵本材树种有青梅、母生、坡垒、银珠、油楠、花梨、白格、红本罗、苦梓等20多种。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橡胶、胡椒、咖啡、香茅、油棕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金钱豹、果子狸、水鹿、猕猴等,其中水鹿(俗称“山马”)、猕猴、穿山甲、蟒蛇等10余种,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海产资源主要有红鱼、石斑鱼、马鲛鱼、乌鲳、海鳗、海鲶、五刺银鲈、马六甲鲱鲤等鱼类600多种及贝类、澡类等100多种其中白蝶贝是生产名贵珍珠的贝类,洋浦至排浦一带海域初省水产厅划为白贝类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 褐煤-主要分布于东成乡、长坡镇一带,储量约1.58亿吨。油页岩-主要分布于长坡镇,储量约28.3亿吨。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海头、南丰、兰洋、那大等镇,储量约100亿吨。石英砂-主要分布于光村镇、松鸣乡,储量约0.85亿吨。石灰石-主要分布于侨植、八一农场等,储量约2.3亿吨。重晶石-主要分布于兰洋镇,储量约42万吨。钛矿-主要分布于排浦至海头一带海滩、陆地,储量约16万吨。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儋州市辖17个镇:那大镇、和庆镇、南丰镇、大成镇、雅星镇、兰洋镇、光村镇、木棠镇、海头镇、峨蔓镇、三都镇、王五镇、白马井镇、中和镇、排浦镇、东成镇、新州镇。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国营西培农场、国营西华农场、国营西庆农场、国营西流农场、国营西联农场、国营蓝洋农场、国营新盈农场、国营八一农场、国营龙山农场、国营红岭农场。 儋州市政区图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蓝洋温泉度假区 蓝洋温泉世界奇泉——冷热泉,一石之隔,冷热分明。位于儋州市兰洋镇峡谷处,距儋州市12公里,该温泉带占地2平方公里,日自流量达2000吨以上,是海南较大的温泉之一,有自然泉眼十几个,平均水温78.4℃,偏硅酸及氟含量达到医疗执矿水的命名标准,氧含量达到矿水浓度标准,含有锌、锶、鲤、溴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是理想的保健泉水。 泉区内景点众多,特别是"一石之隔,有一热泉、一冷泉,冷热分明"的冷热泉,世所罕见。区内已建温泉公园、蓝洋温泉度假村和一批温泉度假设施。这些旅游设施与观光果园、观光花园、观间园、观音洞、莲花岭瀑布等组成一个特色鲜明的温泉旅游度假区。 东坡书院 位于儋州市中和镇,离现儋州市政府所在地那大镇40多公里,是为纪念苏东坡而修建的。建于1098年,后经重修,明代更为现名。东坡书院,为历代儋州最高学府,培养了不少人才,成为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之一。书院大门轩昂宏阔,院里古林幽茂,群芳竞秀。载酒亭、载酒堂、奥堂龛等建筑古色古香。 载酒堂为苏东坡被贬昌化军(现儋州市)时居住、讲学的场所。《琼台纪实史》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载酒亭为重檐歇山顶结构,上下两层,上层四角,下层八角,各角相错,角角翘起呈欲飞之势。亭的东西两侧是莲花池,亭、池相依,倒影成趣,中绘东坡居儋三年的生活情景图录。 书院内大殿和两侧耳房,展出苏东坡许多书稿墨迹、文物史料和著名的《坡仙笠民图》。还有郭沫若邓拓、田汉题咏的诗刻及书画名家的艺术作品。书院大殿在载酒堂后面,两者相隔一庭院,左右两侧是廊舍,与载酒堂相连,形成一个四合院,庭院中有一棵上百年的芒果树,叶茂荫浓,使整个庭院显行幽静肃穆。东坡讲学的彩雕陈列大殿正中,苏东坡、苏过、黎子云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院前,东坡笠屐铜像矗立在姹紫嫣红的鲜花丛中。 松涛水库 在儋州市区东南20公里处,跨儋州、白沙两市县,是享有"宝留心明珠"盛誉的高山天池。始建于1958年,费时10年建成,是我国大型的土坝工程之一。大坝高81.1米,长760米,将奔腾的南渡江水截在南洋和番加洋河谷里,库区面积达144平方公里,水库中有岛300多个。