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百科 > 正文内容

灰鹤养殖基地在哪里(灰鹤养殖基地在哪里啊)

2023-05-25 20:30:49农业百科4

1. 灰鹤养殖基地在哪里

1.丰满水库

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境内的松花江上,1937年日本侵占东北时期开工兴建。该水库电站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丰满水库为不完全多年调节水库。又名松花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松花湖总面积554平方公里。湖面曲折狭长,蜿蜒于松花江及其支流的山谷之间,湖面海拔266.5米。北起丰满电站大坝,南至桦树镇(又名桦树林子)附近,全长约200公里,最宽处有10余公里,蓄水量约108亿立方米,是一个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水产、旅游等多种经济意义的大型水利工程。

2、白山水库

位于吉林省中部、第二松花江上。汇水面积1.9万平方公里。水库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桦甸与靖宇两县交界处,占第二松花江流域面积的25.9%。该水库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养鱼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第二松花江干流已开发梯级水电站群的首座枢纽,下距红石水库、丰满水库坝址分别为39千米与250千米。工程于1958年10月开工,1992年6月完工。白山水库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建成后在各方面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星星哨水库

是饮马河支流岔路河上的大型山谷型水库。坝址在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境内。“星星”为满语“榛子”之意。也有说,从前这里曾有陨石降落,又是岔路河渡河的哨口,故名“星星哨”。1976 年至1979 年进行除险加固。水库集水面积845平方千米,总库容2.6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星星哨水库不仅有丰富的水利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且山清水秀、风光优美,库区内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温暖清凉,气候宜人,因山就水,建造了各种风格的亭台楼阁,又有古墓遗址,堪称旅游胜地,水质无污染,并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盛产各种鱼类十几种,成鱼质量远近闻名,受到顾客的普遍欢迎。

4、石头口门水库

位于吉林省饮马河中游,水库坝址在长春市九台区西营城子乡石头口门村西南500米处。工程建设目的是以防洪除涝、城市供水、农田灌溉为主,并结合发电、养鱼等。1958年6月开工,1965年10月竣工。总库容12.64亿立方米。石头口门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是一座以防洪除涝、供水、发电、旅游、养鱼为一体的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饮马河流域面积为8255平方公里,石头口门水库以上流域面积为4944平方公里占饮马河流域面积的60%,黄河水库控制面积为784平方公里,双阳水库控制面积为225平方公里,以上三座水库控制面积为1845平方公里,占石头口门水库以上流域面积的37.6%。

5、新立城水库

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南郊,距市中心20千米,1958年竣工、1985年除险加固、2004年扩容至5.92亿m3。是以供水为主,兼有防洪、灌溉、养殖、发电等功能的大型水库。也是吉林省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新立城水库拥有控制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总库容5.92亿立方米,设计供水量8880万立方米。其水源涵养森林为城市南部构筑了一道浓密的绿色屏障。辽阔的水域葱郁的林海,整洁清新的自然环境及宏伟的水利工程设施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锦绣长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素享“春城明珠”之美誉,蕴藏了极大的开发潜力。

6、红石水库

位于中国吉林省桦甸市红石镇,丰满水库与白石水库之间,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等功能的大(二)型水库。红石水电站是松花江梯级开发的第三座水电站。红石水电站位于吉林省境内的第二松花江干流上,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万km2。红石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438m,最大坝高为46m。总装机容量200MW,设计洪水位290.9m,相应库容1.785亿立方米,为日调节水库。

7、净月潭水库

被誉为绿色明珠,位于长春市东南部,距长春市中心12公里,素有台湾日月潭姊妹潭之称。面积200平方公里,有水面4.3平方公里,总库容0.277亿立方米。风景人工林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8.6%,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

8、黄河水库景区

位于饮马河上游,跨烟筒山与明城两镇。是以灌溉为主,兼发电和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工程,是磐石市最大的中型水库。1958年截小黄河之水修筑而成,最宽处1.5公里,长约5.5公里,集水面积784平方公里,坝高13米,坝顶长520米,总库容3500万立方米。是集灌溉、防洪、发电、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各项设施基本配套的中型水库。黄河水库景区是闻名全省的休闲渔业和观光旅游风景区,库水清澈,无工业污染,水域宽阔,已初步形成工程景观、水域景观、人文景观和山地森林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优美格局。水库集山、水、半岛为一体,山青水秀,空气清纯,库水面呈怪异的S型,岛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鸭与灰鹤成群。库内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繁多,并有河蟹、河蚌、河螺等。

