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应该如何做,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苹果的栽培过程中,土、肥、水是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突出了水肥管理对于苹果的重要性,而土壤是苹果根系生长的根本,没有良好的根系,一切就无从谈起。但在实际的苹果栽培管理中 ,对土肥水的管理,我们果农还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产量和品质提不上去的主要原因,因此,掌握苹果土、肥、水的管理要点,是我们果农所要具备的技能,也是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必要措施。
一、认清果园管理存在的问题,是提高土肥水管理的前提
在认清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对于苹果园的管理也是如此。当前大多数果农在果园土肥水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1、土壤管理制度落后
在土壤地面管理方面还是传统的清耕制,占很大的一部分,其实现在比较提倡的是由清耕制向免耕制、生草制转型,也就是说提倡在果树的行间、在树盘下覆草、覆膜、覆地膜、覆园艺地布等。
2、肥料管理不科学
从施肥的时间、施肥方法、不同时期的施肥数量上都还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重大量元素、化肥,轻中微量元素、有机肥,导致土壤出现板结、酸化等问题的出现。
3、水分供应与苹果的需水规律矛盾冲突
北方果区6月份之前降水都比较少,而夏季雨水又较多,但果树的需水量在6月之前要占到全年需水量的60%,而7/8/9三个月的需水量大概占到了全年的40%,北方地区基本上是6月之前降雨量仅仅占到了全年的20%左右,6月份之后却占到了80%,这和苹果的需水规律恰恰是相反的。
4、土壤污染逐年加重
果园垃圾如用后的反光膜、塑料布,多年的化肥、农药使用、耕翻土地的时机不合理等等,让土壤的污染逐年加重。
二、做好苹果果园土肥水管理,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1、土壤管理是基础
无论采取哪种土壤管理措施,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让苹果根系能有一个疏松、透气的生长环境。
(1)深翻改土
我们大多果农在定植时都挖的小坑。因此,为了改良土壤,从定植后第二年开始,就要深翻改土。每年沿着树冠的外沿挖80㎝宽、60㎝深的条状沟。在挖沟时将30㎝的表土放在一边,将30㎝以下的深层土壤放在一边。然后在沟底填入秸秆、杂草等,每亩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然后回填表土,在每亩施入有机肥3~5方,然后回填深层土壤。用3~4年的时间,就可以将行间的土壤改良,为果树的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行间条状沟改良土壤
(2)增施有机肥
对有机肥的施入,我们果农目前大多都多多少少在施,但施肥量不够,尤其是黄土高原的苹果产区,如山西、甘肃等地,有机质的矿化速度特别快,这就导致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很小,建议每亩施用农家肥3000~5000公斤,商品有机肥500~1000公斤以上。
(3)绿肥种植
绿肥主要用做行间生草,由于绿肥腐烂后回归土壤不仅能增加肥源,而且对土壤也有很好的改良作用,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行间种植绿肥,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覆盖面,还有利于抑制杂草和水土的流失。
对我们果农朋友来说,比较难的就是绿肥品种的选择,从近些年的田间表现来看,适合苹果园种植的绿肥品种主要有白三叶草、百脉根、毛苕子、鼠茅草、油菜、黄豆等。
果园增施有机肥有利于土壤的改良
(4)沼液肥的利用
沼液是一种速效和迟效兼备的有机肥料。沼液肥中不仅含有苹果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氨基酸、水解酶、生长素等。不仅能提供养分,还能改良土壤,而且还可以提高苹果树的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沼液肥可做基肥、追肥、和叶面肥使用。做基肥时,在每年的秋季可亩施2000~3000公斤;做追肥时,在坐果后至采果前30天,每株30公斤,3~5次;也可作为叶面肥,在生长季节每15~20天喷施一次,每次每亩喷施沼液肥的过滤液20公斤即可。
果农自建的沼液池及沼液施肥
(5)其它方式
其实,在我们的实际土壤管理中,土壤改良的方式还有很多。如秸秆利用、果树枝条粉碎利用、土壤调节剂以及生物菌剂的利用等等,果农朋友在实际管理时,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来进行。
土壤改良方式(A:杂草覆盖 B:秸秆粉碎覆盖)
2、良好的肥料管理是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施肥管理其实说白了就是施肥的时间、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几个方面。
(1)施肥时期
苹果的根系在一年中有三次生长高峰期,分别是萌芽前、春梢停长前和采果后。而果树对肥料的吸收是一个不间断的动态过程,但会出现几次需肥高峰,在这个时候施肥肥料利用率是最高的,一般来说,苹果树的需肥高峰和苹果的物候期基本平行,因此,在实际的施肥管理上,以物候期作为施肥参照物。对三大元素的需求,在新梢生长期对氮的需求最多;开花、花芽形成及根系的第一、第二生长高峰期,对磷的需求最多;在果实成熟期,对钾的需求最多。
