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百科 > 正文内容

桡足类生物与水产养殖(试述桡足类的经济价值及其与渔业的关系)

2023-05-10 14:45:17农业百科1

1. 试述桡足类的经济价值及其与渔业的关系

尖塘鳢幼苗阶段主要以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及底栖水生昆虫幼体和环节动物为食,成鱼主要以水中的各种小鱼、小虾、甲壳类、软体动物、水产昆虫及幼体为食,也食一些新鲜的动物肉碎屑等。

对食物先窥视后吞食,不追逐捕饵,耐饥饿能力很强,一次饱食后可多天不摄食。

2. 桡足类的主要运动器官

一、生活习性

黄鳝是底栖性鱼类,喜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钻洞穴居,生存水温1~32℃,最适水温21~28℃,摄食水温10~30℃,冬季钻入水底的洞穴中越冬,肉食性,摄食凶猛且贪食,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型甲壳动物、小型鱼类等为食。

二、饲养容器

黄鳝的鳃已经退化,主要靠皮肤和辅助呼吸器官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在缺水环境中只要保持泥土湿润仍可存活很长时间,抓回来的野生黄鳝可用不漏水的盆、桶等饲养,盆底要铺上厚度30~50厘米的淤泥,这样黄鳝就能在容器中钻洞穴居。

三、水质条件

黄鳝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对水质、水温、溶氧量等环境因子有极强的适应性,但水质条件良好更利于黄鳝生存,最适水温22~28℃,最适pH值7.0~8.0,用自来水养黄鳝最好暴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原因是自来水中含有二氧化氯等杀菌剂。

四、饲料投喂

黄鳝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幼鳝主要以丝蚯蚓、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等为食,成鳝主要以小鱼、虾类、蛙类、水生昆虫等为食,夜间也常游到岸边捕食蚱蜢、蟋蟀、飞蛾等,人工饲养时可投喂鱼肉、蚌肉、蚕蛹、熟猪血、畜禽下脚料等。

五、及时换水

养黄鳝要定期换水以保证水质,否则容易诱发病虫害,一般情况下夏季3~4天换一次水,春、秋季每周换一次水,冬季半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换掉原来的三分之一即可,在换水时还要将残留的饲料、排泄物等打捞出来,这样可以减轻水质污染。