9、亮甲山水库

位于吉林省舒兰市卡岔河上游亮甲山乡境内,是一座以防洪防涝为主,结合灌溉、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18平方公里,系多年调节水库,总库容1.925亿立方米,是卡岔河流域控制性工程,对根治卡岔河洪涝灾害已发挥重大作用。电站设计年发电量28万千瓦时。折叠库区景观如诗如画,秀美多姿。两山之上还先后建有大雄宝殿等3座庙宇,两山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十几座山峰,悬崖峭壁,怪石巍峨,巍然耸立。两山峰下的哈达石、神仙洞、狐仙洞等,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2004年,亮甲山水库被列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10、磨盘湖水利风景区

是建于1958年的人造湖,坐落在吉林省梅河口市西南五十多公里的群山中。有一道长约千米的大坝。是一道用普普通通的黄土筑成的大坝,可它却承受住了一亿立方米水的巨大压力,这在水利建筑史上,也是辉煌的杰作。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山势,将坝筑在水流的拐弯处,使大坝受到的压力只是整个湖存水量压力的余波。磨盘湖招待所背靠磨盘山,面临碧水,十分清幽。磨盘湖在春夏之交,湖面犹如一面粼粼闪光宝镜,镶嵌在翠绿的峰峦之中,水面上时有白鹭翱翔。

2. 灰鹤养殖基地在哪里啊

衡水湖。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座落在河北省衡水、冀州、枣强之间的三角地带,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283平方公里。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I、II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

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湖面75平方公里(在冀州境内57平方公里,桃城区境内18平方公里)。面积与蓄水规模 衡水湖

仅次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单体水面积位居华北第一。2000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衡水湖北倚新兴的区域中心枢纽城市衡水市,南靠“天下第一州”冀州,一湖连两城,享有东亚地区蓝宝石、京津冀最美湿地、京南第一湖等美誉。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管理边界东至善官村,西至大寨村,南至堤里王,北接滏阳河,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5°27′50〃~ 115°42′51〃,北纬37°31′40〃~ 37°41′56〃,东西向最大宽度22.28km,南北向最大长度18.81km,海拔在18~25m左右,总面积187.87km2。衡水湖紧邻东湖大道(106国道),交通便利,处在环京津、环渤海、沿京九铁路的位置,距北京和天津均为200多公里,距黄骅港距离为190多公里,周边300公里以内有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四个省会城市,及26个地级市,集铁路、公路、通讯枢纽为一体,被著名社会经济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1]

历史追溯

据考证,衡水湖为浅碟形洼淀,由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中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历史上,衡水湖是古代广阿泽的一部分,广阿泽包括任县的大陆泽和宁晋县的宁晋泊。历史文献记载,衡水湖曾称信都洚、博广池、冀州海子等。相传,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前,在这里有一个大湖泊,黄河流经于此。河北省地理研究所《关于河北平原黑龙港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位置图

[2]地区古河道图》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宫、新河、巨鹿、任县、隆尧、宁晋、辛集一带确有一个很大的古湖泊遗迹,古湖长约67公里,后来湖泊渐淤,分成现在的宁晋泊(在宁晋县附近)、大陆泽(在任县附近)和衡水湖。 衡水湖在历史资料中多有记载。《汉志》中提到:“信都县有洚水,称信洚”。《洪志》中指出:“海子所谓河也,又称洚水,即冀州海子。”《真定志》记载:“衡水盐河与冀州城东海子,南北连亘五十余里,旧名冀衡大洼。”清代贺涛《冀州开渠记》中说:“滏水自西南来,至州北境,折而东,横亘衡水界中。县城俯其南,并岸而西四五里,左转至冀州城东。地淤下,广五里,狭亦不减三里,北二十余里隶于县者曰衡水洼,南十余里,隶于州者曰海子。”清代《吴汝纶日记》中也提到:“冀州北境直抵衡水,地势洼下,乃昔日葛荣陂也。”据考证,上面几处提到的“信洚”、“海子”、“洚水”、“冀衡大洼”、“衡水洼”、“葛荣陂”等,就是现在的衡水湖。 衡水湖在历史上曾为黄河、漳河、滹沱河故道,水灾频繁。据《冀州开渠记》称:“冀中衡南之地无阡垄疃畛,而为耒鎛所不加者盖十余万亩也。《冀县志》中提到:“方四十里,斥囟弥望,地不生毛。”故治理开发衡水湖就成了历代州官利民成业的一件大事。隋朝的州官赵煚曾在此处修赵煚渠。唐贞观十一年冀州刺史李兴利用赵煚渠引湖水灌溉农田。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敏恪曾将衡水湖水“导使入滏,立闸以为闭纵”,“建石闸三孔,宣泄得利”,使这片荒地变成沃田。知州吴汝纶鉴于“嘉庆以后,闸废河淤”,于光绪十年开渠通滏,挖成一条长六十余里、宽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泄积水于滏,变沮洳斥囟之田为膏腴者且十万亩”。人们为了纪念他,称此渠为“吴公渠”。清代州学岁贡生张楚航墓表中谈到吴公渠修成后的情况时说:“自州城西北八里,尉迟潭迤东北六十里至衡水县治增田十余万亩。斥囟泽洒悉变膏沃。”,《冀州开渠记》中也说:“水既有归,田皆沃饶”,“夏秋水盛,舟楫往来,商旅称便,州境遂富。”。《信都竹枝词》中也有记载:“漳河水浊滏水清,二水同流静不争。中有鲤鱼长尺半,为郎伴作解酲羹。” 尽管历代州县曾多次治理衡水湖,以趋利避害,造福民众,但真正科学规划、整体治理衡水湖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冀县对衡水湖重新治理,在洼内筑西围堤,搞东洼蓄水灌溉,但因工程不配套,提水能力差,长期高水位蓄水致使周围土质盐渍化,故于1962年放水还耕。1972年冀县修建东洼水库。1974年衡水地区又组织冀县、枣强、武邑、衡水四县重修东洼。1977年扩建西洼,到1978年为止,将衡水湖建成了一个能引、能蓄、能排的成套蓄水工程,习惯上称为“千顷洼水库”。