根据苹果树的物候期,果树全年的施肥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秋梢停长后施入基肥;在花前7~10天,施入高氮的肥料;套袋后施入高磷的肥料;果实膨大期施入高钾肥料1~2次。
苹果的物候期及追肥时间表:具体追肥时应考虑树势、大小年及当地的条件
(2)施肥方法
从施肥方法来说,根据吸收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常见的施肥方法及适宜的果树类型如下:
环状沟施肥:给幼树施肥多采用环状沟施肥。施肥时在树冠投影外缘开沟,如果施肥量较小时(只有化肥),施肥沟可以挖宽20~30㎝就可以;如果施肥量较大时(含有有机肥),施肥沟可以适当加大一些,挖宽40~50㎝左右,施肥深度40~60㎝,施肥时将肥料与土壤搅拌均匀,然后及时覆土。
穴状坑施肥:给挂果园果树施肥一般采用穴状坑施肥。施肥时在树冠外缘投影下,每株挖4~6个穴坑,一般直径50㎝左右,深度40~60㎝,施肥时将肥料与土壤搅拌均匀,然后及时覆土。
条状沟施肥:给盛果期果园施肥多采用此法。施肥时按种植的行向,在树冠外缘投影下挖条状沟,一般沟宽40~50㎝,沟深40~60㎝。施肥时将肥料与土壤搅拌均匀,然后及时覆土。
放射沟施肥:此法施肥对果树的根系伤害较小,特别适合盛果期的果园施肥。施肥时距树干80㎝处向外开沟,每株开沟数4~6条,沟宽30~50㎝,沟深30~40㎝。施肥时将肥料与土壤搅拌均匀,然后及时覆土。
撒施状施肥:主要适用于提高全园的有机肥含量,施肥时将有机肥全园撒施,然后用旋耕机进行翻耕,将有机肥和土壤搅拌均匀,在果园有机质含量高、降雨量多的产区比较适用。
水肥一体化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做到水肥的精确供应,是未来水肥管理的重要方向。
在选择施肥方式时,要根据树龄、配套设施、气候环境等灵活运用。
几种常见的施肥方法(A:穴状施肥 B:放射沟施肥 C:条状沟施肥 D:水肥一体化)
(3)施肥比例及数量
施肥比例及数量要根据不同的树龄、不同生长期、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进行微调。
施肥比例:
幼树:给幼树适量增加磷肥的施入,可明显促进果树的生长,要想让苹果树生长好,根系必须要养大,一般比较适宜的氮、磷、钾比例为2:2:1或1:2:1。
结果期:进入挂果期后,要适当增加氮肥的施入,一般比较适宜的氮、磷、钾比例为2:1:3或1:0.5:1。在大的前提下,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进行微调,如黄土高原产区有效磷的含量较低,因此,应适度增加磷肥的用量,如氮、磷、钾比例为可选用1:1:1;其它地区中性到酸性的土壤,成龄果树的氮、磷、钾施肥比例可为1:0.5:1。
施肥数量的确定:
幼树:按每龄每株施纯氮(N)、纯磷(P2O5)各1两,农家肥15~20公斤,如1年生的幼树,施肥量折合成尿素大概就是2两,磷肥8两。
初果树:每株施农家肥20~50公斤或腐熟人粪尿20~25公斤或尿素0.6公斤,追施磷酸二铵0.5公斤,硫酸钾0.7公斤。
盛果期:根据苹果的亩产量来计算施肥量,每生产100公斤苹果要施腐熟有机肥100~200公斤(和苹果园的产量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亩产2500公斤以下的苹果园,斤果斤肥;亩产2500~4000公斤的苹果园,斤果斤半有机肥;亩产4000公斤以上的果园,斤果2斤有机肥。),并结合秋施基肥和复合肥混合施入。微生物菌剂的施用量每株300~500克。
给苹果树追肥的果农
(4)不同时期施肥技术要点
春季追肥(萌芽前):幼树每株增施纯氮(N)、纯磷(P2O5)各20~30克;盛果树施入全年氮磷钾的20%左右;
夏季追肥(花芽分化前):幼树每株增施纯氮(N)、纯磷(P2O5)各20~30克;盛果树施入全年氮磷钾的15%左右;
秋施基肥(果实采摘后):施入全年所需有机肥的全部和氮磷钾的65%左右。
(5)苹果树叶面肥施肥的肥料及浓度
叶面施肥是给苹果树快速补充养分的一种重要的施肥方法。在进行叶面施肥时,主要是要做好浓度的把握。容易产生叶面伤害的浓度要低,一般在0.1%~0.2%,其它的水溶肥一般0.3%~0.5%,铜制剂浓度高容易形成药害,使用浓度一般为0.01%~0.02。以下为常见叶面肥的推荐使用浓度:
果树叶面施肥的肥料及浓度
3、水分管理
我们常说水肥,有肥料无水等于无肥,可见水分对苹果生产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管理中要保住天然水、留住土壤水、补充外来水。
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修筑保水工程、果树覆盖地膜保水、覆盖园艺地布、生草覆盖、秸秆覆盖、杂草覆盖、枝条秸秆粉碎覆盖、穴施肥水、水肥一体化等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尽量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滴灌、微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尤其是在西北干旱地区,更是要注重水肥一体化管理。
总结:对于苹果土肥水的管理,从土壤管理来说,要有从清耕向免耕逐渐过渡的意识;从肥料管理来说,要做到根据苹果的物候期来施肥,施肥时要做到大量与中微量结合、有机与无机结合、固体施肥与液体施肥结合、地上施肥与地下施肥结合四个结合;从水分管理来说,要运用最新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总之,要将果园管理从传统管理逐步向现代管理过渡,这也是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必经之路。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