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黄牛养殖(惠水黄牛养殖场地址)
1. 惠水黄牛养殖场地址
目前贵州没有方特,
郑州、青岛、芜湖、泰安、株洲、沈阳、厦门、汕头、天津、重庆这十个城市都有方特。
方特欢乐世界和方特梦幻王国是由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设计研发的中国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高科技第四代主题公园,可与西方先进的主题公园相媲美,被称作 “中国的迪斯尼”
2. 惠水牛打场
冬天的惠水是会下雪的。
惠水县境位于苗岭山地南端,北连黔中山原,南接黔南峡谷,最高点东北部龙塘坡,海拔1691m,最低点南部打场寨附近的涟江河谷,海拔666m,全县平均海拔1100m左右,这样的海拔高度,在冬季下雪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3. 惠水黄牛养殖场地址电话
布依族,现有2545059人,主 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 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 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 )。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 西等省(区)。
布依族地区山青水秀,自然 风光多姿多彩。著名的黄果树瀑 布、贵阳花溪、安顺“龙宫”溶 洞、盘江铁索桥等十几处旅游景 点,每年迎接成千上万的游客。除旅游资源外,野生动 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值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红 水河流域还是中国重要林区之一。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 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 ”、“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 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 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 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 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 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看是楼,后半部 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 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 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 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 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 至6 米高;以石板盖 顶,风雨不透。总之,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 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都是石头凿 的。一切都朴实厚重,固若金汤,这种房屋冬暖夏凉, 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 “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 而且要面朝碧峰。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 护”、“贵人坐椅”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 “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 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 寻。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 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 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 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 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 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布依族居住的石板房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 特产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龙布”,就 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 技术。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然后用三角形的铜制蜡 刀轻蘸蜡汁,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 图案,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最后将布 入锅煮掉蜜蜡,捞 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晾干,就成 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
