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秧育苗需掌握哪些技术要领?
北方基本都实现了插秧机插秧,这为农民种水稻,减了不少成本,还不用为雇人操心。水稻插秧期雇人,是种稻户非常头疼的问题。
水稻插秧期是固定的,错过了这个时期,产量会变低。而去市场上雇人插秧,头疼的是插秧人,他们观望价格,哪怕就差五块钱,也需要等一小时才跟你走。
农民家家地都很多,插秧的时间又很有限,抛去大风,下雨,好天没几个。所以都着急雇人回家插秧,可是插秧人就是不走,一定要等价格,哪怕最后价格没变,也要等到没人。
把人雇到地里插秧也不容易,需要时刻看着,要不就放垄。插秧要求9x6,他们插的距离9x8都多。这距离中间加一颗多,不加一颗少,秋天的一定不高产,太远了。
这样忍受了几年,插秧机一来,人工马上淘汰。淘汰人工的与其说是插秧机,不如说是人工自己的插秧行为。
插秧机需要秧盘育秧,秧盘育苗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 不能涨盘
插秧机的秧盘一定不能涨盘,涨一点都是头疼的问题。在纸盘育秧时,农村出现过涨盘现象,要想用插秧机插,必须把涨盘的部分切掉。
一旦出现涨盘,就不是一盘涨,是盘盘都涨。用的时候,每晌地600盘,都需要切剪。非常费工,并且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正常每天插2晌地,出现涨盘每天也就插1.5晌地。
2 秧苗不能太稀
插秧机育苗不能太稀,一般是每平方米干籽1.1斤。下籽太少了,育苗时遇低温出现哑种,出的秧苗会更少。
秧苗少盘根不好,盘根不好,上插秧机容易散花。并且在插秧的过程中,由于插秧机行走振动,秧盘会出现堆苗现象,严重的一盘缩短三分之一。
原计划每晌地600盘,在出现堆盘后,每晌地需要750盘,并且插秧的质量还不好。苗稀少是插秧机的大忌,当然育秧天数多,下籽可以稀少。
3 秧盘与流水线配套
插秧机发展快捷,它的配套设备也随时更新。秧盘与流水线,由于不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秧盘会出现大沿与小沿现象。
大沿的与流水线,会出现冲突,流水线设计的都很精密。秧盘大一点,运行的时候,就推不下去,所以秧盘要买小沿的。
4 掌握上土厚度
在育苗的时候,由于是机械全程自己工作。这需要人时刻看着机械,秧苗上土的厚度,在一厘米左右即可,超出了秧苗起顶盖土。
以上4点,是机械育秧需要注意的地方。质量好的秧盘不会出现涨盘现象,而且非常耐用。大家在买秧盘的时候,看见秧盘四个角是圆的,价格在5毛左右,可以买这是好秧盘,秧盘是一体的结实耐用。
首先以前是插秧,现在改为抛秧,因为大部分人都在抛秧啊。到市面上买育苗盘子,育秧苗首先把种谷,泡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之后把它捞起。然后秧盘子内放土,之后撒上谷种。再盖一层土,浇上水。气温比较低的地方要盖上白色地膜,盖膜之前要用枝条。支撑地膜,这样有空间发芽率比较好,保温又保湿。
种植水稻,插秧后几天下肥呢?用什么肥好?
我们长江流域水稻栽插7天左右开始下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在栽7天后,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并结合人工拔草进行,水稻追施大多采用尿素,只有在水稻封行后才追施钾肥。
水稻栽插7天后,追施第一遍肥,用于水稻分蘗,撒肥时,水稻田积水不能过深,应该保持在2cm左右水位,撒完肥要结合人工拔草,把水稻田水搅浑,每亩施用尿素5公斤即可,水稻分蘗后,再追施第二遍肥,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同样,水位不能过深,要结合人工除草,在水稻开始封行后,再追施第三遍肥,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也可视水稻长势酌减,水稻完全封行后,一般不再追施氮肥。水稻种植过程中,一般选择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做底肥,每亩15公斤,水稻种植一般不使用磷肥、磷酸二氨,容易产生水绵、苔藓,扼制水稻分蘗,刺激水稻呼吸,使水稻难封行,茎秆细长,不抗倒伏。
水稻种植上,对农家有机肥也要求不高,水稻田有机肥过多,营养过剩,容易使水稻“恋青”旺长,有机质过多,后期水稻倒伏现象严重,因此,我们当地种植水稻一般不使用有机肥。我们当地在水稻“晒田”之后,追施氯化钾每亩5公斤左右,氯化钾是钾盐,使用过多会使土壤板结。另外,水稻如果分蘗不好,封行难,可追施过磷酸钙每亩15公斤,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脂来调节水稻生长,促进水稻分蘗封行。总之,水稻封行前,以氮肥为主,水稻封行后,以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
水稻种植除了水肥管理之外,还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对水稻大螟、稻纵卷叶螟、1——4代稻化螟、稻飞虱、稻瘟病、茎腐病、纹枯病、立枯病重点防治。要防治夏季高温、高湿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采取措施保持水温在35°C以内。高温高湿是病菌、病毒滋生环境,容易爆发稻瘟病,因此,要做好夏季水稻四间管理。
种植水稻,插秧后几天下肥呢?用什么肥好?常规水稻种植,在移栽后是需要追肥的。一般是追施返青肥和分蘖肥。但是现在大部分都是省去了返青肥的环节,直接使用分蘖肥。返青肥一般是以硫酸铵之类的速效氮肥为主;分蘖肥,主要是以尿素为主。那么移栽后几天追肥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及时的补充扶苗水要比追肥重要的多,而且追肥也是在有水层的前提下进行的田间管理行为。水稻移栽之后,秧苗的根系由于“撕根”、机械“植伤”的原因,秧苗的根系受损,吸收田面肥水的能力基本停止,直至根系发出新根,这个过程就是咱们说的“返青”或者“缓苗”。这个过程中,水分是至关重要的。肥料的吸收也是依靠根系吸收水分来吸收水中游离的盐离子。所以,在缓苗的过程中,水分是必不可少的,移栽后未返青的秧苗,通过根系吸收的有限水分来维持秧苗活力。
移栽后补充完扶苗水,可以撒施一些硫酸铵类的速效氮肥,有利于秧苗的返青,这就是返青肥。用量可以控制在5-9Kg/亩左右,速效氮肥的特点就是肥效反应快,但是持效性短。硫酸铵施用后大概2-3天就能看到效果,叶片颜色变绿,叶绿素的合成加快。只不过肥效持续期大概也就7天左右;也有的是在田间撒施壮秧剂,也能加快秧苗返青的速度,只不过成本比较高。最好是在补完扶苗水、返青前使用。
在秧苗返青后就可以及时的撒施分蘖了,基本就是尿素了,大概3-4Kg/亩的用量,这个用量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对于尿素来说,施用过早没什么意义;使用过晚,秧苗前期分蘖借不上力。而秧苗在返青后就开始了分蘖的过程。因此,在返青后及时的施用分蘖肥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在移栽后多长时间追施肥料没有固定的时间。首先是及时的补充扶苗水,其次是可以适当的在返青前追施硫酸铵,最后就是返青后及时的追施分蘖肥尿素了,满足秧苗分蘖前期对养分的需求。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