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哪里养殖豆丹(安徽哪里养殖豆丹最多)
1. 安徽哪里养殖豆丹最多
我有收啊!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湖北等地都有,最大交易市场在江苏连云港,这么晚才来问,是做加工吗?还是养殖留种的啊
2. 安徽地区种什么豆子高产
皖北96932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早熟矮秆优质馒头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郑州891×郑州831。
1998-2000年度参加安徽省淮北片春性组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26.9公斤、526.8公斤,分别较对照豫麦18---64增15.4%和5.3%。
2000--2001年度参加省淮北片春性组生产试验,五点平均亩产487.2公斤,较对照豫麦18-64增产8.3%,居参试品种首位。大面积示范一般亩产450-500公斤。
品种特性
该品种半冬偏春性,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苗期长势旺。一般亩有效穗35-40万,每穗34-40粒,千粒重38-42克。穗长方形,抗寒性好,中抗三锈、白粉。株高75-85厘米,抗倒力较强。熟期较皖麦19早2-4天,熟相好。
白粒,籽粒粉质-半角质,光泽度、饱满度较好,容重780-810克/升。据检测出粉率77.9%,粗蛋白13.02%,湿面筋24.8%,馒头评分90,属中筋优质馒头小麦。
该品种适宜于我省淮北、沿淮中高肥水地块中、晚茬种植。
栽培要点
该品种播期弹性大,10月中旬-11月上旬均可播种,最适播种期为10月15日-10月25日。每亩基本苗10月中旬播种10--15万,10月下旬播种15-20万,11月播种20-25万。播前每亩基施土杂肥3-4万,纯氮8-12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钾4--6公斤。拔节期视苗情酌情追施少量氮肥。拔节初期喷施井岗霉素和粉锈宁、孕穗-抽穗期喷施粉锈宁预防病害。
3. 安徽哪个地区养殖的多
我知道的有孔雀,野鸡,火鸡,天鹅,鸿雁,灰雁,香鹑雁,安徽定远大雁山有更多的禽类
4. 安徽哪里种黄豆最多
比如种青菜、萝卜、大白菜,大豆,小麦玉米这些比较耐寒的谷物蔬菜较好。如果是大棚的话就更多了,只要是普通蔬菜都能种。
5. 安徽哪里养殖豆丹最多的地方
是豆丹,天蛾科昆虫豆天蛾的幼虫。
大多数地区叫“豆虫”,也叫“豆蝉”,四川叫“猪儿虫”,河南有的地区叫“芝麻轱辘”,大概这些地区种芝麻多,种豆子少。豆丹以吃大豆、绿豆、洋槐树等豆科植物的叶子为生,各种豆子都吃,因而常见于我国种植大豆地区,尤以河北、山东、安徽及苏北地区多见。虫体长约5厘米,嫩绿色,尾部有尾角。
6. 安徽豆虫养殖基地
豆虫
豆天蛾(Clanos bilineata walker)其幼虫俗称豆虫、豆丹、豆蝉,属于鳞翅目天蛾科云纹天蛾亚科豆天蛾属,生长周期1年发生1代(河北、山东、江苏、安徽)至2代(湖北武昌、江西南昌),主要取食大豆、洋槐、刺槐的叶片以及忍冬等植物。
形态特征
成虫:它体长40-45mm,翅展100-200mm,体和翅黄褐色,多绒毛,头胸部背中线暗褐色,腹部背面各节后缘具棕黑色横纹,前翅狭长,前缘近中央有较大的半圆形褐色绿斑,翅面上可见6条褐绿色波状横纹,顶角有1条暗褐色斜纹,后翅小,暗褐色,基部上方有储色斑,后角附近黄褐色。[2]
卵:球形,直径2-3 mm,初产的卵黄白色,孵化前变成褐色,老熟。
幼虫:体长约90 mm,黄绿色。头部有一黄绿色突起,胸足3对,黄色,腹足4对,尾足1对。尾部有一黄绿色尾角。
蛹:体长40-45 mm,宽15 mm,纺锤形,红褐色,腹部口器明显突出,呈钓状弯曲。[3]
发生规律
豆天蛾在河北省武邑县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9一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大多分布在大豆田周围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处。老熟幼虫与翌年地温达到24℃左右时化蛹,雨量适中,分布均匀,有利其化蛹羽化,发生亦重。7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羽化后的成虫半小时后即可开始飞翔活动。成虫白天隐蔽,易于捕捉;多傍晚活动,飞翔能力强,迁移性大,喜食花蜜,有趋光性。每头雌蛾平均产卵350粒左右,卵孵化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卵多产在植株顶端第三、四片茂盛叶片背面。幼虫五龄,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盛期,全年以8月上旬危害最重,也是用药除治的关键时期。豆天蛾的发生与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的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其中主要是降水。[4]
共5张
豆虫
黄淮海地区每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9-12cm上层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移动至表上层化蛹。一般在6月中旬化蛹,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下旬一8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幼虫老熟入上越冬。成虫飞翔能力很强,但趋光性不强,喜在空旷而生长茂密的豆田产卵,一般散产于第三、第四片叶背面,每叶1粒或多粒。[2]