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 并呈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 替的艺术效果。
不同地区的蜡染艺术有不同的风格:有的爱以花、 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 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茨 藜花,色调粗犷明快……蜡染艺术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 活,也丰富了中外妇女的衣着。
近年来贵州还建了些蜡染厂,有专门的美工设计师 创作绘制出新的图案。各种人物、动物的形象更为丰富 ,而且色彩也趋于多样化。
蜡染布多作妇女头巾、衣裙、围腰、被面、门帘、 窗帘之用。有些工艺水平较高,图案非常新奇精美的, 也被当作艺术壁挂来装饰居室客厅及宾馆饭店。布依族 妇女还在蜡染衣裙上再加刺绣更加风采迷人。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古朴典雅。
布依族的戏剧有布依戏、地戏、花灯戏等。其中布 依戏流传最广,已有2 0 0 多年历史。每个戏班3 0 多 人,演员有生、旦、丑、大王、武将等分工。伴奏有锣 、鼓钹、二胡、月琴、箫、笛、木鱼等。以布依语演唱 ,以汉语道白对话。剧目有本民族传说故事和移植汉族 传统剧目两类。
地戏因在平地演出,不需塔台设景而得名。民间传 说地戏是向其他兄弟民族学来的。戏班都是农民业余组 成,一般以村寨为单位。能组织起戏班,并在农闲节日 里走村串寨演出,是生活富足的表现,所以群众很支持 。演出时演员着戏装,戴面具于额部,面具下垂一块黑 纱布遮住脸。武将头插野鸡翎,背戴背靠和小旗。面具 以杨木雕成,着色画成各种人物脸谱,有胡须的人物还 装上胡须髯口,形象十分生动逼真。有打击乐和管弦乐 伴奏。剧目题材多取自《说唐》、《岳飞传》、《杨家 将》等历史小说故事。用布依语演唱。有关专家学者认 为地戏起源于古代的“傩”,是戏剧艺术的“活化石” 。
每当布依戏和地戏演出时,观众拥满场地周围的空 地山坡,足见其被群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查白歌节
布依族节日较多,其中多数是在山坡林间欢聚交友 ,歌舞游戏,谈情说爱。
查白歌节是贵州兴义地区布依族传统节日,节期在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届时有周围1 0 多 个县乃至云南、广西的各族群众数万人参加,规模可谓 盛大。关于节日的来历,传说是古代这里有对青年,男 的叫查郎,女的叫白妹,俩人早有爱慕之心。某日,白 妹在山上砍柴,险遭猛虎袭击,查郎射杀老虎,二人确 立爱情。山官垂涎白妹如花似玉的容貌,但威逼利诱皆 告失败,于是害死查郎,抢走白妹。白妹放火烧毁山官 宅第,并投火殉情。群众为纪念他们,把当地寨名改叫 查白寨,把白妹殉情的日子定为节日,把查郎射杀老虎 的地方当作歌场。
节前各家拆洗衣服被帐,挂满村寨前后,象征白云 缭绕,取意干干净净,清清白白。节日里扶老携幼,成 群结队,赶往查白寨周围。年轻人不仅盛装英姿,而且 带着定情信物,跃跃欲试,盼望得到查郎与白妹那种忠 贞不渝的爱情。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赛歌,白天在歌 场赛,晚上到住户的院里或屋中唱,主人供给“花米饭 ”(染成五色的糯米饭)和“茶水”(实际上是米酒, 布依人习惯以酒代茶待客)。认亲访友,吃汤锅。传说 汤锅起源于炖吃查郎射死的老虎,后来是虎骨炖牛肉汤 ,现在多以山泉水大锅炖猪肉、狗肉代替。近年来由于 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节日游乐外,还增加了旅游购 物的内容。总之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过了今年,又 盼来年。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 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与猪血一起煮,称为“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作菜。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特别是居住在云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
除了丰富的民族节日外,布依族的另一道风景就是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石头寨。在距离黄果树大瀑布3公里的布依水乡石头寨,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白屋、竹林、绿水。那里的布依人以石片当瓦、石条当柱、石块当砖、石礅当凳。石栏杆、石窗、石桌、石磨、石路、石拱桥……无一不用石,这里的布依人,祖祖辈辈以石为伴,布依人家独有的石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站在“石头世界”里,还可以欣赏到另一道风景:布依蜡染。蜡染,古时候称为蜡颉。它的制作方法是用蜡刀蘸上蜡液,在白布上画出纹饰,然后将画好的布放进靛蓝缸内染色。经过多次漂染,没有蜡的地方就变成蓝色或青色,涂有蜡的地方仍然呈现白色,各种美丽的图案也就显现出来了。
布依的美用文字是难以表达的,布依文化的魅力更不是一篇小小的文章能承载得了的,只有当你的双脚踏在布依山寨的石板路上时,你才能体味到什么是无法抵抗的诱惑力。
4. 惠州黄牛养殖场
1.韶关/清远:石坑硿,海拔1902米(广东第一峰)
2.茂名:大田顶,海拔1703米(粤西第一峰)
3.肇庆:大稠顶,海拔1626米。
4.梅州:铜鼓嶂,海拔1559米(粤东第一峰)
5.潮州:凤鸟髻,海拔1497米。
6.河源:黄牛石,海拨1430米。
7.阳江:鹅凰嶂,海拨1337米。
8.惠州/汕尾:莲花山,海拔1336米。
9.云浮:龙须顶,海拔1327米。
5. 惠水县养殖场
河里捕获两条“娃娃鱼” 最小一条长15厘米,重36克 2009年6月11日,惠水县三都镇金田村村民金某在当地河流捕鱼时,意外捕获两条大鲵。惠水县渔政管理站接到群众举报后,渔政执法人员迅速赶到事发地。在当地派出所、金田村两委的配合下,向捕获者作相关法律法规的耐心教育和规劝,晚9时,金某交出两条捕获的大鲵。获救的两条大鲵一大一小,大者体长51厘米,重2050克;另外一条长15厘米,重36克。 目前,惠水渔政站已将略有受伤的两条大鲵寄养于省农学院水科所在该县开办的野生鱼养殖基地,接受专业治疗护养,待其康复后放归大自然。 当然,最小的就是刚刚出生的了!