地质条件

衡水湖区属第四纪基底构造,处于新华夏系衡-邢东隆起东侧的威县-武邑断裂带附近。湖区及东部以亚粘土和粘土为主,中隔堤以轻亚粘土为主。从地质时期的第四纪全新世以来,衡水湖经历了三个大的演变发展阶段,即早全新世温凉稍湿的湖泊形成阶段,中全新世温暖湿润的扩展阶 河北衡水湖风光

段及晚全新世温凉偏干的收缩阶段。从环境演变的阶段来看,衡水湖形成今日的湿地生态环境,具有自然性、稀有性、典型性和生态脆弱等特点。衡水湖区有优良的地热资源,沿滏阳新河呈带状分布。其南界在南良-小候一线。地势储层分第三系孔隙类型和基岩碳酸裂隙岩溶型两大类型。可利用的热偖层埋深在700米以下,为第三系砂岩夹泥岩层,呈半胶结状。1000米埋深温度40-50℃,基岩地温梯度2-2.5℃/100米。

生态资源

自然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0℃,年降雨量518.9mm。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处于太行山麓平原向滨海平原过渡区,为鸟类南北迁徙的必经之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水质资源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有着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主要保护对象,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以湖区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系统。在衡水湖栖息的鸟类多达317种(截至2010年5月的观测记录),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鹤、黑鹳、东方白鹳、大鸨、金雕、白肩雕等7种,国家Ⅱ级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白枕鹤、蓑羽鹤、角鸊鷉、斑嘴鹈鹕、黄嘴白鹭、鸮、隼、鹰、白琵鹭、鸳鸯、彩鹮等珍贵鸟类49种。春、夏、秋季在湖区栖息的须浮鸥、雁、鸭、大苇莺、灰椋鸟等每种都有数万只。湖内人鸟共生,更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在冀州市 生态资源

冀州镇北关村和桃城区河沿镇的后韩村的南北堤附近的苇塘中以及滏阳新河一带能经常看到灰鹤翱翔的壮丽景观,在冀州市的后赵村东和顺民庄村东,更能观察到大批水禽。 衡水湖水源充足,水量丰沛,丰水季节,碧波粼粼,一望无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景色之优美,令人心旷神怡。湖内水清草茂,是淡水养殖的理想场所。目前湖内共有鱼类6目9科26属30种,其中鲫鱼占93%;浮游植物7门53属,以蓝藻为多;浮游动物3门4纲45属,其中以轮虫生物量最大,占48.5%,其次为挠足类,占32.3%;水生维管束植物3门14科22属32种。另有芦苇、蒲草、莲藕分布。水产品年产量2463.8吨。 衡水湖周边土壤为潮土,成土母质为河流沉积物,沙、壤、粘质俱全,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林木、果树、花卉有128种。