成长特点
豆青虫是豆天蛾的幼虫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葡萄藤叶等。
豆天蛾每年发生1~2代,一般黄淮流域发生一代,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9~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多在豆田及其附近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地。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于生长茂盛的作物茎秆中部,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强,可作远距离高飞。有喜食花蜜的习性,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卵多散产于豆株叶背面,少数产在叶正面和茎秆上。每叶上可产1~2粒卵。
初孵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于叶背,1~2龄幼虫一般不转株危害,3~4龄因食量增大则有转株为害习性。在2代区,第一代幼虫以危害春播大豆为主,第二代幼虫以危害夏播大豆为主。
豆天蛾在化蛹和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分布均匀,发生就重。雨水过多,则发生期推迟,天气干旱不利于豆天蛾的发生。在植株生长茂密,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淤地发生较重。大豆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也有异,以早熟,秆叶柔软,含蛋白质和脂肪量多的品种受害较重。豆天蛾的天敌有赤眼蜂、寄生蝇、草蛉、瓢虫等,对豆天蛾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
分布区域
豆天蛾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地区,主要寄生植物有大豆、绿豆、刺槐等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对土壤进行深耕,消灭越冬虫源。由于豆天蛾老熟幼虫在土中9一12 cm深处越冬,秋季翻耕,杀死老熟幼虫。夏播大豆播种前进行土壤深耕,把蛹消灭在羽化之前,减少羽化率。
2、改变大豆耕作方式,与其他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夏麦豆连作田套种油菜可有效地增殖豆田天敌的数量,使大豆害虫得到有效控制。王玉正等研究了大豆玉米间作和同穴混播对大豆病虫的发生,发现间作和同穴混播豆田的病虫发生危害轻于纯作豆田日。间作和同穴混播田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增强了自然生态控害能力。通过间作和套种等耕作方式,可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害虫再猖撅等副作用,对发展可持续农业有着特殊的意义。
物理防治
1、人工防治:当幼虫达4龄以上时,可采用人工捕捉,剪刀剪等人工防治措施。人工捕捉到的高龄幼虫可以食用,也可以进一步加工成豆天蛾食品。
2、黑光灯诱杀成虫:山于豆天蛾的成虫具趋光性,利用黑
光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从而减少豆天蛾的发生量。
3、化学防治:1-3龄期用50%马拉硫磷、50%敌敌畏,50%杀螟蛤,50%倍硫磷、4%久效磷等乳剂1000倍液喷雾,或2%西维因粉、1%对硫磷粉等喷粉,亦可用青虫菌等细菌杀虫剂。喷药宜在下午进行。4龄以后防效差。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人工捕蛾和4龄以后幼虫。
生物防治
1、对豆天峨天敌的利用:豆天峨卵期自然寄生性有3种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和舟蛾赤眼蜂; 2种黑卵蜂:豆天蛾黑卵蜂和落叶松毛虫黑卵蜂。
2、使用生物农药。戴美学等人利用苏云金杆菌SD-5菌剂对豆天蛾进行防治研究表明,SD-5菌剂对豆天蛾具有较强的毒力,不同龄期的幼虫对SD-5菌剂的敏感性不同,小龄虫最为敏感,致死较快,卵期喷药,孵出的幼虫死亡率高。大田施药时间掌握在卵至3龄幼虫高峰期,大田应用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综合考虑防效和成本,施药浓度应选用0.5亿/ml。
7. 安徽哪里养殖豆丹最多的
这种虫子是:豆天蛾(Clanos bilineata walker),其幼虫俗称豆虫、豆丹、豆蝉,属于鳞翅目天蛾科云纹天蛾亚科豆天蛾属,生长周期1年发生1代(河北、山东、江苏、安徽)至2代(湖北武昌、江西南昌)。
8. 安徽豆丹养殖在哪里
每平方米放l10-15头为宜。把挑选好的豆虫放在畦中并盖土,盖土深度10-15cm为宜。
以大棚养殖豆丹(豆虫)为例,一般要在地势相对较高、有利于排水的地方建造大棚。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