6. 惠水黄牛养殖场地址查询
布依族自称“布依”、“布雅伊”、“布仲”、“布饶”、“布曼”,这可能是古代“僚”、“蛮”、“仲家”、“蛮僚”、“俚僚”、“夷僚”称谓的来源。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布依族、壮族都称为“俚僚”、“蛮僚”或“夷僚”,五代以后,布依族称“仲家”、宋代壮族称为“僮”。“仲”与“僮”仍然是同音异写。 【民族简介】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族地区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多姿多彩。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贵阳花溪、安顺“龙宫”溶洞、盘江铁索桥等十几处旅游景点,每年迎接成千上万的游客。除旅游资源外,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林区之一。 【民族历史】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历朝都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斗争,在近代史上,又进行过反对外国教会,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 【民族饮食】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 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与猪血一起煮,称为“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做菜。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特别是居住在云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 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民族建筑】 依山傍水石板房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这种薄片石来源于水成页岩。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头民居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总之,除檀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淳厚。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府所在地城关镇,绝大多数房屋都是石头建造,三四层的石楼就有几十栋。由于石料是浅灰白色,加工后更显晶洁,所以白天看镇宁,银光闪烁;月夜看镇宁,凝霜盖雪。为此,古有“银镇宁”、俗有“银色镇宁”之美誉。该镇的石建筑,历史悠久的已有600多年的风雨历程,所以既堪称为凝固的音乐,又可当作不朽的史诗。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座骑”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文化艺术】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由农家自己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近年来,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蜡染工艺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特产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花布”,就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跟母亲学习蜡染技术。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然后用三角形的铜制蜡刀蘸蜡汁,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图案,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最后将布入锅煮掉蜜蜡,捞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晾干,就成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 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现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 不同地区的蜡染艺术有不同的风格:有的爱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茨藜花,色调粗犷明快……蜡染艺术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也丰富了中外妇女的衣着。 近20多年贵州还建了些蜡染厂,有专门的美工设计师创作绘制出新的图案。