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农业百科全书内容是(第1部农业百科全书内容是什么)
一、农业百科全书排名?
1、《氾胜之书》
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书。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氾胜之书总结了当时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
2、《齐民要术》
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3、《农书》
中国元代综合性农书,明代初期被编入《永乐大典》。
4、《农政全书》
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二、第1部大百科全书是?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合集。《永乐大典》是大明永乐年间由皇帝朱棣先后命解缙和姚广孝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永乐帝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这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合集,全书2287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
三、农业工作内容?
涉及农业农村工作的内容应该包括下面诸多方面:村民自治选举;历年一号文内容;计划生育;土地政策;招商引资;特色农业的引进和发展;处理民事纠纷、新政策落实等等。工作很杂繁琐,总之,只要农民需要帮助解决或国家政策需要农村响应的事项和内容,都是农业农村工作体系中的实际工作内容。
四、宪法第23条的内容是?
第二十三条 国家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各种专业人才,扩大知识分子的队伍,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订
五、七六中国第1部百科全书是?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百科全书
六、农业结构政策主要内容是?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究其原因除了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外,农业自身发展也存在生产力布局与资源禀赋不匹配、种养业发展相互脱节、劳动生产率较低等问题,集中表现在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等方面。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已经到了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关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农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指导性文件。《意见》把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作为“转方式”的重要任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措施,为调整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线,为促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抓手。
一、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国地域辽阔,农业自然资源类型多样,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特点和市场条件,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方向,引导产业分工协作,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农业结构调整受市场和资源的直接影响,并与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密切相连,系统错综复杂,时空差异性大。因此,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渐进过程。
农业结构调整需适应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客观要求。在不同的时期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几乎都有不同的结构调整任务。2000年,中央就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战略部署。2015年1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刚刚颁布的《意见》,再次明确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措施。可以说,在今年夏粮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的背后,是我国农业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下一步,按照《意见》所指出的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衔接起来,二是把耕地利用和耕地保护结合起来,三是把畜牧业供给与消费需求对接起来。
二、以生态保护为导向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
种养业结构配置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框架,优化种养业结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体任务。目前我国农业以农牧业为主体的多业配置比例不合理,农、林、牧、渔的产值比例约为13:1:8:2,美国农牧结构大致保持平衡,种植业和畜牧业比例是1:1。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种养业失衡,资源利用没有形成链条,随着农产品产出数量的不断增加,农业废弃物随之剧增。南方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污无法就地消纳,造成面源污染;东北地区玉米收获后,秸秆不能充分资源化利用,焚烧成灾。可以说,孤立的产业发展越快,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越大,一旦一个产业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区域环境就受到破坏。因此,要从源头上解决发展生产、保护生态之间的平衡问题,以生态建设为导向发展农业生产,需应用中医的“治标先治本”的思维方式,推广种养业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循环农业体系,让废弃物变成资源,让资源变得有效益,缓解资源、生态和环境压力,提高农业收益。