库区广阔,四周群山环抱,遍布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最受欢迎的是乘船览库区风光,泛舟碧波上,但见群山逶迤,古木参天,湖水幽碧,渔舟隐现,真有船行画中之感。 海南热带植物园 位于儋州市那大镇西郊,是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植物标本园,占地32公顷,1958年建立。有40多外国家1000多种珍稀热带植物。是中国热带植物资源的宝库,也是世界热带作物资源的缩影。现有热带珍贵树木、热带香料植物、热带药用植物、热带果树、热带油料植物和热带观赏植物7个区,是很有观赏价值的景点。 光村银滩度假村 距洋浦千年古盐场38公里,距龙门激浪海景20公里,距海口120公里。度假村沿海沙滩既平坦又宽广,沙滩长达8公里,最宽处1.7公里,最窄处有300米,总面积达488公顷,沙质洁白细腻柔软,海水湛蓝清澈,四周树影婆娑,绵延十几公里。清新的空气、充裕的阳光,幽静的环境和舒展绵延的海岸线,构成了秀丽的滨海风光,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加上度假村距四周旅游景点较近,形成一个完整的山海湖旅游体系。 龙门激浪 位于儋州市峨蔓镇海滨龙门山。龙门山为海滨岩石山,海拔39米,山上怪石滋生,从北望南,绵延起伏,状似万里长城,十分壮观。山之东有一瓮门,素称"南天第一门",中空通风,北风吹来,卷起巨浪,撞击在石门上,浪击石鸣,犹如击鼓,响彻10余里,故得名"龙门激浪"。这里沙滩洁净,风景别致,站在岩石观涛,心旷神怡。龙门激浪于明代得名,向受游人称奇。 云月湖 位于儋州市西南6公里处。雾海云天山作黛,月色空明水亦悠,镜湖碧水充满着盎然绿色。方圆数百里,四周青山环绕,林木叠翠,山川逶迤。山脚陡斜,凹落成天然的低洼山谷大盆地,盆地荡漾着波光粼的湖水。水波不惊,青山飘浮于湖面。湖畔有大片橡胶林、木麻黄林,山绿水绿,构成一幅绿色基调的水彩画。在这里游泳、荡舟、娱乐,都会时时感到清新舒畅、心旷神怡。云月湖以其怡静幽邃的独特景致,成为一个迷人的旅游胜地。 白马井古迹 位于儋州市白马井镇,距那大镇50多公里。主要景观有"白马涌泉"和伏波将军庙。传说汉代英雄马伏波将军南征时,因将军的白马用蹄刨沙涌出清泉得名。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汉代英雄而造伏波庙设伏波井,于是"白马涌泉"和伏波将军庙便成了旅游胜地。 观音洞 邻近蓝洋温泉,是莲花峰上一个石灰岩大溶洞穴纵横交错,曲幽宁静。洞内奇形怪状而形象各异的景点有几十处,洞内有处温泉,当地人说这是观音菩萨留给后人的延年益寿的甜水。洞天相通,奇妙异常。 桄榔庵 坐落在儋州市中和镇南郊,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谪居儋州时同其子苏过住了三年的旧居。苏东坡父子抵儋之初,为州官张中所敬重,住官房,吃官粮。第二年,即宋绍圣五年四月,湖南提举董必赴广西察访,得知东坡居儋州官舍,便派人将东坡父子逐出。东坡父子无室可居,便在城南桄榔林买地建屋,当地群众都前来帮助,仅一个月时间,就把房子建好了。茅屋 建于桄榔林中,东坡就命名为"桄榔庵"。此后,历代对其多次修葺扩建。现陈列有关苏东坡的历史文物,以再现其父子居儋实状,寄托海南人民对苏东坡永久的缅怀和纪念。 东坡井 当年,苏东坡帮助乡新们打了一口井,泉旺水甜,乡新们为了纪念苏东坡便把它命名为"东坡井",数百年来,清甜的井水从未干枯过。 魁星塔 位于儋州市中和镇,是海南省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清代晚期建造的小型石塔,平面作不等边八角形,外表七层,竖立在方形的石座上,塔身内部空心,每层平出短檐,首层拱门狭小不能进入,窗作金钱形,塔刹作仰蓬承托圆珠,宝顶石榴形,造型别致,保存完好。 鹭鸶天堂 位于儋州市城北10余公里的洛基镇屋基村。村中三、四层楼高的三棵大榕树和茂林修竹,成为万只白鹭生活的"天堂"。白鹭又称鹭鸶,属鸟纲鹤形目鹭科,是世界上受保护的珍禽之一。白鹭群栖于屋基村已有多年。每年临近清明成群结队飞来,12月以后分批离去,在此生活八、九个月之久。为便于观鸟,村中修建了高达6层的观鸟楼。
5. 广西河鳗鱼
是罗非鱼;淡水鱼。罗非鱼不是海水鱼,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我国罗非鱼的养殖集中在广东、广西以及海南等温度较高的地区,主要以池塘精养为主。除内销以外,部分企业还利用罗非鱼制作成鱼片、鱼排等出口国外,是优良的养殖品种。