3. 如何对桡足类进行种类鉴别

大多数甲藻是单细胞,少数种类是球胞型或丝状体。细胞球形、长椭圆形。细胞裸露或具细胞壁,有的壁薄,有的壁厚而硬,含有纤维素。纵裂甲藻由左、右两个

对称的半片组成,无纵沟和横沟。横裂甲藻的细胞壁由多个板片组成。板片有时具角、刺或突起,表面常有圆形孔纹或窝纹。板片的形态构造和组合情况是鉴定种的标准。横裂甲藻多具1横沟和1纵沟,横沟又称腰带,位于细胞中部偏下,横沟上部称上壳或上锥部,下部称下壳或下锥部,纵沟又称腹区,位于下壳腹面。载色体多数,盘状、片状、棒状或带状,多周生。电子显微镜下,载色体有3层膜包围,外层是载色体内质网膜,不与核膜相连,里边两层是载色体膜。光合片层是由3条类囊体叠成的束。含有叶绿素a和c、β-胡萝卜素、多甲藻[黄]素、硅甲藻素、甲藻素、硅藻黄素。由于黄色色素类的含量比叶绿素的含量大4倍,因此,载色体常呈黄绿色、橙黄色或褐色。同化产物是淀粉和油。有些甲藻具蛋白核。甲藻细胞核很大,分裂间期染色体也呈现浓缩的螺旋状态;染色体中组蛋白很少,DNA的复制有两种情况:一种 DNA在细胞生活的周期中,不间断地进行复制,这一点与原核细胞DNA的复制相似;另一种和真核细胞相似,DNA的复制是间断的,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复制。细胞是有丝分裂,分裂时核膜核仁不消失,核内没有纺锤丝,染色体附着在核膜上或特殊的着丝点上;核膜凹陷形成沟管,沟管横贯细胞核,在沟管内的细胞质中有纺锤丝;中期没有真核所具有的中期板,后期核向两侧扩展,染色体移至核相对的两端,以环沟在核中部将核分开形成两个子核,称此种核为中核或甲藻核。甲藻的运动细胞有两条顶生或侧生鞭毛。顶生鞭毛中,1条直伸向前方是尾鞭型,另1条伸出后横向弯曲,是茸鞭型。侧生鞭毛是从横沟与纵沟交叉处的鞭毛孔伸出,其中1条在横沟中,是茸鞭型,叫横鞭毛,另1条沿纵沟向后方伸出,是尾鞭型,叫纵鞭毛。鞭毛鞘内有 9+2条轴丝。有些种类有眼点,眼点由脂粒构成,有的种类在脂粒外有1层膜包围。甲藻液泡,位于甲藻细胞体表层,是1种没有伸缩能力的囊状体,囊状体外端有1开口与外界相通,有渗透营养的作用。甲藻还有1种刺丝胞,刺丝胞是高尔基体长出来的,遇到敌人时放出刺丝胞,长约200微米,放出后不收回,被水溶解。[1]

繁殖状况

甲藻主要的繁殖方式是细胞分裂,有些种产生游动孢子、不动孢子或厚壁休眠孢子;有性生殖是同配,仅在少数种中发现。

地域分布

大多数甲藻是海产,淡水产种类较少,也有极少数种寄生于鱼类、桡足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体内。淡水中春秋两季生长旺盛,海水则在暖海中种类较多。

危害

甲藻是重要的浮游藻类,是水生动物主要饵料之一。但是,甲藻过量繁殖,常使水色变红,形成“赤潮”,发生腥臭气味。形成赤潮时,水中甲藻细胞密度过大,藻体死亡后滋生大量腐生细菌,由于细菌的分解作用,使水中的溶氧量急剧下降,并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同时有的甲藻也分泌毒素,因此,赤潮发生后,造成鱼虾贝类大量死亡,对渔业危害很大。

4. 桡足类在水域环境中的作用

摘要: 探明不同类型景观水体中环境敏感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对景观水体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水生生态系统保护十分重要。于2014年5月在上海选取具代表性的8个景观水体共设置35个采样点进行浮游动物采样调查,并同步测定水体环境指标。本次调查采集并鉴定浮游动物40种,其中轮虫29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4种。基于浮游动物群落组成进行聚类分析,所有采样点聚为四种景观类型:天然湖泊(淀山湖)、人工湖泊(滴水湖)、AAAA级公园水体(共青森林公园和古猗园)和普通综合性公园水体(世纪公园、和平公园、长风公园和车镜公园)。两种公园水体浮游动物种类较为丰富,多样性较高,各自约有40%的种为生境特有种,而淀山湖特有种仅1种(为猛水蚤),滴水湖3种均为蛭态类。物种相似性方面,大型天然淀山湖与人工滴水湖相似性最高(37.5%),普通公园水体次之(33.3%),与AAAA公园水体相似度最低(20%)。后两者间的相似性较高(27.8%),且两者与滴水湖的相似度均较低(18.5%和12.0%)。四类水体仅有3个共有种/类群: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桡足类无节幼体。AAAA公园水体中甲壳纲动物的相对丰度(88.8%)远高于其他水体,其优势种由3种大型浮游动物(甲壳纲)组成,普通公园水体优势种仅由4种小型浮游动物(轮虫)组成,淀山湖和滴水湖的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单一。冗余分析(RDA)显示,水温、透明度、pH、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是影响景观水体浮游动物群落差异的显著环境因子。