我国不同地区也有典型的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如“猪沼果”、“稻鱼(禽)共生”等都充分利用了农业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控制了废物排放,提高了生产效益。因此,立足于各地资源环境特点、产业基础和种养习惯,以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为主线,充分利用农业生物的特性,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对种植作物和养殖畜种进行科学布局,构建产业间循环链条和不同层次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农业微生物是建立种养业循环必要的中间环节,也是消解农业废弃物重要途径。在结构调整中,应充分发挥农业微生物分解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的独特功能,研发和应用一批性能优良、使用范围广和高效稳定的环保用酶、饲用酶以及能源用酶制剂,促进微生物在饲料、农药、肥料、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有机肥科学堆制和安全施用,充分发挥其消纳秸秆、枯枝落叶、废弃蔬果、畜禽粪便、棉籽等农业废弃物方面的作用,实现资源化利用。
《意见》具体提出了该项任务的目标,到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而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正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以可持续利用耕地资源为目标调整种植制度
轮作换茬是维持地力常新的基本手段,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的精华,合理的轮作制度、休耕以及间、混、套作多熟种植制度,既可以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保障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也可以实现“藏粮于土”,保障生态环境的协调稳定。
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效益的驱动,区域单一化的种植结构越来越普遍,连作面积不断扩大。例如近年来东北地区连年大面积种植玉米,原来的优势作物大豆种植面积不断缩减,打破了原有的玉米-大豆轮作的平衡。2013年,东北3省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6亿亩,是大豆的3.6倍,玉米产量达到7500万吨,是大豆的15倍之多。在我们从黑土地上大量的运出玉米的同时,忽视了大豆固氮对土壤培肥和耕地保护,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等黑土退化问题,由此要付出巨大的恢复成本和生态代价。与此同时,单一种植带来的产品单一,不仅增加了单一品种的库存压力,也增加了市场风险。
地力恢复的种植制度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保障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意见》指出,重点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花生)轮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花生(大豆)间作套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双季稻—绿肥或水稻—油菜种植,在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间作套作,在西北地区推广玉米/马铃薯(大豆)轮作。
四、以满足消费需求变化为引导优化粮饲结构
近年来,畜牧业快速发展,其中草食畜牧业增长最为显著。1990-2013年,猪肉产量年均增长4.0%,牛、羊肉产量年均增长8.0%和6.2%,而且牛羊肉占肉类的产量比重从8.1%提高到了12.7%。目前,我国玉米和豆粕进口量剧增,饲料粮供需缺口扩大,饲料粮供给不足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威胁加重。如不适时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必将出现畜禽与人争粮的局面。
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基础在饲草,以“粮、经、草、畜”协调发展为主线,调整种植业生产内部和畜牧业内部的品种结构和布局变化,形成“粮草兼顾”型农业结构。以优质牧草替代部分饲料粮,既有助于保障人的口粮需求,又促进草业发展,提升奶牛、肉牛肉羊的生产能力,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量和保障草食畜产品质量安全。再者,低产田和坡耕地种草、草田轮作等农地利用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能培肥地力,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
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重点区域在传统牧区和农牧交错区,这一区域拥有丰富的牧草、饲用作物和秸秆资源,通过“以草(秸秆)换肉”有效缓解饲料粮生产压力,还可以使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更加协调,使我国农产品供求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和现代农业发展
七、儿童百科全书主要内容?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是2015年4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儿童百科全书》选取了近400个知识主题,以5000多幅彩图展示出2000多个知识点,图文并茂、知识丰富。《中国儿童百科全书》除注重知识内容的百科性和权威性外,在编辑思想、编辑理念和编纂模式上,实现了全面创新和突破,填补了我国以图为主的原创儿童百科全书的空白,获得了包括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全部国家级大奖。
八、西欧农业革命内容?
近年来 ,西方经济史学家在对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进行考察时 ,眼光不再仅仅盯在 1 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 ,而是穷根溯源 ,把工业化的历史研究引到“前工业化时期”。经济史学家们渐渐意识到英国工业革命不仅经历了漫长的渐进发展过程 ,而且与前工业化时期=欧洲的农业革命密切相关。
农业革命欧洲
自中世纪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农业生产增长明显加快 ,农业劳动生产率也稳步提高 ,直接为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使欧洲特别是英国摆脱了传统社会周期性生存危机的困扰 ,孕育了近代乡村工业 ,为乡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农业革命欧洲
