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机常识 > 正文内容

农业生产成本包括哪些?

2022-06-28 08:08:25农机常识4

#我的青春我的乡村# 农产品的成本项目:1.直接材料 指生产中耗用的自产或外购的种子、种苗、饲料、肥料、地膜、农药等。2.直接人工 指直接从事种植业,生产人员的工资,工资性津贴,奖金、福利费。3.其他直接费 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其他直接支出。包括机械作业费,技术服务费,灌溉费,田间运输费的。4.间接费用,指因摊销、分配计入各产品的间接生产费用,包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产生的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办公费等。

如何核算种植施肥成本?

办企业搞房地产需要核算成本,同样的道理,种植也需要核算成本。投资大于收益,无利可图或收益太低,赚不到钱,于是人们就会说,“无利不如闲”。作为农民,闲是闲不住的,在种植上只有变幻花样,另寻出路。

记的十几年前,天水这边农作物种植上以小麦为主,并且轰轰烈烈了许多年,现在虽有种植,但面积大为缩减,只局限在极个别地方。究其原因,投资大于收益!

我们就以小麦为例,看看投资的情况吧。

一亩小麦种植需要: 种子30斤(50元); 化肥100斤(200元); 农药(80元); 耕、种(100元); 运输(50元); 碾场(40元); 共计520元。

再看收入,一亩地按成年500斤算,以当地1.25元每斤,折合人民币625元,退去成本只剩105元!假如再加上人工费,人们会对这105元大惊失色!

小麦退出耕植,果树适期而上。但种植果树,要施入大量的化肥,这就有个投资与收益的问题。前几年,果价较高,用老百姓的话说,施进去的是人民币,种出来的是金子,“化肥贵点,没事,金蛋蛋在树上长着呢”!

经过十几年的变化,发展到现在,我们以一亩富士为例看 一下。

(1)、按照现在流行的三六九施肥法,一年三次化肥,最少得1500元。

(2)、农药800元。

(3)、套袋20000个900元。

(4)、套袋、取袋,人工1200元。

共计4400元。

2000个普通套袋苹果,在成年可能产70起步的4000斤苹果。假如每斤2元,可收入3600元。

以上分析是假如在成年、假如无自然灾害、假如不算施肥剪树打药诸多人工的前提下统筹出来的。果农心里都有一杆明白秤,在农药化肥人工套袋竞相涨价下,果价应该在怎样的区间才算合理?果农怎样通过种植施肥、核算成本?

一、蔬菜生产中生产成本的核算

“生产成本———蔬菜”的成本构成为: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地租费”是指种植蔬菜的年土地使用费。

  (二)“人工费”是指种植蔬菜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三)“农用物资”是指种植蔬菜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四)“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交通工具、机械用具、大棚、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二、蔬菜生产中人工费用的核算

  我国的蔬菜生产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因此人工费用在蔬菜产品的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人工消耗折算成货币比较复杂,种植户可视实际情况计算雇工人员的工资支出,也要把自己的人工消耗算进去。

三、蔬菜产品的成本核算

  核算成本首先要汇总某种蔬菜的生产总成本,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该种蔬菜的单位面积(亩)成本和单位质量(公斤)成本。生产某种蔬菜所消耗掉的物质费用加上人工费用,就是某种蔬菜的生产总成本。如果某种蔬菜的副产品(如瓜果皮、茎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时.计算蔬菜主产品(如食用器官)的单位质量成本时,要把副产品的价值从生产总成本中扣除。

  生产总成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单位面积成本=生产总成本/种植面积。

  单位质量成本=(生产总成本-副产品的价值)/总产量

蔬菜的生产成本按蔬菜的品种及批次进行成本的归集,在采收时根据生产部的估产产量,按估产单位成本进行成本的结转,在采收结束时或年末进行一次性调整,也可根据采收产量情况,随时调整。在采收结束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在下一批次成本核算。

  “制造费用”是种植分摊的间接成本费用,其归集的对象是那些不能直接分清使用对象的费用归集,其分摊的方法可按核算方式进行分摊,月末转入生产成本。  

为搞好成本核算,生产部应在做好生产经营档案的基础上,把种植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详细计入,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今后的种植大有益处。

18个大棚:

方案一:按目前财务核算方式完善优化:按照蔬菜大类确认核算单元,分为叶菜、果菜、甘蓝三类。

叶菜类:育苗期分长期和短期两种, 长期生长期50-60天,如上海青、油麦菜等,短期生长期35-40天,如茼蒿、小白菜等;该品种分批次种植,一年可种植均50次左右,种植方式以成本分批次投入。

果菜类:育苗期分冬季和夏季,冬季苗期90-100天,夏季苗期60-70天,成熟采摘期为110-120天,冬季为80-90天;一年需两次种植,生产资料分次投入,如滴灌带、地膜、肥料。

甘蓝类:育苗期35天,生长期70-90天,如花菜、甘蓝。

核算方式:

由育苗期、生长期各项成本(含制造费用)归集列入生产成本,月末按蔬菜类别转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成熟采摘后实际产量占预计产量的百分比分配计入各类别农产品。

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的分配标准:各类别(批次)种植面积(平米)*当月种植天数/全部品种(批次)的种植面积*当月种植天数

结转各类别农产品成本分配标准:消耗性生物资产实际产量/消耗性生物资产计划产量

优 点:核算相对简单,可及时统计各品种产量、成本

缺 点:无法获取每个大棚生产指标,人工及其他大棚固定费用分配有难度,如棚模、棉被、采暖费以及制造费用。

方案二:

若按大棚做为核算单元:从施肥整地开始,

叶菜生产种植流程:施肥-整地-做畦-播种-浇水-下菜

借:生产成本-**大棚-**品种-人工费 - 正式工 - 临时工

生产成本-**大棚-**品种-种子费

生产成本-**大棚-**品种-肥料费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等

折旧、水电、管理费用列入制造费用,月末按大棚面积、品种、时间归集后分配转入生产成本,成熟采摘后直接转入农产品。

结转各类别农产品成本分配标准:各大棚品种实际产量/各大棚品种计划产量

果菜生产种植流程(核算同上):施肥-整地-做畦-铺滴灌覆膜-定植-浇水-吊蔓-整枝打叉-授粉-采摘

优点:各大棚、各品种经营指标均能统计核算,大棚相关固定成本、人工费用易归集,并有利于管理。

缺点:核算相对复杂,生产基础数据需及时完整统计上报,工作量相对增加。就目前会计核算方式需增设会计科目。

果树种植的核算方法

  果树的分类:果树的分类很多,按地域分,如南方果树、北方果树;按可挂果分,如挂果树、未挂果树;按树势大小分,如幼龄树、成龄树等。

  果树的核算分割点(核算周期)是按可挂果树及未挂果树的分类作为核算的分割点,在分割点之前的投入作为“在建工程———果树”核算;在分割点之后的投入作为“生产成本———果树”核算。

  “在建工程———果树”主要构成为:开发费用、种苗、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开发费用”是指种植果树开发费用,如土地勘测费、财产补偿费、土地征地费、修理梯田、修路、修沟、挖穴、其他等。

  (二)“种苗”是指种植果树所使用的苗木费用,包括补苗费用。

  (三)“地租费”是指种植果树的年土地使用费,如以征地方法使用土地,则地租费应包含在征地费中。

  (四)“人工费”是指种植果树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五)“农用物资”是指种植果树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六)“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交通工具、机械用具、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七)“其他”是指种植果树费用中除以上项目外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的转入。

  “生产成本”主要构成为: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地租费”是指种植果树的年土地使用费,如以征地方式使用土地,则地租应包含在征地费中。

  (二)“人工费”是指种植果树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三)“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果树(挂果树)、交通工具、机械用具、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四)“农用物资”是指种植果树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五)“其他”是指种植成本中除以上项目外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的转入。

  “在建工程———果树”根据果树生长及挂果情况,在挂果的当年把“在建工程———果树”一次性转入“固定资产———果树”,果树按生长及挂果情况,参照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计提折旧。笔者认为,果树计提折旧的期限,最长不宜超过20年,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产品生产周期性,虽然有的果树能挂果30年,但果树到了后期果质会变味,果实会变小,所以需要更新换代。

  “生产成本———果树”成本的结转。果树生产成本按果树的品种及批次进行成本的归集,在采收时(成熟季节)根据技术部的估产产量报告,按估产单位成本进行生产成本的结转。在采收结束时进行一次性调整,也可根据采收产量情况,随时调整。在采收结束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在下一批次的成本核算中。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nhuayukeji.com/njcs/1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