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鸵鸟人工养殖温度(非洲鸵鸟人工养殖温度要求)
1. 非洲鸵鸟人工养殖温度要求
鸵鸟养殖在我国来说已经是比较常见的养殖项目了,但是对于鸵鸟的养殖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这是因为幼鸵鸟的成活率是非常低的,所以说鸵鸟养殖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其实有过鸵鸟养殖的农户都知道幼鸵鸟对于其生长环境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只要控制好这些因素对于鸵鸟的养殖还是比较有利的。那么,对于鸵鸟适宜的饲养环境都有哪些呢?
温度
在饲养幼鸵鸟的时候,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幼鸵鸟的生长能力并不是很强,各个方面的发育也都不是很成熟,其体温调节能力自然也是比较差的,这也是为什么要控制温度的原因了。通常来说在幼鸵鸟前5日龄的时候,温度要控制在35度左右,之后可以根据时间的推移,每个星期适当的降低2度左右。直到第9周的时候将温度稳定在19度左右即可,如果是在冬春季节温度比较低的时候,适当的进行人工提高温度。
湿度
幼鸵鸟在孵化出来之后,是会有比较多的水分的,所以正常情况下是要合理地将湿度控制好,对幼鸵鸟进行消肿,不然会出现脱水等现象。其实在幼鸵鸟的饲养期间,湿度的控制也是极为重要的,比较适宜的湿度需要控制在65%左右,其湿度不宜过高,如果湿度过高的话,舍内会比较潮湿,是非常容易滋生各种病菌,并且还会降低幼鸵鸟的抵抗力,从而导致成活率下降。而如果湿度过低的话,又没有办法满足幼鸵鸟生长所需的水分。
2. 非洲鸵鸟适应温度
一个月的鸵鸟不怕冷。环境温度在45 ℃ 至一30 ℃
鸵鸟均可正常生存.成年鸵鸟无论刮风、下雨、冷热天均露天生活.鸵鸟的正常体温为39 . 5- 40 . SC
呼吸每分钟20 一25 次,心跳每分钟40 -55 次.鸵鸟一般指非洲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生活于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树草原地带,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等优点,在许多国家广泛饲养。
3. 非洲鸵鸟养殖条件
小鸟的价格在400到600元不等,一年时间体型完全长成,饲料费用400到600之间,至于人工费用一般来说100只鸟1到2个人就可以了。
种鸟是一个公鸟两个母鸟一组,一组是1.5万元钱,孵化出来的小鸟,就是三个月的,600元钱一个。非洲鸵鸟蛋零售大概在130元一个左右,一般鸵鸟要三年才能达性成熟期.养100只至少要50亩地.
1、繁殖期一般由1公2母即3组成一小群,每800平方米一小群,非繁殖期则合并为20-100只一群,进行管理。澳洲鸵鸟及美洲鸵鸟则由5-7只组成一小群,公母之比为1:4-6。
2、饲养密度。非洲鸵鸟舍内20-30平方米/只,运动扬200平方米/只;澳洲鸵鸟(鸸鹋)或美洲鸵鸟舍内10平方米/只,运动场50-60平方米/只。
3、重视种鸵的选择。要求非洲鸵鸟的公鸵体躯高大,体羽为黑色,尾羽及翼羽为白色,排粪时,阴茎伸出泄殖腔向左弯曲,阴茎不少于25厘米长,阴茎从伸出到回缩的间隔时间要稍长,羽色要鲜明光亮,喙和脚胫应为桔红色,性欲旺盛,交配时应出现展翅、摇头摇颈、鸣叫、跳舞等动作;母鸵应表现出母性强,如护蛋性、护雏鸵性强。全身羽毛灰色,脚胫和喙无桔红色,呈淡蓝灰色,发情要明显,即愿接受公鸵配种,两脚及耻骨间的距离要宽。
4、舍内和运动场地面应铺砂,要求与育成期相同,最好采用黄色干净的河砂,厚度8-20厘米。
5、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及干燥而不潮湿,相对湿度60%左右,至于清洁、消毒、清除铁钉、玻璃等杂物等要求以及设置绿化带、排水系统等均与育成期相同。
6、观察鸵群动态,搞好日常登记工作,如采食量、饮水情况、精神动态、羽毛光泽、鸵鸟的头颈是垂下还是抬举起来等都要 详细观察,或作些记录。头颈不举是疾病严重的标志。粪便成团则正常,硬或烂则异常,应作分析。还应注意个别鸵出现外伤情况。对公母鸵还应逐个观察它们的发性和配种情况。
7、换羽。一般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元月下旬,鸵鸟即进入换羽阶段,换羽的顺序是:肩胛前部及胸部→臀部→腰部→翼羽→尾羽。
4. 非洲鸵鸟人工养殖温度要求多少
适合的温度经实验发现,室温在18℃~25℃时,假如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温度控制在37℃效果最好,随着室温的降低,孵化温度可适当降低。也可采用变温孵化法,将孵化期分为后期、中期和前期,温度可辨别控制为36.5℃、36℃、35℃,其相应绝对湿度辨别为22%、23%、25%。种蛋可按大、中、小或重、中、轻三个层次,实行分机孵化,能进步孵化率和健雏率。
5. 非洲鸵鸟养殖技术
一只小鸵鸟饲养10个月到1年左右的时间,就能长到200斤左右。成年鸵鸟一般一年能长50-80斤,最大个体能长到260-300斤左右。
20世纪中叶,生活于阿拉伯半岛的非洲鸵鸟的消失,也意味着这种动物在亚洲的彻底绝灭,使其真正成为“非洲鸵鸟”了。而事实上,由于人类的大量猎捕,生活在非洲的种群数量也在不断下降,特别是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已经濒临灭绝。鸵鸟的祖先也是一种会飞的鸟类,它是怎么变成今天的模样,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