区域优势

衡水湖具有蓄洪防涝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功能,它不但造福衡水人民,而且对调解周边乃至京津地区的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她还是南水北调的调蓄水源地,为衡水及周边地市提供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巨大。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保护对象的典型性、稀有性和特殊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1年11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衡水视察时,十分关心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做出重要指示:要搞好宣传,把衡水湖这片湿地保护好。2009年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发展北京高峰论坛之后,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都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衡水市委、市政府按照打造衡水市生态品牌、城市名片、带动衡水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了湖区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建设和综合治理,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位于环京津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黄河经济协作区和东北亚经济圈之中,处于方圆三百公里以内的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四个省会城市,26个地级市的假日经济圈之内。其明显的区位优势、独特的湿地资源、优美怡人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为此,按照保护—开发利用—保护良性循环的原则,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以生态科普旅游为特色,以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通过实施西湖、滏阳新河滩地恢复湿地;利用南水北调,开辟新水域,扩大湿地面积;周边建设水源涵养林、改善生态环境;挖掘开发历史人文资源、加快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区建设;加大核心区、缓冲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打造“衡水湖生态城”,促进实验区和外围示范区生态科普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资源保护、居民乐业、经济发达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具有湿地保护和经济发展、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内外湿地保护的示范区。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秀丽风姿,迷人的笑靥喜迎国内外朋友的到来。

编辑本段动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

(1) 本区目前发现植物有75科235属382种,其中苔藓植物3科4属4种,蕨类植物3科3属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其中其他为被子植物68科227属372种。 (2) 本区水生植物生长优良,其中常见的大型水生植物共有27属37种,其它浮游植物201种。优势种主要为世界广布种,其次为温带种,区系植物出现明显的跨带现象,在不同的植被带内由许多相同的种类组成相似的群落,具有显著的隐域性特点。 (3) 本区陆生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为主,世界广布种、热带分布种等各种类型均有分布,也表现出其地理成分的多样性。本区草本类型占主要地位,温带特征显著。自然保护区植物中木本植物仅有柽柳科柽柳属、杨柳科柳属、豆科洋槐属等少量种类。 (4) 本区地带性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一般比较简单,由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组成,很少见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林下灌木、草本植物较多。[3]

动物资源

自然保护区动物群带有明显的古北界动物特色,东洋界成分开始向北渗透。本区已鉴定的各种野生动物有549种,其中: (1) 鸟类:310种,分属于17目48科。 (2) 鱼类:34种,分属于8目14科31属,以鲫鱼、鲢鱼、鲤鱼、鲶鱼、草鱼等为主。 (3) 哺乳类:20种,分属于5目10科,以中、小型兽类为主。 (4) 爬行类:22种,分属于2目4科4属7种和爬行动物2目5科10属15种。 (5) 昆虫:416种,分属于15目102科。 (6) 浮游动物174种:隶属于3门5纲18目90属,其中原生动物门共3纲13目41属66种,担轮动物门共1纲1目19属49种,节肢动物门1纲4目30属59种。 (7) 底栖动物23种。隶属3门4纲8目20属,其中环节动物门1纲3属3种,软体动物门1纲5属7种,节肢动物门2纲12属13种。 本区鸟类中保护种类较多,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7种,它们是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金雕、白肩雕、大鸨;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46种,有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灰鹤、白枕鹤、蓑羽鹤、黄嘴白鹭、白琵鹭、白额雁、花田鸡、角??、赤颈??、斑嘴鹈鹕、[黑]鸢、凤头蜂鹰、苍鹰、雀鹰、松雀鹰、大?、普通?、毛脚?、灰脸?鹰、乌雕、秃鹫、白尾鹞、草原鹞、鹊鹞、白腹鹞、鹗、猎隼、游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黄爪隼、红隼、红角?、领角?、雕?、灰林?、纵纹腹小?、长耳?、短耳?等。 由此可见,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平原鸟类保护的重要基地,是开展鸟类及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科研和监测的理想场所,也是影响全国鸟类种群数量的重要地区之一。[4]

编辑本段文物古迹

(一)古遗址 1、冀州古城址 位于旧城北部,自北关村西北500米处向西南方向延伸2000多米。据考证,古城建于西汉高帝年间(约公元前201年-180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时,该城城周十二里。北宋时,将城周扩大到二十五里。元、明、清各朝也曾增修。千百年来,由于风化和洪水侵袭,古城墙已残缺不全、起起伏伏、断断续续,给人以历史变迁的苍凉之感。现古城墙高三至五米,基底宽三十米,顶面宽四米。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竹林寺遗址