5. 桡足类的常见生殖方式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黄颡鱼是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口感好,深受人们欢迎。近几年由于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市场供求矛盾突出,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也随之悄然兴起。据统计,去年江苏省主养、套养黄颡鱼面积已达0.7公顷左右,但在市场上仍供不应求,价格看涨。笔者于2000年进行了在养殖其它水产品的池塘中设置微型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投资省、见效快、操作简便的养殖新项目。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网箱的设置网箱由聚乙烯网片缝合而成,网目为1厘米,规格为2米X2米X2米,网箱采用封闭担架浮定式,网箱底部用9目的网布做垫层,垫层边缘高度920厘米,以减少饲料的散失;网箱上部高出水面30厘米左右。用18目聚乙烯窗纱制成高10厘米、边长30厘米的方形塑料筐作食台,置于箱体中部,每箱1个。网箱设置在养殖其它水产品(鱼、虾、蟹等)池塘的进水口处,每667个方米(1亩)鱼池可设置网箱1--3个。也可设置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避风向阳、无污染的宽敞水域。排列成"一"字形,箱距4米,行距10米左右。为在炎夏对黄颡鱼降温防暑和辅助隐蔽,在网箱内移植占网箱面积2/3左右的水葫芦或水花生。

  二、鱼种放养网箱在鱼种放养前1--2周下水,使箱体着生一些藻类附着物,以减轻鱼种入箱后与箱体摩擦损伤。鱼种要求体表完整、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每平方米放养20克/尾左右的大规格鱼种100--150尾。

三、饲养管理

  ①投饵:由于放养密度大,仅靠池中的天然饵料是不够的,因此要根据养殖对象的食性适当投喂人工饵料,常用饵料有小杂鱼、螺蚬肉、蚯蚓、蚕蛹、畜禽内脏及动物血等,按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投喂,确保网箱内的黄颡鱼吃饱吃好,快速生长。

  ②管水: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发现异常要及时加水或换水。

  ③巡查:坚持每天巡查鱼塘和网箱,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检查网箱是否破损,捞出网箱内的病鱼和死鱼,保持网箱内水体清洁。每周清洗一次网箱,保证网箱内外水体正常交换。水位变化时及时调整网箱的高度。

  四、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网箱入水前用漂白粉溶液浸泡30分钟;因黄颡鱼的背、胸鳍有硬棘,所以在鱼种入箱时操作和运输过程中要格外小心,防止被同类硬棘刺伤造成感染;鱼种入箱前用食盐溶液等药物浸洗鱼体,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每10--15天用生石灰水全箱泼洒消毒1次;定期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挂袋;每20天左右用抗生素制成药饵连续投喂2--3天。以上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养殖周期内鱼病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养殖池塘用药要考虑可能对其它鱼类相互之间的影响。

池塘养殖技术如下。

  

  一、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主养鱼产量指标在150千克/667平方米以上时,须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机械设备。养殖黄颡鱼成鱼的池塘大小均可,面积一般在0.2-0.3公顷或0.7公顷以下。池塘的大小和形状要有利于操作管理。要求池底平坦,便于捕捞。淤泥10厘米左右,水深保持在1.5米-2米,有单独的可控制进排水口。

  

  鱼种放养之前需对池塘清整消毒。注意将池塘底部整平,并在排水口端的底部挖出50-60平方米的洼坑,比四周低20-30厘米,以备干塘捕鱼之用。放种前,按养殖常规鱼的方法使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清塘消毒,再根据塘口情况每667平方米施放100公斤-200公斤发酵过的有机肥,在池塘水体中培育出大量的浮游生物后投放黄桑鱼应尽量选择人工繁育的鱼种,这既可保证品种纯度,也可提高成活率,网簖干塘捕捞的小规格黄颡鱼也可作为鱼种放养,尽量避免鱼种的途径运输和鱼体受伤,以提高鱼种下塘的成活率。

  

