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百科 > 正文内容

菜贱伤农如何避免?

2022-07-06 23:43:36农业百科2

菜贱伤农这事有点麻烦,因为现在都有自主权,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政府难易掌控,像去年春节波菜卖到接近3块钱,今年一窝蜂的种植,谁知道年前行情啥样?今年夏天香菜卖到二十多一斤,真有点天方夜谭,不可思议!不过这都是市场经济,物以稀为贵嘛!农民的思想意识还比较狭碍,还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种在地里的是草,挽到家里才是钱。菜贱伤农太伤心了!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广开门路,让老农民减少最低。

出现菜价特别低的情况常常是因为农产品周期性的“大小年”,农户不要看到什么流行起来了一窝蜂的去种,这样市场供给达到饱和,价格肯定会跌得很低。如果有关部门可以汇总每年的农产品种植、养殖信息然后分享给农民,这会避免大小年的问题,可以帮助农民有效预测市场减少损失。但是这样的事情可能操作难度比较大,所以市场上并没有细分的服务。对农户自己来说,避免菜贱伤农最重要的应该是产品差异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本人曾经采访过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结论是比较特别的、相对优质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更大的议价空间和自主权,也会有更稳定的客源。

图片转自新闻: 漯河市:“丰收菜”成“伤心菜” 包菜滞销菜农急发愁

针对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消费者重视的产品特性来确定自己的产品基调,譬如有机食品、农业深加工产品等等。

建立自己的品牌,使消费者一看到,就能够产生“质量好”、“货源稳定”、“价格有竞争力”之类的联想。买房卖方打交道多了也能够产生一定的情感联系、信任和忠诚度。这些对于保持销量的稳定非常重要。

讲好自己的故事。人的大脑实际上被编程为通过讲故事来处理信息 - 也就是说,它被编程为识别信息模式并赋予它们意义。“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在买方和卖方之间有效的建立联系,故事能够影响情绪、激发行动意识,也能让消费者在有意无意之间建立价值感。譬如,在网上常可以看到的“自家菜园产的菜,老人家来城里换点生活费,却卖不出去”就是一个故事。读者都很容易理解,很容易产生同情,很容易有去购买的冲动,而且人们会自发的传播分享这类故事、自发成为“推销员”。当然,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便于理解,不是让大家都去卖惨。再举一个例子,像农民也常用的五菱荣光,几乎每个车主都能分享一些这车子便宜、皮实、耐操、好保养的例子,这就成了五菱荣光的故事,并且这些特点使之成为“神车”。

形成鼓励消费本地食品的风气,而不是远距离的大棚食品或工业流水线食品。消费本地食品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包装、运输成本。客观上比较环保,资源消耗减少,排放降低。讲消费者的利润留在本地,对本地经济比较好。也间接提供就业岗位,多吃本地食品,等于帮助本地小农能够继续务农为生。形成这种风气,需要全社会的思维转变和努力。

答题者: 杲杲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可持续农业与农村社会学博士生

卢布下跌在俄罗斯种植蔬菜大棚划算吗,不知道有风险吗?

朋友亲戚刚刚回国,他们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那边种地。这次回国是在伊尔库茨克领事馆办临时护照回去的。三年都没有回去了。护照已经过期,所有办了临时护照,找关系办了相关出境手续返回国内。当然十年之内,再上不来了。他们也没有赚多少钱。身份不合法,非法种地,警察过来查,他们就跑。一次,他们跑后,警察用推土机把大棚推平了。

在伊尔库茨克不远一个叫汉姆托瓦的一个镇,那里是伊尔库茨克最大的大棚种菜地方。原来,在那里种地的中国人很多,警察经常去那里抓人,中国种地人陆续都去回国了。现在只有少数大户留下了。一位孙姓大户据说,他有二百多个大棚。除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工人几乎都是雇佣乌兹别克人和吉尔吉斯人。据说效益相对好。

一个当地华人,是哈尔滨人,自小随父母来俄罗斯。娶了俄罗斯媳妇,他就是靠种地卖菜。去过他家,有四个棚,一共约4000平方米。雇佣两三个当地俄罗斯小工帮忙,一年之中忙碌,收入也比较稳定。他天天大清早去城里卖菜。一年下来,扣除成本一般赚15--20万左右。

卢布汇率近几年一直还比较稳定。虽然会有一些影响,但菜主要是中国人种,多数种地人赚的是辛苦钱。随时卖,钱也随时汇国内去了。

在比罗比詹,一对中国来的哥俩,承包了几千公顷当地闲置的耕地种大豆。在当地哥俩很有名气,当地村里人都在他们收下打工。哥俩产业不断扩大,蒸蒸日上。

卢布下跌在俄罗斯种植蔬菜大棚划算,风险肯定是有的。卢布下跌 所有物品价格自然就上涨了 消费者自然就会减少 整体都会受到影响。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nybk/1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