位于北关村东北300米处。据传,古时在冀州城北有一座山,在此常出现海市蜃楼幻景,可以隐隐看见亭台楼阁悬于空中,“初旭微霞,水云相映”,犹如仙境,被传为三个仙山之一的紫微山。明朝时冀州州守常命人将此云幻奇景绘图以传,嘉靖年间一位冀州官吏召集能工巧匠,依照海市蜃楼幻景,在州城东北修建竹林寺,香火极盛,后因洪水冲击等原因而毁废。清朝末年,当地百姓曾自行投资,在遗址上重新修建竹林寺,但也早已毁坏。遗址原来三面环水,南面有一狭长通道与岸连接,衡水湖蓄水后,通道没入水中,遗址成为湖中一岛。1993年北关村在古遗址上建了一座殿⒁。古寺内铜佛像原在冀县文化馆保藏,十年动乱期间被砸毁,现只存竹林寺碑⒂,由冀州市文物所收藏。 (二)古碑刻 1、竹林寺碑 原在冀州镇北关村东北方向的竹林寺遗址上,现由市文保所收藏。碑长1.16米、宽0.6米、厚0.22米,只有半截可辨字迹。据旧志⒃载,碑记为清乾隆十七年刻,其文为“冀为古郡城,内外不少名刹,东有泰宁,西有开元,南有南禅,而称为最盛者咸以此之竹林寺为首焉。”此碑为国家三级文物。 2、南潭记碑 原在小寨乡南尉迟村东南300米处,现由市文保所收藏。此碑为青石,长1.06米,宽0.55米,厚0.1米。历城范李撰文,谭杰刻石,楷书。碑文记载明嘉靖六年洪水情况:“滹沱、滏阳交会泛滥,遂东流于此,汇而为潭。厥后,诸水频固,而此潭益深。”碑文中还载有“村人谓其中有神物居之”等。此碑大部分保存完好。 3、三友柏碑 三友柏碑原在旧城文庙内,现存于冀州中学。据清康熙年间《冀州志》称:“柏偏于殿之右旁,一身三干,苍古异常,未考植于何代,知州陈素以三友命名,有文勒石,镌文浅,日久莫辨。”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冀州州守陈嘉会作《三友柏记》云:“侯欲惠柏之祥乎?柏之种植未考何代。昔侯淡仙陈公心异是木,勒石以记颜曰:‘三友柏’。并称之为‘柏瑞’”。此柏毁于兵火,但“三友柏”碑今仍存,阳面刻有“三友柏”三个行书大字,阴面刻有《三友柏碑记》楷书碑文,碑文清晰,碑高七尺二寸,宽二尺七寸,厚七寸四分。 (三)古石雕 1、大石磨 石磨原在北关竹林寺,两扇,每扇厚43厘米,直径164厘米,磨眼直径23厘米。相传袁绍坐冀州的时候,冀州城内一个名叫李三娘的仙女,每逢双日在城外海子里用此水磨磨面,每逢单日就趁着夜色骑着神牛给老百姓送面粉。据考证,此磨为汉代水碓磨。现于兵法城保存。 2、石井栏 原位于冀州镇刘家埝村东300米。经考证,此石刻为唐代开元年间造的井口。该石井栏外呈正方形,内呈圆形,两面空白,两面有字,刻字右起竖写,每面有字30行,每行满格14字,共约720字,除标题、镌刻年代外,由序言、诗颂、井主和施主姓名几部分组成。该石似为义井井口,义井颂碑文为楷书阴刻。现石刻已移至冀州镇二铺竹林寺内,保存较完好,为国家三级文物。 3、边仙姑石像 位于旧城文化馆原址院内。为明代石雕,头部断裂并有磕伤。石像高175厘米、宽48厘米、厚45厘米,面部端庄,神态和善,留有长发,胸部露铠甲,稳坐,两手置于膝部,右手紧握宝剑,左手手心向上,食指指向下方,右脚踩龟、龙。造型逼真,立体感强。 (四)古墓葬 1、南门古墓 坐落在旧城南门东侧20米处。据旧志载:“南门内左有张耳祠,宋建隆中立,元末兵废,遗址尚存,下有张耳墓。”张耳系西汉初王侯,封于冀州。1982年3月,河北省文物局进行了发掘,墓葬为一砖砌多室墓,墓室、墓道都用瓷砖砌筑,已被严重破坏,墓室内仅残留陶器碎片。据专家分析,此墓年代为东汉晚期,非张耳之墓。 2、西元头墓 坐落在旧城西1公里,封土高5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31米,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据旧志记载:“西元头村东北有元渤海郡吴泽世庆墓志,孙郑李村南有老娘墓、元东陆先生冯复墓碑。”当地群众将此墓俗称为袁绍的“四女坟”。1968年有人于封土西南角挖出一道砖墙,后被有关部门制止,并将砖墙埋好。1981年上半年又有动土现象,但破坏不严重,封土基本完好。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前冢 坐落在冀州旧城北七里,封土高10米,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国初,有人将前冢挖一洞,发现里面有砖砌墓室,墓砖有20斤、24斤、40斤三种,墓道高6尺,宽4尺多,弯曲不直,里面有很多墓室,后用土掩埋。冢上原有一座菩萨庙,庙内有一铁钟,钟上铸有“道光三年重修”字样。十年动乱期间,庙被拆除。1969年此墓又遭人为破坏,出土文物有金镂玉衣片、铜器、陶器等,被鉴定为汉代文物。此墓虽遭部分破坏,但仍有一部分保存完好,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后冢 位于前冢北二里,冢高14米,东西、南北各长60米,占地3600平方米,地下物尚未遭破坏。据分析,可能是汉墓。后冢封土比前冢高大得多,其埋藏文物应更为丰富。此冢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文物较多,其中委托衡水市文物保管所代管的文物有:国家二级文物4件,均为汉代文物;国家三级文物9件,其中汉代文物2件,唐代文物1件,金代文物3件,明代文物1件;尚未确定年代的文物2件。在冀州市文保所保存的文物有:汉代文物239件(片),金代文物1件,尚未确定年代的文物5件,其中最珍贵的是汉代金缕玉衣片。冀州市旅游局受文保所委托,也保藏有许多文物,有自仰韶、半坡文化以后历代遗存文物,数量较多,由于未经文物部门鉴定,文物的具体年代尚未确定。