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前,从物质上支撑西欧文明的荣誉属于扛着锄头的人(Man with the Hoe)——农民。然而令人惊诧的是,直到1050年,大部分西欧的农民还不曾拥有一把锄头或类似的工具。流传至今的加洛林时代富有庄园的农具清单中,金属工具极为稀少,甚至木制工具亦极为难得,大部分农民只能依靠父母赐予的一双徒手来与自然格斗。
农业革命欧洲
在1050年-1250年两百年的时间里,这种局面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场农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西欧的自然面貌,并为欧洲人提供了空前丰富的粮食。
中世纪农业革命的先决条件,大多数在11世纪中期之前业已具备。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欧洲文明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向北大西洋地区的转移。从英格兰南部到乌拉尔山之间的大部分欧洲地区,是一片巨大、湿润、极为富饶的冲积平原。
农业革命欧洲
罗马人未能耕种这片土地,因为他们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实施统治,这片地区距离罗马人的文明心脏显得遥远了一些,罗马人也未曾拥有耕种这片土地的适宜工具和方法。直到加洛林王朝时期,对这片冲积大平原的殖民和耕种才真正开始。
农业革命欧洲
加洛林人蜂拥西欧和日耳曼中部地区,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农业定居点,并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恩赐中尽情试验新的工具和耕作方法,这无疑是加洛林时代其他各项成就的力量之源。然而和平十分短促,发展的势能未能有效地累积,十世纪外族入侵的狂潮过后,欧洲人不得不再一次系统地开始发掘北方土地中的潜在能量。
在西欧文明中心地带的英格兰、低地国家、北部法兰西、日耳曼,富饶的土地正等待着他的主人用汗水和智慧去浇灌。
农业发展的另一重要条件是宜人的气候。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我们虽未能如愿以偿地了解欧洲气候变化的详尽数据,但气候历史学家却可以认定在700-1200年之间的西欧,是一段“宜人时代”(optimum)。这一时期不仅平均气温要比以往略为温暖(最多有1摄氏度的提升),而且相对干燥。
干燥的气候对于北欧这个土地偏湿的地区,是极为重要的对农业有利的因素,过去相对于南部的更为干燥的地中海地区,北欧往往因为土壤太湿而影响收成。
这一“宜人时代”的证实也帮助解释了为何在一些地域,如冰岛,日后得到耕种的土地反而变少。(在这个北部冰海的冰山较少的年代,古代挪威人(Norsemen)也也乘机航行到格陵兰和纽芬兰,那时的格陵兰岛上,也许绿色的确比白色更多。
)尽管气候上的“宜人时代”启于700年并贯穿了9、10世纪,老天的恩爱却无法抵消10世纪里外族入侵的糟糕后果。幸运的是,欧洲人及时搭上了气候变迁的班车,在和平再度降临之后把握住了天公作美的机遇。
10世纪以后,随着新兴封建关系确立和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有了极大进步,作物产量也有很大提高。我们可从耕作制度、翻耕方式与工具、作物品种、单产量等方面做一些了解。
耕作制度。为了恢复地力,中世纪欧洲的土地耕作制度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续耕续休制(run-rig),即对一块地连续耕种几年后让其长期休耕。这种制度主要在居民点分散的山区实行。另一种是让一块地每二年或三年中休耕一年,习称为二圃制或三圃制,10世纪以后主要在平原丘陵地区实行。
这种新的耕作制度相对过去的掠夺式粗放耕作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它作为一种休耕轮作方式,本身就体现着一种落后性,因为这种方式使现有耕地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二圃制就是把所有耕地分成两部分,轮流耕作,每年有一半的耕地处于休耕状态。三圃制则是把耕地分成三部分,每年有一部分休耕,两部分耕作,其中一部分是春季播种的作物,另一部分是秋季播种的作物。
最初,各地都实行二圃制。13世纪后,三圃制开始在欧洲北部地区实行,二圃制主要在南部实行。在一些土地极为贫瘠的地区,甚至有三年中休耕两年的做法。翻耕方式与工具。土壤条件决定了西欧在犁耕土地时难以做到精耕细作。
南部地中海地区土质松散,水分容易蒸发,为了保墒而不能进行深耕,只用轻犁对土地进行纵横十字形耙划而使土壤表层疏松,作物生长层的土壤大部分未翻动,因此其根系不能得到充分伸展,土地肥力得不到最好利用。
由于不懂制造技术,欧洲北部特别是西北欧最初也是使用轻犁,到后来逐渐改为重犁。重犁是一种拖带工具,俗称“萨克森轮犁”,装有车轮用以控制犁地的深度,犁头是垂直的,犁铧将地块翻过来。这种犁不仅可以盖严种子,还可以疏松土壤使渗进的水集中在作物根部,便于吸收。
重犁是翻耕粘地和森林地的好工具,但购置重犁需要较大资金,使用重犁需要较多耕畜。一般是几头牛拉一架重犁。后发明了新式笼头和马轭套在马肩上,改变了将马轭系在马脖上的状况,使马的拉力增大,马也被广泛地用于拉犁。
牛的力量和马的速度相结合,优势十分明显。然而,一般农户均无实力独家拥有需用多头耕畜的重犁,因而常联合起来组成犁队实行共耕。即使是轻犁,一般也需要两头以上的耕畜,因而也多采取共耕制。共耕制首先遇到的是用犁时间谁先谁后的问题,容易引起争端。因此作为合作形式,共耕制容易贻误农时。
九、农业起源内容概括?
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那段时间里也许有什么特殊的事情逼迫着人类向着农业转变,可能是猎物减少。无论如何,最后这种人口的增长反过来刺激人们发展农业。因此进入这一进程之后,农业化几乎是不可逆的。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农业在各地几乎是独立发生的。在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7500年的中东发展了大麦、小麦、绵羊、牛和猪,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北部发展了稻、黍、高粱、桑、麻、豚鼠和鸡,公元前7000年的中美洲发展了玉米、蚕豆、苋菜、南瓜和火鸡,公元前3500年的安第斯山脉发展了羊驼、美洲鸵和马铃薯。在距今10000年前到距今2000年前,全世界大部分的人类完成了农业的转变。
放牧的古埃及人
由于早期农业生产率不高,人口的增长逼迫这些人向外迁徙,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进入食物采集者的领地,或驱逐或通婚,与当地人逐渐融合,同时带入了农业技术和农作物。食物采集者和狩猎人口活动范围逐渐缩小,早期农业就这样逐渐推广到了世界各地。但就像我们的祖先一直会定期开展围猎活动一样,我们一直不拘于只靠农业生活,当食物来源足够丰富,我们会去进行打猎或者采集,作为农业产品的一个补充。
参差荇菜
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工具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人们为了提高生产力,开始借用风力,水力。同时为了照顾驯化的动植物,人类不得不选择定居这一生活方式,抛弃旧石器时代流浪团体的生活。定居的生活方式使人类可以拥有更丰富的生产资料,最终人们也步入了新石器时代,完成了第一次人类大分工。
十、我是猫第11章内容概括?
以猫的出生为始,以猫醉酒落入水缸溺死为終。小说从穷教师苦沙弥家的猫的视角进行描写,以猫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来揭露荒诞人世。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