各种人物、动物的形象更为丰富,而且色彩也趋于多样化。 蜡染布多作妇女头巾、衣裙、围腰及被面、门帘、窗帘之用。有些工艺水平较高,图案非常新奇精美的,也被当作艺术壁挂来装饰居室客厅及宾馆饭店。布依族妇女还在蜡染衣裙上再加刺绣,更加风采迷人。 除蜡染之外,布依族民间传统工艺还有扎染、织锦、刺绣、木雕、石雕、竹编等。 【民族婚俗】 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也保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自由,各地未婚的男女青年都喜欢借助年庆节俗、赶集和集体聚会的时机,以三、五人到七、八人自由组合的方式,通过谈天说笑和唱歌对调,倾诉或表达彼此的感情。当一个男子看上某一个姑娘时,按照传统,必须找第三者做伴,有的则由自己的姐嫂出面介绍。如女方有此意思,即可单独相约到幽静处进一步对唱山歌,表达情,直到双方互赠信物,就表明他俩已盟誓终身了。 订婚时,由男方父母托媒去女家,并送一定的酒、肉、耙耙一类的礼品。如对方同意,第二次媒人则要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互为“效验”,只要“八字”相符,则可择定结婚日期。这一带地区送彩礼的数额,特别讲究“六”或“双”数,据说是取“六”即禄的谐音,以表示婚后双双有禄必有福之意。结婚时,新郎不迎亲,只请几个相好的男女青年代为相迎。新娘一般都是撑伞步行至男家,个别也有骑马、坐花轿的。结婚当天新婚夫妇不同房,次日即返娘家。聚居区一带的布依族仍保有“不落夫家”或称为“坐家”的习俗。有的要两三年甚至五六年后才长住夫家。杂居区的布依族已大部分革除这一风俗。 【礼仪习俗】 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凡来到山寨的,亲朋故旧、素不相识的,一律会以酒相待。布依人很讲礼,不欢迎满嘴脏话、举止粗鲁的客人。 布依族家庭都是分居另住的。但尽管兄弟分居,在分配财产时,要留给父母养老田,由兄弟轮流耕种。父母去世后,养老田转为上坟田,供清明时节扫墓之用。使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长辈们的谆谆嘱托和养育之恩。 【民族服饰】 布依族多居住在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包头巾,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古朴典雅。 【民族节庆】 布依族传统节日除大年(春节)、端阳节、中秋节基本与汉族相同外,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六月二十四”、“牛王节”等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个别地方有"撒秧粑节","小年","腊月二十九","正月二十七"和"三月三",也过汉族节日。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过大年(即春节)。从除夕过到十五。除夕前要杀年猪、舂糯米粑粑、备各种蔬菜。云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习惯;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须吃鸡肉稀饭,民间称血米粥。每个姓氏都有不同的饭前仪式,相认的双方饭前仪式必须完全一致。年节期间还要举行许多娱乐活动。 跳花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举行。“跳花会”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规模盛大,参加人数过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订终身。每逢节日,小女娃们都穿着艳丽的花边衣服,锁着极好看的盘花纽扣,小伙子们穿着对襟衫,系着留须的腰带,吹着木叶、一个个满面春风。热心的阿妹们为小伙子们牵着马,从五村八寨,从那看不见的半山腰,赶到跳花会地点,那是一个平坦的大草地,旁边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北面是满含花苞的桐树林。那里到处是人喊马嘶,笑语喧哗,少说也有几千人。牛皮大鼓迅雷般地响震空谷,时快时慢,时抑时扬,加上锵锵的饶钹声,令人陶醉!场上,男女青年这时一群,那里一堆,翩翩起舞,唱着古老的歌,歌声美妙,舞步轻盈,坐在河岸边吹“嘞友”、弹月琴,吹木叶,谈情说爱的青年们,一双双河水般明亮深情的眼睛,向对方表示着热烈的爱情,倒影摇摇,又是一番风味。紧靠着桐林边,搭着一个台子。那里在表演精彩的布依戏,内丰富多彩,整个草坪上充满着欢快、愉悦的气氛。他们唱呀跳呀,不知不觉太阳就落到坡背了,晚霞撒在桐林的花苞上,人们依依不舍地骑上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草坪。 跳花会又是年轻小伙子和姑娘们的搭桥会,他们在草坝上播种了爱情,到了节日的最后一天即二十一日(叫“结合”),宣布一年一度的跳花会结束了。二十二日是“牵羊”日,意思是订婚约,青年人把“羊”牵回家去(把姑娘带回去相亲),看看男方的家境,以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这一天,许多小伙子都去草坝把未来的妻子带到寨上去。可是,害羞的姑娘们哪里肯跨进对象家的门坎?