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百科 > 正文内容

传统农业与大农业基本内容?(基本农业用地和一般农业用地的区别)

2023-04-17 14:52:03农业百科1

一、传统农业与大农业基本内容?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农产品有限,家庭成员参加生产劳动并进行家庭内部分工,农业生产多靠经验积累,生产方式较为稳定。传统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产量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

大农业即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

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大农业是在经营形式上比传统农业有广泛外延的农业 。大农业是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化经营,种植、养殖及其过程中的渗透到二、三产业的经营活动,生产成果的农产品的加工、营销。是市场配置的农业、是商品经济的农业,与中国几千年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有着根本区别。

二、农业基本格局是什么?

农业布局又称农业配置。是农业各部门(农、林、牧、渔业)和各部门内部各种生产门类及其种类和数量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农业布局和农业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农业结构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业的各部门和各生产门类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形式。在安排各部门、各门类地区布局时,必须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合理的农业结构;在建立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时,必须以组成这个结构的各部门、各门类的合理地区布局为前提。因此,不能把布局和结构割裂开来,孤立地、主观的安排某一生产部门或某一生产门类的发展。地域性

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各不相同,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也不相同;各种农作物、林木、畜禽和水生动植物等对自然资源条件各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对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可使各部门、各门类各得其所,充分发挥地区优势,达到地尽其力,使劳动力、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投放尽可能的用在能够带来更大效益的方面,以较少的能量和物质投入,尽可能获取较多较好的产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

综合性

农业的各部门、各门类之间,以及它们和环境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的完整系统,即农业生态系统。

合理的农业布局和结构,可使农业各部门、各门类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综合的潜力,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的效率,使物尽其用。

季节性

农、林、牧、渔业以及各种农作物的生产都受到特定季节的限制,因而劳动力的使用常出现忙闲不均的现象,得不到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和基本设施也会出现季节性余缺现象。

三、农业管理基本概念?

通俗地讲,农业管理就是在农业的生产活动中根据一定的行事原则以及科学规律来合理调配人手、资源,以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选择。在我国目前的背景之下,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统筹起来,合理分配以及利用,成了现代农业管理的最大难题。

其中,生产管理是指对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如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

四、农业环保基本常识?

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有:

①、强化农业环境管理。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制。

②、积极防治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三废"污染。

③、防治农药、化肥污染,积极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肥、复合肥,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④、制定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

⑤、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网建设。

五、农业基本格局包括什么?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之后,农业将呈现出下面的三大格局。

疫情之后农业将呈现出以下三大格局:

1、农业及农产品运输、消费将出现重大变革

这个趋势主要有三个助推因素:

(1)第一个是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居家防病,而日常所需的农产品就只能通过互联网订购及配送,但在开始的时候,不少城市都因为长距离运输受阻,从而出现了短时间内的农产品短缺。疫情的影响加大了人们对物流运输的需求,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农产品物流及运输。

(2)第二是培训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现在好多学校还没有开学,很多家长怕孩子耽误学业,都纷纷开启了在线教育模式。这就是一个习惯培训。据统计,疫情期间,农产品订购的数量也明显激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也很大部分将变成一种消费习惯。同时在消费品种上,多倾向绿色有机产品。

(3)第三是随着5G等新型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消费习惯的不断转变,线上消费是大趋势。这就好像是十年前的淘宝,当人们习惯于网购以后,本地商场农贸等虽然还会存在,但是会渐渐弱化,或转而承担其他功能。

2、一二线城市周边,农业农村发展加速

(1)国家一直在打造城乡一体化,大城市一小时生活圈的概念,而这次疫情更加明显地体现出这个需求。粮食安全不光是品质与数量、区域平衡的安全,还包括运输及耕地充分优势利用。

(2)随着城市的加速发展,人口越来越聚集,但是这些人口并不是全涌到城市中心,而是以城市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农村涌向城市周边。据统计,城市周边的土地数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这些土地的充分利用将关系着未来城市及区域人口稳定生活。

3、农业种养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有句俗语叫“猪粮安天下”,就是说只要粮食和猪肉能够保证供应充足,那社会就能安定。这句话当前仍有现实意义,尤其在这次疫情发生后,粮价上涨、肉价上涨给人们带来了恐慌。所以,从这个基础出发,可以预见,今后农业产业的基本大格局:

(1)粮食安全是核心

毫无疑问,在粮食安全这件事上,无论是之前还是疫情之后,都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的重中之重。在种植品种上主粮是要死守的,同时一些对进口依赖大的,比如大豆、杂粮等都会大力发展,把这个短板补上来。同时,提升粮食品质也会提上日程。那么,这个品质怎么提升?这就涉及到规模农业。但这个规模之前是盲目规模,过度规模,而这里说的是规范统一标准化种植的适度规模。

(2)养殖业以生猪为主,牛羊快速补进

如果你去看历史的猪价,基本是好三年坏三年,起起落落又三年。目前生猪养殖受到“双疫”(新冠和猪瘟)的双重打击,进入一个低谷期,但这个时期不会太长,随着双疫情的控制和国家的调控,以及有市场的消费需求作引擎,这个低谷期很快会得到缓解。

总的来说,疫情对人们的生活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农业方面也同样如此,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后农业很有可能会出现上文的三大格局。

六、农业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系统”,源自自然界的万物生生息息,不依靠任何人的力量,组成了一个食物链,能量在这个链条中自然运行和流动。从菌类,到植物,从食草动物,到食肉动物,从昆虫到食腐动物,万物生长到回归大地的整个体系。

农业生态系统则是模仿自然界的食物链条,养营链条的组成方式,从土地的养营开始,一定来自于植物,动物的腐烂,动物的排泄物,细菌繁殖。也就是如何利用非化工合成的方式生产有机肥料。植物的种植,依赖物物相克的原则,避免同类植物容易产生病虫害,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植物的落叶秸秆,生产动物的饲料,利用菌群,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动物的粪便,利用昆虫,菌群,生产昆虫及有机肥料回到大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包含了:植物赖以生长的空间,土地和水流。其次,消化植物的动物,及昆虫。第三,把植物和动物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的工厂。现代有机农业,则是模仿生态系统的机理,工厂化的生产我们需要的食物。

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基本趋势?

经历了众多朝代的改革后,农业的生产方式逐步摆脱了人力和传统工具,逐步走向现代化,机械化和效率化。

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最重要的便是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现在的土地上几乎看不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了,大多数的农户都选择了较为先进的设备。

而且现在最为流行的大棚种植也满足了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蔬菜的愿望。

八、农业技术基本特征?

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基本特征是:

1、具有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成为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标志。

2、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水资源、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生态系统。

3、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农业主要为市场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

4、实施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一是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

5、实施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九、农业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农业资源,特别是农业自然资源,种类繁多,不同的资源有着不同的特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共性。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观点看,农业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系统性与整体性组成农业资源的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具有多因素、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大系统。如农业自然资源系统是由土地、水、生物、气候等多个子系统组成,而各子系统又由若干要素组成(例如,土地资源是由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制约关系,如水土流失和生物群落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

(2)地域性由于纬度差异和地表形状的复杂变化,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各不相同,加上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各有其独特的类型和组合方式。

(3)持续性大部分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和可循环使用的。只要利用合理,就可永续利用。但如使用不合理或不加保护,就可能使之受到破坏,生产能力就会急剧下降。

(4)动态性作为一个系统,农业资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既指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在时空两方面的不断变化(如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农村劳动力迁移等),也指农业资源本身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表现出来的范围的变化。

(5)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任何农业资源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种类也有限;但是另一方面,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和循环的,且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利用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效率(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6)稀缺性与有价值性农业劳动力通过劳动创造了价值,因此,农业劳动力资源是有价值的。农业自然资源随着需求增加表现出稀缺性,也具有价值。

十、农村和农业的基本特点?

农业的特点有:

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是人类逐渐掌握农业技术的关键问题,人们可以通过对特点的适当利用,将农业发展的更好。

农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也叫乡村。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是不同于城市和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

农村的特点有:

1、人口稀少,居民点分散在农业生产的环境之中,具有田园风光。

2、家族聚居的现象较为明显。

3、工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4、地方习俗较浓厚。多数农村有本地的一些约定熟成的习惯风俗。

5、交通不发达,相对城市的交通来说,农村的道路多为泥泞的乡间小路。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nybk/98753671.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