编辑本段民间传说

大禹造湖

相传大禹治水时,在衡水湖处掘了一锨土,从而留下了这片大洼,历经时代变迁,最后演变成了现在的衡水湖。

龙宫借宝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衡水湖是东海龙王敖广的故乡,后来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才变成了一片低洼地,敖广也搬了家,但他居住过的龙宫还埋在这块地下。当时有兄弟两人在此耕种,老大跟着父母学会了种田,是种田能手,媳妇聪明能干;老二好吃懒做,媳妇刁泼贪婪。老大靠辛勤劳动,庄稼长得好,小日子超过越红火;老二贪图安逸,地里长不出什么东西,日子越过越糟糕,混不下去了,就靠偷庄稼糊口。有一年夏季,老大种了二亩西瓜,在锄地时刨出了开龙宫大门的金钥匙,并归还了守护龙宫的小龙王。小龙王为报答老大,邀请老大、老二到龙宫中取宝。等到了商定的时间,老大、老二随小龙王走到东海子的最低洼处。小龙王手指向下连指了三下,大地裂开了一条二尺多宽的缝。三人钻入地缝,临近龙宫时,小龙王又双手一分,龙宫的金门立刻大开。只见里面全是堆积如山的金珠玉翠。老大只拿了几块碎金银,老二却大把大把地将珠宝往兜里装,包里放。小龙王和老大走出了金大门,老二却因负重过量,累得口吐鲜血而亡。哥哥痛哭着和小龙王到了地面,大地裂缝随即轰隆一声又合拢了。

金龟醉酒

相传在很早以前,大禹治水来到冀州。他看到滏阳河的河道窄狭,洪水季节经常泛滥成灾,便决计开挖河道。玉皇大帝见大禹治水日夜奔波,十分辛苦,就派金龟将军前来当他的坐骑。金龟将军自天上来到人间,自以为是玉皇驾前的一员大将,根本不把大禹放在眼里,不甘心当他的坐骑,就当起了治河的开路先锋。有一天,金龟将军擅离职守喝的酩酊大醉。大禹对金龟将军说:“滏阳河是太行山以东天水入东海的主要河道,应该挖宽一些。”金龟将军酒醉神智恍惚,将大禹“挖宽一些”的指令,误听为“挖弯一些”。结果,他迷迷糊糊地将滏阳河挖成了九曲十八弯。直到现在滏阳河还是弯弯曲曲。

金鸡城

古冀州城又叫金鸡城。传说,在袁绍统治冀州的年代里,老百姓苦不堪言。今日敛,明日征,又抓夫,又抓丁,不是强迫挖壕,就是抓去给袁家筑墓室,修大冢。弄得四方怨声载道。这时,出了一个叫李三娘的仙女,她逢双日在城外湖里磨面,逢单日从傍晚到半夜里骑着神牛给各家各户送面粉。人们都对李三娘感恩戴德。袁绍为了让李三娘帮他兴兵,夺取天下,就在一天与妻子刘氏坐着龙车凤辇,到城外去请李三娘和神牛。袁绍坐的车刚到城门,车轮一动,就听到城楼下“吱吱吱,吱吱吱”叫个不停,跟鸡的叫声完全一样,并且响亮悦耳。又因城门洞子捧音,“吱吱吱”回声不断。连城门楼上的兵勇都听见了。他下车四处寻找,就是找不到叫声在哪里。车辇一动,那叫声又立刻响起来。他的夫人害怕了,忙令车辇离开城门,过了瓮城,叫声才没有了。有人在后边一跺脚,城门洞里“吱吱吱”的叫声又响起来。谁也不知道这声音是给李三娘报讯的神鸡在叫。李三娘的报讯鸡叫,知道袁绍要来,于是骑着神牛,腾云驾雾,向泰山方向去了,以后再也没回来。