6. 广西鳗鱼养殖基地在哪
溪鳗并不是两栖动物而是一种鱼类。
溪鳗,学名花鳗鲡,是鳗鲡科、鳗鲡属动物。花鳗鲡为典型降河洄游鱼类之一。生长于河口、沼泽、河溪、湖塘、水库等内。性情凶猛,体壮而有力。白昼隐伏于洞穴及石隙中,夜间外出活动,捕食鱼、虾、蟹、蛙及其它小动物,也食落入水中的大动物尸体。能到水外湿草地和雨后的竹林及灌木丛内觅食。其觅食区在菲律宾可达海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达朝鲜南部及日本纪州,西达东非,东达南太平洋的马贵斯群岛,南达澳大利亚南部。在中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台湾到广东、海南岛及广西等江河。
7. 广西鳗鱼养殖场地设计和建设
1、从冰鲜水产品交易来看:七月份,东黄海尚处国家规定的伏季休渔期,市场交易的冰鲜水产品仍为沫箱冰鲜水产品和化冻冰鲜水产品为主。
交易的品种主要有:福建的养殖黄鱼,广东、广西的沫箱带鱼,海南的沫箱基围虾,广西的海鳗,沫箱龙头烤、海鲈鱼,力鱼,化冻带鱼、鲳鱼、墨鱼、玉秃鱼等。
8. 广西几家鳗鱼场
1、赤尾竹叶青
赤尾竹叶青,即为白唇竹叶青,又叫竹叶青、青竹蛇、青竹标,属于毒性蛇。白唇竹叶青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白唇竹叶青的毒性是血循毒,咬伤后患者疼痛难忍,全身症状较轻,虽然被竹叶青咬伤致死率不高,但是,每年有大量的人被白唇竹叶青咬伤,造成患者极大的痛苦。
2、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眼镜蛇等。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且排毒量大、毒性强,中毒后几分钟即可导致死亡,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眼镜王蛇在中国西南与华南地区常有出没,通常栖息在草地、空旷坡地及树林里,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
3、圆斑蝰
圆斑蝰蛇,原产泰国,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等,是蛇亚目、蝰科、蝰亚科、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蝰蛇,为剧毒血液类毒蛇。圆斑蝰蛇体粗壮,全长1m左右,头较大,三角形,前端较窄,后端较宽。圆斑蝰会造成被咬伤的人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肢体肿胀以及肾功能衰竭,病人会出现血尿、溶血,口腔乃至全身出血的情况,甚至出现肺出血及脑出血,病死率较高。
4、银环蛇
银环蛇,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动物,俗称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属于剧毒蛇类,且为陆地第四大毒蛇。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银环蛇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有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咬人,一般会捕食泥鳅、鳝鱼和蛙类,也吃各种鱼类、鼠类、蜥蜴和其他蛇类。
5、白眉蝮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
6、舟山眼镜蛇
舟山眼镜蛇,学名中华眼镜蛇,属于大型前沟牙毒蛇,它们自身分泌的毒素可以导致被咬者体内出血及流血不止,被咬后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中华眼镜蛇耐高温,惧冷,冬季喜欢集群冬眠,当气温低于9摄氏度时容易被冻死。它们喜欢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或竹林、山坡坟堆、山脚水旁、溪水鱼塘边、田间等地方,食性广泛,蛙、蛇为主,鸟、鼠次之,也吃蜥蜴、泥鳅、鳝鱼及其他小鱼等。
7、原矛头蝮