  黄颡鱼种的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至4月,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饲料供应及鱼种规格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可放规格为5厘米/尾的黄颡鱼种3000-5000尾,规格较大时,可适当减少放养尾数。鱼种放养前可使用20x10-6或30x10-6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消毒10-15分钟。为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资源,每667平方米水面可混养10-15厘米的白鲢鱼种200-400尾。同时,可放养1龄草、鲂鱼种100-200尾。禁放鲤、鲫等底层鱼类。主养品种放入半个月后,陆续放养搭配品种,以利于主养品种的生长。

  

  三、饲料投喂。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螺、小鱼虾等水生动物为主,也能摄食部分水草、腐屑等饵料。人工饲养时可将小鱼虾、螺蚌肉、畜禽加工厂下脚料、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与豆粕、菜粕、花生饼、豆渣、麦粉等植物性饲料粉碎后,搅匀后做成人工配合饲料投喂。

  

  黄颡鱼对饵料的要求是:粗蛋白质含量在35%-45%,动物拖把蛋白的含量比例为(3-5):1,脂肪含量5%-8%。养殖户在自配饲料时应注意在饲料中添加1%的无机盐及适量的多种维生素。在高温生长旺季可适量添加抗生素类药物,每月投喂1-2个疗程,以防细菌性疾病。

  

  鱼种刚下塘时摄食量较少,3-5天后能养成集群摄食的习惯。正常吃食后,4月份以前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生长旺季每天饲料投喂量为存塘鱼体重的4%-6%。每天可分上、下午2次投喂,下午水温溶氧高于上午,可适量多喂,下午水温溶氧高于上午,可适量多喂,有利于鱼类的生长。饵料投喂时注意“四定”、“四看”。

  

  四、日常管理。搞好水质管理能促进其快速生长和提高饵料转化率。鱼种刚下塘时,保持水深50-60厘米,有利于水温的提高和饵料生物(如技角类、桡足类)的繁殖。每隔5-7天加注新水1次,高温季节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产量指标较高和有条件的池塘,应适时开动增氧机。黄颡鱼虽不易泛池,但低溶氧和恶劣的水质会抑制生长和提高饵料系数。平均每隔15-20天可使用15-2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或使用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剂量与常规鱼类相似。黄颡鱼为无鳞鱼,它对孔雀绿、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等药物较敏感,防病时要慎用。平时要勤巡池塘、勤观察生长情况、勤捞杂草污物、勤做记录。

6. 桡足类形态特征

你好,桡足类和枝角类都属于软体动物门,但它们在外形、生物学特征和生态习性上有很大的区别。

1.外形区别:

桡足类:外形扁平,头部前端有一对触角和一对眼睛,有一对鳃裂,腹面有足,通常有一个圆锥形的殻。

枝角类:外形多样,殻形也多样,有的殻呈螺旋形,有的殻呈圆形或扁平形,有的没有殻。头部通常有一对触角和一对眼睛,腹面有足或吸盘。

2.生物学特征区别:

桡足类:体内有一个心脏,呼吸通过鳃裂完成,消化系统为完整的管状结构,生殖系统为两性异体,有内受精和卵生。

枝角类:体内没有心脏,呼吸通过皮肤或鳃完成,消化系统为不完整的袋状结构,生殖方式多样,有两性异体、两性同体、雌雄同体和无性生殖等。

3.生态习性区别:

桡足类: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有些品种会在陆地上生活,如蜗牛。食性多样,包括草食、肉食和杂食。

枝角类:多生活在海水中,有些品种会在淡水或陆地上生活,如蜗牛和蛞蝓。食性多样,包括草食、肉食和杂食。

7. 桡足类在海洋中的分布类型

海缸吊类鱼吃小鱼或小虾等其他海洋生物。 原因是海缸吊类鱼是肉食性鱼类,它们需要高蛋白质的食物来维持其身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小鱼或小虾等其他海洋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海缸吊类鱼的理想食物。另外,还要注意给海缸吊类鱼提供适量的食物,不要过度喂养,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除了提供适宜的食物,海缸吊类鱼还需要注意水质的调理。为了保持海缸吊类鱼的良好健康状态,水质必须保持清洁、透明、稳定,且 pH 值和温度等参数也需要适宜。因此定期清洁水族箱,定期更换水,保持水族箱的健康干净是非常重要的。