3. 灰鹤可以养殖吗

二龙湖爱情故事的片尾歌曲是《无味》

剧情简介: 张立东回到二龙湖村创业后,同王春花一起将立东西餐厅办得有声有色。

在一次乡政府举办的“创业先锋”大会上,张立东临场发挥提出的生态养殖理念意外得到了乡领导的一致认可,并获得了乡镇创业基金的扶持。张立东和王春花商量后,决定投入生态养鱼的工作中,在保护二龙湖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带领大家致富。

恰逢留学女博士艾晴晴来到二龙湖村做关于灰鹤的生态保护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艾晴晴渐渐发现张立东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人,对其产生了好感,王春花对此颇有醋意。

张立东处于两难境地之中,而正当他渐渐从这团乱麻中理出头绪时,张立东的前妻赵白露在此时竟回到村中,要求和张立东复婚。张立东再次陷入了情感和事业的漩涡之中。

4. 灰鹤属于国家几级保护野生动物

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中华秋沙鸭、金丝猴、白鲟、华南虎、扬子鳄、汉蝶豹、华北豹、亚洲象、金钱豹、大狐猴等多个种类。

这些动物被列入一级保护,是因为它们的生存状态非常危险,需要重点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它们能够生存和繁衍。(给出结论)这些动物面临着栖息地丧失、种群数量锐减、生存环境恶化、非法捕杀等多种威胁。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将这些动物纳入一级保护名录,对其保护进行全面的法律、制度、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支持和管理。(解释原因)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有关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公众保护意识,意识到守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内容延伸)

5. 灰鹤幼鸟图片大全

丹顶鹤体羽白色,喉、颊、和颈部暗褐色。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灰鹤体羽灰色,颈下黑色。头的枕部裸露,呈红色。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

6. 灰鹤栖息地

九月

终于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秋天。

一,月初时鸻鹬的迁徙已经进入高潮,这个高潮会一直持续到九月下旬。此时湿地中除了鸻鹬之外还会有不少鸥类和鹭类,以及第一批南迁雁鸭类(早期过境的雁鸭类一般以幼鸟群为主)。例如,绿翅鸭就是最早过境的雁鸭类之一。

二,九月份前往沿海的几个重要的鸻鹬停歇地,能观赏到成千上万只鸻鹬集体活动的大场面,极度震撼。

三,除了南迁之外,树林里也会在九月份变得热闹起来。大量的林鸟(雀形目的各种小雀雀为主)会在此时南迁经过北京。本月的优势类群是莺科和鹟科这两类食虫的小型林鸟,黄眉柳莺和红喉姬鹟分别是此时这两个类群最有代表性、最常见的种类。

四,不过雀形目的鸟不止生活在林子里。著名的家燕和金腰燕都是北京的常见夏候鸟,在城区很多建筑上都有繁殖群体。如果您在九月份看到几百只燕子突然在某一天在某处集中,就说明在这个区域繁殖的燕子已经在“集合整队”,即将开始南迁啦

还有留守在北方的鸟:剩下准备在这里越冬的大天鹅、豆雁、绿头鸭、绿翅鸭、普通秋沙鸭和鹊鸭等。大批的越冬灰鹤也会在这时到达北京北部的若干湿地。

7. 灰鹤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1、是黑水鸡雏鸟,黑水鸡(学名:Gallinula chloropus)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共有12个亚种。中型涉禽,体长24-35厘米。嘴长度适中,鼻孔狭长;头具额甲,后缘圆钝;嘴和额甲色彩鲜艳。

翅圆形,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或第2枚和第3枚初级飞羽等长,第1枚约与第5枚或第6枚等长。尾下覆羽白色。趾很长,中趾不连爪约与跗蹠等长。趾具狭窄的直缘膜或蹼。通体黑褐色,嘴黄色,嘴基与额甲红色,两胁具宽阔的白色纵纹,尾下覆羽两侧亦为白色,中间黑色,黑白分明,甚为醒目。