原矛头蝮,又名为龟壳花、笋壳班、老鼠蛇和恶乌子等,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是管牙类毒蛇,有剧毒,也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原矛头蝮头部典型的长三角形,颈部细小,形似烙铁,故又名烙铁头,体形细长,尾纤细,有缠绕性,善于攀爬上树,生活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等地带,吃鱼、蛙、蜥蜴、鸟、鼠等,甚至捕吃其他蛇类。
8、金环蛇
金环蛇,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或佛蛇等,为蛇目、环蛇属,是一种具前沟牙的剧毒蛇,与眼镜蛇、灰鼠蛇合称“三蛇”,也是著名的食用蛇种。金环蛇的毒性较其近亲银环蛇弱,但仍然属剧毒蛇,而数量也较银环蛇多。金环蛇和其他环蛇属的蛇一样,动作缓慢,不爱攻击人类,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9、莽山烙铁头
莽山烙铁头也称为莽山原矛头蝮,为中国特有巨型毒蛇种,因为其头部为略大的三角形,有颊窝,看上去像是一块烙铁,因得此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级物种,有“蛇中熊猫”之称。莽山烙铁头蛇全长可达2m,是具有管牙的毒蛇,通身黑褐色,其中间杂着极小黄绿色或铁锈色点,构成细的网纹印象。莽山烙铁头蛇的毒性比五步蛇的毒性还要大一些,被它咬伤后,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不到十分钟就足可致人丢命。
10、青环海蛇
青环海蛇,是眼镜蛇科、海蛇属,为前沟牙类剧毒蛇,其毒液毒性非常强烈,远比陆地毒蛇的毒性大。青环海蛇长1.5-2米,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腹部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青环海蛇分布于中国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生活在海洋中,善游泳,以捕食蛇鳗为主,偶有其他鳗和鱼。
9. 广西养殖鳗鱼的地方
白鳝(河鳗鱼)是广盐性的鱼类,既可在盐度为零的淡水水域里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2%~18%的半咸水里生活,还可在盐度为3.0%左右的海水里生存。河鳗鱼出现异常反应的盐度值为3.05%,出现死亡的盐度值为4.95%。河鳗鱼的广盐特性为曼鱼在多种盐度水域里进行养殖提供了条件。
10. 广东有鳗鱼吗
据了解,顺德是“中国鳗鱼之乡”,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顺德就开创了国内土池养鳗的先河,现在出口的活鳗基本上都是从广东所出。顺德鳗鱼烤鳗占全国的1/3,产品出口量占全国的1/5,是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勒流镇稔海村鳗鱼养殖面积超2.5万亩,产量占广东33%,占全国10%养殖面积和产量在全国村级名列首位,这条面积仅6000亩的顺德渔村,为全国鳗鱼产业贡献了29亿元的产值。
从1986年开创土塘养鳗到涵盖鳗鱼培育、饲料生产、鳗鱼养殖、鳗鱼加工等一整产业链,顺德稔海鳗鱼已成撬动发展的引擎。未来,稔海村将打造水乡休闲“鳗生活”,形成“鳗文化”,建设一个融鳗鱼产品、美食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休闲示范园。
11. 广西有鳗鱼吗现在
望月鳝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河流中。1.望月鳝喜欢生活在气温温和,水体质量较好且水源丰富、不太湍急的河流里,这种河流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2. 望月鳝的栖息区通常被称为“望月深渊”,水下深度在10米到70米之间,这种物种比较喜欢有石块和砾石的地方,而不是泥沙和软泥地带,这也限制了它们的分布范围。3. 该物种分布广泛,存在于长江、黄河、珠江、赣江等诸多我国重要的河流中。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