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套盆生根方法?
菊花地栽套盆技术
一、扦插繁殖:
用这项技术培育菊花多采用扦插方式繁殖幼苗。扦插时间可选在4月初至中旬进行。我们从越冬留种植株上掐下8~10厘米的枝条作为插条,保留枝条上部3—4片叶,去掉下部2—3片叶。再将插条按株距5厘米,行距8—10厘米,插入事先准备好的沙床中。扦插深度为3--4厘米,扦插后要立即浇水。为保持床土湿润,可每隔2-3天浇水一次,经过20天左右的管理,当菊苗的根长至2-3厘米时,即可移出苗床,栽植到大田中进行培育。
二、大田移栽:
(一)整地施肥:栽植前要将土地进行深翻,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千克—5000千克,尿素15-25千克,磷肥30-40千克,钾肥7-10千克。在平整地块的同时清除石块、植物根等杂物。
(二)移栽:通常情况下,我们在4月下旬开始移栽菊苗。需要强调的是,地栽套盆技术与传统地栽菊花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移栽时,必须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栽植。具体要求如下:栽植时,菊苗株距为30厘米,行距为40厘米。可先用竹竿或木棍作为标尺,在地面上做好标记,而后再进行栽植。栽植深度为4—5厘米。
为方便管理和后期搭棚进行短日照处理,我们将每4行菊花分为一组,组与组之间留出一条60厘米左右的管理通道;每两组为一棚,棚与棚之间的管理通道宽度为150厘米左右。栽植后浇灌一次定根水,可以提高菊苗的成活率。
(三)中耕:移栽成活后,要及时进行中耕。中耕可疏松表层土壤、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提高地面温度,保证土壤墒情、促使幼苗的根系生长。这个时期的中耕深度宜浅,一般为2厘米左右,以免伤及幼苗的根系。
三、套盆管理:
(一)配制盆土:套盆前先配制盆土,配制的盆土要达到疏松、保肥保水的效果,以满足菊苗生长需要。常用的盆土配制比例是:菜园土5份、腐熟的有机肥3份、河沙2份。配制好盆土后就可以进行套盆了。
(二)套盆与打头:对菊苗进行套盆的时间通常在5月中旬至6月初。套盆之前要先对菊苗进行打头,也就是把它的顶端部分去掐掉,这样可促使菊苗生出更多的侧枝,增加花朵数量,而且还能使枝条的着生部位更加合理,起到美化株型的作用。
当菊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打头了。操作时除保留菊苗基部2-3对叶片外,其余部分掐掉。
打头后我们就可以对菊苗进行套盆了。套盆用的是直径为30厘米左右,底部孔洞直径在5厘米左右的瓦盆,套盆时先将菊苗附近的土壤整平,然后将菊苗从盆底的孔洞穿入花盆,注意动作要轻缓,以免伤及菊苗枝叶。套盆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待菊苗长到15-2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填土,填土的高度以菊苗的一半为宜。填土后浇一次透水,保持盆土湿润,以促进新生的第二层根系发育。
当菊苗长到20-25厘米时,我们要进行第二次打头,掐掉菊苗所有枝条顶端部分,而后再填入部分培养土,直至距盆沿下2-3厘米左右。填土后及时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促使被掩埋的枝条生出新的根系。
当菊苗高出盆口15厘米左右时,我们进行的最后一次打头也叫定头。定头时要对每个枝条进行打头,这样可保持花期一致,枝条生长均衡,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三)人工除草:在菊花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不断的生长出来。因此需要不定期的进行人工除草,防止杂草与菊花争肥争水。
(四)肥水管理:套盆后的菊花由于扎根地下,形成两层根系,所以不需要像管理普通盆栽菊花那样频繁的浇水施肥,其肥水管理工作比较简单。
营养生长期,每隔15天左右施腐熟液肥一次,即可满足菊花的生长需要。日常的浇水可于每次施肥后进行,可以防止肥料烧苗。
花芽分化期,除了正常施肥浇水外,应加施磷肥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促使花朵生长,每周可喷施一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
菊花现蕾透色到盛花期,不宜再施肥,只需每隔15天左右浇水一次即可,否则会缩短花期、使花冠僵硬变形,降低观赏价值。
另外,菊花是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当土壤中的酸性减弱时,部分叶片失绿变黄,甚至变焦,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此时可加施少量的硫酸亚铁,用以提高盆土的酸度,满足其生长的需要。使用方法是:浇水时加入1%-2%的硫酸亚铁,直接浇灌菊花。还可以将硫酸亚铁溶解在水中,配成0.1%-0.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天一次,连续2-3次,也可以起到良好效果。喷洒时,最好是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进行。也可与叶面肥混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五)矮化处理:在做好水肥管理的同时,为防止菊花植株长的过高,影响观赏效果。通常采用喷施矮化剂的方法来控制植株生长,实现理想株型。常用的矮化剂有:矮壮素B9、多效唑等。使用方法是:栽植一周后,向菊苗顶部喷一次1%—2%的矮壮素B9溶液,以抑制顶端生长速度。套盆两周后,直到现蕾为止。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1%—2%的的矮壮素B9溶液。喷药时间以傍晚为宜,有利于植株吸收。需要注意的是,对那些节间长、株形高的品种,所配药剂浓度要稍大些;而对那些节间短、株形矮的品种,所配药剂的浓度相对较小。
(六)短日照:为使菊花在国庆节期间开放,应提前50天左右对菊花进行短日照处理。具体方法:在栽植地上为菊花搭建荫棚,首先在外围架设钢筋骨架,而后在顶端绑上一根横梁,并用铁丝固定牢固,再用黑塑料布对其进行遮蔽,就可起到缩短菊花光照时间的作用。从每天下午6点对其遮光,到第二天上午8点拉开塑料布,这样就把菊花每天的光照时间控制在10小时左右。
短日照处理12天左右菊花开始花芽分化,再经过40天左右的时间,大多数花蕾现色,此时应停止短日照。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气候炎热,可在大棚一端架设排风扇,为菊花通风降温。
四、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菊花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叶斑病和褐斑病等。在生产中发生最严重的病害是白粉病,它是一种顽固性病害,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以预防为主。常用措施有:降低栽植地湿度,减少浇水次数;在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7天喷洒预防1次;发病后可用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每7天一次,直到病情不再蔓延。当发生叶斑病和褐斑病时,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防一次,一共防治3~5次,即可达到除治效果。
(二)虫害防治:菊花常见的主要害虫有:蚜虫、青虫和蛴螬等。
1.蚜虫:蚜虫繁殖力强,主要吸取新芽和叶片上的汁液,同时传播病毒。防治蚜虫可在发生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后隔7天再喷施一次即可。
2.蛴螬:蛴螬是菊花最常见的地下害虫,生活在土壤内,喜欢咬食菊花的根茎,严重时会使菊花根系坏死,导致植株干枯死亡。防治蛴螬的方法是,在每株菊花的盆内撒施3%辛硫磷颗粒,每盆2—3克即可。
五、起盆
10月上、中旬,菊花开放初期,瓦盆内外已形成两层完整根系。我们选择傍晚或阴天用锋利小铲截断底根,去掉盆底多余的泥土,就变成了普通的盆花,通过简单的绑扎之后即可租摆观赏或进行销售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