8. 桡足类的主要特征

形态特征  昂刺鱼(又叫昂鱼,嘎鱼),黄颡鱼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  [黄颡鱼]  黄颡鱼  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伸达胸鳍基部之后。颌须2对,外侧一对较内侧一对为长。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背鳍条6~7,臀鳍条19~23,鳃耙外侧14~16,脊椎骨36~38。背鳍不分支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较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硬刺较发达,且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具30~45枚细锯齿,后缘具7~17枚粗锯齿。胸鳍略呈扇形,末端近腹鳍。脂鳍较臀鳍短,末端游离,起点约与臀鳍相对。  生活习性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  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  食性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到了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而底栖动物渐渐减少。规格不同的黄颡鱼食性也有所不同,体长2~4cm,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cm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cm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等。  年龄与生长  黄颡鱼生长速度较慢,常见个体重200~300g。在自然大水域1龄鱼可长到体长56mm,体重5.7g。2龄鱼可长到体长98.3mm,体重20.6g。3龄鱼可长到135.5mm,体重36.1g。4龄鱼可长到160.1mm,体重58.2g。5龄鱼可长到177.7mm,体重81.3g。黄颡鱼雄鱼一般较雌鱼大。1~2龄鱼生长较快,以后生长缓慢,5龄鱼仅为250mm。  繁殖  黄颡鱼2~4冬龄达性成熟(约3龄以上),最小成熟个体,雌鱼为11.7cm,雄鱼为14.8cm。达性成熟的雄鱼在肛门后面有一个生殖突,而雌鱼则无。在南方4~5月产卵,在北方6月才开始产卵,是产卵较晚的鱼类之一。要求水温在20~30℃。产卵活动于夜间进行,当天气由晴转为阴雨,即可产卵。黄颡鱼具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的习性。产卵时亲鱼选择具有水草的沙泥质的浅滩,水深8~10cm,利用胸鳍刺在泥底上断断续续地摇动。建造鱼巢有几个在一起的,也有几十个成群的,相隔不远形成穴群。每个穴径约为15cm,深为10cm,产卵受精于穴内。雄鱼于穴口保护鱼卵孵化。当其它鱼接近穴口时,雄鱼猛扑向入侵者,驱逐入侵之鱼。并经常用巨大的胸鳍拨动,使穴中水流通,利用水流辅助卵孵化。守护到仔鱼能自行游动为止(7~8天)。此期间雄鱼几乎不摄食。雌鱼产完卵后离巢觅食。黄颡鱼怀卵量为1086~4469粒,成熟卵径1.7mm,受精卵为黄色、粘性、沉于巢底或粘附在巢壁的水草须根等物体上发育。其产出的卵径约为2.5mm,两天内即可孵化。黄颡鱼可能为分批产卵的鱼类。

9. 简述桡足类的基本特征

鲌体延长侧扁,腹部自胸鳍后方至肛门或腹鳍至肛门间有腹棱。口前位或上位,口裂斜或垂直。侧线完全,约位于体侧中央。背鳍具硬刺。臀鳍具18~29分枝鳍条。咽齿3行。鳔3或2室。中国常见种类中个体最大的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口上位,口裂垂直,尾鳍灰黑色,重可达10~15千克;蒙古红鲌(E.mongolicus)口前位,口裂斜,尾鳍上叶淡黄色,下叶鲜红色,一般在0.5千克左右,最大可达2千克。此外青梢红鲌(E.dabryi)、红鳍鲌(E.erythropterus)也是中国常见种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nybk/9876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