只不过在寨子后面山头上,丛林里,偷偷地看一看对象家坐落何方,二十二日过后,就要做活了,春耕开始了,人们投入繁忙的春耕生产,为夺取来年粮、棉、糖的丰收,为建设山区,进行新的战斗!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有的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有的地区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年,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节日的早晨,由本村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盆古、扫寨赶“鬼”的活动。除参加祭祀的人外,其余男女老少,按布依族的习惯,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带着糯米饭、鸡鸭鱼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当地汉族人民称为赶六月场)。祭祀后,由主祭人带领大家到各家扫寨驱“鬼”、而“躲山”群众则在寨外说古唱今,并有各种娱乐活动。 夕阳西斜时。“躲山”的群众一家一户席地而坐,揭开饭箩,取出香喷喷美酒和饭菜,互相邀请作客。一直等到祭山神处响起“分肉了!分肉了!”的喊声,人们才选出身强力壮的人,分成四组,到祭山神处抬回四只牛腿,其余的人,相携回到家中,随后各家派人到寨里领取祭山神的牛肉。节日娱乐活动,以丢花包最为有趣。花包是用各种彩色花布做成形似枕头,内装米糠、小豆或棉花籽。花包的边沿缀有花边和“耍须”。丢花包时,男女青年各站一边,相距数米,互相投掷。其方法有右侧掷、左侧掷和过顶掷,但不准横掷。要求甩得远,掷得快,接得牢。花包在空中飞来飞去,煞是好看。如果小伙子将花包向自己心爱的人投掷,没有过肩,包就落地,姑娘由向对方送一件礼物,如项圈、戒指、手镯等物,所送之物,被视为爱情的信物,小伙子将长期保存。 “六月六”节已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各地传说不同,其中有一个说法是,在远古的洪荒年代,布依族的先人“盘古”,在劳动中积累了栽培水稻的经验,年年丰收,后来他与龙王的女儿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新横。一次儿子冒犯了母亲,龙女一气之下,返回龙宫,再不回来。“盘古”没有办法,只好再娶,一年的六月六日盘古死去,新横从此遭到继母虐待,几乎被害。他忍无可忍,便上天控告继母,并发誓要毁掉她栽培的水稻秧苗,继母知道后,万分后悔,终于与新横和好,并于每年六月六日,盘古逝世这天,杀猪宰鸭,做粑粑、供祭盘古,布依族人民因此每年六月六日都举行祭盘古,供祖先的活动,以示子孙延续、五谷丰收,年复一年,就形成了这个民族节日。 三月三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相传有一家三个亲姊妹同嫁在一个寨子里,日子过得都很好。有一天,外公想去看看外孙,三家的外孙们听说后都争着要外公先到自己家去。外公说,在三月初三那天,你们把自己做的最好的糯食带到寨子路口,看谁家的味道好我就先到谁家去。这天,大女儿家炸了油团,二女儿家打了糍粑,三女儿家做了五色糯米饭,外公来到寨口,把三家的东西打开一看,五色糯米的色泽鲜艳,味道清香,他最喜欢,于是就先去了三女儿家。从这以后,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家家户户都要做花糯米饭来招待亲戚朋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节。 查白歌节是贵州兴义地区布依族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届时有周围1 0多 个县乃至云南、广西的各族群众数万人参加,规模可谓盛大。 【民族禁忌】 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孩子体弱多病,父母就要给他寻找保护人干爹、干妈。寻找干爹、干妈有两种方法:一是择日在家等候,3天内第一个登门的人,即为孩子的保护人;二是择吉日由父母领着孩子,在路上等候第一个过往的行人,即为保护人。 【民族宗教】 布依族过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节日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为隆重,于农历2月选兔日或虎日开祭,各户要奉献鸡蛋和猪肉祭神,祭毕全寨人就地聚餐,以祈望丰收,全寨平安。 布依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和祖先,也有少数信仰基督教。每年有许多祭日,要祭山神,树神等等。每家堂屋中都供有祖先的牌位,逢年过节都节祭祀。 相传为“牛王菩萨”生日,当天要让牛休息。一些地方用黑糯米面粉或白糯米面粉染黑后掺水拌和,将牛角涂黑,然后把牛牵到水边,让牛看到自己的影子,使之"知道"犁田工作即将结束,再加上一把劲便可休息。有些地方不用黑面粉而用石灰浆把牛角涂白。 相传为“龙王”晒龙袍日,当天富裕人家把好衣物拿到屋外晒。一般人家都做糯米饭或糯米粑吃,老年人饮酒讲故事,年轻人到山坡草地上唱山歌。 “撒秧粑节”为西凉乡布依族特有的节日,,时间订在每年撒秧(谷雨)后的申(猴)日。当天各家带粽子,酒肉,香烛纸钱到田边祭供"菩萨",祈求风调雨顺,灭绝害虫,五谷丰收。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