脚黄绿色,脚上部有一鲜红色环带,亦甚醒目。游泳时身体露出水面较高,尾向上翘,露出尾后两团白斑很远即能看见。栖息于灌木丛,蒲草,苇丛,善潜水,多成对活动,以水草,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广布于除大洋洲以外的世界各地。

2、天鹅

天鹅指雁族(学名:Cygnus)的鸟类,属游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除非洲、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均有分布。为鸭科中个体最大的类群。

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螺类和软体动物。多数是一夫一妻制,相伴终生。求偶的行为丰富,雌雄会趋于一致的做出相同的动作,还会体贴地互相梳理羽毛。

3、雁

脊椎动物,鸟纲,鸭科,雁亚科鸟类的通称。为大型游禽,但善于飞行。大小、外形一般与家鹅相似或较小。嘴宽而厚,嘴甲也较宽阔。

雁在北方筑巢繁殖,巢极为简单,在水边用芦苇和水草架成,呈盆状,内铺1层羽毛。雌雁1次产卵7~8个,约经4~5周后,雏雁破壳而出,可在水中游泳觅食,夏天即能飞行。

4、潜鸟

全世界共有5种潜鸟,中国有4种,潜鸟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海洋和河流,是中等或大型水禽,它们雌雄同色,腿部健壮,擅长游泳和潜水,它们又尖又长的嘴巴,很适合捕食小鱼虾。

平常浮游于水面,起飞时需在水面助跑后才能飞起,遇到危险时,常常潜水而逃,或沉入水中仅头露于水面。

5、秧鸡

秧鸡(Crake) 鹤形目秧鸡科的130多种瘦小的沼泽鸟类。形状稍似鸡,翅短圆,尾短,脚大,趾长。除高纬度地区外,遍布全球。体型大小变化很大;小者如麻雀,体长约11厘米;大者如小鸡,体长约45厘米。栖于稠密的草丛中,鸣声响亮,夜间尤然。

6、燕鸥

燕鸥常结群在海滨或河流活动。巢置于沼泽地的砂土窝中。每产卵2~3枚,淡灰或淡黄色。孵化期21天。中国常见种为普通燕鸥。主要食鱼类,春秋季节嗜吃蝗虫、草地螟等,为草原和农业地区的益鸟。

8. 灰鹤属于

不可以吃。不仅野生白鹤不能吃,其它野生的鹤也都不能吃。

因为它们都是国家保护的动物,吃了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中国分布有9种鹤,全部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赤颈鹤、白头鹤、黑颈鹤、丹顶鹤。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枕鹤、沙丘鹤、蓑羽鹤、灰鹤。

9. 灰鹤的寿命有多久

一般来说,采蛋的时间间隔要看玉鸟的产蛋周期以及它们的饲养状态。

玉鸟通常在清晨的时候开始交配生产,每产一次蛋需要间隔1-2天的时间。蛋的数量和生产周期也因鸟能不同而不同,通常为4-6个蛋。对于不同品种的玉鸟,每次采蛋的时间间隔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玉鸟采蛋的时间间隔应该是每2-3天进行一次,这是为了保证蛋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同时也不会影响玉鸟的正常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采蛋的时间间隔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如果时间间隔过长,鸟蛋会过老,产生腐败、变质等问题;如果时间间隔过短,会造成玉鸟疲劳、产蛋量减少等问题。因此,对于玉鸟的采蛋时间间隔应该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安排,以提高玉鸟能力并保证鸟蛋的质量和数量。

10. 灰鹤是什么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灰鹤(学名:Grusgrus)是大型涉禽,体长100-120厘米。颈、脚均甚长,全身羽毛大都灰色,头顶裸出皮肤鲜红色,眼后至颈侧有一灰白色纵带,脚黑色。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河滩、旷野、湖泊以及农田地带;其中尤为喜欢以富有水边植物的开阔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植物叶、茎、嫩芽、块茎、草子、玉米、谷粒、马铃薯、白菜、软体动物、昆虫、蛙、蜥蜴、鱼类等食物为食。春季于3月中下旬开始往繁殖地迁徙,秋季于9月末10月初迁往越冬地。迁徙时常为数个家族群组成的小群迁飞,有时也成40-50只的大群,繁殖期4-7月。每窝通常产卵2枚,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8-30天。在世界范围内,繁殖在欧亚大陆北部;其越冬地在法国,阿拉伯半岛,非洲西北部和东北部,中东,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偶见于朝鲜半岛,日本和北美西部。越冬在非洲北部、伊朗、印度、缅甸和中南半岛北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nybk/9877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